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问题
时间:2022-03-07 10:12:00
导语: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前一阶段国企改革进程的简要分析
我国国企改革是从1979年春天开始的。在过去的20年中,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1979年春-1984年10月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因为改革的主战场在农村,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搞"扩权"试点。(2)1984年10月-1991年底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按"两权分离"的思路来进行改革,即国家掌握国企所有权,企业拥有经营权,所谓搞活企业,也主要是搞"经营权革命",具体方式如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资产经营责任制诸如此类。这些改革没有触及企业制度和更大范围的国有经济问题。(3)以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及这一年秋天召开的十四大为标志,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由80年代扩权让利的政策调整型改革上升到制度创新型改革,同时,也开始触及整个国有经济的布局问题。
十四大以来,特别是1996年以来,国企改革处于第三阶段的上升时期。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进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组建企业集团和放活小企业方面有一定进展
此期间,国家从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促进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角度,努力抓好在一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大型企业,包括根据需要组建企业集团。列入国家试点的企业集团达120家。至于全国各地成立的冠以"企业集团"名号的经济联合体则有数千家。这几年,对企业集团的认识实际上有起伏:"十五大"前后,组建企业集团引起全社会重视,以至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亚洲经济危机后,鉴于韩国某些大企业集团破产以及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和教训,企业集团一度被淡化;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后,出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的考虑,企业集团又开始升温。就组建方式来说,在企业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曾一度出现盲目求大求快以及搞行政性的"拉郎配"等做法,通过及时调整已经得到纠正,现正在稳步发展。
与组建企业集团相比,"放活"小企业的步伐更快一些。在这项变革中,地方政府和企业表现了极大的历史主动性,各地通过兼并、股份合作制以及出售等方式,来放开国有小企业。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之后,按照"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精神,在国有小企业改革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在放开转制形式的多样化和股份合作制的股权结构多样化方面进展比较明显。县属国有企业改革进展较大。据笔者到几个县调研,进展快的县企业改制达2/3或2/3以上,进展一般的县企业改制也接近1/3。尽管个别地方曾有过偏差,有些企业还存在着改制"夹生饭"现象,但总的来说,方向是正确的,效果也是显著的,1是符合十五大提出的推进国民经济战略重组的大趋势的。
(二)"优化资本结构"力度加大
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规范破产、鼓励兼并入手来"优化资本结构"。1996年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将18个优化资本结构的城市增加到50个;1997年,又增加到111个试点城市,其国民生产总值已占全国一半。同时在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围绕国有企业兼并、破产,银行核销呆帐准备金逐年增加。1996年安排200亿元,1997年增加到300亿元,1998年增加到400亿元。企业破产也有所进展。据北京思源兼并与破产事务所根据法院宣布的破产公告所作的统计,1996、1997年破产案件分别为6222件和4526件,其中国有企业占六成左右。在资产重组过程中,曾一度强调"多兼并,少破产",但实践表明这一思路未必正确,该破产还是要坚决破产。2同时实践表明,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已不符合改革形势的要求,需要修订。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九五"计划期间,恰为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全面实施时期。列入国家经贸委和原国家体改委试点企业共100户,现已完成试点。具体采取如下形式:(1)直接改造成持股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2)改造成国有独资公司。试点初期,绝大部分企业选择的改制模式是国有独资公司的形式(1996年约占80%)。此事在学术界和企业界引起争议,人们对这种不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形式提出种种疑虑,经矫正,试点企业一部分已经变成多元投资主体的企业制度。
(四)扭亏增盈,努力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
