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询方案高校校企合作研究
时间:2022-02-03 06:43:00
导语:管理咨询方案高校校企合作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突出问题和解决思路
1.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突出问题。
1.1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对实践教学探究不够,专业技能培养不到位。工商管理类专业课可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专业主干课往往是实务性比较强的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理解与熟悉,但目前专业主干课的实践课时在整个总课时中的比例是比较低的。受诸多因素(例如经费少、指导老师少、场地有限)影响,实践教学深度不够,还不能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高质量地完成专业技能训练。
1.2实习指导教师指导能力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实习效果。某些实习指导教师受自身实践能力、社会经验、学历等条件的限制,还不能正确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实训任务,有的甚至还误导学生,从而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根据对大多数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指导教师的调研和交流发现,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影响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明显瓶颈。
1.3缺乏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课堂理论教学方面,各学校经过长期规范发展,都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但对于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却不完备,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使得实践教学的水平难以评价,指导教师教学工作质量无法控制,实践教学的效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2.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解决思路。
2.1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性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性教学在整个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应该从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开始,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学时比例,根据教学实践,每门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学时占该门课程总学时的比例60%~70%较为合理。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特点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并使之有机地统一于教学的实践中。
2.2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实践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构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实践模式,可以及时反馈社会需求,以便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特色课程和教材的完善,并推进专业结构的优化和新专业的设置。产学合作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通过产学合作,既可以实现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优化,又可以增强实践性教学的针对性。
3.构建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对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与效果意义重大。可以借鉴ISO质量管理原则与模式,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即通过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完善质量管理文件、加强监督检查与考核、规范实践教学运行、搭建实践教学网上管理平台等措施,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
二、基于企业管理咨询方法的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校企合作模式构建
1.企业管理咨询方法的含义、应用范围和工作程序。管理咨询(ManagementConsulting)是由咨询专家根据客户的需求,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深入调查、分析,找出客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指导方案的实施,以提高客户绩效的智力服务过程。从以上定义可知,管理咨询具有科学性、创新性、有效性、独立性、合作性、长期性等特点。
从理论上讲,管理咨询能够进入所有组织和全部管理领域,因此从发展的观点看,管理咨询的业务范围既不断趋向扩大和复杂,又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受到限制而有所侧重。
管理咨询的工作程序表现为一个完整的管理咨询活动包括四个阶段,即业务洽谈阶段、诊断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和实施指导与项目总结阶段。
通常管理咨询业务是由管理咨询公司或咨询专家成立项目组按照项目管理的方式运作。
2.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主要校企合作模式比较。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探索出各种方式,主要模式比较如下:
2.1引企入校(系)模式。引企人校(系)模式就是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模式。它能较好地融教学、生产、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开发与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融“教、学、做”为一体,有利于加强校企合作,形成校中厂、厂中校,密切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提高产学结合的水平,实现校企优势资源的共享和合作。该模式按投资主体的不同分为两种:
1.校办产业模式。
2.引入企业模式。
2.2向企业投资模式。即将校企合作推向社会,引向企业。这种合作模式,一是可以加快校企合作的速度,提高合作效率,弥补学校自身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困难;二是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有保证;三是能实现学校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避免校内实训基地的纯消耗带来的教育成本的增加,能有效降低办学成本;四是有利于校企双方的全方位合作,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双赢。
2.3校企共建实体模式。企业和学校分别投入资金、技术和场地等生产要素,另行注册组建新的企业,双方共同建设生产型、研发型、服务型等经济实体,双方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担风险、共享利润,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校企合作模式,该模式合作起点高,设备和技术先进,一般应与地方产业贴近,直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2.4项目合作模式。学校借助其人才优势,引入企业真实的项目。围绕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领域,分析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项目分解成具体工作任务,再将工作任务引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开展以项目为导向,构建以项目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实施校企合作。
2.5工学交替模式。所谓工学交替,即把整个学习过程划分为在校学习和到企业工作两种形式或两个阶段,并交替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按交替的方式不同,该模式可分为工作前期模式、工作中期实习模式、工作后期模式、混合模式、半工半读模式和顶岗实习模式等多种形式。
