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预测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向调研论文
时间:2022-04-16 11:00:00
导语:社会支持预测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向调研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引言;研究问题与假设;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社会支持指个体在情感上所受到的关心和支持、求职行为已成为心理学者、社会学者和组织行为学者越来越关注的焦点、社会支持与求职行为的关系、社会支持与就业的关系、移民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越容易找到工作、研究对象、取样程序、研究工具、预测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正式施测后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问卷内部信度和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社会支持、求职行为和求职满意度的回归分析、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与求职满意度的关系、社会支持与求职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实践意义、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展望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高校毕业生的追踪测量,考察了社会支持对求职行为和求职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和政治面貌两个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效应后,社会支持和求职行为之间存在正向的、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和求职满意度之间也存在正向的、显著的预测作用;与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相比,主观支持更能预测求职满意度。
关键词:社会支持;求职行为;求职满意度;高校毕业生
一、引言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越来越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热点。
国内学者关于就业的研究大多都是理论描述,很少有探讨就业的影响因素和就业后的态度等关系的实证研究。而社会支持和求职行为作为预测就业的重要变量,已被国内外许多学者所采用,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基于我国高校毕业生群体的社会支持、求职行为与就业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从组织行为学视角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证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社会支持指个体在情感上所受到的关心和支持,一般认为,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分为两类[1,2],一类是客观支持,这类支持是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后者指稳定的婚姻(如家庭、婚姻、朋友、同事等)或不稳定的社会联系如非正式团体、暂时性的社会交际等的大小和可获得程度,这类支持独立于个体的感受,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另一类是主观支持,这类支持是个体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对这两类支持的重要性,多数学者认为情感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因为虽然感受到的支持并不是客观现实,但是被感知到的现实却是心理的现实,而正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的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如个体在求职过程中,来自家庭、恋人、朋友、同学等主观的支持比来自学校、党团工会等客观的支持对求职行为影响更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求职行为已成为心理学者、社会学者和组织行为学者越来越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其定义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中“求职行为”的概念采用了Kanfer提出的定义:即求职行为是动态的、循环的自我调适过程,是一种有目的地、且受主观意愿驱动的行为模式,它开始于就业目标的识别,进而为实现就业目标付出努力[3]。该定义强调求职行为是一种指向目标的活动,目的是缩小目前状态与就业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将求职行为看作是走向成功就业的行为过程,因此它的内涵更广,也被许多研究者所采用[4]。
求职满意度是本研究提出的新概念,它是指个体对所找工作的总体满意程度,包括对工作本身、薪酬、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等的主观反应和初步感受,是衡量个体就业态度的指标。它发生在找到工作之后,正式参加工作之前。
本研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问卷调查资图
1:社会支持、求职行为和求职满意度的关系假设结构图料的基础上,对高校毕业生社会支持、求职行为和求职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追踪研究,以揭示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探索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有效模式。
二、研究问题与假设
社会支持理论经常被用来预测求职行为和就业,研究者大多也是从社会支持与求职行为及社会支持与就业两个方面探讨其关系。
第一,社会支持与求职行为的关系。Mallinckrodt与Fretz(1988)在对一组较大年龄的男性失业工人的调查中发现,社会支持与求职行为之间显著相关[5]。
Rife和Belcher(1993)调查了54名失业人员的社会支持在求职过程中的作用,发现社会支持是求职强度的一个重要的预测源。
Wanberg(1999)也发现社会支持对求职行为具有预测作用[6]。
第二,社会支持与就业的关系。Kessler(1987)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再就业存在正相关[7]。
