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企业层面共同实现管理创新论文
时间:2022-05-17 04:10:00
导语:政府企业层面共同实现管理创新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现状;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制约因素;促进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建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企业要发展,管理是关键,这已成为企业界管理人士的共识、管理制度僵化,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管理水平低下,仍局限在“家族式”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素质低下、企业管理创新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摸索的长期渐进的创造性过程、制约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外部因素、制约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内部因素、产权关系不明确,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企业文化建设滞后、政府层面:努力营造有利于管理创新的政策环境、企业自身:积极探索有利于管理创新的经营环境等,具体请详见。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充满活力,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历经风雨,久经考验,显示出勃勃生机,是市场经济中相当活跃的经济主体,无论是宏观上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微观上对企业自身及人民生活改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和加入WT0后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使中小企业面临很多新的挑战,传统落后的管理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笔者认为,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市场环境,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发展,关键是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实现管理创新。为此,本文以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的现状为着眼点,分析了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促进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建议。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现状
企业要发展,管理是关键,这已成为企业界管理人士的共识。但企业的管理水平是受众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是多元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企业的管理也体现出参差不齐的水平。当前,中小企业暴露出管理的诸多问题,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制度僵化,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不重视基本管理制度,不建基本管理制度或虽建基本管理制度,但基本管理制度建设不规范,不健全,走过场搞形式,执行不力,甚至以人情代替制度;另外,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在管理体制上仍局限于生产集中化管理体制,管理组织仍采取传统直线型管理组织。
2.管理水平低下,仍局限在“家族式”管理模式。我国中小企业起步晚,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加上政策力度也不够,因而缺乏对现代化的管理理论的了解和运用,对先进管理技术的引进和吸收,以及对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企业仍然以经验管理、机械管理为主,管理方法落后,“家族式”管理模式居主导地位。
3.管理人员素质低下。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家族式企业或由家族式企业发展而来,家族式企业模式所具有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高度集中的特征使得企业所有者集创业者、管理者、经营者多重身份于一身,扮演多重角色。而这些创业者中很大一部分学历不高,没有进行正规现代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培训,缺乏先进的管理知识和技能,不是合格的管理人才,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和竞争的需要。
二、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制约因素
企业管理创新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摸索的长期渐进的创造性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具体情况不断调整创新方式和创新内容。企业管理创新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涉及各个方面: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组织创新、业务流程创新、财务管理创新、技术管理创新、文化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等。因此,企业管理创新是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的,具体来说,制约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因素有内外两个方面:外部政策环境和内部企业自身。
(一)制约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外部因素
1.政府管理不力,缺乏宏观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自身“先天不足”的与生惧来的劣势决定了其发展更加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部门应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的财政和政策方面的优惠。然而,政府更多关注大企业的发展,对中小企业管理混乱,有的地方政出多门,有的地方则无人管,这种管理混乱的局面给中小企业在市场进入和获得政府服务上造成诸多困难,中小企业各种费用和摊派重的现象仍然存在。
2.融资渠道不畅,金融支持不足,融资难。中小企业规模小,信誉低,在争取银行贷款方面受到很大限制。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融资困难,是目前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大家有目共睹的普遍遇到的无法回避的难题。中小企业贷款主要来源于工商银行,融资渠道单一,缺少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贷款担保机构和信用担保制度的建设均滞后,既无专门的贷款担保机构,信用担保制度也无具体政策出台;缺乏宽松的融资环境,机制不灵活,对“小而优”、“小而特”等先进技术缺乏资金支持,对效益好、有能力吸纳下岗人员的企业的优先信贷支持不明显。其结果是获得贷款的企业数量少,而一旦离开了资金的支持作后盾,企业管理创新就会因为没有资金的保证而束之高阁,管理创新最终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根本无法落到实处。
(二)制约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内部因素
从企业内部看,主要表现为产权关系不明确、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企业信息化程度低、缺乏管理创新人才、企业文化建设滞后等方面。
1.产权关系不明确,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中小企业是在宏观经济供给不足、产权关系模糊以及相应的管理体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管理者权力无制约,企业制度流于形式,难以实现制度化管理;企业内部“近亲繁殖”和“任人唯亲”的内部用人机制,妨碍了非家族成员的升迁机会,压抑了非家族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热情,容易引发与非家族专业管理人员的摩擦冲突,不利于高科技人才和先进管理模式的引进,成为管理创新的有力障碍。个体私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和乡镇企业政企不分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的要求,必须进行制度创新,逐步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建立规范的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