据国家经贸委提供的资料,1997年末,在全国16874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亏损企业为6599户,占总户数的39.1%。国家采取诸种措施,特别是"三改一加强"来扭转亏损,一些措施如纺织行业的限产压锭、煤炭行业的部分关井,对缓解国企亏损发挥了一定作用。从工业行业的情况看,石油、化工、机械、纺织等行业不同程度出现减亏增利的状况。据媒体报道,到1998年年底,原来亏损的6599家企业中,已有1478家初见成效。
在看到国企改革在取得上述进展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主要是,国有经济的战略重组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对跨国公司以其雄厚的实力进入我国所造成的竞争局面缺乏清醒的认识;国企制度改革尚处于"爬坡"阶段,特别是机制转轨尚不理想;至于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目标比原来预想的还要困难。那种夸大或过分渲染国有企业的困难是错误的,但是,无视国有企业深层次矛盾、盲目乐观的思想,对改革与发展也是不利的,必须客观地估计和把握国有企业改革的态势。
二、国有企业蕴涵的矛盾及其几点反思
自1984年提出国企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以后,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在国企改革方面花费的精力不可谓不大,然而,国有企业改革并未能取得根本性突破。原因何在?国有企业究竟面临哪些矛盾?在当前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情况下,需要对此进行冷静的分析。
笔者以为,我国国有企业蕴涵的矛盾颇为复杂,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组问题:
(一)宏观层面:国有资本的总体布局错位
我国国有资本现有的配置格局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这种矛盾突出表现在国有资本配置格局的严重错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布局错位:相当一部分国有资本配置偏离"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功能定位,不适当地覆盖到大量竞争性产业中,造成国有资本的配置极为"泛化"。二是企业布局错位,将近一半的资本配置在不宜投入的大量中小型企业上。据国家财政部公布的材料,1998年,全国国有企业(不包括金融企业)总计23.8万户(其中国有独资企业21.4万户,国有控股企业2.4万户),拥有资产总额13.5万亿元。其中,大型企业9357户,占全部国有企业总数的3.93%,资产总额7.6万亿元,占全部国有企业总资产的54.6%。3这就意味着,在23.8万国有企业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占96.07%),其资产占国有企业总资产的45.4%。显然,在中小企业这一部分,存在明显的失衡问题。三是地区布局错位,表现为经济落后的地区,国有经济的比重相当高。总起来说,我国国有资本配置在产业、地区和企业上的错位,是国有企业面临的全局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都无从谈起。
(二)微观层面:国有企业自身的制度问题
中国传统的国有企业制度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眼光来审视,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一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模糊。除法律上的最终财产所有者关系明确外,在经济过程内代表法律上的所有者行使所有权职能的国有资本所有者并未真正到位,至于企业中的法人财产权关系也尚未建立起来。二是,产权结构不合理。相当一些企业仍然是纯而又纯的国有资本"独占"格局,尚未形成投资关系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三是,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滞后,即使是已经上市的股份公司也尚未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经营机制。四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尚未形成一套规范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之间委托关系的制度体系。所有这些都表明,在解决宏观层面问题的同时,在微观层面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国有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的环境问题
公平竞争的环境缺乏,集中表现在国有企业所承载的历史负担。首先是债务负担过重。尽管近几年在努力进行增资减债,但资产负债率仍然居高不下,据统计,大约85%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债务负担过重,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80%,甚至超过100%。上市公司中高资产负债率的问题也比较严重。二是冗员负担过重。近几年虽然作了艰苦的剥离,但分流难度很大。据笔者调查,这一问题在东北、西南地区和煤炭、森工、军工等行业表现尤为突出。三是企业办社会的负担仍未根本性摆脱,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还不是市场主体,仍在行使着社会福利组织的职能。
除以上三组问题外,国有企业还存在技术创新"萎缩"和内部管理薄弱的问题,鉴于篇幅不展开分析。
通过以上对国有企业诸种矛盾的分析,对前一阶段国企改革的实践,我觉得有三点值得反思:
