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时间的价值和性质诠释
时间:2022-05-05 03:20:00
导语:消费时间的价值和性质诠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关键词:消费时间;消费者剩余;价值;性质
论文摘要:消费是商品和时间结合产生效用的过程,商品不是产生效用的唯一源泉,消费时间—消费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也参与了效用创造。消费者剩余实际上是消费时间的价值。重视消费时间的价值,理解消费时间的性质能更深入地解释和研究消费者行为。
一、消费者剩余和传统的效用函数
“消费者剩余”是由马歇尔首先提出的。马歇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是这样来表示消费者剩余的:如图1,以OQ代表商品数量,OP代表商品价格,DD代表需求曲线,则消费者购买OQ''''的商品时所获得的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DP''''E的面积。传统的消费者行为理论认为,消费者剩余根源于递减的边际效用,由于消费品先前各单位都要比最后的一单位具有更高的价值,消费者从先前的每一单位中享受到了效用剩余。因此,消费者剩余衡量的是消费者从某一物品的购买中所得到的超过他们所为之支付的那部分额外效用。
可见,传统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消费者可以直接从购买到的商品或服务中获得效用。效用函数可表述为:
U=u(x)
其中X表示商品或服务,u表示效用函数。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而消费者支付的价格等于最后一单位商品的效用,所以消费者得到了“剩余”。
二、消费时间的价值及其衡且
传统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缺陷是将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花费的时间排除在效用函数之外,认为消费者获得的效用完全来自商品本身。很多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了传统理论的这一缺陷,大量的研究文献认为,对商品的需求来自某种更为基本的目标,利用商品的特性可以实现这些目标。也就是说,对商品的需求并不完全在于商品本身,还在于商品与时间结合过程中提供的特殊服务。贝克尔认为,“将消费既解释为用货币换取市场商品与劳务,同时又解释为从这些商品与劳务中获取效用显然缺乏直观上的感召力。对消费的这种解释没有说明效用是来自于所购买商品的获取、占有、还是使用,而通过强调市场商品消费涉及到它在一种更为基本的产品生产中的使用可以使人们洞悉商品有用性的本质。”在探讨消费概念时,纳骚.西尼尔注意到,“对任何东西的使用都可以普遍地用‘消费’一词来表达”,所以,他指出,“如果以‘使用’一词代替‘消费’,那将是政治经济学语言的一项改进。”“使用”实际上就是消费过程中商品与时间结合进行“生产”得到效用的行为。由此,消费实际上具有某种“生产”性质,消费者从市场上购买商品,把它作为“要素”,并投入时间、体力、脑力等“生产”出一种更为基本的产品,这种基本产品使消费者获得了效用。如果假设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进行的“生产”活动都是同质的,则这种“生产”的成本可完全由时间描述,效用函数可写为:
U=u(z)=u(x,t)
Z表示基本产品,t为消费商品x所花费的时间即消费时间。可见,在讨论消费者行为时,将消费者的“生产”行为纳人效用函数能更真实地反映效用的本质。也就是说,消费者效用并非完全来自所购买的商品,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进行的“生产”活动也创造了部分效用。即,效用由两部分组成:商品价值和“生产”成本即时间价值。这在现实消费活动中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如果消费者不花时间去享用,再丰盛的晚餐也不会有任何效用;同样,消费者也不能从购买一张电影票中获得任何满足,是电影情节、音响、环境等因素加上消费者的时间、情感等共同作用形成了消费者的效用。
人们很早就开始重视时间的价值,但是这种重视往往局限于生产领域。“时间就是效率”的基本含义是在时间上有效率地组织各种要素,实现生产利润的最大化,对于非生产领域的时间或消费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却很少涉及。同时,绝大数经济学家已经认识了教育过程及所有人力资本投资过程所放弃的收人即机会成本的重要性,但对消费时间的价值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纵观历史,人类用于工作的时间并没有超过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即使一天工作14小时、一周工作6天,也还有一半时间用于睡眠、就餐及其他活动。而且,经济发展已引起工作时间大幅度的持续下降。今天,绝大多数国家每周的工作时间都低于50小时,即不到一周全部时间的1/3。可见,就经济福利而言,非工作时间的分配与效率现在变得比工作时间的分配与效率更为重要。
三、对消费者剩余的再认识
综上所述,消费不仅仅局限于商品(包括劳务,下同),还包括时间。商品和时间是消费过程中两种对称的要素,它们是消费者效用的共同来源。也就是说,我们若从“生产”的角度看消费,消费者是用商品和时间两种要素进行“生产”得到效用。那么图1中三角形DP''''E并非消费者获得的额外的效用或剩余,而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投人的时间的价值。更确切地说,梯形DEQ''''0表示消费者消费Q‘数量的商品过程中所获得的总效用,其中P''''EQ''''0为商品的价值,DP''''E为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生产”成本即消费时间的价值。
我们可以类比生产过程来说明这一观点。假设用劳动和土地两种要素生产一种产品,则在图1中,横轴表示劳动,纵轴表示工资,DD为劳动需求线,则梯形DEQ''''0为厂商收益即全部要素收人,其中矩形P''''EQ''''0为劳动收人即工资,三角形DEP''''为土地的收人即地租。若认为土地不创造价值,则DEP‘为土地所有者获得的剩余收人;若认为土地是一种生产要素,则DEP''''为土地的要素收人。同样的道理,若认为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没有价值,则DP''''E为消费者在消费商品中所获得的效用剩余;若承认消费时间的价值,则DP''''E为消费者自身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效用,而并非消费者所获得的剩余。
