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舆论与公共管理研讨
时间:2022-07-30 04:36:35
导语:微博舆论与公共管理研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加速了媒体的变革,并且以一种新型的舆论工具全面介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在社会公共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所副所长研究员李未柠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微博形成了一股推动社会进步的新力量,成为群体诉求表达的主渠道,社会舆论的重要策源地,以及社会动员的发动机,同时微博也在迫使政府职能、机制的转变。”这一结论的形成即是基于微博舆论在社会公共管理中爆发出的巨大力量而言的。微博究竟在社会公共管理过程中扮演着何种角色?发挥着何种作用?如何能迫使政府职能、机制的转变?笔者根据舆论学的相关理论,围绕社会公共管理决策的三个环节,着重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微博舆论与社会公共管理的互动关系
中国大陆的微博于2009年8月发端,之后以其快速及时、平民化等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用户量以几何倍的速度剧增,成为最大的信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6月,中国微博用户以208.9%的惊人增幅从2010年年底的6311万涨到1.95亿,成为用户量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使用率迅速攀升至40.2%。微博时代的到来也为舆论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给广大公众提供了更为宽广自由的言论表达平台。这一新兴的“民间舆论场”汇聚了公众关于房价、教育、医疗、腐败等当前诸多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公众的心声通过微博得到广泛及时地传播,民间智慧得以彰显和认可。微博舆论折射出公众对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意见和态度,真实反映了社会民意,这正是政府职能部门进行社会公共管理决策的依据之所在。当前,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热情空前高涨,微博无疑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网民的智慧,广泛听取和积极采纳网民的意见和建议,既使某些社会问题的解决速度加快,力度加大,更提高了社会公共管理的质量,民主化、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得以有效实现。比如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人民网就设立专门的“人民微博”专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微博向公众公开相关的提案内容概要,广大公众也可以通过“网友微愿望”对社会公共管理积极献言献策,形成了一种及时有效的互动,实现了公共利益的零距离沟通。公众通过微博就所关心的社会公共事务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微博舆论场内寻找广泛的关注与共鸣,社会公共管理者通过微博了解舆情,听取民意,引导舆论,双方借助微博实现双向及时互动,实现公共管理的良性运行,这正是二者之间关系的体现。
2微博舆论在社会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2.1微博成为舆论设定社会目标的摇篮社会目标反映的是社会群体的主体共同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因为微博使用简单,对使用对象无特殊要求,这就使微博平民化,发表意见的用户群即舆论主体广泛,而主体的广泛性为微博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舆论主体围绕同一个社会目标形成群体意见,进而形成影响社会发展的舆论力量,社会目标也更加明确化。微博就是这种舆论力量形成从而设定社会目标的摇篮。2011年2月11日,TCL集团董事长李双生在新浪微博上发起“议案征集令”,是首位开通微博向网民征集议案的全国人大代表。之后,代表们通过微博征集议案俨然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政府部门也争先恐后纷纷开通“政务微博”,一时间,掀起了一股微博议政、问政的热潮。网民们也积极响应,社会目标在舆论传播互动中予以设定。这个过程,其实就是通过微博平台进行了“微博议题设置”,引发社会舆论,进而设定社会目标,服务社会公共管理的过程。
2.2微博舆论成为促进社会管理决策的助推器微博因其在信息传播上的快速便捷、及时互动等特点,有效地满足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知晓权和表达权,公众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微博获取关于社会公共管理的大量信息,同时,微博使传统语境下分散、孤立、匿名的受众开始连接成一个庞大的人际关系网络,它通过沟通和关联受众,使具有信息能力的受众形成一个庞大的有机体,能够对社会的舆论产生深刻而且深远的影响,因此,表达出的意见倾向更加鲜明强度更大。如甘肃校车事故发生后,网民通过微博纷纷就此惨剧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看法,进而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波,促使政府部门不得不高度重视此类事件,并在短时间内出台了《校车安全条例》,把校车安全问题真正纳入到法制的轨道。可以说,这是一个微博舆论推动社会管理决策进程的生动案例,也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民主明智之举。
2.3微博是舆论反馈社会管理效果的传声筒社会目标的提出,引发广泛的舆论,社会公共管理者在舆论力量的推动下制定管理决策,公众再次通过微博对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等进行评价,形成强大的舆论场,将社会公共管理效果反馈给管理者,以促进社会公共管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因为渠道的缺乏,公众与管理者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互动与沟通,而微博的出现搭建了一个回应互动的公共平台,起到了一个传声筒的作用。社会公共管理者通过这个传声筒,听到了公众的舆论,了解到管理的效果及自身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同时,微博舆论满足了公众对于话语权以及参与社会公共领域的心理需求,起到了社会减压阀的作用,情绪型舆论明显减少,保证了社会管理的良性运行。如甘肃校车事故引发的微博舆论浪潮促使《校车安全条例》顺利出台,赢得了网民们的阵阵喝彩,“微博问政”的流行,公众是赞声一片,两会期间的“人民微博”专区,更是拉近了政府与网民之间的距离,好评如潮。
3如何加强微博舆论场建设,促进社会公共管理
从社会公共管理的三个环节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微博环境下舆论的巨大能量。面对微博这个新兴的民间舆论场,网民们如何合理利用,理性表达,社会管理部门如何运用微博这个沟通平台收集民情了解民意,与民众互动,加强社会民主政治管理,这对于网民和社会公共管理者而言都是一种考验。
(1)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它的实质是人们怎样处理与媒介的关系问题。微博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介环境下人与媒介之间的关系,微博用户既是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者,在微博这个开放的信息传播平台上,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缺失,公众的话语权得到极大程度的解放的同时,微博信息的真假难辨,谣言的滋生,言语的极端等,不仅降低了微博媒体的公信力,更阻碍了社会公共管理决策进程。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在不打击网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热情的同时,建立网络诚信,寻求一种理性的话语表达,是当务之急。
(2)提升政府运用新媒体的能力。面对微博这一新生事物,如何利用和发挥好其在社会公共管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这是摆在各级政府部门及其相关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的课题。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观念上要及时更新,不能墨守陈规,而要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其次,要加强新媒体技术培训和学习,熟练掌握新媒体的操作技能;第三,了解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及规律,加强对新媒体的运用和管理。
(3)加强微博舆论的引导与控制。中国社科院的《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显示,微博已成为网络舆论的中心,成为了公民监督政府公共权力和维护自身权益的主阵地。微博舆论往往“来势凶猛”,情绪化、片面化、煽动性特征明显,容易形成舆论震荡,造成负面社会影响。要在提升新媒体运用能力的基础上,遵循舆论传播规律与舆论引导的统一,提高微博议题管理能力,有效引导舆论。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舆论工具其传播功能和社会影响正日益凸显,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许多重大社会管理决策中微博舆论发挥了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提高了社会公共管理的质量,加快了我国民主化进程的步伐,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舆论是把双刃剑,其负面影响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加强微博舆论的监督与引导,将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 上一篇:开发区土地清理实施意见
- 下一篇:文学主旨多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