反思之一:深化国企改革既要强调全面把握、系统运作,又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国有企业酿成今天的局面,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既有布局问题,也有制度问题,既有历史问题,也有现实问题,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管理问题。这就要求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只靠采取"单一药方"是难以奏效的,对如此巨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靠系统运作来解决。同时,也正因为涉及的问题复杂,所以尤其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在上述五方面问题中,笔者认为,"宏观布局"和"微观制度"是症结之所在。紧紧抓住这个症结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使企业摆脱困境,否则,可能使国企脱困的路子变得相对狭窄。
反思之二:对计划经济体制给国有企业造成的后果要有充分估计并采取特殊对策。这几年,企业在寻求摆脱困境的出路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是实践表明,计划经济体制给企业造成的"恶果"是相当严重的。为什么国有资本形成如此失衡的格局?为什么国有企业形成如此僵化的制度?为什么国有企业因袭如此沉重的历史负担?从深层开掘,莫不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有直接关系。这些问题的形成有复杂的历史原因,同时单靠个别企业也难以解决。现在,计划经济体制积累的"遗产"仍在困扰着企业。对此,需要深入剖析计划经济体制给资产布局、企业组织造成的矛盾,在此基础上采取特殊的措施(包括设立特殊基金等)来解决历史遗留的旧债。要研究相应的补偿机制。
反思之三: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既要着眼于搞活国有经济,又要着眼于搞活和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经过前一阶段的历程,我国在国有经济调整的同时,民营经济(包括城镇集体经济、私营个体经济和非国有资本控股的股份经济)迅速崛起,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支撑力量。1998年,在全国近12万亿元工业总产值中,民营经济占2/3左右。此外,尚有一部分外资经济。今后,国有、民营、外资诸种经济之间的全方位互动将形成一幅全新的历史画卷。前一阶段国有企业承担了经济体制改革相当大部分的成本,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的形成,需要由整个社会资本来承担。因此,需要从更大的范围来运筹帷幄。即不仅要使国有资本这一层次得以优化配置,而且要统揽包括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在内的整个社会资本的总体格局,使整个社会资本得以优化配置。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国有经济确实能发挥其应有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只要国民经济能够蓬勃发展,国有经济退出一部分领域,也不会防碍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
三、21世纪初期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新挑战
以上分析了国有企业自身的矛盾,如果放宽视野,综观21世纪初期的经济发展趋势,就会发现,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将面临一系列新挑战。
(一)科技革命兴起对我国国企改革的挑战
科技革命问题是我国乃至当代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这场革命,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方面的革命性变革将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从企业角度来说,科技革命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据亚太论坛会议专家预计,科技革命将使今后20年的工业结构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某些工业连同它的企业将被彻底改造(如出版印刷业),而某些工业(特别是软件工业)将会爆炸性增长4。随着大规模的产业结构重组,国有资本的存量格局需要做重大的调整,这给国有经济战略重组带来新课题。第二,带来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变革。随着网络将成为经济运行的重要组织形式,经济组织更趋独立化,成员也更趋个性化,要求企业组织相应创新。第三,科技成果的"资本化"趋势,使科技成果得以折股投资,从而促进股权结构的创新。至于科技革命给企业技术带来的冲击更为直接,为此,除了在国家层面要建立国家创新系统之外,在企业层面也必须相应建立企业创新系统。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企业改革的挑战
近年来,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不断加深,经济全球化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在这一形势下,西方发达国家出于占领市场的目的,鼓励本国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向我国投资。近年来,外商对华投资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1)投资规模有所扩大;(2)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3)投资主体趋于跨国化;(4)投资方式日趋多样化。上述动向表明,外商投资企业正在全力提高其在华的市场占有率,从而使国有企业在"家门口"就面临着极其残酷的国际市场竞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的挑战是严峻的。