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网络培训平台建设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26 03:19:18

导语:干部网络培训平台建设策略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干部网络培训平台建设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干部的学习理念和方式,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平台日益成为党员干部进行学习深造的新途径、新选择。干部教育培训对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力提升了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了学习型干部队伍和学习型组织建设。

关键词:“互联网+”;干部网络培训;创新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干部培训机制是典型的科层制,自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计划—课程—调学—实施—评估”的管理机制。这一体系优点不言而喻,但缺点同样突出:遵守流程的同时缺乏个性,效率较低,针对性不够与时效性不强。在“互联网+”时代,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的发展,已深度影响并改变着传统的学习模式,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书和网络视频等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等新的媒介手段彻底颠覆了以往的信息接收与发送方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建构多元的虚拟学习环境,能拓展并延伸干部培训的时间及空间。从集中培训向经常性学习、碎片化学习改变,切实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认真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落实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要求,地方政府广泛运用互联网技术,用“互联网+”思维大力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形式,大规模开展干部网络培训工作,不断开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实践证明,干部教育培训对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力提升了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了学习型干部队伍和学习型组织建设。

二、国内外干部教育培训平台现状分析

(一)国外优秀培训平台案例分析。国外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成功做法,对于进一步改进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下面分别从以下3个方面对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培训平台、法国国立行政学院培训平台、英国伯明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培训平台、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培训平台展开分析。1.高效灵活的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功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法国国立行政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培训平台均非常注重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努力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创建文件数据库(如教师随时上传共享各类教学资源)、资源链接、在线创建多媒体网页制作、导入符合标准规范的课程内容包等方式支持教师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课程内容的创建、呈现、传递与共享,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等活动的开展提供内容保障。但国内现有干部教育培训平台的课程内容的导入导出功能不太完善,对部分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也只是通过简单的链接方式实现,资源共享的效果不明显。因此,国内干部教育培训平台应加强这方面的建设。2.随需而变的干部教育策略。国外多数干部教育培训平台为学员设定一个学习导航,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设定多个学习路径,真正大范围的实现了“一对一”式的教学。有的干部教育平台的学习路径设计还具有学习进度跟踪功能、路径分支功能,其中以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法国国立行政学院等培训平台最为典型。另外,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培训平台在教学策略设计上也很成熟,各项学习内容与活动不是固定的,可以任意添加或删除某一教学内容或活动,也可以对其顺序进行重排、隐藏、修改、完成进度,使每个学员或教师都可以很便利地设计不同的学习序列模块。在国内大部分干部教育培训平台上,每个学员面对同样的学习内容,完全靠学员自觉自律地学习,缺乏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针对这一状况有必要改革目前的培训方式,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3.长效立体的干部教育培训评估机制。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法国国立行政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均建立了完整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其评估系统包括培训前评估、培训中评估和培训后评估三方面。虽然四个培训机构评估办法不尽相同,但基本做法大体一致。比如,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培训平台设置一个评价模块,采取公开匿名方式实时呈现评价结果(学员的上级、下属、同事对学员接受培训前后的行为变化做出评价),让学员和教师能够随时调整自身的学习或工作态度;法国国立行政学院培训平台的评估模式,首先学员各科成绩均需考试打分,为了坚持考试测评的客观与公正,还加入了互评、学习跟踪的评价方式,提高了评估的效率和综合性。可见,国外干部教育培训平台有效地将线上线下评估特点结合,将培训评估延伸到学员的训后行为变化,使评估机制更为优化,评估指标更为全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二)国内干部教育培训平台现状分析。国家级培训机构以“中国干部网络学院”为代表,集结“一校五院”经典课程,还在武汉大学等专业优势院校征集、定制、选用精品课程资源,是资源覆盖面广、更新速度快、知识权威、学习便捷、管理高效的干部在线学习平台。各省市也涌现了高质量的示范平台。如“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的“学习中心”模块通过教育超市、互动天地、在线考场、学习银行、网上办班、教管中心等,在网上实现教、学、考、管全过程管理;“北京市干部学习网”对各单位、学员的学习数量、时间进行排行公布,学员对课程的实名评价也滚动播报;“浙江领导干部网络学院”在平台设计上,整合了在线学习、移动阅读、互动交流、在线考试、服务管理等五大系统,具备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时效性和系统性等五大特点。安徽省干部教育在线平台自2009年正式启动以来,平台学员逐年递增,现有在线学员近24万人,在线课程1100余门、5000学时,平台总访问量11730万次,在安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着重以“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平台”作样本分析。1.平台运营体系建设。2009年5月成立的安徽省干部网络培训管理中心(现已升格更名为安徽省干部网络学院),在省委组织部的领导下负责全省干部在线学习工作的组织实施,并选择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安徽省电信公司(包括上海市电信公司)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充分利用合作伙伴在课程开发、教学管理、网络教育以及技术保证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推进全省干部网络培训工作。同时在各市委组织部、省直各单位建立二级管理中心,县(市、区)和省直单位二级机构、市直单位建立三级管理中心,构建起网络培训三级组织管理构架,形成了分级管理、上下联动、相互促进的运行格局。2.教学体系建设。围绕“教、学、管、考”四大功能,对教学过程、组织形式、方式方法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形成完整的培训组织实施的闭环系统。一是以服务大局为根本出发点,以干部需求为核心,形成教学计划。在满足组织需求、岗位需求的同时,通过在网络培训平台培训需求调研问卷、分析网络资源学习浏览情况等多种手段,掌握干部个人成长需求,制定教学计划。二是多种形式相结合组织实施教学。除常规的必修、选修课程设置外,设置专题教学、班级教学、课程推送等多种组织形式,辅以直播课堂、实时答疑、学习论坛、在线辩论赛、网络讲堂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丰富教学组织形式。三是初步形成了双向培训效果评估。采取学分(学时)考核的方式,对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同时干部可对网络培训的教学组织、课程设计、资源质量进行评价反馈。四是培训效果评估反向运用于计划生成。同时,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平台注重选聘专家教师团队参与教学组织过程,科学指导网络培训计划生成、教学方法设计、过程实际、结果反馈等环节的实施。积极探索多终端学习形式,开通了移动端学习APP,探索微信学习建设模式。3.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拓展网络培训平台功能,提升平台服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能力。一是建设在线考试系统,服务各类大型专项培训。可进行指定人群考试、题库抽题、固定试卷抽取、试卷难度系数指定等多种操作,并即时生成考试分数,形成考试报表。二是发挥平台信息和服务作用,开发了“干部培训项目信息和服务平台”,对干部培训项目,采取网上、网上交流、网上交易、网上评估管理的方式,择优确定承办机构。三是设计开发了干部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为全省各级党政干部建立了完备的培训电子档案。通过网络培训平台能够实现干部教育培训学分的申报、审核和管理工作,提升了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分析等研究方法,我们总结查找出了一些平台存在的问题。比如,网络培训资源形式单一,同质化现象突出;教学计划生成仍停留在“大一统”阶段,未能为学员生成有针对性的量身定制的学习计划;培训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单纯以学时、学分等进行定量考核、结果评价,不能有效跟踪学员学习过程,等等。

