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理论在战略管理的交叉融合

时间:2022-01-25 09:24:57

导语:多学科理论在战略管理的交叉融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多学科理论在战略管理的交叉融合

一、引言

战略管理理论从上世纪60年代产生开始,其发展过程分为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竞争战略理论、资源基础理论、超越竞争理论四个阶段。在各个发展阶段,战略管理不断引进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他学科理论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宏观领域引入了研究理论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微观领域引入了心理学、认知学、行为科学等。[1]

二、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一)经典战略管理理论(20世纪60—80年代)。上世纪初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导致大量银行倒闭、工厂破产,美国政府把追求“效率”作为政府管理与改革的主要目标,开始对经济进行政策方面的管控,学者们则把视角转到微观经济,以寻找企业效率降低的原因,企业的战略理论由此产生。经典战略管理理论阶段属于“战略”和“战略管理”萌芽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的开创是整个战略管理研究的基础,代表人物是钱德勒、安索夫、安德鲁斯。钱德勒定义战略为“制定企业的长远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步骤和资源分配过程”。之后安索夫首次提出了“企业战略”这一概念。他在《公司战略》一书中认为,战略是“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和使命的方式,包括各种方案的拟定和评价,最终方案的实施”。在这一阶段,有两个重要的学术派别:规划学派、环境适应学派。前者以安德鲁斯、安索夫等人为代表。安德鲁斯对战略理论的研究,为现代战略管理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认为战略应包括制定和实施两个阶段,并提出制定战略最需要考虑的是对外部因素和组织因素进行匹配,并建立了SWOT分析框架。[2]安索夫认为,战略行为发生在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行为而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中。并提出了战略管理概念、权变理论、系统理论等。近年来,权变理论较多应用在针对高管团队的研究。国外学者基于权变理论,研究了高管团队绩效激励机制对经理股东利益取向的影响。[3]国内学者论证了高管胜任特征与战略导向的匹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4]战略规划学派的核心思想是匹配思想,即战略是将企业内部资源、能力与外部环境的机会相匹配。[5]明茨伯格和奎因等在批判和继承规划学派的基础上,借鉴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由选择论和适者进化论,提出战略是在经营环境中不断试错改进的产物,在不断学习和适应中形成,[6]形成“环境适应学派”。其认为环境是动态变化且难以预测的,并提出了分析外部环境的SMAF法、战略不确定性评估矩阵、脚本分析法等分析工具。战略理论“萌芽”期,战略管理理论中心认为企业是被动适应外部环境,忽视了对企业行业和竞争环境的分析。企业战略研究的中心内容是企业如何寻找其他的利润增长点,理论所依据的是经济学分析。适应学派的产生使得战略理论综合了生物学的部分观点。但是,由于缺乏有深度的理论基础,早期战略管理理论并未形成严格、规范的学术研究,并未系统引入其他学科的某一理论。(二)竞争战略理论(20世纪80—90年代)。上世纪80年代,经济环境越发复杂多变,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的局限性越发明显。在这一阶段以波特为主要代表,形成了战略定位学派。战略管理主要引入了经济学学科的三种理论:1.产业组织理论上世纪80年代初,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考虑到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将产业组织理论引入战略管理研究领域,提出了以产业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研究理论。Bain认为,产业结构、企业行为、企业绩效之间是存在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关系,提出了“SCP”范式,是产业组织理论与战略管理理论融合的基础。波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力模型”,弥补了传统理论忽视竞争环境的不足,认为企业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决定企业业绩。近年来,产业组织理论在战略管理中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学者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外部经济环境、政治、技术、文化变迁、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变化与企业行为的关系。陈汉辉基于SCP范式视角,诠释了跨国企业由于政府介入导致割裂的市场结构下,采取不负社会责任行为的原因。[7]Mcmillan等提出,在相互依赖且不可预测的外部环境下,需要在绩效体系、合作模式、培训工具等方面,弥补现有组织理论决策的局限性。[8]引入产业组织理论使战略管理的重点转移到产业的选择和企业在产业中的定位上,战略分析建立在产业结构的基础上,但无法对企业之间的绩效差异进行合理解释。2.交易成本理论Coase在其《企业的性质》中首次提出交易成本理论。Williamson率先将交易成本理论融入战略管理应用中,其基本假设是不同的交易可按照其交易成本的高低顺序与其管理组织相结合,即把单项交易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交易间的区分因素,用不同的体制组织来协调不同的交易,并提出交易成本理论是战略的核心观点。交易成本理论从成本角度诠释了企业经营范围和组织结构的设置机理,丰富了钱德勒的业务型组织结构理论,所以被研究战略的学者广泛采用。方征从交易成本理论角度,对持续竞争优势模型作了更深入的解释。[9]交易成本理论对战略管理的许多重要命题作了很好的理论解释,例如,为战略联盟风险的控制研究,[10]对企业之间合作动机的研究[11]等问题,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交易成本理论使战略管理理论从产业分析层面转入企业分析层面,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由面到点,由浅入深。交易成本理论为战略理论基础研究,提供了独特且整合的经济学分析基础。3.理论理论基本思想最早由Jensen和Meckling提出,后来被Eisenhardt加以改进。理论认为,在现代企业中,资源的提供者与使用者的关系,即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关系是委托与的关系。由于人的有限理性、自私性、投机性,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人可能会追求自身利益牺牲委托人利益。人会通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被收购的风险来降低自身被解雇的风险。因此,在研究企业重大战略决策时就需要考虑的投机行为,理论也就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视角。