商品和时间是效用创造过程中的两种对称的要素,如果把时间价格固定,则商品价值会以“剩余”的形式出现。某些雇佣劳务服务的活动实际上是消费者对消费时间的购买(如雇主雇佣一名工人使用自己的割草机修整草坪),若以计时形式付给工人报酬,在这种情况下,则图1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工资,矩形P''''OQ''''E表示工人获得的报酬,即用货币支付的消费时间的价值。三角形DP''''E是雇主自己提供的器具(如割草机)的成本,而并非雇主获得的消费者剩余。
可见,传统理论之所以得出消费者剩余的结论,是因为没有考虑到消费时间在消费过程中的作用,或者说不承认消费时间的价值。若承认消费时间的作用和价值,则消费者并没有得到剩余,所谓剩余,不过是消费时间的价值罢了。
四、消费时间的性质及其影响
1、消费时间的非市场性质
消费时间是市场领域以外的时间,消费者总是为满足自身或家庭需要而在消费活动中支出时间,一般都不涉及到价格、货币等市场因素。消费时间不会带来货币收人,它的价值直接转化为效用。这或许正是消费时间被传统理论所忽视的原因。当然,消费者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消费时间,大多数劳务费用的支出实际上是对消费时间的购买,这种支出减少了消费者自己用于相应消费的时间从而有更多时间用于效用更大的活动。但是,这并不表明消费时间的市场性质,只不过是非市场领域向市场领域的转化而已。
2、消费时间的替代效应
假设商品和时间可以相互替代地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要,为了使消费成本最小或效用最大,根据等边际准则,理性的消费者会这样安排商品和时间的组合:使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商品的边际成本之比等于时间的边际效用与时间的边际成本之比。商品的边际成本为价格,时间的边际成本为工资,用数学式表达为:
MUX/P=MUT/W
若MUx/P>MUT/W,则用商品替代时间能增加总效用,直至MUx/P=MUT/W为止;若MUx/P<MUT/W,则用时间替代商品能增加总效用,直至MUX/P二MUT/W为止。因此,当MUx/P=MUT/DU时,消费者实现了既定消费成本下的最大效用或既定效用下的最小成本。
若工资提高,要保持上式成立,必然引起MUT增加,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MUT的增加伴随着时间的减少。这一过程的实际含义是:时间价值的相对提高将会引起消费时间的下降并使每单位消费中使用的商品数量增加。因此,工资的提高引起消费过程中偏离时间而转向商品的替代。随着工资的增加,会使消费者产生节约消费时间的激励。这或许可以解释现代社会中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随着工作时间的实际减少,非工作时间随之增加,看起来人们可以更悠闲,更“奢侈”地使用时间。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现代人的时间使用比以前变得更加精打细算。因为,随着实际工资的增加,消费时间变得更为昂贵。一般认为,经济发达地区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具有更强的时间观念,这是因为,相对于商品价格来说,他们的时间的市场价值高于欠发达地区的时间价值。他们挥霍物质商品的同时却尽可能节约时间,这不过反映了商品和时间相对价值上的差异罢了。
3、消费时间对价格弹性和收人弹性的影响
消费由商品和时间两种要素组成,考虑到消费时间的价值和时间与商品之间的相互替代,会使商品的价格弹性产生偏差。时间的相对价值越大,商品价格的增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就愈小,也即,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实际消费需求的变化小于不考虑时间价值时的需求变化。其结果是,即使全部消费具有同样的实际价格弹性,在只考察商品的数量和价格的传统分析中,时间价值比重相对较大的消费会表现出较低的名义价格弹性。
按商品或时间在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大小,我们可以将消费分为商品密集型和时间密集型。由于收人的变化会引起时间价值的变化从而引起消费价格的变化,对于低收人者来说,时间的相对价值较低,因而时间密集型的消费价格相对低于商品密集型消费的价格,从而时间密集型消费的收人弹性会高于商品密集型消费的收人弹性。对于高收人者来说,由于时间具有较高的机会成本,所有消费的价格也会较高(这也意味着实际收人上的差异小于货币收人上的差异),时间密集型的消费更是如此,从而会倾向于商品密集型的消费而偏离时间密集型的消费,使商品密集型消费的收人弹性高于时间密集型消费的收人弹性。可见,商品密集型消费与时间密集型消费对不同收人群体有不同的收人弹性。
4、消费时间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每项消费中时间的价值量取决于消费时间的长短和每单位时间的价值,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都能引起消费价格的变动,从而引起消费需求的变动。时间的长短会影响许多消费决策,愉快的长途旅游可能因为花时间太多而放弃;乘坐飞机花费不菲,却因为能节约时间而被很多人选择。时间的价格也是影响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在主要工作年龄,时间价格相对较高,可以发现,个人的消费时间较少而工作时间较多;在生命周期的以后阶段,时间价格变得相对较低,则会增加用于养植花卉、观看电视等不大节约时间的活动。
五、结论
消费是消费商品与消费时间相互结合产生效用的过程,效用并非来自商品本身,而是来自这一过程。传统理论得出消费者剩余的结论,是因为没有考虑到消费时间在消费中的作用,或者说是没有认识到消费时间的价值。消费时间不但有价值,而且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商品与时间能相互替代地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消费时间影响消费的价格弹性和收人弹性并最终影响到消费需求。
- 上一篇:教育伦理学的历史回顾及展望综述
- 下一篇:管窥英语教学浪费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