马克思主义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指导作用
时间:2022-08-10 03:04:40
导语:马克思主义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指导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两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人口理论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两种生产理论一直是我们制定计划生育政策的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两种生产;计划生育;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
1.两种生产理论的经典表述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一书的序言中写到:“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到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2.两种生产理论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是两种生产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两种生产指的是人口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首先,人口的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所需要的劳动是由人来提供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对物质资料进行生产并且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改造。没有人类的生产就没有所谓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其次,物质资料的生产也制约着人口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既包括生活资料的生产也包括生产资料的生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物质资料的依赖,没有丰富的物质资料,我们的衣食住行就会遇到危机,人类社会也会遇到生存危机。另一方面是两种生产理论之间按照一定的比例发展。由于两种生产理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他们的发展必需按照一定的比例发展。也就是人口的生产必须和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但是人口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适应,不仅仅包括人口的数量和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也包括人口的其他因素,比如人口的质量、人口的结构和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这一规律是人口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也作为我们制定计划生育的理论基础。
二、两种生产理论与我国计划生育的结合
中国现行的生育政策是:由原来的国家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对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到现在的放开二胎。
1.探索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迅速增长,但是人们的普遍观点是人多好办事,人多力量大,所以无节制地鼓励生育。伴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口对国家和家庭的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一形势,国家开始提出了节制生育。但是当时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只是局限到社会和家庭的角度,指看到人口的大量增加对国家和家庭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压力,还没有认识到人口和经济之间的联系。对节制生育的宣传和实施也只是“暂时的”。
2.停滞阶段
到了时期,人口达到了高峰时期,但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我们依旧没有具体的措施来控制人口的不断增长。
3.发展阶段
从时期开始,我国的人口达到高峰,人口和经济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两种生产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我们开始认识到人口与经济之间的联系,把人口和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从1973年起,人口的发展开始被列入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开始明确提出两种生产的发展要成一定的比例。从这时开始学术界开始把人口的生产和物质的生产同时抓。
4.完善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开始在两种生产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任何一个理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理论,来指导我们不断变化的现实情况。现在随着我们人口出现的新的问题,我们应该更全面地来认识两种生产理论。面对现在我国的少子化和老龄化不断加重的情况,原来的两种生产理论已经不能解释我们现在出现的人口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两种生产。人口的生产和物质生产相适应,不仅仅指的是人口数量和物质生产相适应,还包括人口的结构和物质生产相适应。只有人口的各个因素和物质的生产相适应,我们才能得到最终的可持续发展。
1.在两种生产理论的指导下,我国人口和经济之间的矛盾得到了协调性地解决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理论界对人口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开始用两种生产理论来解释我们现在出现的各种人口问题。同时也在两种生产理论的指导下,把人口问题和计划经济联系起来,与国家和民族的繁荣结合起来,把人口问题看成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2.在两种生产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不断调整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和经济的矛盾不段激化,为了平衡发展,我国制定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生育政策。在对两种生产理论的更全面的理解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开始调整人口政策,由20世纪70年代的“只生一胎”,到21世纪初调整到“双独二胎”,最后演变成现在的放开独生子女二胎政策。这些无疑都是人口政策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的变现。
作者:刘敏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原新.对两种生产理论的再思考[J].中国人口科学,1997,(3).
- 上一篇: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人员素质探讨
- 下一篇: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探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