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精神塑造下的公共管理论文
时间:2022-10-09 02:58:09
导语:公共精神塑造下的公共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首先,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献身公共利益的价值追求,这是推动其正确履行公共管理职责的根本动力。虽然每个公民都负有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的义务,但作为拥有公共权力,掌握公共资源的公共管理者来说,其特殊的岗位和角色,决定了其主要的职业使命和责任,就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全社会的福祉,增进公共利益,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缺少对公共利益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对拥有公共权力并掌握公共资源的公共管理人员而言,不仅无法保证其正确履行职责,甚至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轻则容易造成漠视公共利益、浪费公共资源等问题,重则容易引起贪污腐化、损公肥私等违法犯罪行为。其次,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还应树立恪守公共规制和秩序的意识,这是进行公共管理的前提。所谓公共规则既包括现代法制体系、民主规则等宏观政治架构,也包括行政系统内部的决策和执行规则等微观规范。公共规则和公共秩序是社会良性运行和人们安定生活必不可少的前提。公共管理者一方面是公共规制的维护者和执行者,但另一方面更应该是遵守公共规制的示范者。只有公共管理人员带头恪守公共规则和秩序,才能确立公共管理机构的权威,从而带动民众遵守公共规则和社会秩序。霍尔巴赫认为:“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像政府那样对人民的风俗习惯产生如此直接的影响”,如果“在不道德的国王统治之下,恶德本身也变得高尚起来”。[3]最后,公共管理专业所培养人才还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这是其正确履行职责的关键。正如孟德斯鸠所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使未来的公共管理者能够正确运用权力,必须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其一,在权力的来源问题上,必须使他们明白权力来自于民众的授予,因此,权力应该受到民众的监督和制约,滥用的权力会被人民收回。其二,在权力的目的问题上,权力的运用仅仅是为增进公共利益和民众福祉服务的,绝不允许将权力用于谋取私利。其三,在权力的运行方式问题上,应该做到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监督,应该杜绝暗箱操作。其四,在权力的边界问题上,必须使他们明白权力的有限性,权力的运用绝不能越“雷池”半步,越界的权力就是滥用和对公民权益的伤害。
二、公共管理专业塑造学生公共精神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近年来,我国公共管理专业发展迅猛,然而不少高校都存在重视知识技能教育,轻视公共精神塑造的问题。另外,宏观环境中也存在不少不利于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公共精神塑造的因素,导致总体来说,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公共精神塑造效果也不尽理想,笔者在调研中经常听用人单位反映部分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存在责任意识差,纪律和规则观念淡薄等公共精神缺失的问题。首先,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之下,不少高校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指导方针,造成在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过分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学生公共精神塑造的问题。在市场化的就业竞争中,知识技能由于其外显的特征容易被量化考核,而且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现实需要,因此越来越被重视。相反,公共精神由于其内隐的特征难以被量化,甚至难以通过短期的考察予以判定,因此,越来越被忽视。这种倾向也必然反映在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中。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审定中,大多会强调加强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而不能直接体现为就业竞争力的理论性课程,则被要求尽可能压缩。在学校的专业建设方针指导之下,教师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同样存在重实践技能传授,而轻视学生公共精神塑造的倾向。其次,宏观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也对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公共精神塑造构成挑战。其一,市场经济背景下,功利化倾向影响了学生公共精神的塑造。当前在校的学生基本都属于市场经济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市场主体利益最大化和平等交易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这实际与对公共利益的奉献精神和公共事务的担当意识存在矛盾。市场经济背景下形成的消费主义文化,也会对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影响,不利于培养学生恪守公共规则的意识和正确的权力观念。其二,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不少家长将子女的大学教育当成投资,讲求回报的功利教育观,也不利于学生公共精神的塑造。家长的上述期望与要求会使学生急功近利,只追求表面的能直接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技能学习,不注重深层的公共精神等思想品格的养成,甚至为谋求理想工作岗位不惜弄虚作假。其三,我国市民社会发育滞后,也不利于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公共精神的养成。成熟的市民社会是公共精神养成的理想土壤,而我国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成长于市民社会发展滞后的环境,缺少民主参与、法治熏陶和奉献于公共事务的历练,缺乏养成公共精神的良好思想观念基础。最后,思想文化环境中也存在不利于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公共精神养成的因素。其一,我国传统文化的基因缺少公共精神养成必须的成分。