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时间:2022-09-13 10:20:07
导语:公共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我们从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入手,创新育人机制,助推各主体持续互动,探索公共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尽管这一做法还存在不足,但为地方高校同类专业探索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三育”理念;行政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毫无疑问,地方高校应担负起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使命,这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地方高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以地方本科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为例,探讨其实践能力培养的方法与路径。
一培养“应用型”人才,改革势在必行
与学术型、综合型大学相比,地方性高校更应突出“应用型”定位,立足于服务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早在19世纪末,美国应用型大学以所在区域为依托,结合该区域的优势资源,走特色办学之路,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海湾地区、康奈尔大学与当地农牧业经济的发展等,都是大学与区域经济和区域社会密切合作的典范。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最庞大的组成部分,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实行开放式办学,强化和地方合作与交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走为地方服务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从而实现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行政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以培养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熟悉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运作程序,能在各级各类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从事行业管理与服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然而,由于培养方与用人方少有对接,行政管理人才培养长期处于能力结构不明、培养主体单一、培养路径不清、实践能力欠缺的窘境,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短时期内难以适应各自的岗位,少数甚至不符合政府、企事业单位用人的基本要求。为了探究这一问题,课题组成员长期坚持密切合作、相互磋商,近年来,我们先后主持多项质量工程与教学改革项目,主要有:“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研究”、“校政合作协同培养管理专业人才机制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三型’导向下行政管理专业分层分类人才培养创新研究”、“行政管理专业综合试点改革”、“电子政务实验模式研究”等等。与此同时,围绕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课堂教学方式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等领域,先后撰写了多篇教学改革论文,如《顺应时代要求,协力共推素质教育》、《高校协同创新的本质与路径探析》、《市政设施管理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分析》、《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调查与思考》、《地方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探析》、《应用型人才导向下电子政务实践教学的困境与思考》、《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双文速记输入法课程为例》等等。
二以“三育”为理念,探索实践育人新路径
为了探究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课题组成员以国内外同类专业改革的实践为借鉴,结合自身的经验和当地实际,提出并实施“实践育人+协同育人+互动育人”理念(简称“三育”理念),即以实践育人为导向,以协同育人机制为保障,助推各主体之间持续互动,探索行政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新路径。为了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我们打造理论教学三大平台,并在课堂运用案例教学,教师鼓励学生互问互答、相互启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衔接。与此同时,我们加强试验和实践基地建设,切实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一)引导“品读经典”,培养专业阅读能力。每年新生入学后,教师给本专业学生推荐约100本专业或与专业相关的经典书目,学生自行制订学习计划,研读一定数量的经典著作。每学期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学生相互点评,教师总评并颁发奖品和证书,旨在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能力。(二)利用现有设备,培养计算机操作能力。针对实践岗位的需要,选派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电子政务软件模拟训练,同时组织小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技能;开设“双文速记输入法”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速录培训,让学生上机录入文字的速度逐渐加快。(三)坚持循序渐进,培养调查写作能力。根据步梯训练方案,引导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经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进行调研,改变传统实践教学中师传生受的旧套路,变被动实践为主动提出问题,相互合作与探究并写成调研报告,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四)关注社会需求,培养社会服务能力。地方高校主要是培养基层人才,有效提高公共服务的本领和能力。我们每年派送大批学生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局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双方互聘、互评教师授课,共同培养学生。从实践形式来看,有些是实验班,有些是独立岗位。这些平台的构建与利用,丰富和优化了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成长。(五)瞄准重点领域,培养综合创新能力。在校地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开辟新的实践岗位,让学生独立承担任务;师生对重点课题进行合作研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由我们培训的“村官”在实践中培训学生,使学生获得基层所需能力的同时也有创新的机会,从而在高校和基层形成“双培”循环。