Wanberg(1999)进一步探讨了利用社会关系网对再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求职中利用社会关系的频率与再就业有显著正相关[8]。赵延东等人(2000)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网络对下岗职工能否获得工作岗位具有显著影响[9]。时勘等(2001)在下岗职工再就业心理行为及辅导模式的研究中,发现社会支持对再就业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且亲朋好友的鼓励支持与就业状态有显著相关[10]。Harris等(2001)发现,社会支持预测了女性的工作满意度,但无论是对男性还是对女性都没有预测其工作任期[11]。张淑华(2006)探讨了沈阳市失业人员的社会支持与就业的关系,结果发现,支持利用度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2]。
ManuelGarcia-Ramirez等(2005)从社会护卫(convoy)
模型的角度探讨了移民获得的社会支持对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民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越容易找到工作[13]。可见,在各种心理社会因素中,社会支持对求职行为和就业都有最强的预测作用。可见个体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求职机会越多,求职频率越高。
H1:社会支持对求职行为具有正向的、显著的预测作用。
以往大部分研究已经证实了社会支持对于求职行为的预测作用,也有研究验证了求职行为对于就业的预测作用,如Quint等(1995)以大学毕业生和职业发展部门的员工为被试,探讨了两个不同群体的求职行为和职业自我概念固化对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求职行为与就业的可能性呈正相关[14]。高水平的求职行为与就业后的工作满意感呈显著正相关[15]等等。这一结论同样也可以推广到大学生群体中。而且多数学者认为感受到的主观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
H2a:社会支持对求职满意度具有正向的、显著的预测作用。
H2b:与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相比,主观支持更能预测求职满意度。
社会支持、求职行为和求职满意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中的“高校毕业生”特指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包括专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毕业生。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和研究结论的可推广性,我们在取样时注意到中国东西南北不同的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不同的专业,然后选取找工作的、不考研的应届毕业生为被试。在地区方面,我们主要从东北、华东、华南和西北4个地区选取沈阳、烟台、南京、广州、西安、兰州6个城市。在学校类型方面,综合类院校3所,理工类院校3所,师范类院校2所,财经类院校1所。在专业方面,涉及心理学、教育学、工商管理、经济学、机械设计、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交通运输、文学、新闻、医学护理等专业。
本研究为追踪研究,前后测间隔时间为2个月。
由于每年年初的3月份是毕业生找工作比较频繁的阶段之一,我们于2007年3月份底4月初完成第一次取样工作,探讨社会支持和求职行为的关系;两个月之后(5月底6月初)进行第二次测试,追踪第一次调查的被试,探讨求职行为对求职满意度的预测作用,通过前测和后测两次测量揭示本研究中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进行正式测试之前,采用社会支持问卷和求职行为问卷对山东工商学院的60名正在找工作的毕业生进行预测,采用求职满意度问卷对山东工商学院的60名已经找到工作的毕业生进行预测,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结果适当地修改项目表述,以确保问卷项目通顺易懂。
第一次测试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36份,回收有效率83.6%。男生387人(58.5%),女生274人(41.5%);城市276人(41.1%),乡镇219人(26.2%),农村268人(32.1%);共产党员278人(33.3%),共青团员471人(56.4%)。
第二次测试总共发放711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65份,有效回收率94%。男生467人(55.9%),女生369人(44.1%);城市276人(42%),乡镇162人(24.7%),农村219人(33.3%);共产党员210人(31.7%),共青团员426人(64.4%)。
全部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1.5进行数据处理。
2.取样程序为保证每所学校的取样质量,我们在各个学校选择1位辅导员或教师为主试并进行了培训。
问卷通过邮寄的方式进行,主试召集大四毕业生生开会后或课后抽出时间填写,被试填完问卷之后当场回收。部分问卷由班长带回填写,统一收回后交给主试。为防止被试流失,每所学校的主试分别负责追踪50-100名被试。
3.研究工具本研究遵循适合性的原则,尽量沿用国内外成熟的问卷。
社会支持问卷。采用肖水源(1986,1990)编制的社会支持问卷[16]。测定学生在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利用度等方面的得分情况。该量表总分为34.56±3.73,两个月重测总分一致性R=0.92(P<0.01),各条目一致性R1-10在0.89±0.94之间,表明问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本研究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量表中的一些词汇进行了修订,如“同事”改为“同学”,“夫妻”改为“恋人”等。
求职行为问卷。采用Blau(1994)编制的求职强度问卷(JSI)在中国的修订版[17]。该问卷直接测量了具体求职行为的频率,是求职行为测量中应用最广泛的问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该问卷共12道题,其中的条目如“搜寻报刊杂志或海报中的用人信息”、“在报纸或公告栏中登载个人求职信息”等。
采用利克特5分等级量表进行评价,1-5分由“从不”到“非常频繁”。
求职满意度问卷。根据Cammann等编制的通用工作满意度量表[18]修订而来,采用7点量表计分,共3个题目,问卷的a系数从0.67-0.95。本研究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问卷中的一些项目表述进行了修订,分别是:“总的来说,我对这份工作比较满意”、“大体来说,我不喜欢这份工作”、和“大体说来,我喜欢这份工作”。
