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工作个案研究
时间:2022-11-22 02:36:00
导语:儿童社会工作个案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
自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的数量与日增,目前在许多城市的幼儿园和小学的儿童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达到了90%以上,独生子女的大批出现,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尤其是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家长对子女过分的保护,过分的疼爱,养成了子女们许多不良习惯,并导致了一些行为偏差,影响了儿童的成长。因此,社工针对这一现象,运用个案社会工作的方法技术,结合儿童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对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进行了介入和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掌握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与方法技术,同时通过对儿童行为矫正个案的介入和分析,了解社区、家庭、学校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功能。察看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几者结合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效果。
关键词:儿童社会工作儿童家庭学校父母
一、绪论
1、何谓儿童社会工作
1950年联合国儿童权利会议把儿童社会工作视为儿童福利服务项目之一,曾经定义为:凡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与正常生活为目的的各种努力事业均称之为儿童福利(蔡汉贤,1972)。
张乐天在《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一书中,将儿童社会工作定义为就是以儿童为对象的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在儿童的教育和保护领域中的运用(张乐天,2003)。
同时,张乐天还在该书中对儿童社会工作这个概念进行了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事后补救性的工作,多采取机构服务的方式,救助和保护那些家庭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或者有各种问题的儿童,包括孤儿、残疾儿、流浪儿、弃婴、受虐待儿童、情绪或者行为偏差儿童等。广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的组成部分,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保护儿童权益,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张乐天,2003)。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所谓的儿童社会工作就是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以专业的价值为指导和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对儿童开展的助人服务活动。
这个定义包括了三个涵义:
第一,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所有需要帮助的儿童,不仅包括在物质上需要救助的儿童,也包括在心理上和成长中需要辅导的儿童。
第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开展建立在对象的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之上。
第三、儿童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专业的价值、理论和方法。
第四、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服务活动。
2、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颁布前后至19世纪,可以称之为以救济为主的儿童社会工作时期。其特点是:服务的手段主要是领养、寄养等被动、消极的救济方法,工作对象集中于孤儿、弃儿和部分贫困儿童。
第二阶段:自发表了《儿童权利宣言》起至以后,可以称之为以积极的儿童福利为目标的儿童社会工作时期。这份宣言强调:儿童应该受到关怀、爱护和了解;儿童应该有足够的营养和医疗照顾;儿童应该有法定的免费教育;儿童应该有全面的康乐和游戏的权利;儿童应该有自己的姓名和国籍;如果遇到伤残和灾难,儿童应该受到妥善的照顾和获得优先救济;儿童应该有发展潜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材的权利;儿童应该有建立友爱与和平精神的权利;无论种族、肤色、性别、国家和地区,儿童都应该同等享有上述的权利(王思斌,1999)。《儿童权利宣言》成为现代儿童社会工作极其重要的思想基础。
本文所研究的个案是儿童社会工作中针对行为偏差儿童所开展的个案工作。
二、儿童教育的偏差,影响其心理健康成长
笔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位母亲阿May,她向我反映了她儿子点点的基本情况,希望我能做她儿子的家教,并能纠正他的行为。我对此产生了较大的兴趣,欣然接受了这个要求,于是,开始与这个家庭有了接触,但笔者是以家庭教师的身份介入本个案中的。
1、这个家庭的基本资料:
我们在与这位母亲进行数次交谈后,得到了关于孩子的几下方面的信息:家庭、教育状况、亲子关系。
(1)家庭:孩子段某(小名点点),7岁,无锡育红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家住五爱家园(是无锡一个较高档的社区),家境还算不错,他父母在同一家大型外企从事销售工作,平日里工作很繁忙,点点的爷爷奶奶长期住在外地,所以他从一出生就由外公和外婆带大,外公外婆对这个小孙子是宠爱有加,养成了点点淘气不听话,懒惰、自私的不良习惯,同时也导致了他较差的生活自理能力,经常丢三落四,需要家长帮他来整理书包、穿鞋子等,做事也没有耐心,经常做到一半会跑走做其他事情。
