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委会研究报告

时间:2022-10-23 03:50:00

导语:社区居委会研究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区居委会研究报告

社区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共同体,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基层社区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方面,如何形成对社区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与服务的体系,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而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社区建设工作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载体,在这一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城市社区居委会的发展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区建设的发展水平。

近年来,青岛市作为全国社区建设特色模式之一的“青岛模式”的发源地,对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发展建设工作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而市南区作为青岛市社区建设的开路先锋,更是在此项工作上下了大力气。本文以市南区社区居委会的发展建设为例,系统回顾了其20年来的建设历程,总结了经验教训,力图从中反映当前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现状和问题,并进行对策研究和分析,为未来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正文

市南区地处青岛市沿海一线,面积30.01平方公里,辖10个街道办事处、78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4万,是青岛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旅游中心,也是2008年奥帆赛场馆所在地。

作为国家第一批社区建设试验区,市南区早在1987年就开展了社区服务工作,1996年又率先提出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工作思路。近年来,全区以迎奥运为契机,不断加大社区组织、社区资源、社区参与等方面的创新力度,通过以文明、生态、康乐、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四型社区”建设,全面提升和谐社区建设水平,先后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山东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回顾20余年的社区建设发展历程,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以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建设为核心的社区组织建设,是整个社区建设的核心工作之一。其中,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工作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载体,其发展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区建设的发展水平。

一、市南区社区居委会建设的发展历程

(一)社区居委会的规模调整

自1987年开展社区服务始,其后的10年间,随着社区建设的全面展开,原来的居民委员会逐步暴露出规模过小、功能不全、资源匮乏的不足,严重制约了社区建设的发展。自1998年开始,市南区依据“便于服务管理、便于综合开发利用社区资源、便于民主自治”的原则,兼顾地域性、认同感等要素,先后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居(家)委会规模调整。1998年,率先按照每居700户的规模,将全区居委会由255个调整至230个。在市南区的带动下,青岛市也于1998年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居(家)委会规模调整。2001年,市南区进行了第二次社区规模调整,全区由原来的230个居(家)委会调整为12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平均规模为1571户。2004年,结合街道办事处规模调整和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市南区进行了第三次社区规模调整,将社区居民委员会进一步调整为78个,平均规模为2800余户。社区规模调整有效的整合了社区资源,为社区的进一步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社区居委会的职能变迁

1987年,市南区在居委会层面率先开展社区服务工作,主要内容为“尊老爱幼、上门服务,为有困难的群众做好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简单的服务内容渐渐不能满足居民群众的需要。为此,市南区结合区域实际,倡导以“社区大服务,推动社区建设大发展”,提出依靠街居组织和社会力量,大力开展社区建设工作的思路,并强调了居委会在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999年,市南区先后在珠海路和云南路街道办事处进行试点,建立全国第一个新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形成了以社区党支部为领导核心、社区居民大会为决策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为执行机构、社区协商议事会为协调和监督机构、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新型工作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社区居委会的功能也随之向自治和服务这两个主要方向发展转变。

2005年,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在此基础上,国家民政部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社区这一新的社区建设目标。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管理体制变革,广大居民群众的利益、关注和诉求逐渐开始向社区转移,并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特点。这不仅要求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的社区组织针对不同层次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更要求其能做好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协调工作。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市南区开始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政府组织指导下的充满活力的社区居民自治体制,努力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有效对接,社区居委会的职能体现出范围广、针对性强、灵活度高、服务与自治功能特别突出的特点。

二、市南区社区居委会发展历程中的变革与探索

(一)社区体制改革的第一次探讨——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

为了落实国家民政部关于“社区建设试验区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区体制”的指示精神,1999年底,市南区进行了社区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珠海路街道燕儿岛路社区居民委员会,建立了由“一个大会”(社区居民大会或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两个机构”(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协商议事会)、“两支队伍”(社区工作者队伍和社区志愿者队伍)组成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体制新框架。其中,“一个大会”是每个社区由全体居民或居民代表选举产生的社区最高权力机构。“两个机构”中的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居民大会的执行机构,履行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社区自治工作;社区协商议事会则由社区内的老党员、老干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组成,对社区的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并献计献策。后又进一步发展为社区民主议事委员会,由居委会主任、社区工作助理、物业公司代表、驻区单位代表、派出所和街道干部、居民代表以及驻社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共商社区建设大计,搞好社区事务协调。

