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共管理公民参与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27 11:09:00
导语:基层公共管理公民参与问题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公众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国家和社会实现公共管理的关键。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公民的素质深刻影响着公共的管理问题。为此,本文在阐述公民参与内涵和内容的基础上,并结合当前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基层公共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基层公共管理;公民参与;优化对策;管理措施
公共管理是一种新型发展模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从内涵上来看,公共管理是在政府部门发展支持下的一种公共性社会组织,对社会的发展会提供基本的服务和物品支持。公共管理的发展目标是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用。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会涉及到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等知识内容。公共管理的本质是服务性和公共性。而在公共管理中公民是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力量,公民的行为深刻影响公共管理成效,本文就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进行探究,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共管理发展。
1公民参与概述
1.1内涵。公民参与也被称作是公共参与,公众参与主要是指具有参与愿望的公民,通过一定途径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活动形式。公民参与在本质上是官民合作,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来进行意见的畅通表达,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公平博弈。1.2内容。公共管理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的时候不仅要行使自身的权利,而且还需要履行一定的义务。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时候还需要融入到社会公共管理活动领域,配合政府部门的工作,为政府工作推进提供重要意见参考支持。在公共管理中,公民还可以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通过参与村委会和居委会方式,从而有效地调动广大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方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举。在参与公共管理中,公民直接参与到公共管理代表和领导人的选择中,自己的意见深刻影响公共管理领导者的选择;二是公民接触。政府通过小型会议或者电视访谈的方式来让公民更好地了解当前社会公共管理实际情况,征求和了解公民对公共管理事件的想法;三是公开听证。在涉及公共利益的时候邀请各领域的社会公民代表来进行公开的论证,广泛听取社会公众和社会群体的意见。四是民意调查。民意调查是指政府部门通过大范围的调查和访谈向公民了解他们对政策的看法;五是公民投诉。公民针对某一项政策和服务对自身利益带来损害的申诉。
2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发展现状
近几年,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公民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但是从发展实际情况来,公民在参与公共管理的时候仍然存在一些细节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面临的问题。第一,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意识淡薄。从当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公民开始参与到公共事务中,但是大多数参与者并不是出于自身责任感来参与公共管理的,而是因为某一特定领域可能对自身利益造成影响的公共事务,主动参与进来的,公民在参与公共管理的时候大多是为了维护个人私利,参与理性和客观性不强。第二,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能力有限。从当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是由政府部门来选择,而没有从社会层面上来选择,参与决策的公民涵盖面十分有限,在具体的工作中公民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第三,公民参与渠道不完善。虽然我国社会公民拥有多种政治参与渠道,但是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主要渠道分为两种:一是通过代表选举的方式由公民自行选择人民代表来参与政策制定。这种参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民政策制定参与机会;二是由国家和政府开设人民来访活动,促使公民参与到政治的制定。这种方式是对第一种公民参与渠道的完善,能够强化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联,并实现对民众参与信息的广泛收集。2.2地方公共服务中的公民参与面临的问题。第一,公民参与面临诸多体制上的障碍,具体表现在:一是公民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缺乏有效体制和程序的保障,在缺乏保障的情况下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等能力和范围十分有限,参与意义不大;二是自上而下的决策模式严重制约公民参与。第二,政府信息公开配套制度不完善。公民对重大信息的公开缺乏知情权,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缺乏基础和动力机制。第三,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听证制度不完善。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听证制度不完善着重表现在听证程序不规范、听证过程透明度不够。
3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优化对策