点点每天放学后或是假日里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和外婆待在一起,没有什么特别要好的小朋友在一起玩。因此,这也造成了他比较孤僻的性格。
(2)教育状况:因为这个孩子对外婆的依赖性很强,所以他在幼儿园里的时间很短,而且由于在幼儿园期间并没有学习拼音或是英文字母这些基本知识,在升入小学后学习有些跟不上,因此,点点在学校里的成绩不是很好,成绩经常在班级里是倒数几名,上课的时候注意力很不集中,经常会和旁边的同学讲话,影响课堂秩序,做课堂作业的时候也心不在焉,但一旦他被老师叫到讲台上去坐在老师旁边做作业的时候,或是到老师办公室订正作业的时候,他都完成得很好。由此可见,他对教师存在着很强烈的崇拜感。
(3)亲子关系:首先,孩子父母平日里工作过于繁忙,无法与孩子经常进行沟通,关注点点的成长,更无暇顾及点点的心理感受。其次,由于点点的成绩不理想,父母为此很着急,对小孩的要求格外严厉,逼着他做作业和大量的课外练习,有时点点的父亲会因为小孩子的不听话而殴打他,导致点点有些惧怕父亲,同时也导致了他厌学的情绪,成绩反而下滑,父母愈发着急。于是,亲子关系出现危机。同时,点点的父母把这些都归因于祖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从而导致两代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恶化。
2、产生问题的原因:
从阿May反映的情况来看,造成他们一家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祖父母对孙子的过分溺爱。
这是导致点点行为偏差的主要原因。记得在与阿may交谈时,她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天她由于要加班得很晚回家,但不放心点点,于是打电话回家,电话是点点接的,阿may问他:“在干嘛啊?作业做好了吗?”点点回答说:“还没做完呢,我在看电视。”阿may听了很生气:“怎么不做完功课再看电视啊?”点点还没等阿may说完就把电话挂了。阿may接着又打了个电话,这次是外婆接的,外婆对阿may说:“孩子做功课累的,让他休息会好了。”
由此可见,外婆对孩子的宠爱程度可见一般,外婆宠爱孙子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都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对他们万分地宠爱和保护,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但是这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是不利的,容易造成孩子“一切以我为中心”的人性、专横、执拗的坏脾气和不良习惯,也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胆小、不合群的性格特点,缺乏待人处事的勇气和智慧,社会适应能力差。在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理论中强调,当儿童处于儿童早期时,如果父母允许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则儿童会逐渐感到自己的能力并树立自信心,从而形成自主的性格。反之,家长对子女事事包办,则儿童容易形成缺乏自信的人格,久而久之,就会使依赖性长期得以保持并使儿童变得羞怯和待人处事没有信心。而在本案例中,正是因为点点的祖父母对点点从小的溺爱,导致了孩子现在的问题,因此,及早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关键的一点。
②家庭教育方式的不恰当。
如今,在独生子女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教育方式方法不正确,而不是“独生”。很多家长把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孩子品德、行为等其他方面的发展。点点的父母就是这许许多多家长中的一员。点点的父母为了让他提高成绩,逼着孩子做大量的课外习题;孩子一不听话,其父亲就用暴力来解决,这种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父母应多注重与子女的思想交流,多关注孩子心理、人格的成长,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分数、高名次。
其实,独生子女家庭是具备很多优势的,首先,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家庭关系也比较融洽,可以为子女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家庭环境和物质基础,满足儿童心理成长的需要。其次,家长对孩子充分的爱,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可以得到家长们充分的爱,这会使孩子的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思想活跃、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三,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会更注重孩子的教育,抽出时间来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因此,孩子的父母应利用这些优势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不是单纯用打、骂、逼来解决问题。
③缺少与同伴之间的交往。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要通过他们之间相互的交往而发展的。儿童良好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而模仿最好的对象是儿童伙伴”,这种作用是成人所代替不了的。大多数孩子是喜欢集体生活的,特别是游戏,通过集体教育他们尊重他人,不执拗任性,与小朋友友好相处,互相商量、谦让。而且,这种能力会随着他们的成长渗透到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去的。
如果孩子还一直在外婆的庇护下生活,不与同伴加强交往的话,孩子的社会化肯定会受到影响,因此,加强孩子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对孩子形成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行为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三、针对教育偏差,制定目标与计划