2.6订单式合作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由用人单位根据对不同规格的人才需求情况,提出订单,由学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要求、数量进行培养。该模式由于具体操作方式的不同,有多种具体的形式。
3.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校企合作模式构建。本文基于企业管理咨询方法的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校企合作模式研究是针对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特点,结合我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实际,通过引入企业化运行机制,运用企业管理咨询方法,在咨询项目运作的真实环境下,突出和强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应用研究。针对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的突出问题和解决思路,构建校企合作具体应用模式如下:
3.1指导思想。校、企双方根据各自的需求、特点,寻找切入点,在培养目标、课程开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方案措施,开展校企合作。模式构建要有助于校企双方的发展和利益,要适合学校实际和当地经济发展要求,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要有利于积累专业教师职业经验和水平。
3.2组织架构。成立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专业(职业)指导委员会和工作机构,统筹规划和协调处理校企合作各项事宜。各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不断变化的情况,强化专业设置的行业定位和产业背景,按照“培养目标以岗位(群)需求为导向,专业设置以行业定位为本位,课程设计以能力模块为核心,教学过程以职业活动为主线,质量评定以职业规范为标准”的指导原则,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供决策咨询,制定指导性教学计划。
3.3管理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实行专业课程教学企业化运作和项目化管理,按照统筹规划、分工负责、协调发展、保证质量的原则,在专业(职业)指导委员会和工作机构的指导下,根据专业教学计划成立项目组,由校企双方协商指定专人担任组长,共同参与项目小组,实施项目管理。
4.运行方式。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采用企业管理咨询方法最直接有效的校企合作对象是管理咨询公司。在学校院系与管理咨询机构确认合作协议后,校企双方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共同对学生实习、实践负责。校企人员双向流动和互相兼职,如学校聘请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专家担任学校兼职教师,承担一定教学任务,学校教师也可去企业挂职接受实践训练。根据专业教学计划,与管理咨询公司的咨询项目对接,通过安排学生参与项目组的咨询项目,在真实市场环境中,开展理论和技能训练,通过市场化运作和项目化管理,实现校企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这种运行模式能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整合,促进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直接交融,实训基地与职业岗位双向对应,培养目标明确,课程和教学针对性强,专业符合市场要求,实践环境和技术含量高,强化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力,有效地解决高职院校办学资金短缺、资源不足、教学的针对性差、实践环境缺乏等突出瓶颈。
5.反馈评价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校企合作质量评估体系,并按照评估体系的要求,校企双方综合运用督导评估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对校企合作各方面进行共同考核,并及时沟通、反馈和修正,互补互促,互利互惠,引导和规范双方的合作行为,保证校企合作良性运行。
三、基于企业管理咨询方法的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校企合作模式应用
市场营销专业是商学院(管理学院)普遍设置的传统专业,也是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特色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市场营销、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系统掌握经济管理基础理论,熟悉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意识、营销方案策划、营销管理决策能力和创业精神,能够熟练运用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和方法,面向各类工商企业、社会组织等第一线从事营销策划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创新人才。《市场营销》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市场营销战略以及营销组合策略,明确市场营销和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该技能不仅为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提供相应的知识与能力支撑,同时这门课程也是执业证书课程。鉴于以上要求,我院可采用两种实现方式实现专业课程教学校企合作模式应用:其一通过与校外相关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协议合作;其二也可通过自办管理咨询公司与教学单位展开合作。由于这两种方式在校企合作的本质上没有差别,故可以视为一类,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统一定义为企业方。具体应用的阶段和内容如下:
1.准备阶段在进行正式合作前,先派相关教师通过下企业锻炼,参与咨询项目,掌握市场营销咨询的整个流程及实施步骤和方法。
2.模拟演练阶段经过企业锻炼和培训合格的教师,组织市场营销专业班级学生进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时,在校内利用已参与的市场营销咨询项目先进行模拟项目演练。这一过程主要分四个阶段实施:(1)《市场营销》课程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和提炼;(2)教师按咨询项目的步骤和内容进行示范操作,学生观摩;(3)教师讲解,学生对咨询项目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提问;(4)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整个项目。模拟演练阶段既有助于教师在实际操练过程中进行归纳总结和发现新问题,同时也使学生在进行市场营销咨询项目模拟演练过程中,由本课程知识目标向能力目标进行转变,并培养团队协作等相应的职业素养。(如直接聘请咨询公司的咨询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以上两阶段可以省略)
3.正式项目跟进阶段经过以上阶段的准备和演练,学校在与企业方确认可以正式切入实际项目后,组建项目组,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参与不同的市场营销咨询项目,在企业方咨询专家和相关老师的指导下实施项目,按照问题诊断———方案设计———方案实施实行项目管理在全真企业环境下参与咨询项目。在实际项目阶段我院学生在咨询专家和相关老师的主要需完成各阶段的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进行初步分析,提出初步方案设计,并协助方案实施。本阶段实际测试学生的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营销方案策划等主要技能。
4.项目收尾与学生成绩评定阶段在企业方确认咨询项目收尾阶段后,相关老师需根据项目组、咨询专家的意见,结合学生各项书面资料,对各组学生的参与项目情况和执行项目效果进行成绩判定,划分成绩等第。
5.校企合作项目后评估阶段:本阶段重点是校企双方对参与的咨询项目进行总结,对双方的合作方式、内容和互利情况进行评价。主要评估学校参与校企合作的课程教学教育目标是否达到,企业方能否通过引入学校的参与(外包方式)实现运作咨询项目的高效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企业可根据学校参与咨询项目的阶段和程度,给予学校一定的经费补偿或服务补偿。
总之,校企合作尤其是深度合作,是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建立基于企业管理咨询方法的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校企合作模式,是以双方的利益共同点来驱动的,学校要主动参与、适应企业化运作,充分调动企业方的积极性和合作意愿,在合作中开展多种形式的项目合作,保证合作机制持续稳定发展,最终实现基于企业管理咨询方法的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互利共赢的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目标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转变。
精品范文
8管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