第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浪潮,使得任何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面对的都是一个统一的国际市场,企业的兴衰甚至存亡越来越取决于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国有企业要迎接境外企业的挑战,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这就逼迫企业进一步加速资产的重新组合;包括在重要、关键领域组建一批有一定实力的企业集团。第二,随着我国即将加入WTO,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相互依存度将加大,开放度进一步扩大,这将给原有体制造成新一轮大冲击,尤其是国际信息技术、基础电信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将对我国传统的垄断性产业的资本结构形成深刻的冲击,并由此带动民营经济的进入。以此为契机,有望形成新一轮"开放促改革"的浪潮。第三,随着跨国公司的进入,对各类人才的争夺将日趋激烈,经营管理者的价值相应"升值"。如果国有企业对经营者依然缺乏适宜的激励机制,那么,国有企业的人才流失将会不可阻遏。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推进企业改革还主要是适应国内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话,那么,在21世纪初,企业改革和发展则是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三)国内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推进对国企改革的挑战
21世纪初期,是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阶段。如果城市化水平按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计算,那将意味着每年有一千多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这对国有企业的用工机制、收入机制以及原有的社会保障体制都将提出新的问题。从市场化角度分析,经过近20年的改革,我国国民经济市场化有了很大提高,但要素市场化的程度和政府行为适应市场化需要的程度过低,充分暴露了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国民经济市场化的加速推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国民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必然要面临更大的挑战。它要求国有企业必须尽快成为市场主体,全面拥有企业的自主权,增加竞争力。在这一形势下,企业必须要加速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进程,积极参与市场和国际竞争,以适应国内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的需要。
四、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意见
上面探讨了我国企业面临的新挑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顺应未来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进程,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这里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一)要从整体上继续对国有资产进行战略重组
未来几年国有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配置动态是有退、有进,双向运动。在这里,国有资本的进入(含分布和发展)抑或退出,基本的标准是根据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功能定位。这就需要把垄断性和竞争性产业分开,但要明确:对于垄断性产业,国有资本未必全进;竞争性产业,国有资本目前也未必全退。是进是退要考虑如下因素:第一,要考虑市场竞争原则,特别是随着我国进入WTO后产业开放的前景;第二,要考虑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特殊国情;第三,要考虑国有资本已经配置的实际状况及其经营前程;第四,要把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投资加以区别;第五,要把国有增量投资和存量资本加以区别。根据以上几点考虑,重组的大体构思是:
(1)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部门、提供最重要的公共产品的社会公益性部门、自然垄断性部门,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这些领域,未来几年在资本配置上,总的来说,国有资本应该继续进入。但要考虑一种新情况:随着我国加入WTO,电讯服务等传统的垄断性产业也将向外商开放,相应地也应向民营经济开放,在这些领域,非国有资本的进入不可避免。
(2)对国家需要扶植的新经济增长点和高新技术产业,在一定时间内国有资本可以进入,进行引导,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退出,然后再投入需要扶植的新产业。这样有进有退,发挥国有资本的示范作用。
(3)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一些重要的准公共产品的功能定位角度出发,政府原则上不应投资举办竞争性行业,但考虑到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繁重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任务,不排除一部分国有资本继续进入或采取财政贴息等方式支持国有企业进入支柱产业,以发挥骨干作用。
(4)考虑到迄今为止,数以万亿的国有资本已经涉及竞争性领域包括支柱产业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区别对待的做法,即经营好的,目前仍可维持,下一步陆续推出;经营不好的,则应率先退出。
