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三农"情况看农民收入的现实问题与政策选择(二)

时间:2022-02-19 06:28:00

导语:从苏"三农"情况看农民收入的现实问题与政策选择(二)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从苏"三农"情况看农民收入的现实问题与政策选择(二)

--建立健全农村劳务输出与土地流转机制 专家们提出,要建立健全农村劳务输出与土地流转机制,确保劳动力、土地有序流转。专家们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更多的土地向种养大户集中,是下一阶段农村发展的主要特征。近年来,江苏各地城市化建设和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一些中小城市扩容能力有所减弱、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较大、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等。苏北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出去,苏南大量的就业岗位招不到合适的工人的脱节现象依然存在。专家们建议,今后首先要加强各地特别是苏北地区小城镇建设步伐,为农民进城打上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要建立起全省的劳务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为用工单位和农村劳动力提供信息服务,加强南北挂钩;第三是要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第四是加强劳务市场中介组织建设,促进城乡统一、竞争有序劳动力大市场的形成;第五是建立健全输出劳动力的社会服务体系,尽快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政策,降低农村劳动力输出的成本。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会引发土地自然流转,反之,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也能够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专家们认为,要尽快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使农户经营规模能够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政府应从原来自发流转时期的幕后走到前台,积极地介入土地流转,如浙江省就将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作为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效益农业的战略措施,有的基层镇村将土地使用权流转与村干部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目标责任制挂钩。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一方面将农民的承包地反租过来,成立“土地信托中心”或“土地储备库”,另一方面还成立了中介组织,负责土地需求信息的、项目的推介、土地经营者的选择、土地租约条件的谈判,合同的鉴证及农民与土地经营者利益关系的调处。--完善农村金融体制解决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江苏省信息中心前不久就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进行的全省范围的农户和基层乡镇领导调查显示,江苏的农户生产性投入不足,资金缺乏是制约农业发展最大难题之一。因此,专家们建议要完善农村金融体制,以解决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根据调查,目前江苏省农村信用社与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的非农化和趋利化倾向明显,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贷款制度及管理体系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如江苏省探索了建立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的道路;浙江、福建两省及上海郊区农村信用社,推出了简化贷款手续并且能满足不同层次农户的贷款需求的“自报公议”、“农户联保”、“公议投信”、“绿色支农信用卡”、“支农贷款一卡通”、“农户小信用贷款”等10多种服务措施;一些地区建立和推广的“信用村”、“信用镇”做法,为解决农民贷款难和担保难发挥了有效作用。对这些经验和做法有必要进行及时总结,进而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专家们认为,发展农业还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要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债券、股票等在资本市场筹资,把闲散资金直接转化为发展农业的资本。今后可以在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利用股票市场造就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培养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盘活农村集体资产等方面积极探索。相对来说,由于农村面比较广,对于普通乡镇特别是目前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不应该仅仅着眼于招商引资,而应该首先立足于当地农村内部资本。据了解,一些农村内部尚有一定的潜在投资力量,地方政府可制定相应完善的政策加以引导,以股份制等形式鼓励和吸引当地富裕户资金回流。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江苏省信息中心前不久就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进行的全省范围的农户和基层乡镇领导调查显示,江苏农村税费改革对减轻农民负担效果明显,但改革仍存在不到位现象和大量的遗留问题,亟需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查显示,江苏省仍有少部分地区农民认为税费改革后负担没有减轻甚至有所加重,农民减负的幅度存在地区间不平衡的现象;农村的各种乱收费现象仍然存在,个别地方变换手法向农民收费,农民普遍担心税费负担反弹;部分乡镇对农村税费改革宣传不到位;改革后部分乡镇村的可用财力明显减少,难以维持正常运转;经济贫困地区对配套改革的承受能力较弱,一些地区的乡镇村难以举办公益性事业。因此,加强和深化税费改革仍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专家们认为,就江苏省而言,下一阶段税费改革的工作重点,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宣传工作,将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宣传到户,并继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二是要深入推行农业税收和涉农价格收费“公示制”,坚决制止针对农民的各种乱集资、乱收费。对变相乱收费、乱摊派的乡镇领导要追究相应的责任,实行违反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一票否决”制;三是进一步深化税费配套改革,继续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具体操作办法,真正将减轻农民负担落到实处。同时,可试行取消部分贫困地区的农业税,增加对农民减负的力度;四是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督与管理,采取法律方式对农民负担实行监控。不但要建立和完善从上到下的监督管理机制,而且要给予村级组织和广大农民以监督权利,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五是结合农村税费改革,适时调整县乡财政体制,确保乡村两级组织正常运转。--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农业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走市场化农业的必由之路,但目前农村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深化的重要障碍。专家们建议,要围绕农村需求,千方百计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1.加快农副产品价格预警体系建立。农产品价格放开之后,市场价格高低成为农民最头痛的问题之一,这种情况在江苏省和全国都普遍存在,农民最需要的是政府给他们以正确的信息引导,建立起农副产品价格预警体系十分必要。专家们认为,各级政府应该把建立该体系作为为农民办实事的基本任务来抓,依靠强大的政务信息网,设立农副产品供求采集点,由各级政府信息网进行分析汇总,及时形成农副产品价格预警系统。政府可以通过该系统向农民及时预警信息,当农民的种、养殖行为调整后,又可以立即由采集点反馈到当地的政府信息网上,这种价格预警体系可以增强农民抗价格风险的能力。2.扶植和发展农业产业协会。农业产业协会是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一种形式,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目前在江苏省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如高淳县农副产品协会通过短短几个月的运作,就为当地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打开了外地市场,真正成了企业的“代言人”。农业产业协会主要职能是宣传贯彻上级农业产业化的有关政策,协调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提供市场、信息、科技、金融等服务,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户开拓市场,探讨和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它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期应当先行扶持发展的行业,县级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农业产业协会的扶持力度,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3.研制开发农业信息化实用软件。在当今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为获取信息的支付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过分地强调农业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不太现实,应在提供基础数据和重要农业信息方面加大先期的投入,研制开发一批农业信息化实用软件,切实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专家建议加大农村“精神扶贫”力度

