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
时间:2022-03-10 09:49:03
导语:关于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区域化的特征,政府坚持以点带面的经济发展战略。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区域性的问题便显现出来。因此,进行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信息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生产关系相适应,人们对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呼声越来越强烈。在这种背景下,区域公共管理应运而生,多级政府整体推动、联动发展,有效地促进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践行了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的发展路线。本文以区域公共管理概念为基础,分析现阶段区域发展的公共问题,并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进行了研讨。
一、区域公共管理概述
区域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不同的研究领域有着不同的含义。在公共管理学科方面,区域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既可以理解为一定的经济区域,也可以理解为社会区域。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管理部门,利用一定的方法与手段,来将社会上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从而达到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目标。然而区域公共管理并非区域和公共管理两者的简单叠加。
(一)区域公共管理的概念
区域公共管理是指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或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纵向层级之间的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从其定义中可知,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征,政府组织、私营经济部门以及第三部门都可以成为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成员。这些成员的共同参与,使得市场上的各种界限逐渐模糊,信息流通越来越快捷,经济主体之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各个成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共同创造新的发展契机,当矛盾出现时,他们往往采用谈判的方式来进行解决,推动事件的平稳过渡。对处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区域公共管理制度所需要采用的方法也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区域公共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各种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原因而形成的错综复杂的问题得以解决,并最大程度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促进经济的持续性健康发展。
(二)进行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由于现实中出现了旧制度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需要对制度进行创新,从而使得现存的问题得到有效地治理。随着国家经济开放程度不断加大,信息化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各种社会上的公共事务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使得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广度与深度得到深化。进行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有利于摆脱行政区划的约束,形成以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为价值导向的发展观。
二、现阶段区域公共管理遇到的问题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区域差异表现得特别明显,因此也产生了一定的区域公共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市场化进程所带来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
自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我国逐渐确立了经济市场化发展路线,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但是受生产力水平有限以及不同经济发展地方资源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之间的差异逐渐拉大。比如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制度文明都产生了明显的鸿沟,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越来越旺盛,然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却难以跟进。仅仅就东部沿海地区而言,也出现了自身的问题,如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东部沿海地区又在不同的因素下而划分成不同的行政区域,各个区域之间缺乏整体的协调性、各自为政,使得区域的整体利益上升缓慢,而且区域之间的资源竞争开始恶化。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主要原因就是各自的行政区划在进行基础设施规划工作时没有相互协商、沟通、合作,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比如某地产商开发了新楼盘不久,就接到市政府要在该地建设地铁站台的通知,最后只能选择将楼盘爆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市场化进程中,带动了经济制度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因此相应的制度创新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顺利地实现体制的转轨工作。经济市场化所带来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公共管理的各种制度不够完善,使得各区域发展不协调。我国的封建制度虽然早已废除,但是其中的大一统思想对于当代的国家治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阶段行政区划的治理思想较为推崇,然而要想进行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首先就要摒弃行政区划的思想。
(二)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快,在提升和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区域公共管理的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城乡二元分化的问题,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效率与公平的讨论。自古以来,我国的农耕文明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工业化逐渐发展,挤占了农业的发展。其次是行政区划的变革问题,这也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路径相关。一般而言,行政区划是一国政府为合理治理国家,而进行的权力分配过程。但是在划分具体的行政区划时,难免会因为标准不一而出现交叉重叠的现象,比如根据流域划分与根据民族划分的行政区划之间的重叠。出现重叠部分后,各地的政府会考虑利益相关性,争做具有利益性的事情,有了问题还会出现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
三、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策略
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设计者考虑很多因素,既要满足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要求,也要考虑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因此,需要注意制度设计与经济发展环境的自然协调。
(一)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的理念
政府要想加强区域公共管理创新,首先要树立区域公共管理的理念,尽可能地减少从行政区划分的角度进行行政管理的频率。在经济高度开放和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区域公共管理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理念相适应。因此,在现阶段,政府在进行公共问题的治理工作时一定要坚持关注公共事务的价值,而不是仅仅以行政区划为分割点。对于外延较大的公共事务,可以采用分层治理和细分治理的方式,确保考虑到事务的方方面面。由于区域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特征,政府在进行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方面使得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富有人性化,极具生活气息,能够切实满足各层次人们的需要,如:充分考虑并满足不同风俗习惯区域居民的需求,又要在区域公共管理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使公共事务能够相互融合。另外,在进行公共事务治理时要尽可能地采取协调的方法去确定一个层次性、阶段性的管理主体,继而建立和完善区域性的管理体系。比如,我国的黄河流域环境治理属于国内的区域公共管理,管理主体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一些非盈利组织等,而跨国公司则属于国家间的区域公共管理,管理主体主要包括各国的政府相关单位,公司自身,行业自律组织等。
(二)合理利用电子网络技术
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信息传播的快捷化,市场的无界化,因此在进行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时,一定要合理的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紧密而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进行区域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实现电子化的管理,将相关信息公开化,开办公共信箱等。政府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与公众建立联系,增强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而且公众反馈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另外,在区域公共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分层管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则可以打破层级、部门的限制,以形成上下联动的局面。而且,政府还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来进行自动化办公,区域公共管理制度主要可以通过无纸办公、虚拟办公、协同办公、移动办公等方式来实现自动化办公的功能,在这个部分中,政府的日常通讯、办公数据的处理都能够在使用最少人力的情况下得到很好的处理,提高了办事效率与效能。当然,网络在被应用于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各个方面,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也一直困扰着我们,且网络技术愈普及,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就愈突出。因此,在利用电子网络技术进行区域公共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改进网络加密技术,将多种网络加密技术相结合、协同应用。从而避免因非授权用户的访问而导致的信息流失,有效阻止恶意软件的攻击。
四、结语
任何制度都有一定的时效性,制度需要符合时代的特征,一旦制度滞后于时代,就需要对制度进行创新。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行政区划管理制度已经难以维系了,因此对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就显得非常重要。这里既要注意城市职能的整体转变问题,形成城市间、企业间以及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合作政治,也要注意培育区域共同体意识,为区域公共管理工作提供持续的动力。
作者:魏允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杨爱平,陈瑞莲.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一种比较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4(11)
[2]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3(04)
[3]李学.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间区域公共管理——起源、特点与实践模式[J].东南学术.2005(02)
- 上一篇:配电网运行安全管理技术要点分析
- 下一篇:高校档案信息化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