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发展要求,从2001年开始,全区对计划经济时期成立的家委会进行了全面改制,按照便于管理服务的原则,结合地域因素,将原有的家委会改制或撤销后合并至新的社区居民委员会。

第一次社区体制改革理顺了社区工作机制,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依法管理社区事务,提高了社区居民和单位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为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社区体制改革的第二次探讨——社区服务网络的初步建立

市南区的社区建设工作是在社区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的。早在1987年,居委会层面就率先对社区服务进行了探索。1999年,市南区社区服务中心启动了社区服务超市工程,服务内容涉及家电维修、家庭陪护、家政等多个方面,全区所有街道办事处和有条件的社区居委会均开通了求助电话,受到居民普遍欢迎。

社区体制改革的第二次探讨,初步建立起市南区社区服务网络,明确并强调了社区居委会的服务功能,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对拓宽社区职能范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三)社区体制改革的第三次探讨——大社区体制

2004年,市南区从构建小政府、大社会、多中介、强自治的城市基层管理模式这一目标出发,对街道办事处体制进行调整合署。在此基础上,在原江苏路街道办事处进行新管理体制试点,建立江苏路社区公共服务委员会,从而在街道层面进行组织再造和体制创新,彻底改变原街道办事处的功能属性、组织结构和工作机制,使政府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居民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中介组织的社会化服务,在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实现有效地交汇和对接,实现了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社区治理结构。

从组织体系和运转机制上看,江苏路社区公共服务委员会体制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三大体系”,即以社区党工委为核心,建立并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居民委员会为主导的社区自治体系和以中介组织为主导的社会支撑体系。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居民委员会为主导的社区自治体系。这一体系的特征是大社区理念,一级自治,具体表现为自治的彻底性、广泛性和规范性。“彻底性”体现在公共服务委员会与居民委员会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从严格意义上讲,是区域性自治组织。六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大社区框架内的组成部分,通过参与公共服务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和活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区自治。“广泛性”体现在社区居民、驻区单位都能参与到社区党组织、社区公共服务委员会的组织和活动中来,享受平等的权利,共同决定社区的问题。“规范性”体现在社区建立了一系列居民参与自治的平台和工作机制,包括居民公决制度、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制度、居民议事听证制度、民情快递制度等,使社区居民在行使自治权利方面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大社区理念的确立以及社区参与机制、资源整合机制的形成,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证,使共驻共建成为切实的行动,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建设的资源。

(四)社区体制改革的第四次探讨——社区管理网格化和物业小区“四位一体”管理模式

1、社区管理网格化。随着社区规模调整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市南区社区平均规模已接近3000户,最大的社区有6000余户。以现有的社区工作者数量,很难应对日益繁多的社区管理及服务工作。社区管理网格化,就是以社区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以完善楼院协商管理会、成立和谐社区服务队等组织建设为抓手,以加强居委会与物业、业主委员协调为突破口,对社区管理的对象按照物件、事件、时段进行定位编成,做到责任人与管理区域、管理要素、管理时段一一对应,使社区管理服务达到全方位、无缝隙、全覆盖。

2、物业小区“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目前,市南区物业管理户数已超过7万户。物业管理在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社区的许多工作无法进入小区,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业主、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矛盾突出等问题,不仅阻碍了物业管理的良性发展,也使物业小区游离于和谐社区建设的大势之外,不利于和谐社区的整体建设。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物业小区建立小区党支部、小区协商议事工作委员会,与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共同组成“四位一体”的组织网络。小区党支部把服务居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召开党组织会议时,既研究党建工作内容,也研究小区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事项,并通过牵头协调具体事务,充分发挥党在基层社区的领导核心作用。业委会代表业主依法行使权力,监督物业公司的工作,促进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小区协商议事工作委员会以“四位一体”联席会议为沟通平台,研究决定小区重要事务,并在小区公示栏及时公布会议决定,将四个组织的工作置于小区全体居民的监督之下。