三、干部网络培训平台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

(一)云服务优化资源管理与整合。以云计算为核心的技术应用,可以为平台解决课程相关资源的存储与共享问题。干部网络培训平台通过开放与整合,将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各省市在线学习平台、各级领导干部上讲台以及图书馆、教育教学基地的学习资料、乃至社会化国际化的培训资源等,通过互联网链接起来,组成一个庞大的学习资源“云”,并通过网络“端”链接覆盖到所有培训对象。各“端”点和“云”存储资源互动循环,一方面,干部学员可从“云”上获得资源和数据,另一方面,他们自身的学习、科研、教学、管理等活动形成的数据和资源又传到“云”上,如此循环下去,带动互联网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与完善。另外,云计算平台通过安装集中式管理系统,可建立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干部培训从课件制作、课堂教学、讨论到课后测验,均能实现一体化在线办公与管理。借助云计算的管理能力,这些教学流程由传统的内部封闭式转向开放互动式。教师、学员及平台管理者都可以在平台上共享资源、数据,并自主参与到自身权限范围内的任何环节,在“云端”各取所需,通力协作。(二)网络互联建设干部培训生态系统。目前,互联网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干部网络培训从原本对PC端的深度依赖,转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以培训资源“云”为中心结点,学员(移动学习端)+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培训管理端)+教育培训机构(校园、教师、教学管理者、后勤保障者等,培训服务端)+公众(学员所在单位、学员服务对象等,培训成果验收端)等各“端”点,通过互联网相互循环链接形成的集成体,是互联网应用于干部网络培训平台的基本物理架构。以此架构为基础,学习端、管理端、服务端及验收端组成围绕平台共生的干部网络培训生态系统。在此系统中,干部与干部之间,干部与组织之间,干部与公众之间以培训为纽带而相互作用,形成多层次的不断进行信息交流的有机整体。干部之间通过平台进行知识共享与资源互助,干部与组织之间通过平台进行培训管理与服务,干部与公众之间通过平台进行公众需求与舆论的了解与对接,知识与政务信息在网络间循环流动而完成各“端”之间价值链的建构,推进系统的不断更新与演进。干部网络培训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是真正将互联网思维贯穿干部教育培训始终,实现万物互联,从量变到质变。虚拟现实终端、智能穿戴等设备应用于干部培训,可收集干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的实时数据(包括位置、行为甚至是生理信息),为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云”资源、各“端”点及各种数据信息通过强大的网络实现联通,能打造全覆盖的智能化物联网,以多元媒介构建学习感知,设计培训方案,整合教学资源,建设以教育培训干部为主旨的自适应生态系统。(三)多终端资源投送打造泛在式学习环境。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日益成熟,三网融合已进入针对手机屏、电视屏、电脑屏以及平板屏的“四屏合一”时代。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干部培训方式,而四屏将逐渐成为干部工作和生活的中心,未来的网络培训也将朝着“四屏融合”的方向推进发展。面向四屏融合的干部网络培训平台可以统计干部人员培训数量,管理使用权限,保证干部在培训过程中享受资源平台的推送服务。通过对培训行为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总结出干部需求偏好,再根据其需求偏好进行内容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推送。在推送中,针对干部个人、组织单位、家庭等不同的应用场景,制定不同的投送方案,通过和广电系统、电信运营商合作,实现培训内容资源的多终端推送和跨平台。接受培训的干部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电脑、平板等多个终端同时接收和访问全媒体培训内容,无论何时何地都可通过四屏终端感受泛在式学习的乐趣。(四)“三多”平台助力产学研合作。干部网络培训平台首先要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和多手段相结合的“三多”资源建设体系。多渠道是指在全国范围内着力整合业内覆盖各个行业的优秀的内容提供商,可以不断满足平台内容的需求;“多形式”是指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资源建设模式采取采购、合作开发、定制开发、租用等各种形式,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多手段”是指在依托外力的同时,挖掘自身潜力,形成自建资源的能力。一方面满足自身省情课程及专题课程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建设了一批具有市场价值的课程资源。通过打造“三多”平台,助力产学研合作。目前,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模式已经在其他领域获得较为成功的应用。由于涉及干部培训各组织、机构的相对分离等原因,政产学研一体化在干部培训领域一直没有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在互联网时代下,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这就要求了在干部网络培训平台的资源整合过程中需要横向、纵向多渠道、多形式、多手段整合来自各个机构、组织的资源。例如,安徽干部网络学院整合了安徽省委组织部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优质资源,共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终身学习实验室,开展平台规划、系统开发、项目研究、人才培养等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保证了安徽省干部网络培训平台的资源建设和快速发展。