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属于王权文化,一方面,民众被赋予臣民的角色,缺少关心、参与和奉献于公共事务的意识,更缺少宪政和法治观念。正如梁启超所批评的,中国人的政治品格中有四大缺点:“爱国心之薄弱”“独立性之柔弱”“公共心之缺乏”“自治力之欠阙”。[4]另一方面,在传统政治文化中,官员角色又缺少民主意识、公共利益观念和正确的权力观念,正如鲁迅所指出的:“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走。”[5]总之,无论是官文化,还是臣民文化中,都缺少公共精神的基因和文化积淀,不利于公共管理专业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公共精神的养分。其二,当前思想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错误思想的影响也容易对公共精神的教育培养形成冲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诸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想也在部分人中间开始流行,这难免对心智不太成熟而且充满好奇的部分学生产生影响,从而消弱甚至抵消公共精神教育培育的效果。
三、加强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公共精神塑造的对策
要解决当前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公共精神塑造效果不佳的问题,不仅需要公共管理专业教师的努力,而且需要高校与政府高教管理部门以及用人单位之间密切合作形成的合力。首先,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教师,是加强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公共精神塑造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主体。其一,要纠正将应用技能教育和公共精神塑造对立起来的做法,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使学生真正做到深刻理解公共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性。理解是认同和信奉的前提。要使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真正牢固树立公共精神,必须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使其真正理解公共精神的渊源、内涵及其对公共管理的重要价值。为此,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开设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行政学说史、中国政治思想史和中国行政制度史等课程,以便使学生真正了解公共精神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过程;另外还需开设行政伦理学、公务员制度等课程,以便使学生真正理解公共精神的内涵。其二,通过生动案例教学和实践模拟,使学生真正树立公共精神。案例教学的优势在于真实、生动和说服力强。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可以进一步使学生了解公共精神在公共管理中的重要价值,以及公共精神缺失可能会给公共利益及公共管理者自身造成的严重危害,从而使其真正树立恪守公共规则,献身公共利益和严守权力边界的意识。其三,通过丰富的实践教学给学生创造参与公共管理的机会,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公共精神。运用于未来公共管理实践是学生树立公共精神的最终目的,参与公共管理实践则是帮助其巩固公共精神的最好途径。为帮助学生在未来充满诱惑的道路上,能在公共管理过程真正坚持公共精神,还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具体而言,既可以通过社会调查、专业见习、课程实习等形式,使其切身体会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精神的价值及其缺失的危害,也可以通过毕业实习等较长时间的真正实践,初步磨练其抵制诱惑,坚持公共精神的意志和品质。其次,政府高教管理部门应发挥加强引导和提供规则的作用。我国高教管理部门拥有制定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标准,组织专业审批和对专业建设进行考核的权力,肩负着引导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责。因此,为保证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公共管理专业的健康发展,高等教育管理部门有必要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公共精神的教育加强引导,通过在专业设置标准中做出明确要求,并将其列入专业质量考核的标准之中,引导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方面的内容和效果加强公共精神的教育,不仅在指导思想上纠正部分高校轻视公共精神塑造的错误倾向,而且切实落到可操作性的考核过程,真正发挥引导监督的作用。最后,由于公共管理的用人单位主要是公共机构,因此用人单位也负有营造良好氛围,帮助学校塑造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公共精神的义务。当前,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主要面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和国有企业,这些组织大都属于运用公共资源,掌握公共权力,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因此,它们的态度和氛围,对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树立公共精神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其一,它们可以为公共管理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见习、实习的环境,帮助学生巩固学校关于公共精神教育的成果。其二,它们在人才选录中的导向和态度,对学生树立和巩固公共精神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它们在人才选拔的过程中,将公共精神树立和践行的状况作为选人用人的底线进行考核,即对凡是公共精神缺失的人员,进行一票否决,尤其是真正敢于将在试用期内公共精神明显缺失的人员依法予以辞退,必然会有力地强化学校教育的成果。相反,如果用人单位仅仅着眼于当前表面的技能考核,甚至对在试用期内责任意识缺失、公共利益观念缺乏、法治和纪律观念淡薄,不能正确对待公共权力的人员,仍姑息纵容,则必然会使学校关于公共精神的教育大打折扣。
作者:祝天智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 上一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酒店管理论文
- 下一篇:公共政策的性别意识和存在问题
精品范文
10公共卫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