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统筹”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时间:2022-04-23 03:30:00
导语:“五个统筹”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五个统筹”是我们党在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经验基础上,根据新阶段国际国内环境的客观要求提出的指导原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一
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多层次、综合性的范畴。经济增长相对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固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但如果经济增长了,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社会风气变坏,不平等加剧,那么这种发展与社会现代化就是不协调的,违背了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违背了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系统性及其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它不仅妨碍社会的全面进步,也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五个统筹”要求各发展要素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规律。
“五个统筹”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从我国近20多年发展的实践来看,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统筹兼顾不够。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地区间的差异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障碍。城乡差别扩大,农村人口多,人均占有资源量少,“三农”问题,城乡失业和贫困等问题十分突出。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仅有经济增长不能导致中国社会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因而,加强统筹协调已经是刻不容缓。“五个统筹”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以系统优化与整体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着眼点,从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和国内、国外系统的整体联系中把握经济、社会、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形成了一个连接现在和未来、横贯中外、贯穿自然与社会的“立体式”发展模式。只要我们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进行现代化建设,我国将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能顺利实现。
二
“五个统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这就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13-14页)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现代化建设不是一个游离于人之外的预定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个以人作为主体参与其间并影响其进程的历史过程。人既是现代化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其建设成果的占有者和享受者。发展不仅要表现为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也要体现在民主、文明、法治、人权保障等多方面。如果只注重发展的物质因素,而忽视发展的人文因素,忽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寿命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提高,就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运动,是以人民为主体、为人民谋利益的运动。因此,“五个统筹”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和要求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人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的。社会主义的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都是为了人。人的发展既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目标,是衡量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根本尺度。“五个统筹”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把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协调起来;就把人们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统一起来,把人们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一致起来;把人们的文化科技水平、思想文化水平、劳动创造水平同步起来;把人们的身体健康、思想健康和行为健康统一起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只要我们始终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去做,坚持以人为本,让人们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过上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人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创造热情就会持续得到极大迸发。
三
“五个统筹”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各方面建设的内在关系。“五个统筹”以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为内容,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整体推进为目标,以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为途径,涵盖了改革、发展所要解决的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是“五个统筹”的基本要义。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所组成的相互作用的有机体。其中,经济是基础,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和保证;思想文化则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给予经济和政治以巨大的影响。这三个方面互相影响和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在各个实践领域孤立地决策和行动,而忽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三者的协调发展才是健康的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五个统筹”深刻阐明了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社会的进步是依靠协调发展来实现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五个统筹”要求城乡协调发展,切实改变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良性互动的机制;统筹区域发展,按照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实行东西互动的发展态势,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中凸现的社会问题,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加快推进改革,在发展中实现速度、效益、结构和质量的协调,实现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的协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尊重自然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相和谐,经济与生态相和谐;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抓住机遇赢得发展。总之,统筹就是为了兼顾,统筹就是为了整合,统筹就是为了保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增强党和国家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四
“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它是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我们在实践中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
坚持“五个统筹”要着眼于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作用。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坚持“五个统筹”要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现代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反映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既要保护发达地区的利益,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的利益;既要保护优势产业的利益,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比较困难的行业的利益;既要保护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人们的利益,又要关心普通群众的利益,特别是高度重视和关心农民、城市低收入居民和其他困难群众的利益。要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形成统筹兼顾的利益协调机制,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五个统筹”要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搞好统筹兼顾,要考虑方方面面,但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突出重点,尤其要关注农村、中西部地区、传统工业基地。因此,要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政府调节各方面利益关系的作用。要对规划、政策、法规、科技、资金、市场、体制等各方面统一考虑,调动公共资源,引导社会力量,支持重点区域发展。
坚持“五个统筹”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企业改革、改组、改造步伐,提高管理水平,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形成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社会环境。要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重点,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节约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各类人才和劳动者素质全面提高。
坚持“五个统筹”重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五个统筹”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的统筹协调能力。因此,要努力提高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遵循经济规律,统筹协调,通盘考虑,弹好“钢琴”,努力奏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优美乐章。
- 上一篇:在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上下功夫
- 下一篇:新时期如何改善党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