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教育对自护行为的影响

时间:2022-06-23 09:37:13

导语:自我管理教育对自护行为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自我管理教育对自护行为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综合自我管理教育对患者自护行为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社区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按照掷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教育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教育前后的心理情绪、知识掌握程度与教育后血糖水平及自护行为评分。结果教育前,两组患者在心理情绪与知识掌握程度上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教育后,观察组焦虑评分11.61±1.12分、抑郁评分11.82±1.36分、知识掌握程度96.40±8.39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为7.32±0.26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为10.63±0.74mmol/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各研究指标(P<0.05);观察组患者自护责任感评分25.87±1.14分,自我技能评分18.92±2.47分,自我概念评分19.27±2.71分,自我能力总分108.03±2.10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实施综合自我管理教育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同时也能降低患者不良情绪,提高自我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综合自我管理教育;自护行为;心理状况

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1]。1979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不到1%,2017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2010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患病率呈井喷式增长。如不尽快采取行动,预计2040年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会增加到1.5亿人,给社会经济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目前我国针对糖尿病并无有效的治愈方式[2],一般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也可通过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但对于老年人而言,所得到的社会支持及家庭支持较少,使其对于糖尿病的认知严重不足,继而降低了老年人的自我管理水平。基于此背景下,本院对140例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展开了相关研究,分析自我管理教育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提供老年人自我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社区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按照掷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73.12±3.15岁,平均病程为5.11±1.18年;观察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44例,平均年龄74.26±3.69岁,平均病程为6.21±1.04年。两组患者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年龄>65岁;③经积极沟通后知晓并同意参加本次研究;④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患严重心脑肾等其他急危重症;②精神失常或意识障碍;③不同意或拒绝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观察组实施综合自我管理教育,内容如下:①为所有糖尿病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包括性别、年龄、疾病史以及文化程度等。根据不同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②集体教育。对所有患者定期实施集中教育,可通过多媒体、手册以及实物等方式进行讲解,内容主要包括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治疗过程、预后效果等相关知识。③小组教育。将所有患者分为多个小组,根据小组内实际情况,每月组织小组讨论,总结患者自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社区人员进行解决。同时加强患者家属的知识宣传,使其积极地参与患者的治疗中,提高患者的家庭支持。④个体教育。通过电话、门诊咨询等方式动态掌握患者情况,采用一对一模式了解患者心理情绪变化,针对不良心理情绪患者及时地找明原因,根据原因实施心理指导。如对治疗失去信心、烦躁的患者,可通过讲述过程成功案例,恢复患者对治疗的信心等。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教育后血糖水平。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统计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度。采用焦虑/抑郁情绪评分量表对患者心理进行观察评分,焦虑、抑郁情绪每项评分均为60分满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负性情绪越严重。包括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抑郁性心理障碍、精神性-情感症状等[3]。采用自我管理量表[4]对患者的自护行为进行评价,分为自护责任感、自我教育技能、自我概念3个方面,分值越高说明患者自护行为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对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t校检;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

教育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心理情绪与知识掌握程度

对比教育前,两组患者在心理情绪与知识掌握程度上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知识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自护行为评分对比

教育后,观察组患者自护行为评分更高,组间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3讨论

糖尿病患者属于一个庞大的患病群体,该病病程时间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糖尿病的发生与患者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自我保健意识息息相关。所以提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具有极大的意义。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教育前,在心理情绪与知识掌握程度上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知识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自护行为评分更高,组间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了自我管理教育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在我国针对糖尿病的治疗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由于糖尿病的病程时间长,需要患者长期服用药物,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再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自护能力差等因素,导致血糖控制并不理想。近年来,我国开展了许多针对糖尿病的研究,其中大多文献表明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糖尿病的发生、发生密切相关。且也有文献证实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是控制血糖的最佳手段,且成本较低。而自我管理教育则通过不断的知识宣传,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改善,从而维持患者身体健康状态。综上所述,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实施综合自我管理教育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其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同时也能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自我能力,继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患者生命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安莉,刘风英.同伴支持教育在提高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5(1):12-14.

[2]陈杏琼,胡凤琼,黄丽婵.自我管理小组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3):369-370.

[3]张井香,樊敏华.综合健康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焦虑情绪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中华现代教育杂志,2017,23(35):4520-4523.

[4]张丽华,张丽芹,陈霞,等.自我管理教育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和血糖的影响[J].齐鲁教育杂志,2017,22(13):34-35.

作者:杨智峰 单位: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医院全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