2.信息化程度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信息化建设处于较低水平,不少企业或对信息化认识不足,或对具体实施手足无措,或不能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企业信息化高级人才缺乏,合格ERP人才尤其缺乏;信息化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地处中小城市或乡镇的大量中小企业缺乏获取相关信息的有效途径,难以从单项IT产品的经销商那里获得对完整解决方案的支持。然而,现代企业的管理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甚至有人认为,企业信息化是根治中小企业顽症的一剂良药,信息化使管理者对企业管理的认知水平得到提升,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企业信息化的改造,先进技术手段介入企业经营,能迅速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市场竞争力。可是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改造需要大量资金,运行系统的维护管理还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这对众多中小企业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3.缺乏管理创新人才。管理创新是管理思维和管理实践的统一的创造性活动过程,管理创新人才是管理创新活动过程的具体实施和执行者,包括企业高层管理者和全体员工。一方面,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者自身管理素质不高,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认识的偏差,中小企业无法吸引到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找不到合适的职业经理人替自己管理企业。中小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素质不高,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现实是企业实现管理创新的障碍。
4.企业文化建设滞后。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是家族企业,重生产轻管理,注重销售和生产,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充满创新精神和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不利于激发和释放员工的创新精神,不利于管理创新的实现。
三、促进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建议
(一)政府层面:努力营造有利于管理创新的政策环境
1.建立中小企业的专门管理机构。政府应打破管理机构各自为政、交叉管理的局面,改革现行的以分行业和分所有制为主的企业管理体制,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如建立类似于联席会议制度的形式,为中小企业的管理提供一个共同的接口;鼓励成立行业性中小企业自治性协会组织,这样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联合形成集体力量,避免过度竞争,维护自身权益。
2.拓宽融资渠道,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给予积极扶持。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主要来源于工商银行贷款的情况,政府应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引导银行信贷资金的投向,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如在国有银行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部”,为中小企业提供小额贷款的基础上,采取贷款担保和贴息的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援助;设置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机构,改善对本地区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如建立和培养愿意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建立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如建立贷款担保基金等,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为管理创新提供资金保证。
(二)企业自身:积极探索有利于管理创新的经营环境
1.明确产权关系,建立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是有关所有者、董事会、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表现为明确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人员职责和功能的一种企业组织结构。其本质是企业产权安排的具体化,包括决策权、监督权、经营权等基本管理权限的确立。中小企业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理顺产权关系,建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为管理创新提供制度保证。
2.规范管理基础工作,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中小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混乱,如账目不清、数字不实、信息失真等现象严重,因此,中小企业在进行管理创新的同时,必须狠抓各项管理基础工作:保证原始记录、会计凭证、统计资料等基本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及时、全面、准确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基本情况;经济信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能准确、及时满足企业各种决策的需要;制定健全、合理的劳动定额、物资消耗定额、资金占有定额、费用定额,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计量、检测手段要齐全、准确;企业的各种基础制度和专项制度必须健全,并认真贯彻执行。
3.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面对剧烈变化的外部环境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小企业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立公用知识数据库,构建企业内部互联网络,健全公用知识库信息的收集、加工和更新机制,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积极稳妥地发展电子商务,推进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促进管理创新,为管理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保证。
4.培养和引进管理创新人才,健全企业用人机制。管理创新的实施主体是人,高素质的管理创新人才是保证管理创新得以实现的关键。中小企业要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管理创新人才,可从两方面落实:一方面,注重人才培养,对企业内部现有管理人才以在岗教育培训、半脱产培训、脱产学习培训以及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使其通过系统学习获得持续的创新能力,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合格管理创新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也应从外部选拔、引进一批优秀管理人才,全面推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为管理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员保证。
5.重视员工学习培训,构建学习型企业。企业管理创新不仅仅是企业领导者的事,更需要全体员工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老化更新加速的今天,新的通信手段层出不穷,新的管理知识不断涌现,这就要求员工的知识必须时刻处于更新和积累之中。企业要把职工学习培训看成一种吐故纳新的知识创新活动,同时采取措施,努力把企业办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
6.实施人性化管理,健全企业内部机制。中小企业必须把原有对员工偏向于行政控制的“硬”管理转变为尊重员工、满足员工需要的具有人性化的以人为本的“软”管理。为此,中小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机制,包括参与管理机制、人员流动机制、团队工作机制和竞争与淘汰机制等,以激活员工创新意识,培养员工创新思维,激发员工创新潜能,鼓励员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管理创新增添活力,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工作顺畅进行。
7.培育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的灵魂,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中小企业应加强文化建设,培育具有自身特点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发挥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从而激发和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充满活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为管理创新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 上一篇:学生代表在儿童节庆祝大会演讲
- 下一篇:县开展鼠害联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