通过社区管理网格化,市南区将14.7万户非物业管理区域划分为778个网格,组建78支和谐社区服务队,使非物业管理区域的保洁、治安、安全工作得到全面提升。“四位一体”组织网络的建立,破解了社区工作在物业小区无法开展的难题,扩大了党在物业小区工作的覆盖面,使业委会、物业公司以合作、互动的形式积极参与小区公共事务管理,实现各方权利与义务的共享,取得了矛盾共商、难题同解、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为辖区内的和谐社区整体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社区居民自治的发展与探讨

市南区通过政策指导、制度建设、机制创新,对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定位、基本任务、工作制度等进行规范和统一,从制度上、程序上、范围上保证居民自治组织的归位、放权和还权问题,解决社区居委会行政功能过多、自治功能不强的矛盾,进一步扩大居民有序参与、畅通民情渠道,保障居民群众在社区事务中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实现居民自治的制度化、科学化、人文化。

一是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先后出台《关于开展社区民主日活动的意见》、《市南区社区居民议事听证暂行办法》、《关于建立社区民情快递制度的意见》、《关于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意见》、《街道公开电话接听日和社区走访制度实施方案》、《关于明确区级领导基层联系点的通知》、《关于区机关部门与社区建立联系点的通知》等十余个政策文件,规范社区参与程序,拓展社区参与内容,扩大社区参与范围,形成社区参与的制度体系。以保证“会议在一线召开、问题在一线解决、措施在一线落实、感情在一线融合、活力在一线凝聚、成效在一线体现。

二是构筑民情快递通道。采取设立民意信箱、聘请民意代表、开通民意热线、健全入户访谈制度、区领导、区机关部门与社区建立联系点制度、建立民意访问网站、实行区街公开电话视频连接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入户调查、汇总分类、议事听证、民情反馈、督察考核‘五位一体’”机制,搭建起“民意随时表达,民情快速传递、民生及时解决,民主无处不在”的活动平台。其

三是培育社区社会组织。2003年,市南区选择部分街道在全市率先进行社区准民间组织备案制试点,对达不到登记条件,但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社区自发组织进行备案,确定其性质和地位。同时理顺关系,实施正式登记的驻区民间组织和社区备案制民间组织一体化管理,使社区建设队伍得到稳定,作用不断凸显。

