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关系管理论文
时间:2022-02-22 02:45:00
导语:供应商关系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组织激励
首先需要明白组织激励的过程,激励主体是发展供应商关系中的核心企业即客户,激励客体是供应商,联合团队是激励方案的制定者、组织者和监督者,整个激励过程是客户按照联合团队制定的激励方案对供应商的激励。整个过程中,激励方案依据的激励机制是激励是否有效的基础,激励机制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在物质激励中主要考虑的是金钱这个因素,物质激励指标既要保证供应商企业能够获得其追求的经济利益,同时又能鼓励其积极工作;精神激励指标主要考虑的是给供应商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感。供应商除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外,同样也需要在精神上获得满足感,他同样追求挑战性的和有意义的工作。激励机制的原则是多劳多得、收获与付出成正比、公平、一致、公正,一般使用以下几种基本的激励模式:
(1)财务激励。在与供应商发展关系的过程中,财务绩效代表了双方最关心的利益指标,它包括了关系绩效利润在企业之间的分配,也包括由于进行了供应商伙伴关系管理所产生的额外收益或损失在双方企业之间的均衡。采购价格的重新制定、月结方式的改变、短期资金的筹措等都可用来对关系双方的激励。
(2)订单激励。获得更多的订单份额对于供应商来说是一种直接的激励方式,但是客户在运用订单激励方式时应适当控制以免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3)商誉激励。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供应商订单量即其收入的多少大部分取决于过去的运营质量及合作水平,一个企业有很高的商誉就意味着他会获得更大量的订单。对信守合同、注重信誉的供应商,颁发奖牌给予激励,大部分企业都看重自己的商誉,他们为着自己的声誉和未来利益,努力提高自己的合作水平,已达到关系双方的一致满意。
(4)淘汰激励。淘汰激励是负激励的一种,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对于供应商的关系管理也不例外,虽然我们强调尽可能维系供应商伙伴关系,但能够使整个体系的整体竞争力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联合团队必须建立在有效的淘汰机制。通过淘汰机制,可以在供应商关系系统内建立一种危机激励机制,让供应商产生危机感,从而实现承诺来发展伙伴关系。
(5)投资激励。通过让供应商合作伙伴参与新产品的研发和新技术的研制,并在其中占有相对合理化的股份,可以更大地调动供应商的积极性,并形成稳定的伙伴关系。客户企业还可以对供应商的专用设备、流程设计、人员培训、新产品研发、技术更新等方面进行投资,以维系合作伙伴关系。
(6)信息激励。在信息时代,信息对企业意味着生存,对信息的占有量及信息获取的及时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业绩及发展前景。客户企业相对供应商更接近终端市场,而且可能有专门的情报部门,这样就比合作伙伴掌握了更多的情报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该行业内的任何企业都是极其重要的,如果客户企业为供应商提供这些信息,供应商将会对关系的发展表现得更积极。
(7)长期合作的激励。供应商伙伴关系的发展使关系双方都获得了相当的好处,如果这种关系不将继续下去,则供应商面临着更换伙伴关系,已经建立的伙伴关系带来的收益不将再有,而重新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将产生巨大的费用,并且具有一定风险。延长合作关系协议,无疑对供应商是一个莫大的激励。
2、人的激励
对人的激励是必要的,所有的具体实施都必须落实到具体人员,关系实施的好坏很大程度由他们决定,其工作情绪、技能发挥和态度都对工作有一定影响,人的激励方式在组织学里有很生动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联合团队制定人的激励解决方案时,应考虑不同的激励主体,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分为五种激励情况:客户企业对客户员工的激励、供应商企业对供应商员工的激励、客户企业对供应商员工的激励、供应商企业对客户员工的激励、关系双方对联合团队的激励。
客户和供应商企业不但要对自己企业内在供应商关系实施中有优异表现的员工进行奖励,还可以相互对对方员工进行激励,对对方员工的激励让对方企业感到被前所未有地重视,一定会再接再厉,被激励的员工应该感到自己不仅为自己企业做出了贡献,还为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做出了贡献,这样被激励的效果远远大于对本企业员工的激励效果。联合团队也值得重视,他们本身的工作就是极其有难度的和挑战性的,任何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关系双方都应该给予肯定和奖励。在适当的情况运用负激励对整个关系管理有积极作用,惩前毖后,对违反公司规定,应该对阻碍和干扰整个变革进程的员工进行适度的处罚。
(二)完善供应商关系的评价机制
1、供应商关系的评价体系
企业的成功需要供应商和采购商的协同发展。供应商选择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对供应商的评价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供应商评价管理的目标主要是为了获得符合企业总体质量和数量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产品及最及时的供货;力争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优的产品和服务;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开发有潜质的供应商,不断推陈出新:维护和发展良好的、长期稳定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
影响供应商选择的因素很多,根据具体情况,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具体有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物流管理、创新能力、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文化等因素。一般说来,供应商的选择评价标准可以分为短期标准和长期标准。
选择、评价供应商的短期标准一般包括商品的质量、价格水平、交易费用、服务水平、交易及时性等几个方面。在这种评价与选择中,只要是商品质量合适、成本低、交货及时、整体服务水平较高、信用较好、具有履约能力的供应商,就可以纳入到采购方的供应体系中。
