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现状及路径

时间:2022-02-23 02:43:00

导语:探求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现状及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探求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现状及路径

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专门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了具体部署。这必然要对政府的管理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如此,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也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只有顺应潮流,弃旧创新,彻底转变行政意识和行政方式,实现政府管理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趋利避害,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一、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是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各国为了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推动本国经济发展而进行着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表面上看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但其背后是政府管理方式、机制、职能与效率的竞争。我国加入WTO,直接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竞争中受到压力最大的是政府。对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来说,如何应对人世后所带来的变化,及时转变职能是当前的主要任务。而政府职能转变实际上就是政府管理创新,只有通过政府管理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作为本地区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应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区的特点,按照世界贸易规则,有效地行使自治权,积极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调整政府职能,提升政府能力,以适应环境的新变化和新的挑战。

2.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创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一系列决策表明,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已经进入了高层政府的决策议程。而我国民族地区在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等方面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仍然存在着市场开拓力弱、经济向外度低、资金人才短缺、所有制结构调整滞后等诸多问题。所有这些方面决展过程来实现,必须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功能,加速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较最初有了相当的改善,但总体来说,适应市场经济变革的步伐仍然很缓慢。从实际情况看,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过去和现在始终强调“稳定”的职能,维护政治秩序仍然是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职能的—个重要特点。而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必须尽快实现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型和创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3.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创新是提高政府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政府能力是政府组织为完成职能规范的目标任务所具有的维持自身稳定存在和发展、有效治理社会的能量和力量的总和。提高政府能力要求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仓I撕要以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建设—个能有效执行决策、治理社会的有能力的政府为最终诉求。而面对新形式、新任务,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其自身的建设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伺题,如政府职能不到位,对经济的干预不恰当;政府的管理方式陈旧,监督无力;政府运行机制不协调,决策机制不完善;行政程序和行政行为规范化程度低,行政透明度不够等等诸多问题。所有这些要求民族自治自治地方政府重新定位政府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角色,进行角色转变,实现政府管理的创新。

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在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自身的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

受传统思想定势的束缚,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整体思路没有太大的突破,仍然停留在管制型政府的理念上,缺乏思考问题的新视角。首先,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内涵认识不够清楚,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还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的越细越好,干的越多越好”的传统的观念没有彻底改变,缺乏服务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其次,“官本位”的思想依然存在。不少人认为只有做官,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价值,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不仅这样,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有些领导干部没有摆正党的领导地位和全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关系,居功自傲,高高在上,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群众的主人,这样必然弱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2.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管理创新带有典型的“转型”的特征

社会的运行、经济的发展、政治的进步都需要体制的保障和推动。当前,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政府管理体制都不是很完善,不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影响了地方政府施政能力及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其特殊的政治、经济、民族、宗教、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进入两难窘境。—方面,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作为当地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另一方面,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作为各种现实利益关系的集中代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某些陈旧的制度格局,阻碍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其中民族自治自治问题的改革、理顺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改革是最具有复杂性和敏感性。不仅如此,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甚至在某些部门和领导干部利益化的驱使下,其行为出现失范现象,不能真正把政府为市场服务的职能落到实处,阻碍了政府管理创新。除此之外,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创新还要受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市场发育程度低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转型”的特征。

3.政府管理方式滞后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全能政府,社会的力量非常薄弱。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得到了成长的机会,但是政府权力依然很大,这直接导致了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在民族自治地方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现行的行政管理方式从实质意义上讲,仍然主要是以权力导向型管理为特征的,这种管理方式强调行政命令,注重直接管理并且随意性大,没有预期。也就是说在管理方式上,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采用的更多的是行政专制和经济处罚的手段,而且是白上而下的单向管理,没有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民主法制为基础的变向回应型社会管理体制。不仅如此,民族自治地方的政府的管理由其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决定其一直处于半封闭状态。政府信息公开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度都很低。政府活动的神秘性导致了公众对政府的隔膜感,阻碍了公众对政府活动的监督,从而也产生了政府的专断和随意性。

三、实现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对策

1.转变政府管理理念。树立“服务政府”的理念

同志在谈到政府职能时曾说:“管理就是服务,我们把政府变成—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这充分说明我们必须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制型政府加以彻底的变革。

实现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增强行政管理创新的紧迫感,走出“全能政府,无所不能”的思维误区,树立“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服务政府”的理念。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理念。在我们国家,政府及其官员不是社会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公仆,其职能是为社会和人民掌好权,是利用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我们摒弃过去的官本位的思想,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通过公民广泛的民主参与的方式来改变长期以来官管民的官本管理模式,实现民管官的民本管理模式,来改变长期以来采用行政手段进行的微观的、直接的管理模式,实现对经济生活的宏观的、间接的管理模式。同时通过切实的民主监督,使政府及其各级官员能够树立社会主义的权力观,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办好事。最终把政府变成—个为社会服务、为市场主体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服务型政府。

2.全面推行依法行政。真正行使好自治权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由其行政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决定,除了拥有与一般地方政府相同的行政权力以外还拥有《宪法》和《民族自治自治法啶的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个十分重要白勺:行政管理职能就是认真贯彻落实这种自治权,特别是行使自治行政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基本上得到了贯彻落实,但仍然存在不到位的地方。所以我们要真正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把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就必须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实现和确保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使自治行政权,保障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管理的自主权。只有这样做,才能使民族自治地方的政府职能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才能使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行使有强有力的保障,才能使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创新落到实处。

3.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有限政府”、“服务政府”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政府职能归结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四个方面。这_新的政府职能体系的提出,要求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尽快实现由无所不管的“全能政府”到有所舍取的“有限政府”的转变。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要想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能力,首先要从过去强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政治秩序的政治职能向实现民族自治地方更快发展的经济社会职胄酵专变。其次,要逐步放弃微观经济管理职能,逐渐退出市场,放松对社会经济事务的管理和公民私人事务的管理,腾出更多的精力,更多地为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建立起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和社会服务职能体系,理顺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实现“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政府”的转变。

4.改变政府管理方式,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实现“权威政府”到“能力政府”的转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管理方式的创新,即从传统的“善政’,走向现代的“善治”,最终建立—种廉洁政府、透明政府、效能政府、责任政府和法制政府。这就要求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改变传统的以权力为导向的,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善政”式管理方式,走向现代的“善治”。实现“善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实施规则导向型的管理方式。要充分运用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等手段对经济和社会事务实施规则导向型的管理方式,避免由领导者个人喜好和价值趋向决定行政事务的现象的发生,做到政府权力运作的依据、程序、过程的公开,开放,能够让公众方便、快捷的方式及时得知政府事务,并通过有效途径参加政府事务。同时建立各种社情民意的反馈机制,建立社会公众听证制度,专家论证制度,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最终为民众提供一个无处不在的、高效率、具有高品质服务的政府。其次,增强政府的责任意识,使政府的权力、责任、义务统一起来,积极推进问责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从而使行政权力的运作纳入规范化、有序化的轨道,便于社会公众的监督。最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造政府运作的方式和流程,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限制,着力构建电子政府,实施电子政务,积极改进传统的以审批为主的管理方式,在大幅度精简审批项目的基础上,下放审批权限,大力削减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明确审批时限和责任,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审批过程中更多地采用认可、登记备案、行政指导等柔性间接的管理手段。

综上所述,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由于受其特殊的政治、经济、宗教、历史文化的影响,其行政管理有—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实现政府管理创新时必须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因事因地因时制宜地实现自治地方政府的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