控制变量。在所有的统计分析中,控制了毕业生的性别、政治面貌。
四、研究结果
1.预测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社会支持问卷、求职行为问卷和求职满意度问卷分别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支持问卷是一个三维的结构,累积方差解释率达到了57.93%,各个项目在相应因子上具有较大的负荷;求职行为问卷也是一个三维的结构,累积方差解释率达到了55.79%,各个项目在相应因子上具有较大的负荷;求职满意度问卷是一个单维的结构,累积方差解释率达到了69.67%,各个项目在相应因子上也具有较大的负荷。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2.正式施测后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运用一测时所获得的数据对社会支持和求职行为的因素结构进行验证,并且比较了一因素模型和三因素模型,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从表2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三因素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均达到先定的标准,说明社会支持的三因素结构得到了数据的支持。从表3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三因素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均达到先定的标准,说明求职行为问卷的三因素结构也得到了数据的支持。
3.问卷内部信度和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如表4所示,本研究所采用的问卷的内部信度系数均在0.70以上,都大于可以接受的最小信度值0.70[19]。
社会支持、求职行为和求职满意度的平均数分别是:2.82(SD=0.49)、2.94(SD=0.58)、3.93(SD=0.78),说明所调查的高校毕业生的社会支持、求职频率、对求职结果的满意程度均在中等以上。
4.社会支持、求职行为和求职满意度的回归分析从表5的结果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对求职行为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在排除了控制变量的影响后,社会支持对求职行为解释的方差变异量为3.9%。
具体而言,社会支持对求职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β值为0.182(P<0.001),H1得到完全验证。社会支持对求职满意度的影响也达到了显著水平,在排除了控制变量的影响后,社会支持对求职满意度解释的方差变异量为5.3%,即社会支持对求职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β值为0.245(P<0.001),H2a得到完全验证。
5.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与求职满意度的关系对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与求职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如表6所示,主观支持对求职满意度的预测作用达到了显著水平。排除控制变量的影响之后,其ΔR2值为0.063。
具体而言,主观支持对求职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β值为0.218(P<0.001)。而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求职满意度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H2b也得到了证实。
五、讨论
1.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和政治面貌的影响后,社会支持与求职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且社会支持显著地影响求职行为,这一结果与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无论是失业群体还是毕业生群。
2.实践意义本文在中国大学毕业生群体下,对社会支持、求职行为和求职满意度这三个变量的关系作了实证性研究。研究被试所在的学校涉及各类院校,专业方面也涉及广泛,这说明本研究的结论能普遍适用于我国高校的实践。其次,本文从两个时间点上追踪测量这三个变量,进一步探索了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尽管国内外一些学者已经研究下岗失业群体的求职和就业问题,但是他们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能否用来指导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就业,还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验证。而且,关于社会支持、求职行为和求职满意度的关系的研究应该说还是一个空白。本研究将求职行为理论应用于大学毕业生群体,进一步丰富求职行为理论的发展;其现实意义在于指导高校毕业生如何去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扩大就业机会、提高求职成功率。
3.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展望本研究的不足在于:共同方法变异的存在,即研究中的社会支持、求职行为与求职满意度都是来自于同一个人回答的,因而会造成虚假相关(spuriouscorrelation)s,不仅可能隐藏了真实关系,而且会干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20]。
虽然有研究证明共同方法变异并不足以使研究的结论变得无效[21],但我们认为,未来的研究有必要对不同的变量采用不同的数据来源,从而克服共同方法变异可能带来的问题。
未来需要从以下方面丰富就业的研究。其一是求职行为的前因后果变量。个体内其他因素(如知觉到的雇主需求、社会心理授权、知觉到的行为控制、就业承诺、态度、情绪控制、动机、归因等)和外部环境因素(如经济压力、就业机会等)也可能影响求职行为,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检验。其二是关于求职行为与就业的关系。未来研究会继续关注高校毕业生求职行为的干预实验研究,评估干预效果,从而探索在实践中推广干预方法的社会、组织策略。其三是关于求职满意度与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等因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追踪设计,深入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 上一篇:大型品牌企业供应链管理状况及战略分析论文
- 下一篇:促进我国基本卫生服务发展研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