四、“互联网+”时代干部网络培训平台实施策略

(一)统一建设标准,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当前,干部网络培训平台覆盖面广,培训内容多,培训对象层次差异较大,要满足组织、岗位、个人三个方面培训需求,对于平台的基本功能、设计标准、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要求极高。在基本功能方面,开发包括需求调研、计划生成、资源对接、咨询推荐、实施培训、管理评估、效果测评、学员跟踪、数据存储、舆情分析等一系列功能;在设计标准方面,统一平台的课件制作标准、资源审核标准,完善资源对接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等,如成立专门的平台资源协会,出台课件资源标准,组织专家团队对培训方案、课程资源、评估方式等进行在线审核。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平台可与IT企业合作,提升基础设施的容量、吞吐量和可靠性,保证在学员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稳定在线学习,并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发移动APP等,实现跨媒体培训。(二)跟踪前沿技术,推动应用创新。目前,大数据、云计算、LBS(基于位置的服务)、社交媒体等技术在干部网络培训中应用并不广泛,在平台的实际建设中,应推动技术的融合、应用的融合、平台的融合,满足学员与时俱进的培训需求。例如,建立数据库,整合教学相关的数字资源、学员数据、项目提供方的商业数据等资料,以便随时读取和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学员进行课程体系个性化定制和课程内容精准推送。依托AR、VR等技术,开发虚拟教室、虚拟研究机构、体验式课程等实现沉浸式教学。打通平台与微博、微信、论坛等社交媒体的技术接口,让学员与教师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实现线上无障碍交流,使干部在培训中的学习心得与疑问可以得到即时表达。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特殊情况和问题,可以随时在平台上咨询同事与相关专家,面对跨部门、跨领域的具体工作问题亦可得到不同专业领域的权威解答。(三)引入竞争机制,打破资源壁垒。在培训资源供给上,引入竞争机制,构建开放、多元的项目对接机制,打破培训资源区域“壁垒”、校际“壁垒”。例如平台可在全国范围内整合培训机构、咨询机构、资源提供方、师资、培训场地等各类资源,经过资质审核,到平台上。任何有需求的单位和使用者均可通过平台填写需求的详细描述和要求,并选择发送给指定培训机构。培训机构可通过平台培训项目和资源,并对项目对接和资源交易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另外,可实行省级区域之间干部在线学习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年度学分互换制度,使干部自主选择喜欢的课程,并对点击量高的课程进行排行,真正让学员评价和选择哪家资源更好。干部学员一地平台注册、可以跨区域多区域选择使用培训课程资源,以促进各区域各领域培训资源百花齐放、竞相发展。(四)整合平台资源,延伸拓展应用。全国各省市的干部网路培训平台基本“自立门户,各自为政”,资源整合尚不到位。考虑到各个省市的不同情况,培训平台的资源整合工作可以分为“两步走”战略:一是可共用资源的创建与使用。比如干部党性教育类的培训,这类内容的培训标准与目标是全国一致且联结共通的,培训人员可以制作一个统一课件,避免各个平台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却做无用功。二是开辟具有省情特色或行业特点的教学板块。比如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安徽省干部网络教育培训平台可适时增加关于安徽经济发展情况和最新政策法规的介绍,使得培训内容更具针对性,培训效果更有显著性。为了满足学员的特定需求,实现学员的终身学习,比如专业技能培训和资格证书考核培训,不妨考虑搭载专业平台,加强与高校和其他专业机构的合作,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平台依托高校先进的技术力量,开展能力测评、培训信息互动、培训效果评估、跨媒体研究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在平台保持先进性的同时,也形成了干部培训信息技术的高地。(五)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平稳运营。