理论应用较成功的三个战略管理研究课题是多元化战略、公司治理结构、创新。在多元化战略研究中,理论认为相对专业化经营,多元化经营策略能为人带来更多利益。[12]基于此,实证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与多元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国外学者认为,大股东的监督作用限制了人为谋取私利而发展多元化经营的可能。国内学者则认为,大股东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的私人利益超过发展多元化水平获取的私人利益时,将阻碍企业多元化水平的提高。提高多元化水平能有效地扩大企业规模,从而增加管理层控制市场的力量。[13]此外,研究创新的学者提出,管理者为了规避创新的高风险会采取降低研发投入,导致降低股东获取更大未来回报的可能。理论的引入使得战略管理的关注点由外部环境转向内部结构,包括如何合理设计公司治理结构来减少管理者的投机行为、建立何种薪酬制度对管理者起到既激励又限制的作用等。(三)资源基础理论(20世纪90年代早期)。这一阶段的理论中心是Penrose的企业成长理论,他提出企业具有资源集合性和异质性。Wernerfelt提出资源是附着于企业本身的资产。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构建,存在两个假设:1.资源具有异质性不同学者对资源异质性的形成条件持有不同观点:一是市场失灵导致资源存在差异。二是资源本身的特性导致资源的异质性。三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2.企业内部资源具有不完全流动性这一阶段的战略管理理论的核心是:资源和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优势,以及企业对这些资源和能力的运用。围绕这一观点,形成了资源基础观和核心能力学派。在资源基础理论的启发下,衍生了企业知识观和动态能力理论。企业知识观认为,企业是隐性知识的载体,知识是企业的异质性资源。Grant提出,企业是知识整合的载体。Spender认为,知识是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要素之一。企业知识观为企业资源理论增加了知识视角。Teece等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适应、整合和重构资源和能力的机制。Zolloand等认为,企业系统学历可以不断获得动态能力。动态能力理论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是近年战略管理的研究热点。[14]资源基础理论把战略管理的主流视角拉回到企业内部,标志着战略管理理论的重点由对短期、外在的竞争优势的追求转向对持久的、内在的竞争优势的追求。资源基础理论主要借用了芝加哥产业组织理论进行分析。[15]所以,这一阶段战略管理理论发展依旧是融合了经济学科。(四)超越竞争理论(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产业环境的日益动态化,竞争的国际化和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创新和创造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重点。在此背景下,超越竞争成为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热点。在此阶段,战略管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理论蓬勃发展,主要涉及经济学、组织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衍生出价值创新理论、制度理论、战略领导力理论等。1.价值创新理论W.ChanKm和iMauborgne最早提出了价值创新概念,并将其引入战略管理中。[16]吴照云等认为,企业的价值创新是跨越传统竞争概念的界限。[6]价值创新理论是超竞争环境增长理论,能实现企业低成本和差异化优势并存,直接的产物就是W.ChanKim和Mauborgne提出的蓝海战略。蒋银华根据蓝海战略,认为企业的关注重点不在于竞争对手而在于顾客的需求,企业行为可以改变市场结构。[17]价值创新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建思想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融合,通过重建企业价值链以创造出更优越的价值曲线。价值创新战略思想的产生,使企业战略管理的中心由通过竞争优势瓜分既有市场价值转向了主动开辟新的市场价值,战略管理活动不再是被动适应环境而是主动创造市场。2.制度理论战略管理中的制度理论可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理论流派:一是经济学流派,主要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围绕交易成本考虑关注不同制度选择的效率性。二是组织社会学派,主要借鉴组织社会学制度理论,更关注制度选择的合法性机制和制度构建本身。近年来,制度转型和全球化加剧,区域之间的制度差异更加突出。在此基础上,Peng提出了“制度基础观”,认为其在战略管理中是产业基础观和资源基础观的有益补充。从制度理论两个流派衍生出一系列关于战略管理的研究议题,如企业范围与多元化、国际化战略、企业绩效等。Ramaswamy从组织社会学制度理论证实了多元化战略的绩效随着制度变迁而发展变化。[18]蓝海林等基于制度基础观,从管制、规范、认知三个维度,对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说明。[19]经济学视角的制度理论,主要研究外部的制度环境约束和内部经营成本。组织社会学视角的制度理论,主要研究企业在某一制度环境下提供行为的合法性。制度基础观的提出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3.战略领导力理论立足于社会伦理角度,战略领导力是社会伦理与组织伦理的结合。战略领导力理论认为,企业各项活动综合反映了高层决策者个人和下属团队的能力、兴趣、价值观等,企业的经营业绩与企业高层领导的特征息息相关。关于高层管理者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机制,学者们持有三种不同观点:一是“高层梯队理论”,企业绩效受管理者的战略决策行为影响,而战略决策行为受管理者的特质影响。二是变革型领导与交易型领导等概念,关注领导行为风格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三是部分学者认为,管理者提出美好愿景的能力时其战略领导力的构成要素,愿景对管理者具有激励作用。战略领导力理论从心理学、认知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角度研究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战略决策过程、与下属团队合作等内容。战略领导力的提出使战略管理的关注焦点缩小到企业的高管团队上,可作为资源基础论等战略管理理论的有力辅助依据。

三、结论

战略管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源于自身的学科特征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外界环境。传统战略理论是一般管理学对战略管理的诠释。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理论、价值创新理论等是经济学科渗透的结果。组织生态理论是生物学为战略管理构建的新理论视角。制度理论是经济学、组织社会学等多学科与战略学科的融合。战略领导力理论则反映了心理学和认知学对战略管理的推动作用。总之,战略管理由于涵盖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发展势必要融合其他多学科的理论。

作者:吴康宁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