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农产品市场电子商务体系设计特征

时间:2022-02-17 10:23:00

导语:探究农产品市场电子商务体系设计特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探究农产品市场电子商务体系设计特征

摘要: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模式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不足,设计了能够解决这些不足的电子商务系统,并对该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框架、交易模式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模式交易流程电子商务系统

一、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乡统筹,工业经济开始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使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也从单一的粮食生产开始向多样化的农产品方向发展。而农村流通现代化作为农村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的核心。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小生产、大市场”的客观要求,发挥着集散商品、形成价格、传递信息、调节供求和提供服务的功能。纵观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历程,农产品批发市场对稳定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还不尽如意,还存在着盲目建设、重销地而轻产地、市场管理不完善、交易规模小且落后、信息网络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应该说,发展电子商务,提高农产品批发交易的信息化利用水平,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产品交易的规模与质量,减小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的流通损失。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模式和流程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特点,设计了相应的电子商务系统,并对交易系统构成、交易模式等进行了详细分析。

二、国内外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模式

(一)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模式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参差不齐,即使在一个市场内也会存在多种交易模式,图1显示了我国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模式和流程。

在交易过程中,市场的参与主体包括:农民(含农业生产联合组织)、批发商(从小商贩一直到大批发交易商,等级差距比较大)、小消费者、大型采购者。

主要交易活动包括:农民(含农业生产联合组织)与小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农民(含农业生产联合组织)与各级批发商之间的交易;农民(含农业生产联合组织)与大型采购者之间的交易;批发商与小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批发商与大型采购者之间的交易。

不同交易主体间的竞争谈判能力不同,在交易中占优势的是批发商,而农民是比较弱的交易参与者(现实中我国的农业生产联合组织较少)。现在农产品价格主要通过讨价还价来形成。交易者之间没有站在一个平等的竞争平台上就行交易,农民在批发市场的交易中没有收益,同时也使我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率较低。

(二)国外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模式

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模式与国内农产品批发市场具有较大的不同,其中有两个代表性模式: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交易模式为从农户开始到消费者的产销一体的全流通制度,体现了一种规模化效益;另一种则以日本为代表,其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引入了拍卖制度,这是一种精细的交易定价模式。

美国式的农产品直销。所谓农产品直销,就是由农民或农民团体,将生产的农产品包装处理后,直接运送供应消费地零售业者(超级市场)或连锁零售业包装配送中心和消费大户。由于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降低了运销价差,使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到利益。这种直销模式是与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产品生产规模增大,零售单位的规模也随之增大,尤其是零售商店形成连锁经营或超级市场连锁店网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生产与大流通的矛盾。与此同时,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通讯手段达到较高水平,保鲜技术的进步和分级的标准化,也为农产品直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日本式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拍卖。由于日本人多地少,人地关系相对紧张,其农业生产只能建立在小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因此,日本农业生产小规模与大流通的矛盾始终难以解决。日本农产品市场向拍卖市场的方向发展,走出了一条节约交易时间和费用的高效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之路。拍卖制度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有利于市场价格的形成。目前日本绝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都是采用这一制度,而且各批发市场都有计算机和特定的通讯线路联网。经由此网络,交易者可以看到全国各拍卖市场的行情,并可以购买其他市场上的产品,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进一步节约了交易时间和交易费用。

(三)国内外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模式对比分析

根据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模式现状与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模式相对比,可以发现:

我国批发市场主体组织化程度低,业务经营存在盲目性。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经营主体绝大多数是分散的农民和城镇居民,他们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缺乏专门的经营知识,且绝大部分不具备法人资格。在业务经营上存在着严重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一方面,他们在市场交易经营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对风险的承担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受利益的驱使,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甚至假冒伪劣的行为和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利益。

我国农产品质量不高,同时也缺乏相关的等级检测检验标准。

我国绝大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以现货、现金交易为主,批零兼营相对比较普遍。现有的批发市场大多是实物交易,产品全部堆放在市场,买主在验货基础上讨价还价,现金收付完成结算。以现货为主进行交易得到的交易信息对调节商品流量、平衡区域供需矛盾有较大作用,但因交易对象已经是成品,因此交易信息对商品生产指导意义并不大。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类型比较复杂,交易参与者众多,使得市场监管的难度增加。

我国缺乏成规模的农业生产联合组织,农民缺乏竞价交易的信息和能力。

服务功能不足,服务意识不强。批发市场作为一种组织形态的市场,市场的提供方应该在组织商品流通方面提供较好的服务,不但要为买卖双方提供好的交易场所,而且还应该为买卖双方提供相关的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

为了改变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不足,必须设计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有针对性的电子商务系统,才能繁荣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

三、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电子商务系统架构设计

(一)设计思路

第一,当农产品批发市场采用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时,必须使得参与各方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竞价交易,而不是象现在的弱者恒弱、强者恒强。所以,对于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电子商务交易必须引入会员制,全部参与者都是会员,会员根据在交易中的地位拥有不同的权限。

第二,在引入会员制的基础上,对于交易的农产品必须设立完善的检验检测标准,农产品在进入交易时已经确定了相应的等级和质量,这可以使交易者不必看到现货就能进行交易。

第三,交易模式包含现货交易和远期交易。远期交易便于农民根据需求和价格进行生产调整,同时也可以使批发商和需求者能够及时调整操作策略,以实现交易畅通。

第四,交易规则为买卖双方竞价交易。竞价交易能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价格,提高经营效率,节约交易成本和体现社会供求关系。

第五,完善农产品批发交易中的电子商务交易监管和配套物流服务等。这样可以为农产品批发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二)系统框架与主要功能

整个系统分为三个功能部分,即会员管理、交易管理、交易辅助服务。

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会员根据其在交易中所担当的角色而具有不同的权限,但是对于全部会员来说,它们具有平等的市场主体资格。会员可根据其参与交易的次数、时长等划分为长期会员和临时会员。

会员管理的功能主要包括会员注册登记、会员档案管理、会员交易资格审核与监管。对于在市场交易中的销售方来说,需要审核产品的质量、等级、数量、产地、提供时间等;而对于购买方来说,需要审查他的信用或资金能力、购买需求。只有通过交易资格审核后,交易各方才能进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这种方式保证了交易产品的质量等级和购买方的支付能力,规范了交易流程,可以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

交易管理主要涉及交易和交易。在交易中,各方可以选择现货交易或期货交易,竞价方式可以采用拍卖竞价,出价高者获得产品。这样可以保证市场交易中农民一方具有较高的收益。

交易辅助服务包括履约与支付、物流配送服务、交易监管等,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

(三)开发平台

开发平台可采用J2EE(Java2EnterpriseEdition)技术,数据库采用Oracle等大型关系数据库,开发工具采用BorlandJBuilder等。

系统应用三层B/S架构,即Client/ApplicationServer/DBServer模式。其中由DBServer完成对交易产品和需求等信息的储存、管理等,ApplicationServer完成交易的中间操作管理,Client完成会员客户的各种交易操作。对于非会员来说,可通过公用网络部分可公开的交易信息。

四、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但是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和需求的分布都非常广泛,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还非常落后,因此,必须在做好相关的产品检验检测技术标准、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市场监管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参与各方的实际需求和特点设计有利于市场发展的电子商务交易系统,才能真正促进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颖,井森.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农村市场,2001(10)

2.马龙龙,孟祥昇.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1)

3.高燕,朱信凯,潘勇辉.构建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行模式.中国农村经济,1999(9)

4.蓝跃飞.南方粮食市场竞价交易电子商务系统设计.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6,27(6)

5.刘大集,黎东升,祁春节.改革以来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湖北农学院学报,200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