三、市南区社区居委会发展建设现状

(一)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通过民主选举,把一大批群众拥护、思想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热爱社区工作、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优秀人才选进社区居委会班子。采取年度培训、岗位资格认证、继续学历教育、高级专题培训等综合措施,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使其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与和谐社区建设的要求相适应。目前,社区居委会成员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60%。2007年,深入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好书记(居委会主任)大讨论”,广泛收集社区党员(居民)的意见和期盼,制定出“好书记(居委会主任)标准”,推选优秀书记(居委会主任)进行巡回报告,使社区党组织书记、“小巷总理”在工作中学好标准、赶超榜样。建立“社区工作者优秀人才”评选奖励制度,定期评选一定数额的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爱岗敬业、群众拥护、成绩突出的先进典型,按照行业技术拔尖人才管理办法进行奖励,以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社区社会组织队伍不断壮大。近年来,市南区共发展各类社区社会组织427家,包含文化、教育、体育、养老、公益、家政、就业指导等40多个种类,培育出和谐社区促进会、匡秀娟家政服务社、六联六建促进会、义工协会、新市民之家、社区志愿者协会等一大批特色鲜明、作用明显的社区社会组织,开设了“银龄服务社”、“公益课堂”等一大批社区公益示范项目。如和谐社区促进会,整合社区资源组成12支服务队,24小时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综合维修、生活照料、老人陪护、青少年教育、法律援助等30余项个性化服务。“银龄服务社”作为青岛市首家由政府资助、企业冠名赞助的社会组织,专门为困难、孤寡老人提供家政、日托、餐饮、娱乐、健身、医疗、健康档案、代购物品等多种服务。78个社区邻里协会在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把居民的民主自治功能延伸到小区、楼院,为社区居委会工作及社区建设献计献策,促进邻里和谐、实现与邻互助。10个公益教育培训基地和6个义工讲师团,开设电脑、英语、吉他、电子琴、舞蹈、书法、绘画、养生保健等30多个专业的培训和法律、养生保健、人际沟通、家庭教育等20多个门类的咨询指导,参加学习和培训的社区居民达5万多人次。成立全国首家“新市民之家”和“温馨家园”,为“新市民”提供文明礼仪、法律法规、外语、微机等40多项、630多场讲座和培训,使新市民真正融入到城市大家庭,涌现出“全国十大杰出进城务工青年”陈明钰等一批杰出代表,成为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三)社区群众组织迅速发展。在非物业管理区域,把14.7万户居民划分为778个网格,设立78支社区服务队,负责网格区域内的治安、保洁安全工作,极大的缓解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压力,提升了社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本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大家的事情协商办”的原则,从创建“和谐楼院”入手,采取普选、自荐、推荐等方式,成立楼院协商管理委员会,制定邻里公约,倡导互敬、互谅、互让、互帮的楼院风尚,共同打造环境优美、团结互助、文明和谐的新型楼院,有效实现了居民自治从社区向楼院、单元的延伸。1000余支秧歌队、京剧队、腰鼓队等老年艺术团体和书法、绘画、舞蹈等兴趣爱好组织,常年活动在大街小巷、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学校,以此为依托广泛开展“10+1”(十大群众性迎奥活动、一项环境氛围营造工程)和“奥运情、百姓乐”文化艺术周暨民俗文化艺术节,“音乐盛典”、“民俗乐翻天”、“百姓课堂”、“读书乐”等八大版块的百余项活动,既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也发挥凝心聚力的作用。同时,1500余名老干部、老教师组成的“党建指导员”、“民意代表”、“校外辅导员”队伍和8000多名老人组成的“公民道德宣讲团”、“文明巡访团”,常年活跃在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区。72岁的金平安老人,设立“家庭书屋”,开通“青少年成长热线”,无偿出借图书30000余册、提供咨询36000余件、宣讲200余场,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每年将2000余万元的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街道办事处把“虚拟财政分成资金”的70%用于社区建设,社区用房平均面积由2003年底的23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317平方米。在用房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社区建立管理服务中心,目前已建成44处,社区办公和服务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同时,这些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全部具备社区卫生、社区文化教育、社区图书室、爱心超市、居家养老等公共服务功能;42家社区医疗站对困难家庭免收挂号费、诊查费、治疗费,药费优惠10%;210处养老互助点、100余处社区托老所(娱乐室)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4大类80余项服务;改扩建便民超市和农贸市场15处,新建文化中心、为民服务点、奥运文化广场、社区图书馆等780余处,培育便民商业网点、“绿色早餐”示范点240余处,形成了“一刻钟购物、读书、教育、卫生、养老服务圈”,使95%的居民步行5-15分钟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社区服务。从今年开始,我们力争用3-5年的时间,在每个社区规划建设1000平方米以上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每个街道办事处建设一处2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构筑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区基础设施平台。

(五)“和谐楼院”创建活动全面普及。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开展和谐楼院创建的意见》,把和谐楼院建设列入为民要办的实事,目前已对1000余个楼院进行综合整治,拆除违法建筑180余处,清运垃圾1.2万余吨,粉刷墙壁4.2万余平方米,硬化地面5.1万余平方米,栽植草坪7万余平方米,制作各种宣传栏4000余块,安装电子对讲门3000余套、报(奶)箱6000余个、楼院休闲亭(椅)1200余个、楼道感应照明灯9000余盏,发放环保购物袋20余万个,形成龙江路“和睦楼院”一条路、上杭路“和谐楼院”一条街、八大峡新村“和谐楼院”一个社区的格局,使楼院环境、楼院管理、楼院治安、邻里关系焕然一新。把“和谐楼院”的创建过程,转化为了解决民生、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整合民力的过程。

(六)社区管理服务信息化有效覆盖。投资3000余万元,用于改善社区信息化设施和设备,为所有社区居委会配备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数码相机、投影仪、扫描仪、刻录机等,并将所有微机利用光纤接入互联网。350多个社区电教室、社区网吧、社区电子图书室和90余台电子摸触屏、社区服务缴费通等设备,合理分布在各个社区,为社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推广“社区一点通”软件,搭建综合性数据库,方便社区居委会的日常管理,提升了工作效率,在区、街、居三级推广应用网上办公和电子档案,以降低办公成本,减轻工作负担,为居民提供更加细致周到的服务。