国有资本有进有退,但调整的重点是收缩战线。考虑到我国国有资本配置格局的复杂性,个人估计,如果能用10-15年时间,使国有资本从应当撤出的领域顺利撤出就相当不错。在时间安排上,与其准备短些,宁可准备长些,切忌犯急性病。
可考虑国有资本从应该撤出的领域撤出的方式是多样的。例如对竞争性的加工工业,包括轻工、纺织、一般机械制造和某些原材料工业,可以通过企业股份制改造,国家出让国有股或国家减少投入,由企业向社会发行新股增加企业总资产,相对降低国家股份比重,从而有步骤地使国有资产转移出来,充实需要重点发展的领域。至于那些产业部门内企业规模狭小、劳动密集型特点突出、全行业连续几年亏损的一般加工业和部分采掘业则应以"壮士断腕"的气概,坚决撤出。当然,在退出的过程中,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并安排好职工,防止采取轻率的做法。国家在这方面改革的方略要注意保持稳定性。
在推进国有资本战略重组的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资本市场在资本组合中的基础性作用。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商品市场发展较快,但资本市场发展滞后。鉴于此,要结合所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把发展资本市场作为重要内容。一是进一步发展股票市场。经过几年发展,A股市场上市公司1998年底已达851家,股本总规模达2345亿股,进展是相当迅速的。根据当前情况,下一步发展建议采取"注重质量,扩大规模,增加层次,规范运作,逐步与国际证券市场对接"的方针。要重视民间投资的重要拉动作用,促进民营企业在A股市场发行股票。同时,要充分用好"壳"资源,使上市公司保持活力。在发展"第一层次市场"和"主板市场"的同时,可以试办"第二层次市场"和"第二板市场",使后者成为前者的过渡环节。二是进一步发展产权交易市场。近年来,各地产权交易市场有所发展,目前已达近200家。实践证明,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对推进资产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对外开放均有重要意义。尽管产权市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但属于管理的问题,今后应当让产权交易市场在规范的基础上有一个发展,以形成我国资本市场的另一条战线。
(二)在企业层面要推进制度创新
我国的国有企业长期处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普遍缺乏活力。经过近20年的摸索,国企改革已发展到制度创新阶段。但总的来说,对旧体制的触及还不够深入,致使国有企业在迈向市场化方面还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鉴于此,今后几年内,企业制度创新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由局部推向全局,全面建立并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90年代创建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试点和局部展开。今后必须坚持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方向,要排除干扰,扭住不放,不能以别的制度模式取而代之。笔者对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解是:这种企业制度,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国际化的条件下,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财产关系大裂变"为理论支柱,以法人产权制度为主体,规范企业各方面基本经济关系,从而使产权得以高效运作的制度体系。其基本特征有五点:一是产权关系"层次化"。二是企业财产"法人化"。三是出资者责权"有限化"。四是企业运行"市场化"。五是管理制度"科学化"。"十五"期间,此项工作应全面推开,并使之完善。鉴于前一阶段采取非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形式的教训,在下一步全面推开过程中,应采取产权主体多元化的组织形式。
第二,推进已建股份制企业股权结构的创新。现在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比重偏大。应当压缩。同时,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也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从1992年以来的情况来看,约2/3的股份处于被"锁定"的状态,据统计,直到1998年,被"锁定"的股份仍高达68.4%。这种超常稳定的结构造成效率低下。鉴于此,下一阶段,应当"解除"至少是"放松"对一部分国有股和法人股上市流通的限制,让国有股和法人股流动起来。此外,最后保留的部分国有股,其持股主体结构也应多元化,防止股权只集中在某一机构手中。
第三,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邓小平同志曾根据当代经济的实践提出企业内部要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但遗憾的是在大部分国有企业迄今仍未真正贯彻。未来几年,应当把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在国有企业中真正建立起来。
(三)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国有企业"因袭性"负担
首先,要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针对国企资产负债率过高的问题要采取多种方式化解,其中国家已决定实行"债权转股权"。为此,需要建立旨在收购、管理和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此类公司为承接载体实施资产置换。实行这项变革,根本性问题不在把银行所拥有的企业债权剥离给金融资产公司,也不在于金融资产公司的债权转为对企业的股权,而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为"阶段性持股者"后,如何通过经营和管理比较顺畅地"换手"。这就是说,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流量化的资产运作机制,是此项改革成败的关键。将来可以采取的办法:一是向境外投资者转让;二是由企业或其母公司回购;三是通过上市来收回资本。当然,对债转股也不要绝对化,除"债转股"外,还要探讨其他减轻企业债务负担的办法。
