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共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时效性
时间:2022-02-17 08:40:00
导语:提升公共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时效性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提高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本科教学改革和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索过程,拟从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控制等方面,对如何提高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提高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传统的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课堂教学,教师只注重“教”的理念,“讲”的理念,“满堂灌”的理念,却忽视了学生“学”的效果、“乐于接受”的效果“、情感交流”的效果。为了注重“学”的效果“、乐于接受”的效果、“情感交流”的效果,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必须抛弃陈旧的教学理念,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具体来讲,主要应树立起学生“参与教学”的理念、学生“快乐学习”的理念、教师“动之以情”的理念。
1.学生“参与教学”的理念
所谓学生“参与教学”的理念,就是要抛弃教师“满堂灌”的做法,树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理念。这与云南某高校倡导的“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理念是一致的。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教学理念,一方面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当代大学生自主性强和自我表现欲旺盛之考虑。教师践行这一教学理念,一要采用启发式教学,针对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进行提问,启发学生脱离课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回答。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自主解答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树立“要信权威但不能全信权威”的观念;二要在每节课最后留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进行综合和归纳,向全班同学进行陈述。譬如,教师在讲解《行政管理学》中的“行政领导”这一章节时,可以先让学生在不看教材的前提下自主谈谈对“领导”和“行政领导”等基本概念的理解,然后在课堂最后五分钟让学生回顾和归纳教师所讲授的主要内容。
2.学生“快乐学习”的理念
所谓学生“快乐学习”的理念,就是要抛弃教师授课呆板的做法,树立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学习气氛中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念。树立和践行这一教学理念,目的是使学生感到学习是快乐之事,而非痛苦之事。犹如当年中国足球外籍教练米卢提出的“快乐足球”的理念一样,要使国家队成员在训练和比赛时都感到踢足球是快乐之事而非痛苦之差。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教学理念,一方面是基于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心理感受更倾向于追求开心快乐之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受国际知名教练米卢“快乐足球”理念之启发。践行这一教学理念,首先要求教师精神饱满,乐观向上,谦逊和蔼,注重礼仪,快乐讲授,用教师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乐观豁达的心情感染和带动学生,可以说一个乐观豁达的教师才会培养出快乐豁达的学生;其次要求教师语言生动,知识面广,风趣幽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甚至可以尝试相声演员“学说逗唱”之技巧,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理解《公共管理学》中的“公共产品”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唱首韩红的《天路》,使学生在欢快的歌声中就掌握了天路———青藏铁路就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
3.教师“动之以情”的理念
所谓教师“动之以情”的理念,就是要抛弃教师与学生缺乏情感交流的做法,树立通过教师人文关怀和真实情感的表达,以感动学生努力学习,深入掌握学科知识的理念。
之所以提出“动之以情”的教学理念,一是基于远离父母的大学生对教师给予“情感关怀”的需要十分迫切之考虑;二是基于“情感教学”容易打动学生,有助于引导其思想行为之考虑。践行这一教学理念,一是教师在课间休息时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尽可能地为学生解除生活、思想或情感上的困惑,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动力;二是教师在讲授课程内容时,对于有些问题的讲解有必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流露出教师爱憎分明、正直善良、抑恶扬善、追求真理的自然情感,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的分析和判断、理解和思考。
二、提高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传统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课堂教学的方法运用得最多的是“原理讲授法”。教师运用此法讲授专业知识时,大都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注重逻辑推理,演绎归纳,缺乏生动案例的分析和说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对专业知识和基本原理加以理解和认识,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在运用好“原理讲授法”的前提下,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与此同时,为了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增强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可以尝试使用辩论教学法和主题演讲教学法。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提出并倡导。在我国,教育界开始重视运用和研究案例教学法则是在1990年以后。案例教学法的操作流程为“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既可以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明道理,给学生的行为以启发,也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发生的重大案例。实施案例教学法,第一步要求专业教师储备充足的案例,做搜集学科典型案例的有心人,通过各种传播媒体随时观察、分析和收集发生在国内外的有关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重大事件,并运用学科专业知识进行解读之后将其纳入教学案例库;第二步要求专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能够从案例库中将相关的案例信手拈来并进行生动阐述,用以佐证和说明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三步要求专业教师善于在典型案例中设计相应问题,让学生学会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及原因,并能提出解决案例所设定的问题的路径和办法。