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路桥梁保养问题及策略

时间:2022-07-04 09:45:59

导语:高速路桥梁保养问题及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速路桥梁保养问题及策略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纽带。但随着交通量及荷载的日益增多,人们对高速公路的运输能力和承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高速公路运输中,桥梁发挥着咽喉的作用。投入运营后的桥梁随着时间增长日益陈旧老化,若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则会导致大量病害出现、发展,最终会导致桥梁功能降低甚至损毁而不能适应运输要求。因此,分析当前桥梁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关解决措施,对保证桥梁使用功能具有深远意义。

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耐久性维护重视程度不足受养护经费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前的维修工作主要针对承载力方面进行,而对影响耐久性方面病害的防治远远不够,如细微裂缝的防治、钢筋锈蚀及混凝土碳化等方面的控制,导致该局面形成的原因之一是“混凝土是一种耐久性良好的建筑材料”观念的误导,而在桥梁从新到旧、逐步出现病害的过程中对能影响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的病害的防治非常重要。技术档案不完善桥梁建设过程中往往对相关技术资料尤其是变更资料不能及时归档,导致后期维护人员难以掌握一手资料,同时由于历史及管理方面因素导致在部门间资料移交过程中容易形成资料不规范甚至缺失现象,更为重要的是在桥梁投入运营后对桥梁检查、病害处理等方面资料整理、归档不完全,均对后期桥梁养护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了负面影响。交通荷载增长迅速今年来交通量及车辆荷载的迅猛增加加速了桥梁老化的步伐,大型车辆及超重车辆的频繁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桥梁的负荷,致使桥梁刚投入运营不久就出现各种病害,尤其是若桥梁在设计时采用低标准设计更难以适应重荷载带来的影响,更加快了桥梁病害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因此形成了大交通量及超负荷运行对桥梁带来的隐形损坏带来的后果远比对公路带来的显性损坏更为严重。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当前国内公路养护企业所管养的路段较长,其中桥涵数量较多,养护人员不能满足养护及维修工作的需要,人员不足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桥梁养护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同时养护人员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检测手段相对落后,大多养护机构配备的桥梁检测仪器较为有限,导致养护人员只能靠目测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对隐形病害则难以及时发现,同时检测人员专业水平低导致难以客观、全面的对桥梁进行检测,最终导致难以准确描述及判断桥梁的性能,甚至出现对病害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的现象。

养护资金不足公路及桥梁维修及养护资金不足已成为维保工作顺利进行的制约瓶颈,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当前公路及桥梁建设异常严重,筹措资金压力较大,各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养护资金被挤占的现象,同时各相关方存在重建轻养的现象等均导致养护资金不足现象,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护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导致桥梁检测、养护和维修工作不能及时、顺利落实,因此加剧了桥梁技术状况的恶化程度。无定量养护规章当前国内将桥梁技术状况分为五级,在评定桥梁技术状况时采取综合考虑全桥各部位构件权重或同重要部分构件相结合的方法,若评定后的全桥技术状况同重要部分构件技术状况不同时,则选取最不利等级作为评定结果,并且在该种评定制度下对同一桥梁技术状况的评定主要通过养护规章制度中规定的缺损程度以及可能对结构的使用功能的影响程度和缺损的发展状况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最后方可得出定性评定结果。而在现实中评定主要依靠个人经验认知等主观因素,缺少定性的养护规章制度,因此导致最终的评定结果缺乏客观准确性。养护不到位、维修不及时在现行的养护工作中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导致各养护部门尤其是一线养护部门对养护工作未能足够重视,养护工作不能实现抓小抓早、防微杜渐,最终导致桥头跳车、栏杆损坏、伸缩缝填塞损坏等病害不能及时修复,使病害加剧而影响桥梁的使用功能。养护管理问题的防治措施建设养护并重若要保证桥梁养护工作质量则应提高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应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养护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及专业知识水平的考核;应要求管理人员对辖区内桥梁进行细致统计,对各个阶段桥梁资料进行科学认真的归档,并严格依据规范对桥梁实施各类检测,并通过检测所得静态和动态数据建立桥梁信息数据库;在设计阶段则应充分考虑后期养护需要,如对墩身较高的桥梁应设置必要的检查楼梯一便于观测支座和梁底的安全性,对特大桥梁应设置永久性观测点并应保证该类观测点在桥梁交付使用后长期完整有效。

建立专业队伍在今后的桥梁养护工作中应推行工程师制度,具体实施中应重视对检测和检查人员的技术培训以提高相应人员的责任感和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应解决好桥梁检测和检查中所采用的机械设备,应建立相应的科学合理的检查制度,建立相对稳定的检查技术队伍,力争养护管理工作决策及时、措施得当,从最大程度上确保桥梁安全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强化养护技术条件若要改变当前养护工作状况则应在今后的桥梁养护中变被动为主动、变滞后为及时,即实现预防性养护。而要实现预防性养护,必备的则是技术条件和机制条件。其中,技术条件主要包括检测系统、评价系统以及养护实施设备,并应能实现根据养护工作人员所采集的桥梁缺损的动态数据来对桥梁当前的缺损状态、功能以及承载能力进行检测、评价及分析,并实现根据该结果对桥梁后期变化进行预测,及可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便于提出养护维修对策并最大限度的实现量化管理及科学决策,实现桥梁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不仅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还可增加桥梁的使用寿命。强化预防性养护机制条件在当前市场化改革实践的大浪潮中公路桥梁养护市场化也凸显了诸多优点,也充分体现了在公路养护中实施市场化的可能性。在今后的养护工作中,应在巩固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并建立完善的养护决策和规划方面的长效机制,并以此来解决资金短缺的现象,改变以往的经验决策模式,便于更好的发挥资源的最佳效益。桥梁养护工作应具有明确的养护规则、要求及方式,并应进行工料机消耗定额及养护成本核算。可实施养护工作的监理制,使养护工作形成项目部自检、监理抽检以及总段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资金控制体系,既能保护投资效益、降低成本,同时确保养护成本,并促进四新在养护工作中的应用,最终将养护工作中涉及的业主、承包人、监理间的关系理顺,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养护市场,实现好路率和综合值逐步提高的目的。

强化养护管理系统和执法力度在桥梁养护工作中应对其进行科学预测,并制定中长期养护规划以及合理利用资金等方面措施,逐步实现桥梁养护科学化管理。通过正确认真采集桥梁的静态和动态数据,保证用正确的数据分析桥梁运行评价结果,看其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在实际管理中相关部门应严禁超载超限车辆通过,严禁对在桥梁上下游采砂及违章用地,对跨越河道的桥梁应设置足够的防撞、限高等警戒标志,以最大限度的防止人为因素对桥梁带来的损害。

高速公路桥梁养护时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性工作。为能更好的做好该项工作,应结合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人力现状及其他方面的瓶颈问题,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建立长效高效机制,筹集足够资金,以便于从设备、人力资源等方面做出保证,方可保证公路桥梁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保证其能够安全畅通,最终延长其使用年限,更好的实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