针对目前这个家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决定用行为治疗模式对其进行治疗。
1、理论来源:
行为治疗模式起源于1950年至1960年初,它的理论观点主要来自于行为主义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班杜拉、桑代克等。
华生是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他深受巴甫洛夫制约反应模式的影响。该模式主要强调“刺激→反应”公式,即反应必须由刺激引发,反应的性质亦为刺激的性质所决定。居前于某种特别行为的时间,被视为是该特别行为控制者。反应的出现决定于先前刺激的出现。反应是后随于刺激的,即为了使反应出现,刺激必须要出现。
行为的学习是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在同时或很近的时间里出现,此种成对关系一旦建立后,则以后某一刺激即能引起某种行为,从而学习效果也就产生。该学习概念可运用于建立强化与消除原有的行为,建立新行为。
行为治疗模式的另一理论来源是斯金纳的操作行为理论。斯金纳提出人们的行为可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两种类型。“应答性行为”,即巴甫洛夫研究过“条件反射”式行为。“操作性行为”,它是在没有可以观察到的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发生的,当这种行为发生后,如果有一可成为强化物的事件随后发生,在以后类似的情境中,该行为发生的概率会变大或者减少甚至消失。就拿本案例来说,案主有时吃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就会跑去看电视,他外婆并没有加以阻止,于是案主吃饭吃到一半就跑去做其他事情的频率就越来越高。因此,该理论认为,只要改变行为的结果,就可以改变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也是行为治疗模式借鉴的主要理论之一。其创始人是班杜拉。他认为,人的因素、环境的因素、行为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人主要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结果而进行学习、习得行为。观察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通过对榜样或模式的模仿和认同而完成。因此,父母为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习得有很大的帮助。
行为治疗学派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基础,对开展行为治疗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主要包括:
①强调可观察的行为。
②行为可分为操作性行为和反应性行为两种:操作性行为可由个人意识所控制,又称为随意行为,反应性行为又称为不随意行为,它无法由个人意识来控制,而是因刺激引发生理改变过产生,最常见的有焦虑、不安和性冲动等行为反应。
③行为持续存在的必要条件是,有引发行为的前因与维持行为存在的效果反应,二者缺一不可。
④重视与问题有关的当前行为,直接以案主的偏差行为或症状作为治疗的对象。(《个案社会工作》,翟进,张曙p206-p208)
根据之前对孩子行为偏差的原因分析,加上理论知识的支持,笔者为这次工作制定了目标: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的学习成绩,培养孩子一定的自理能力,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2、服务提供与治疗
(1)社会工作者介入的角色:
①家庭教师:第一,这是孩子的母亲要求的;第二,这也是主要考虑到孩子对教师存在着依赖和高度的信任感,便于对孩子进行工作。事实也证明,以家庭教师的身份介入,也有利于孩子与社工建立起良好的专业关系。社工作为家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辅导功课,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帮孩子培训良好的习惯形为。
②调解人:在此这个案例中,社工调解的是孩子与家人之间的亲子关系,以及家中两代人之间的关系,社工与孩子的父母及祖父母就孩子的教育问题一共进行了6次访谈,最后,双方基本达成共识,愿意改变教育方式,配合社工的工作。
③社区志愿者:为了提供孩子与其他独生子女交流的平台,利用社区资源,让孩子以社区志愿者的身份,在居委会内设立了社区日间看护室。这不但有利于社工工作的开展,也让社工积累了社区工作的经验。
在介入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社区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性,一个完善的社区可以为社区内的居民提供多方位的资源,为儿童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及健康的心理环境。就如笔者在水车湾社居委所做的,虽然只是开办了一间小小的看护室,但这不仅为社区内部分儿童提供了交流平台,同时,也以孩子为纽带拉近了社区内部分家庭之间的距离。可见,社区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如何开展和加强社区工作也是值得每位社会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2)方案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首先,由于孩子与社工建立了很好的专业关系,两人可以像朋友一样地交流,加上社工对孩子(点点)的态度有点过于温和,时间长了,孩子开始觉得社工也是很容易相处的,于是在社工面前渐渐变得淘气、不听话,阻碍了工作的开展。因此,这一点是社工在今后工作中需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对于孩子的不听话,社工可采取较强硬的态度,必要的时候可加以适当的处罚,以这种方法来抑制孩子不良行为的发生,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与孩子祖父母的沟通并不是很顺利。毕竟社工与他们有着年龄上的差距,在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当社工向他们提到社区内的日间看护室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并不是很赞成,在社工与孩子父母的共同努力下,才勉强说服他们放学后将案主送至看护室。
