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委派制漫谈论文

时间:2022-12-07 10:05:00

导语:会计委派制漫谈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会计委派制漫谈论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人类历史上的创举。前无古人自然没有现成经验可循。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会计委派制也不可能完美无缺。这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去发展和完善。

一、关于党政机关实行会计委派制

财政部、监察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试行会计委派制度工作的意见》要求首先在党政机关、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及有关政府授权收费或罚款职能的事业单位实行会计委派制度。

在这些单位实行而不是试行会计委派制并无法律障碍,亦无理论问题。因为上述单位的职能是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任何国家的公共产品都是无偿的,所以为提供这些产品所付出的成本,必须由财政拨款来补偿。财政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党政机关在使用财政资金时必须对纳税人负责,对全体人民负责。因而觉悟和责任心是必要的。政治学原理显示,权力必须受到约束,否则腐败难以避免。向这些单位委派会计,以加强日常的财务监督,使财政资金得到合法的使用,是对人民负责的体现,也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措施之一。一些省市的经验,从实践上给予了有力的证明。虽然,会计委派制的作用不可低估,但它仅是“重要措施之一”而不是全部。派去的会计即便再负责,他们所监督的也只是财政资金的合法使用,至于这些资金使用得是否有效,要结合这些单位的业绩来评价。对此,会计是无法监督的,更不用说那些背着会计人员进行的交易。例如,真发票假开以骗取公款,收取不义之财等等。因而,加强会计监督只能解决部分而不是全部问题。

二、关于企业的会计委派制

一般认为,会计委派制是指政府部门、产权单位向其所属单位委派会计人员,并授权会计人员监督所在单位会计行为和其他经济活动的一种制度。

根据上述理解,政府向所属下级单位委派会计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无疑义。问题是如何理解产权单位的所属单位?如果“所属单位”指的是企业,那么这种委派,可能遇到一些问题。

首先是被委派的会计人员与企业的厂长、经理的关系问题。厂长、经理作为国有企业的法人代表,理应对包括会计行为在内的全部企业行为负责。所以新修订的《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现在产权单位又派来一位会计人员去“监督企业的会计行为和其他经济活动”。那么谁对企业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最终负责呢?虽说派去的会计人员不干涉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但企业的一举一动都要花钱用物,这一切都反映在会计上。如果被委派的会计提出异议,厂长、经理将如何举措?由这种矛盾而导致企业效益不高,又应由谁来负责?

其次,会计委派制仅仅强化了会计的监督职能,其核算和管理职能如何发挥,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会计,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管理活动。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都由财务会计报告,以价值形式综合地反映出来。它是一种抽象、一种价值抽象。为总结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会计必须计算期间损益。目的是总结过去,控制现在和规划未来。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从时间序列上划分的,实际上它们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控制过程之中。规划未来的目的是设定目标,根据目标而行动产生实践,将实践记录下来并加以总结,再与目标相比较,所得差异作为反馈信息去校正行动的偏差,使之与目标相一致。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会计中的预测、决策和预算编制等是设定目标所必须的技术。财务会计则偏重于实际运行状态的记录和总结。将此二者结合起来就是全部的会计工作,并由此形成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会计控制循环。控制论原理认为,当实际运行状态与目标偏离时,反馈得越及时,越容易得到控制。因而需要将整个过程分成若干时段,定期取得监测数据,以便与目标相比较。基于这样的原理,计算期间损益并非会计的根本目的,而是管理控制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必然要求。可见,会计的管理职能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马克思将会计职能概括为“过程控制”和“观念总结”。我国习惯说法是“核算与监督”。无论怎样表述,会计天生具有两种职能,且此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片面强调哪一方面都有失偏颇。

如果被委派的会计,只起监督而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那无异于原来的财政驻厂员。从国际经验看,法国的公共会计师对国有企业也仅起监督作用。为实现会计的管理职能,法国的国有企业在接受公共会计师监督的同时,另设一套会计机构完成企业的会计工作,以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效地进行。法国的这种作法,与向企业派驻外部监事并无不同。

三、向党政机关与向企业委派会计的比较

向党政机关委派会计人员,从本质上看,并不仅仅是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而是财政管理改革的需要。是建立、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初级阶段。所以在试行会计委派制过程中出现了“零户统管”、“集中核算”、“委派会计”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因地制宜各有特色,其中的集中核算形式更加贴近国库集中制度,代表了改革的方向。

向企业委派会计人员与上述情况不同,它仅涉及会计人虽管理体制,与财政改革并无直接关系。因为企业与政府的运作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企业的运作循着市场——所有者——经营者——企业这样一个约束链条进行。即,市场这支无形的手约束着所有者,决定着他们投资的方向和强度,所有者选聘并约束着经营者,使其按所有者的意志经营管理企业,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进而达到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企业经营管理需要会计为之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会计应当是经营者的参谋和助手。

从历史上看,会计原本是小生产者生产的附带职能,正象马克思所描述的那样:农民用头脑来记账。在这里,会计仅充当了管理的角色。应该说这种管理职能即使在现代经济中,也没发生丝毫的改变,只不过随着经营管理的日渐复杂,会计的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罢了。在所有权、经营权分离之后,所有者仍需要会计资料去考察经营者的业债。从这个角度看,会计还必须为所有者服务。就是说,会计必须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便所有者的考察。从一般企业的组织结构看,总会计师都是在厂长、经理领导下工作的,让会计去监督厂长、经理其困难可想而知。这就是“顶得住的立不住,立得住的顶不住”的根源所在。为解决这一矛盾,在制度安排上设立了内、外部审计。内部审计一般由董事会(所有者)管辖,使其摆脱经营者的约束。从而强化了监督的独立性。而外部审计“超然独立”的地位,本身就是一种威慑力量,一方面通过审计发现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给企业会计以道义上的支持。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并无强制审计的法规,正是这种制度上的漏洞,为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开了方便之门。在这种情况下,向企业委派会计的作法应运而生。但从长远看,我以为还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对国有企业实行强制审计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