譬如,在讲授《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原理时,既可以运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政策、教育体制改革政策、房地产政策中的典型案例,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价和终止进行系统说明和阐释;也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当今我国“城中村”改造中出现的《物权法》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城市拆迁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并启发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辩论教学法辩论教学法是先把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然后组织学生对学科领域富有争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辩论的教学模式。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思辨能力,有助于营造学生进行学术争论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实施辩论教学法,要求教师善于思考并找到专业课程中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辩论热情的论题,要求教师精心组织学生做好辩论之前的准备,精心策划好现场辩论的各个环节,认真点评整个辩论会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使学生在参与辩论教学法的整个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例如,讲授《公共政策》课程内容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对“五一长假是否可以恢复”、“城市路边小摊小贩是否可以取消”等论题进行辩论;讲授《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对“单位部门用人是以德为先还是以才为先”等论题进行辩论;讲授《公共关系学》课程内容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对“大学生广泛交际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论题进行辩论。
3.主题演讲法
主题演讲法是针对专业课程所涉及的某一重大的前沿理论问题,组织学生在广泛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选取一个相对较小的视角进行研究和思考并撰写演讲稿,而后组织学生逐一登上讲台,面对全体同学进行五分钟脱稿演讲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面对众多公众的演说能力和心里承受能力。它不仅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恰当的演说视角,掌握正确的演说技巧,而且要求教师在学生演说结束以后对其给予适当点评,以便学生明了自己演说中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譬如,在讲授《行政管理学》中“行政改革”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围绕“行政改革”这一主题,指导学生从行政改革的必要性、行政改革的重点、行政改革的难点、行政改革的目标、行政改革的趋向、行政改革的路径等视角准备演讲稿,上台演讲,发表观点。
课堂控制是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对学生行为和教师自身行为进行有意识的引导、约束和调控的活动。传统的公共管理本科课堂教学,习惯站在讲台上授课;讲授课程内容时,教师常常把握不好重点和非重点、难点和易点,平均使力讲授;使用课堂时间时,随意性大,缺乏科学计划和分配,极大地影响了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提高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加强课堂控制。加强课堂控制,必须改变传统做法,牢牢抓住课程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的讲授、课堂时间的科学合理分配、教师讲台上下走动讲授相结合等工作。
1.讲授好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
课程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是一门课程的核心之所在。加强课程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的讲授,是教师加强课堂控制的重要任务。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吃透教材,找准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广泛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备课,在教案中设计好讲授的方法和思路;它要求教师现场讲授时,必须耐心细致地紧紧围绕课程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展开,注重与学生互动,通过信息反馈了解学生知识接受情况,以便教师灵活调整或改进教学方法。
譬如,在讲授《行政管理学》这门课程中的“行政执行”这一问题时,要着力分析清楚“行政执行的前提条件”这一重点内容。在讲授《公共政策分析》这门课程中“公共政策的特点”时,要着力阐释清楚“公共政策的公共性”这一难点问题。
2.科学合理地分配好课堂时间
课堂时间的科学合理分配,是加强课堂控制,提高公共管理类本科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需要。在实践中,有的教师阐明某个要点或观点时,思路宽泛,犹如脱缰的野马收不回来,讲授内容脱离课程内容越来越远,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以致讲授课程的其他内容时往往显得草草结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与此相反,有的教师阐明某个要点或观点时,思路狭窄,浅尝辄止,简单了事,时间未到就结束讲授内容,学生听课显得模模糊糊,一知半解。因此,教师学会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课堂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要求教师讲授课程内容的思路展开必须恰如其分,做到收放自如;与此同时,也要谨防教师授课走向事物的反面,不负责任,照本宣科,敷衍学生,误人子弟,课程内容尚未讲清就结束讲授。防止出现此种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要求教师认真备课,精心策划讲授内容,并作出相应的时间安排。
3.讲台上下走动讲授相结合
讲台上下走动讲授相结合,也是加强课堂控制,提高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教师讲台上下走动讲授相结合,具有动静结合的特点。既体现了“静”的一面,也体现了“动”的一面。实践证明,当教师站在讲台上讲授时,显得相对静止,与学生之间显得有一定的心理距离,部分学生听讲一刻钟以后注意力开始分散;当教师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讲授时,显得相对灵活,缩小了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助于刺激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这种做法所产生的实际教学效果,与演员站在台上表演与走到观众中间表演相结合时所产生的效果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凡观看过演唱会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由此可见,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内容时,既要学会在讲台上讲授,也要学会走到学生中间讲授。当然,走动讲授也是相对的,教师若频繁走动,也会妨碍学生听讲,影响教学效果。
- 上一篇:提升政府公共管理能力方针
- 下一篇:陶行知教育概念给公共管理教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