第三,在设立社区日间看护室方面,由于社工缺乏社区工作和照看孩子的经验,考虑问题不是很全面,因此,在看护室刚成立的时候遇到过很多困难,如果没有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和支持的话,该看护室很难成立。
第四,在执行评量表的时候发现,社工过于注重物质奖励,而忽略了精神奖励,因此,社工将奖品中的玩具改为孩子特别想做的一件事情,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之前的礼物是可收回的,但是精神奖励却很难收回。如果孩子在得到奖励后又出现不良行为,该怎么办?为此,社工采取了厌恶疗法,孩子平时最讨厌朗读拼音,因此,一旦孩子又出现不良习惯,便需朗读半个小时的拼音,以此来降低孩子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频率。
第五,在与家长的访谈中,只进行了与家长单方面的访谈,而忽略了与家长与孩子的双方面的交流,使得社工与家长的交流的效果与实际情况中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效果相差甚远,为了改善状况,社工采取了与家长、孩子共同进行访谈的方式,让孩子也参与其中,一方面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问题,一方面也为孩子与家长提供交流的机会。通过社工的几次尝试后,情况有所好转。
四、取得的效果与反思
1、社工工作效果评估:
经过将近2个月治疗,为孩子制定的部分目标已经实现,在这2个月的时间内,孩子的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矫治,但距离目标还有很远。
2、成效评估:
⑴对外婆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弱,刚开始的时候,在日间看护室的时候,点点见不到外婆有时会哭,经过一段时间后,点点渐渐适应了外婆不在身边的生活。同时,由于阿may和她丈夫现在经常挤出时间来改善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对他的要求也有所放松,亲子关系开始出现缓和。孩子父母与祖父母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好转。
⑵一周表现评量表对孩子的作用不是很大,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了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该评量表并不是针对点点个人的,而是对大部分儿童都是可行的一个方案,如何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评量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⑶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作用也起到一定的效果,点点在课堂上的表现有所好转。但是,点点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多大的提高。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评量表没有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3、总结与反思:
通过这2个多月对点点家庭的研究,使笔者有机会将理论运用于实际,也从中得到了经验,丰富了理论知识。不过,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在设计评量表的时候没有顾及个体的差异性。
没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这主要是因为笔者自身能力、经验有限,因此,在本案例中只利用了社区资源。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占了很大比例,由于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家长对子女过分的保护,过分的疼爱,特别是对孩子要求也太高,都希望把子女培养成杰出人才,故此在教育上养成了子女们许多不良习惯,并导致了一些行为偏差,影响了儿童的心理成长。因此,通过对这个家庭儿童的研究与工作,我们发现及早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很非常关键的一点,其次,父母应多注重与子女的思想交流,多关注孩子心理、人格的成长,这会使孩子的心情舒畅、个性得以充分的发展。另外,从研究中发现,一个功能良好的社区也可以为社区内的居民提供多方位的资源,社区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与伙伴相互交流的平台,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活动环境及健康的心理环境,社区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如何开展和加强社区儿童工作,关注儿童健康成长,也是值得每位社会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沛《社区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翟进张曙《个案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陆士桢《儿童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徐永祥《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7]毛晓光《人的成长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8]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9]隋玉杰《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实务》1996
[10]孟育群、徐岫《改善亲子关系的方法》新世纪出版社2005
- 上一篇:干部要讲重作体会
- 下一篇:社会主义体系建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