江苏省信息中心前不久就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进行的全省范围的农户和基层乡镇领导调查显示,对农民的关心,特别是对落后地区农村的扶贫,不能再停留在“物质扶贫”的单一层面上,更重要的是“精神扶贫”,以唤醒农民对现代农业发展知识和农民对自身民主权利的追求。1.加大对农村的科教投入,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靠农民自己。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都投入大笔资金扶持农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进行扶贫,但“物质扶贫”并非治本之举。调查发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掌握科学知识的水平还很低,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农民素质较低、思想意识保守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化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村消费增长等的重要因素。因此,专家们认为,今后在保证对农村道路、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要增加对农民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的投入,一方面引导农民改变思想保守意识,另一方面唤醒农民对现代农业发展知识的追求,提高农民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2.加大政府有关农村政策的宣传力度,赋予农民更大的民主自治权利。通过调查发现,国家和地方的农村政策,到了一些基层往往就走了样。政策再好,最后还是要靠各个基层部门去实施。村委会是农村的最基层组织,它的工作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政策的具体实施。专家们根据1998年颁布《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建议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农村民主自治选举,一方面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从而有利于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创造依法行政的社会条件,有利于农民抵御各种不合理的行政命令,化解体制上的弊端。这样上级政府的政策操作也变得相对简单,只要坚决地保障农民的选举权利,剩下的事情就是农民自己为自己落实政策。专家们认为,这种民主权利的争取不是用多少扶贫款就能唤醒的。单纯的“物质扶贫”只能帮他们一时,只有思想观念的改变才真正能够把农民带上致富的道路。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江苏省信息中心前不久就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进行的全省范围的农户和基层乡镇领导调查显示,村镇撤并调整后,村镇管辖的范围扩大了,管理的难度相应就加大了,基层干部组织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都亟待加强。首先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目前农村基层干部中,还有不能正确领会党的农村政策,不熟悉农村改革进程和涉农法律法规的情况存在。因而专家们建议,对基层干部除了加强思想教育之外,还必须扩大农村基层的民主,加强村民自治的制度建设并完善干部的选拔和监督机制,提高对农村基层干部在学历层次、掌握和运用党的农村政策等方面的要求,重视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储备和锻炼提高,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素质。其次是要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有利于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的对接。一是对农民的管理要转变方式,逐步实施依法管理,避免管理中农民产生抵触情绪;二是要在农村进行广泛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文明教育,引导农民破除封建迷信,远离邪教和不正当宗派组织;三是抓文化、科技、信息阵地建设,要不断总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阶段性成果、经验,推广典型,促进农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