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管理论文
时间:2022-12-17 05:39:00
导语:信用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信用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我国的企业由于受到传统经济体制和管理模式的影响,内部管理机制不尽合理,缺乏信用管理的智能。随着中国加入WTO,信用管理是企业急需补上的一课。
关键字:信用管理市场经济
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信用风险而导致的账款拖欠,已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许多企业不能及时收回货款,使得流动资金紧张,经济效益无法提高,甚至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都认为这是由于不良的市场环境和客户信用状况所致,似乎企业自身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其实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内部信用管理的缺陷。
一、信用管理的涵义
信用管理,指企业对客户财务及非财务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按客户偿债能力定级,并据此确认企业信用政策选择的管理行为。其宗旨在于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即在实现最大销售的同时,尽可能避免信用风险的发生,保证应收账款的及时足额收回和企业资金的正常流转。
信用管理,又称企业信用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内容:
Ø企业建立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与适度的信用政策
Ø在交易前期,对交易对象进行信用调查与评估
Ø在交易中期,对企业债权的保障管理
Ø在交易后期,对应收帐款的管理与追受
二、信用管理的作用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具体的讲,企业风险管理应该达到以下目的:
Ø建立销售和信用部门相互间沟通的桥梁,以提高整体业绩。
Ø制定连贯一致的信用政策
Ø对贸易对象进行有效地信用分级
Ø对不同贸易对象设定合理的授信额度和帐期
Ø减少应收款中的坏帐比例
三、我国信用管理的现状
中国企业加入WTO,信用交易已成为企业获得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和经营方式。但从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现状来看,我国企业在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并没有随之进行根本的调整。具体反应在信用管理方面,我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
1、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偏离。我国许多企业近几年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在其发展上单纯追求销售业绩的增长,但其背后的财务状况却常常不乐观,甚至出现经营危机。具体在业务经营中,企业简单地采取以销售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模式,,忽视了应收账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账坏账增加等问题,偏离了最终利润这一企业最终目标。实际上,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是要在业绩增长和风险控制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协调和一致,保证最终利润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2、缺乏专门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在我国企业现在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两个部门承担。然而,这两个部门由于管理目标、职能、利益和对市场反应上的差异,都不可能较好地承担起企业信用管理和应收账款的职能。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常常出现职责分工不清、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甚至出现管理真空等种种问题。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表明,增加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由信用部门或信用经理承担和协调整个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是一个有效的管理方式。
3、信用管理方法和技术落后。在目前销售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上,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很好地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比如缺乏客户资信方面的资料;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中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在账款回收上缺少专业化的方法。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累积越来越多,呆坏账比例逐步增加。
4、信用管理重点严重滞后。目前许多企业解决拖欠问题多采取“事后”控制的方法,即只有在账款被拖欠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催收。结果出现了“前清后欠”的现象,使企业顾此失彼,包袱越背越重。
5、缺乏经过专门训练的信用管理人员。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中,信用管理与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相互交叉,缺一不可。这就要求信用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信用管理、信息、财务、管理、法律、统计、营销、公关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同时实践能力和工作经历也必须出色。目前,我国教育系统还缺乏信用管理专业,专业研究人员很少,需求和供给缺口极大。企业在招聘信用管理的员工时,缺乏科学、严格的标准,大量缺乏专业知识的人员被配置到了信用管理工作岗位上,致使信用管理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
四、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进行信用管理
1、明确政府管理机构,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与信用管理有关的政府部门主要有国家计委、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管理局、公安部、建设部、信息产业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统计局、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各部门大多从本部门的实际出发出合管理规定,建立征信机构或咨询系统,如人民银行负责建设和管理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及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建设部分别建立的系统等。中央政府并未明确一个社会信用服务机构的综合管理部门,现处于多头管理状态,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监管机制。因此,当务之急是明确各部门在整个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信用管理的目标与内容,并明确一个部门作为主管部门,承担综合管理和监管职责。
政府在建设社会信用管理体系过程中应发挥积极作用。从西方国家的实践看,在推进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初期,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与配合。首先,政府应主持制定一些基础性、关键性的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以规范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信用管理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对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率、规避系统建设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政府部门不应直接经营信用中介机构,也不宜直接干预信用中介机构的日常经营活动,应该创造一个宽松、公平的环境,让他们按照市场的原则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从欧美和亚洲地区著名的信用中介机构来看,绝大多数公司一直都采取民营方式。因为民营公司是中性无偏见的,是市场经济中除客户和政府之外第三方,它们为客户提供信用报告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他在市场上的生存问题。第三,政府主管部门不要把信用中介机构作为特殊行业进行管理,应该在审批程序与注册登记手续上将其视为一般性工商企业进行正常管理,以利于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第四,积极培育信用产品的市场需求。美国政府很注重为信用产品的应用创造市场需求,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市场交易者进行信用评级或者利用信用评级,如通过在法律中作出明文规定、监管机构的有关监管规定、储蓄协会对投资对象的信用等级规定等等。目前,我国的企业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普遍缺乏使用信用信息的意识,信用市场需求不足。而信用市场的需求是推动信用管理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市场需求不足将严重制约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政府应从多方面、多渠道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个人使用信用信息产品,增强企业和个人的信用需求。
另外,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地方政府在建设信用管理体系中也应发挥积极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地方政府对于自己在建设信用管理体系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没有深刻的认识,出现了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的情况,这是对有限的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2、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建立系统、完整的信用法律体系,确立法律基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有法可依的法律环境。
当前,立法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第一、信用公告制度与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关系;第二、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建立不良信用惩罚机制;第三、立法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凸显部门利益,避免引起部门间的利益争夺,否则不利于整个行业的管理和发展。
3、建设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我国现有的信用经营机构主要是金融机构,其中主要是商业银行,信用活动也主要是信贷。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企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信用经营机构,其主要信用活动是信用销售。目前,我国企业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淡薄,企业信用管理基本是一片空白。即使一些企业有了信用管理意识,也限于条件,没有在企业内部设立信用管理部门,致使委托社会投资咨询机构和类似的信用管理机构代做。这已经不能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我们应尽快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一是完善企业自身信用风险控制制度,包括财务核算制度、银行贷款管理制度、应付账款管理制度等,二是完善客户信用风险控制制度,包括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客户授信制度、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等。
结束语
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已一年有余,但国内信用缺失现象仍然非常严重,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信用问顾题,积极构建社会信用管理体系。
- 上一篇:商贸系统招商引资科学发展观演讲稿
- 下一篇:经贸局科学发展观机关效能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