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商管理系学生的能力锻炼

时间:2022-02-17 07:26:00

导语:高校工商管理系学生的能力锻炼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工商管理系学生的能力锻炼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

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人才需求紧密相关,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综合能力强,竞争优势大日趋明显,说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重心应向综合能力培养转移。对于工科类的专业,由于本身技能含量较高,精尖人才的竞争优势仍然存在。

然而,对于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来讲,其专业技能相互之间的关联度高,在具体职业岗位上也非常明显。

以会计岗位招聘为例,许多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对于这个岗位的责任往往是既是会计,也兼任文员的工作。在应聘这类岗位时,往往具有人力资源文秘技能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或者具有会计技能的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其竞争优势明显大于一个简单的会计核算人员或者简单的文秘专业。而会计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能力都属于工商管理类专业。可见,加强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也是符合市场人才需求的。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问题进行思考,就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为契机展开关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及拓展问题展开实验。初步设想形成本文。

1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学生综合能力内涵界定

1.1工商管理专业涵盖范围界定

工商管理专业,一般都被误认为是单一的管理专业。

根据我国的《中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以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①中所列示的具体学科类别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工商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而在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当中才提出工商管理专业,并且在该专业下设若干子类专业。因此可见,工商管理专业是集合多门学科的管理专业,它本身存在就是以多门学科综合为基础。所以说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就应该是以综合管理能力培养为目标。

从各大高校所开设的工商管理专业来看,如北京大学MBA项目的专业方向就包括会计与财务管理、金融管理、决策与信息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战略与国际企业管理和创业管理②;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工商管理(环境商务)、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③。由此可见,各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界定并没有明确界限。因此本文对工商管理专业界定从一般工商管理类技能考虑,根据技能培养需求进行设计。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包括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行政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

1.2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界定

从上述专业界定来看,本文所界定工商管理专业范围对应的综合能力,从人才能力需求方面上来讲能够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求。故此,其对应的综合能力培养,我认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2.1综合个体基本素质能力培养。

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审美观、计算机操作基本能力。这些能力主要体现的是个人基本素养,体现了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生存能力。其培养过程从学生幼儿园就已经开始,进入高校之后,主要培养方式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拓展;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学习训练。

1.2.2综合管理能力。

主要体现在基本管理理论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市场营销、行政管理、法律条文的理解与应用。这些能力最终表现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的管理运作,属于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能力培养的重心。而本文主要是针对高校阶段的综合能力训练,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综合管理能力培养。

1.2.3战略与决策管理综合能力。

主要体现在企业经营战略决策能力,作为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进一步拓展的能力项目。为学生进入社会的发展做好铺垫。此项综合能力作为高职院校的综合能力的拓展部分,为学生今后发展打好基础。

1.3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简评

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企业管理各方面的能力,体现在专业上应该是以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能力。将工商管理类专业分为若干专业,分别设计相应培养方案,在课程安排方面同样分专业由各个专业教研室独立承担。

此类培养方案在高职院校中并非不存在,其最大弊端就在于忽视了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需求,容易造成学生只懂某一个方面知识面,限制了学生多向发展空间,从而降低了学生综合竞争能力。根据本文对工商管理类专业范畴,本文认为就学生能力培养应该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除了各个专业提出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外,系部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形成“精一项技能,通多项技能”的综合培养目标。

2高职院校工商管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路径设计

对于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本身学制的限制,只有三年时间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我把整个培养阶段分成三个部分。

2.1理论积淀阶段

在理论积淀阶段,各个专业分别针对本专业技能培养目标。

将本专业技能从精尖目标出发,完成各个专业本职技能的培养,完成总目标中的“精一项技能”要求。在此阶段可以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将基础理论与本专业技能“理实一体化”模式反复锤炼学生的本职技能,同时为后期综合能力拓展做好理论铺垫。

2.2校内实践阶段

本阶段则是以实践为主导,时间跨度设计在一年左右,在这一年时间里不仅要完成本职技能的反复锤炼,使其进一步提高,而且要涉猎工商管理专业其他专业技能。

对于其他专业技能,同样按照本专业技能知识一样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培养,效果不十分明显,且容易反客为主,缺乏专业重点,且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若能够实践锻炼中进行训练,能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主动性,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方式主要通过大量实训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本文将校内实践阶段分成两个小阶段。

(1)分项实训训练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本专业技能的提高训练,主要以学生为主导,通过学生主动进行技能操作占80%以上,教师为辅助,在实训中的作用占20%左右。

通过反复不断锤炼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让学生在操作中反复理解操作原理内涵,从而真正掌握本专业技能。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其他专业的实训,通过教师制定详细实训要求,明确实训目标,通过教师指导,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实训,了解相关专业的操作流程和基本操作原理及应用效果。此阶段教师辅导在初期要占到50%。随着实训的进行,教师辅导比重逐渐减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这样分项实训锻炼,完成了对相关专业的“通多项技能”目标。

(2)综合技能实训阶段

在此阶段,主要通过将工商管理专业所有的专业能力进行整合,通过综合实训完成综合能力的综合应用。

在这个过程不仅锻炼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也给学生提供认识了解企业经营过程中那些是需要决策的环节,以及如何作出一个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决策。锻炼学生的经营理念,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拓展。

2.3校外综合能力训练阶段

对于学生来讲,在经历了校内各种学习、训练之后,终于迎来了初露锋芒的时刻。

这就是在本文设计的第三个阶段,通过到校外企业中进行实习,完成这个阶段训练。对此阶段,本文设计的时间期限是半年。

在这期间,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实习任务,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情况外,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为自己的学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学校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定期联系跟踪反馈,了解学生在校外担任岗位,工作进展情况等,通过不定期电话访问或实地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工作情况,就业情况等反馈学生学业质量。

3预期目标以上关于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路径的设计是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相统一的基础而设计。

预期通过这三阶段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大求职竞争优势,提高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