几年来,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并力图实现如下创新:一是贯彻“三育”理念,即“实践+协同+互动”的理念。在以往教学中,见习实习以外的实践并不多见,而在本过程中,不仅实践载体多,而且实践方式丰富多彩;在以往教学中,培养者主要是教师,而在本过程中,培养主体除教师之外,还有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管理者;在以往教学中,师传生受是惯例,而在本过程中,校地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为培养主体和实践主体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是探索“三能结合”。随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如何培养公共管理学生的实践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本过程以现有实训基地为平台,以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为抓手,探索内在理论素养与外在技能相结合、动脑能力与动手能力相结合、一般能力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的立体培养模式(而非传统的单一能力培养模式),各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三是实施“阶梯式”训练。以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为依据,与“六个一”工程(即第一学期:阅读一批经典;第二学期:选择一个领域;第三学期:确定一个题目;第四学期:做好一次或几次调研;第五学期:写作一篇调研报告或一篇论文;第六学期:提交一篇调研报告或发表一篇论文)相吻合,循序渐进,具体安排是:第一年,以阅读经典为契机,夯实理论基础,培养专业兴趣;第二年,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进行技能提升,同时确定自己关注的重点方向;第三年,针对选定课题进行实地调查、研讨和写作,并提交一篇有价值的成果。四是地方高校独特性。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以往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成果多以研究型大学为主,对地方高校探讨极少,而我们以地方高校为对象,以基层需求为导向,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培养模式和实现路径,具有一定独特性,因而,对于同类院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三实践能力明显提升,同时需要持续改进
这种“实践+协同+互动”的培养模式,不仅受到本专业学生的欢迎,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几年来,在各部门及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本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第一,探讨多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案例教学和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尝试,促使学生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去钻研、思考和争辩,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引发了学生对实践的期待和兴趣。第二,通过“六个一”工程,大幅提升了学生阅读理解、分析问题及整合知识的能力,本专业学生“品读经典”蔚然成风,多次获得学校“读书达人”和“书香学院”称号,考研录取率居全校前列、文科第一。学生荣获省级“品读经典”竞赛一等奖(全省10项,全校唯一),受到了省、校两级表彰。第三,“六个一”工程的实施,激发了学生探究社会问题的积极性。自2013年以来,本专业所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一直居全校前列。10余篇学生作品发表在《南方日报》、《南方论刊》、《法制与经济》等省级刊物上。2013年,学生获本校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特等奖,同年获《南风窗》杂志“调研中国”立项资助;2014年,获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二等奖;2015年,获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第四,本专业电子政务模拟平台的搭建,使学生熟练掌握了电子政务办公系统的操作流程,并在校外实训中得到运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
通过开设“双文速记输入法”课程,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他们的输入速度比其他输入法要快得多,平均速度已达每分钟75字以上,最高每分钟可达102字。因此,提高了就业竞争力。第五,多年来,通过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局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施顶岗实习、共建创新实验班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认知、组织领导、沟通协调及社会服务等能力。不仅如此,这一做法也推动了其它专业校外实践方式的变革。第六,师生调研报告被省、市两级扶贫办采纳,所提出的“连片开发”理念被国务院扶贫办吸收,并获国务院扶贫办优秀调研报告奖,对此,南方网、省教育厅网、市人民政府网进行了报道;学生调研报告《生态保护区贫困人群脱贫致富的对策探讨》被县扶贫办采纳;师生调研报告《深化行政审批改革,促进政府提速增效》得到了市长的采纳性批示,加速了全市行政审批改革进程;师生调研论文《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加快融入珠三角》获广东省社科优秀论文一等奖。这些成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第七,在本项目影响下,我们还充分利用课程设置方案、电子政务实验室等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培训,积极服务社会,如税务公务员培训班、城管公务员培训班、中学政治教师置换班等,为其提供计算机应用、网络建设、信息化运作等方面的培训,均获得了良好评价。
第八,本专业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理念和培养模式渗透在市“村官班”培养方案之中,经过几年运作,取得了良好进展,对此,市委组织部、市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
当然,我们在培养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主要有:电子政务实验室遇到了资源不足、实验教学效率不高、实验与实际脱节等现象,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地方高校资源有限且配置不均,学校缺乏办学效益的整体考量,没有意识到公共管理学生也迫切需要实验室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六个一”工程主要是由学院领导主抓、辅导员落实、学生自我管理为主,指导教师在“六个一”工程实践中的指导较为薄弱,“六个一”工程不仅仅是完成表格上的任务,更需要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持续改进,因此需要强化教师在这方面的引导;虽然我们建立了多个基地,每年派送大批学生到市行政服务中心等单位开展专业实践活动,但是,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培养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等等。可以这样说,如何培养公共管理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各地方高校同类专业共同遇到的难题,本文以行政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从本专业的核心能力入手进行了实践探知,有收获也存在不足,希望其成效与改进方向能对地方高校同类专业探索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有益的启示。
作者:曾宇辉 蓝兴望 单位: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 上一篇:中国画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的应用
- 下一篇:生态修复城市设计教学研究
精品范文
10公共卫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