选择、评价供应商的长期标准则主要考虑供应商能否提供长期而稳定的供应,其生产能力是否能配合公司的成长而相对扩展,供应商是否具有健全的企业体制、与公司相近的经营理念、其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否符合公司的需求,以及是否具有掉期合作的意愿等。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管理,其选择、评价供应商主要以长期标准为主。
2、供应商关系的评价的原则
(1)系统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全面反映供应商企业目前的综合水平,并包括企业发展前景的各方面指标。
(2)简明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大小必须适宜,指标体系的设置应有一定的科学性。如果指标体系过大,指标层次过多、指标过细,势必将评价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细小的问题上;而指标体系过小,指标层次过少、指标过粗,又不能充分反映供应商的水平。
(3)稳定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还应考虑到易与国内其他指标体系相比较。
(4)灵活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使企业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对指标灵活运用。
(三)重视供应商的选择机制
对于企业,供应商的选择是供应商管理的目的,选择一批好的供应商,不但对企业的正常生产起着决定作用,而且对企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1、供应商选择的基本原则
(1)合作伙伴必须拥有各自的可以利用的核心竞争力
只有当合作企业拥有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并使各自的核心竞争力相结合,才能提高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可观的贡献。这些贡献包括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快速高效的物流,新产品研制速度的加快,高质量的服务和成本的大幅度降低等。
(2)拥有共同的企业价值观和战略思想
这一点对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企业价值观的差异化表现在:是否存在官僚作风、是否强调资金的快速回笼、是否具有长期的战略目标等。战略思想的差异化表现在:市场的竞争策略是否一致、对质量和价格的关注程度等。
(3)合作伙伴的数量必须少而精
企业应当根据对自己业务的影响程度的不同,把合作伙伴分为重要合作伙伴和次要合作伙伴两种类型。重要合作伙伴与企业的关系密切,对合作关系的影响很大,数量少而精;而次要合作伙伴与企业的关系不是很密切,对合作关系的影响甚微,数量相对较多。本文所研究的合作伙伴实际上是单指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所以其数量要求少而精。
2、选择供应商的基本程序
选择供应商的基本程序如下:(1)新供应商的加入条件包括:需经批准;财务部门调查;如果是客户指定的,需出具确认函件。(2)调查由供应商自己提供的信息,包括: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资信等级,注册资本,经营范围;行业资质和资格证书;产品,技术,设备,人员,质量;资源:工厂分布,运输,技术支持,服务等级;客户名单;强项与战略计划。公司认为必要时由资信调查公司对供应商进行财务状况、信用等级调查,也可以安排专门项目小组进行市场调查。(3)供应商的审核与审计:信用等级,公司诚信,财务健康状况。(4)列出供应商的名单:核心供应商与历史有劣迹的供应商黑名单等。(5)选定供应商。
笔者认为,企业在选择供应商问题上,不应该存在“越复杂越好”的心理,而应该选择那些适合企业的方法。选择方法主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大小,自身在讨价还价方面的能力等方面来考虑的,不能照搬照抄,人云亦云,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追求企业的长久进步和长远发展。
结语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主要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企业为了向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要努力争取让供应商降低供应价格,同时提供高质量的供应与服务。但由于供应商是独立的经营主体,为了其自身的利益,必然谋求高价销售。供应商的这种策略有可能对本企业的赢利力以及顾客服务能力造成负面影响。供应商关系管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良好供应商关系的建立同时还有赖于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诚信机制等等的建立等,因此对于供应商关系管理方面的研究也将继续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2、陈兵兵:《供应链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3、王成,刘慧,赵媛媛:《供应商管理业务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4、陈兵兵:《管理与供应商的关系》,《IT经理世界》2002年版。
5、卢洪:《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石油化工设计》,2002年版。
6、蔡国平:《浅论供应商管理》,《机械管理开发》,2002年第7期。
7、廖晓声:《浅谈供应商的管理》,《梅山科技》,2002年第5期。
8、沈厚才,陶青:《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中国管理科学》,2000年第3期。
9、廖春良等:《供应链企业间战略合作关系探讨》,《企业经营与管理》,2002年第8期。
10、覃汉松等:《供应链中信任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经济管理》,2002年第5期。
11、马士华,陈志祥:《供应链中的企业合作关系》,《南开管理评论》,2001年第2期。
12、张衍,黄培清:《客户—供应商及其特性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3期。
- 上一篇:刑事诉讼法中人权保护论文
- 下一篇:管理与供应商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