其次,采取结构调整和机制转换,减轻人员负担。下一阶段,应继续通过调整结构、拓宽产业领域和市场空间,以吸纳富余劳动力,这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同时,逐步把富余人员剥离出来;此外,要特别注意建立劳动力培训机制,探索建立有效的替代性管道,作好劳动力的岗位转换工作,以解决部分行业人才结构性矛盾。
第三,结合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教育体制的改革,逐步把企业办的学校、医院等组织剥离出来,以减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
鉴于上述问题,基本上是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解铃还需系铃人",政府应在解决企业负担问题上发挥责无旁贷的作用。
(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升级
企业技术创新可从两个方面展开:其一是推动包括原材料、能源、设备和产品等硬件系统的创新。这就要求企业高度重视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及海洋工程技术等领域所发生的变化,并依据这些变化及其成果来推进本企业的技术创新。其二是推动包括工艺程序设计、操作方法改进等软件创新。从一定意义上说,软件创新的作用更显著。无论是硬件创新还是软件创新,都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鉴于中国的劳动力丰富和资金不足,"节约资本型"创新应优于"节约劳动型"创新,或至少采取将"节约资本"和"节约劳动"结合起来的政策。为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升级,应当采取一些特殊性措施(例如,对技术改造项目实行贴息贷款和贷款担保等)。伴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新产品的开发,必然带来企业对新的市场的开拓与占领。市场创新除了做大馅饼之外,主要应在创造"新的馅饼"上做文章(例如,在市场领域方面,环境保护产品市场就是一个特别值得开拓的市场)。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创造出更新的交易品种和更大范围的市场空间。
(五)强化企业管理,特别是推进企业内部机制的转换和管理体制的改革
我国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管理不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推进制度创新的同时,确应强化管理。但加强管理不能沿袭旧的模式,要有新的思路。当前,突出是解决两个问题:
其一,着重推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在调查中发现,已经完成"改制"的企业,企业经营机制并未得到相应的转换(一些地方把股份制改造和企业股票上市搞成了"圈钱运动"),因此下一步应在建立新的企业经营机制上下功夫。企业经营机制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体系,下一步要着重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1)决策机制;(2)激励机制;(3)约束机制;(4)发展机制。
其二,要特别注意发挥经营者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加强企业管理,推进企业创新是一种与企业的主流发展方向相协调的动作,它总是在企经营者的组织之下进行活动。企业管理的具体操作者固然也有风险,但在企业范围内,其最终责任者是主要经营者。为了发挥经营者的作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首先,要着力探讨对经营者的激励问题。应当认识到,经营者资源是经济资源中最为珍贵的资源之一,是一种"价值量"极高的生产要素。经营者的收入中应包含"风险"的补偿以及创新成功后创新成果的分享。对经营者的激励,主要有三类:一是产权激励;二是收入激励;三是精神激励。当前,在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以考虑根据经营者的业绩对其实行年薪制和期权制(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有60%的企业经营者希望实行年薪制),这是调动企业经理层积极性的有效途径。至于如何科学评价经营者的业绩,如何处理经营者年薪报酬与企业职工的收入差距,则需在实施过程中探索解决。其次,还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要求,逐步把经营者推向市场,实现"经理资源"市场化。从当前情况看,争论在于大中型企业要不要实行此项变革,笔者以为,尽管此项变革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难度较大,但也需要按市场化思路探索。要改变传统的"逐一配置"企业领导人的作法,组织部门负责资格认定并严格把门,然后由企业与获得任职资格的经营者在市场上双向选择,以求最佳资源配置。这将是对现行企业干部体制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可率先在中小企业实行。
注释:
1《经济参考报》1999年7月5日一版刊载了《诸城"放小"收获大》的报道,指出该市国有资产分文未流失并且增值5000万元,对改制的效果作出了有说服力的回答。
2据北京思源兼并与破产事务所统计,从1995年到1998年底,全国各类企业破产案件19248宗,立案件数逐年增加,但与目前存在的实际濒临破产企业总量相比,法院受理的案件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3参见《人民日报》(海外版),1999年8月7日第一版。
4参见拙文:《中、美、日、韩四国亚太论坛会议综述》,《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