在促进新技术应用的同时,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信息通信系统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大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共享全过程的安全监管,根据信息数据重要程度、通信方式和服务对象的不同,科学配置安全策略。要依托先进密码、身份认证、加密通信等技术,建设干部教育培训互联网中的用户、数据、设备与网络之间信息传递、保存、分发的信息通信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干部教育培训互联网安全可靠运行。一是要部署防火墙和杀毒软件。防火墙配置最小化管理策略,关闭不必要的公网端口,每条访问策略均需要严格限制源、目的地址和端口号,不允许不加限制完全放开;另外部署了WAF、IPS等安全防护设备;部署杀毒软件、漏洞更新,为提高应用能力和安全防护能力,对操作系统及时打补丁,安装nod32杀毒软件。二是要建立完善的日常监控和拨测制度。部署网管监控,对干网平台网络设备及各种类型服务器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设定阀值,超过阀值就自动告警,对主机监控CPU、内存、磁盘使用情况,并对重要进程(比如数据库进程)进行监控,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告警并通知平台维护工程师,缩短故障历时;对平台进行周期性拨测,通过自动拨测和人工拨测相结合方式,确保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平台7*24小时提供服务;加强周期性安全扫描,按月对平台主机层、应用层进行安全扫描,并对扫描结果进行整改。三是实施基线配置核查。采用基线配置设备对平台进行扫描,根据安全配置加固建议对平台进行加固;根据需要及时评估网站监控、流量清洗、防DDoS攻击等各类网络安全防护新技术,并结合网络和平台情况进行部署,充分利用好网络安全防护新技术,不断提高网络平台稳定性,确保安全稳定运行。(六)实施品牌战略,实现可持续运作。品牌形象是指培训平台通过树立培训品牌,获得培训学员的推崇认可,在财政支持的保障下,合理引入社会资金,实现培训品牌的可持续运作。具体可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全国范围内扶持若干个培训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和示范作用,立足实际的培训现状,不断磨合与调整,摸索出最具可复制性的培训平台建设模式,实现品牌效应;二是不断提升学员对培训平台的关注度。具体可通过设计平台标识,增加培训平台在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曝光率”,获取相关体系的资格认证,积攒人气以打造平台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链;三是增强学员的归属感。对培训学员而言,通过服务机制体系的建立,激发学员的归属感,大幅度提高学员对培训平台的使用黏性。一方面可以完善使用界面,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可以“赋予学员权限”,比如可以在平台上增加学员自主发言板块或资源提供板块;四是激发平台的网络效应。充分借用互联网的传播特性,不仅实现参与培训的学员对其他学员的影响效用,不断增加学员对平台的“印象分”,比如最为传统和最为常见的“口碑传播”,而且还实现培训学员对培训机构的辐射影响,通常情况下,学员的反馈和评价可对培训机构的下一步工作提供借鉴和思考,从而优化培训平台的建设。

五、结论

“互联网+”时代,干部网络培训平台依托大数据技术完善平台的服务功能,在培训计划实施阶段,运用计算机数据库自动管理干部培训,数字化业务流程,使参训干部从整个培训流程都能通过网络交互方式完成,并可实时查询整体进程。此外,平台对学员一定学习周期内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与记录,追踪学员的学习历程并进行分析,定期对学员进行提醒。同时,协调不同学员间的资源分配和交流,帮助学员更好地提高自身学习水平。“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瞬息万变,学员的学习习惯、使用习惯和需求也在不断向多元化发展,创新发展干部教育培训模式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不断地依托新技术提升和完善,需要全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勤勤恳恳的工作,以期实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发展。

作者:潘琳 单位:安徽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