3.1强化公民的参与意识。一是培养公众的人民主权意识。在公众参与权利受到国家机关侵犯而不能有效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时候,公民需要能够自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以主体的姿态参与到国家政治管理中去,实现对国家权力的有效监督,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政策参与;二是培养公民的主动参与意识。公民要自主参与到公共管理中,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民主政治文明发展进步;三是树立公众民主价值观念。培养公众树立正确的民主价值目标和规则价值观念,在处理各项事务和参与公共管理的时候要严格遵循民主集中制、民主权利平等民主原则;四是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责任意识的培育依赖一定的政治文化。为此,在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时候需要为其营造良好的氛围,包含平等的观念、广泛的自主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度的法制原则、推进完善公众和公民的参与制度。3.2完善基层公共管理公民参与制度。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公民参与基层公共管理意识的淡薄和基层公共管理公民参与制度不完善有关,所以我国应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完善我国基层公共管理公民参与制度。第一,打造完善的政务公开制度。政府信息的公开要加强对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先进科技的支持下为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提供更多机会:一是推进政务公开配套制度立法工作,实现公共管理的法治化发展;二是打造主动公开和依法公开制度,对于应该让社会公众知晓的事项要及时向社会公开;三是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性。将政府的“阳光工程”在各省市广泛推广,这样既可以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也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更能够完善基层公共管理公民参与制度。3.3创新公民参与渠道。制度建设对公民参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是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重要保障。为此,为了能提升公民在公共管理的参与有效性需要完善公民参与制度的建设。第一,打造完善的听证制度。人民是国家发展的主人,国家发展需要围绕人民利益进行。政府部门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要努力为人民服务。《宪法》的这一规定要求为听证程序的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宪法基础:一是强化民主参与科学论证。通过听证制度完善来更好地聆听决策者的声音,解决群众和公共管理的利益冲突问题;二是规范听证工作的基本流程。听证单位需要根据听证会的情况,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定来为公共管理提供材料和听证记录;三是公开听证结果,打造反馈机制。基层听证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违规的现象,为此,需要基层组织的听证结束后要公开结果,打造相应的反馈机制。第二,打造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一是扩大信息公开主体。通过扩大参与主体的范围来提升决策正确性;二是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在公共管理中公民信息来源单一,需要政府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来进行信息的传递。针对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完善的公开制度来拓展信息的来源范围,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三是打造信息公开权责追究机制。政府在信息公开之后要明确相关工作单位的责任,对弄虚作假现象要予以严格的查处。第三,打造完善的法律保障制度。一是打造公民参与程序法。在充分认识程序法重要性的基础上打造完善的公民参与程序法;二是强化法律文化的建设。在实践操作中通过各种方式来进行宣传教育,确保公民参与观念深入人心。3.4采取措施提升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能力。第一,懂法学法守法,增强政策的科学性。作为新时代公民,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懂法、知法,而且还需要能够正确行使自己的政治生活权利,在具体工作中公民一般具备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来明细公共危机政策制定的过程和内容,为政府危机决策提供重要支持。第二,通过网络等途径来扩展公民参与空间。公民参与公共管理需要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改革,结合时展需要将现代媒体和微博充分应用到公共管理中,借助微博和微信平台现代交流媒介来促进公民和政府部门在公共管理方面的沟通交流。第三,完善政府部门回应机制。通过完善政府部门回应机制能够帮助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公民需求,认真听取广大公民的建议并及时作出回应,从而提升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有效性。第四,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和科技,通过对公民的培训来提升公民的总体文化素质和政治素养。在公民参与政治管理的时候需要向其传授必要的法律知识,让公民懂得怎样按照法律的规定正确参与到公共管理中,不断提升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要求是强化公共管理,而提升公共管理成效的一个重要关键是强化公民在公共管理中的参与,在法律制度的支持下不断扩大公民在公共管理中的权利,确保广大公民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在保证公民基本权益的同时引导广大公民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依法履行的个人义务,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参考文献:
[1]陈龙.浅析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J].纳税,2017(20):79.
[2]范昱东.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有序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1):210-211.
[3]徐慧.论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公民参与[J].智富时代,2017(6X):211-212.
[4]史国辉,周涛.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价值、困境与路径选择[J].嘉兴学院学报,2017,29(2):119-123.
[5]刘嘉.我国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
[6]蔡璇.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9):199.
作者:邓珊 单位:中共常宁市委党校
- 上一篇:网络化治理公共管理现代化新趋势
- 下一篇:公共管理创新思维发展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