(七)居民归属意识显著增强。通过“社区民主日”、“议事听证”等活动,居民一人提问题、大家讲道理、众人想办法,共同协商解决社区的热点难点问题,30余万居民参与活动,既调动了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也为“一户一表改造”等一批老大难问题得到圆满解决。通过健全社区走访制度,对社区居委会每年走访居民的方式、频率、意见建议和办理程序、答复时间、宣传公示、监督检查等内容进行规范和统一,在加强和改进社区居委会工作作风的同时,进一步密切了与社区居民联系。

(八)社区服务深入人心。紧紧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深化社区服务,使居民充分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所有社区建立为民服务点,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事务项目的办理与代办。为居民提供启动以“关爱蓓蕾”、“助你成才”为主题,以资金助学、结对助学、特长培训为手段的“爱心搭建助学桥”活动,青岛“书画名家联谊会”捐助35万元建立专项资金,12家培训机构免费为困难家庭子女进行特长培训,500余名教师和在校大学生与困难家庭子女结成“一帮一”对子。投资1400余万元,建设区级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和10处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为居民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岗前培训、就业推荐等“一条龙”服务,设立100万元的公益性岗位开发扶持金,使有求职要求的失业人员就业率达99%,50%的社区达到充分就业标准。与大型医院建立分工合作、分级医疗的双向转诊制度;建立山东省首家公益门诊,为低保家庭每年发放500元的医疗救助卡,为困难居民减免医疗费用46万余元,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探索出“送奶、送报、送家政、送爱心”的“四送”养老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4大类80余项服务,2万多名空巢老人有左邻右舍结对帮扶,106名孤寡老人被居民认领,10000余名困难老人享受送时、送奶、送报服务,实现了独居及困难老人养老服务全覆盖。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一个月内连续两次报道我区养老服务做法。积极推行廉租住房保障制度,为2645户困难家庭发放补贴650余万元,为79户特困家庭配租实物住房,解决了“双困”家庭的住房困难。在社区普遍开展“温馨情”服务工程,为新市民提供就业指导、政策咨询、教育管理、免费体检、生理计生检查和健康知识讲座等个性化服务。社区居委会每季度确定一个主题,以社区教育节、艺术节、义务劳动日等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情注社区、关爱邻里”主题活动,营造邻里之间互谅、互让、互帮、互学的浓厚氛围,培育出先进的社区文化和理念。

四、市南区社区居委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社区居委会面临的问题

一是社区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一方面,社会发展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越来越多地成为社区的新任务。另一方面,政府在行使与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职能方面越来越离不开社区的支持与配合。此外,随着企业社会职能向社区的不断转移,以及农村人口向城市社区的持续流动,社区工作呈现出范围广、任务重、层次多、要求高的特点,社区行政化倾向日益严重。

二是社区建设“上头热、下面凉”的现象仍然较为突出。政府倡导和推动占主导地位,社区居委会对自身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发挥不够,主体意识较为薄弱。

三是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人员规模和综合素质难以满足工作专业化的要求。

四是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社区资源开发利用不足,资源闲置和供不应求的现象共存,矛盾较为突出。

(二)对策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市南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2008年6月,区委、区政府在原有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创新街道管理体制建设“四型社区”推动社区建设再上新水平的实施意见》(南发〔2008〕3号),按照“近抓环境、远抓素质、强抓管理、细抓服务、深抓教育、严抓治安、实抓民生”的总体思路,在全区掀起了“文明社区、生态社区、康乐社区、和谐社区”建设的新高潮。与此同时,“四型社区”建设的做法也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国家民政部以《参阅件》的形式向全国转发我区的实施意见,并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简报》上刊发经验做法。

1、重心下移,理顺职能,建立管理服务新机制

相继下发《关于明确区级领导基层联系点的通知》、《关于机关部门与社区建立联系点的通知》、《街道公开电话接听接待日和社区走访制度实施方案》等文件,加强与基层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有效地解决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按照“守土有责、属地管理,权责一致、重心下移,服务基层、关注民生”的原则,对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理顺街道办事处各科室职责划分,能由街道承担的事务和项目全部下放给街道,强化街道办事处服务经济发展和做好城区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确保责权利相一致,充分调动和发挥街道办事处的积极性。在街道办事处成立社会事务受理中心,建立“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内部协办”的一门式工作机制,实现从多口受理到一门受理,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快捷、更方便的公共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区的工作压力,全面提升区、街、居三级的执行力、创新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

2、关注民生,注重实效,打造居民生活新环境

在大力开展净化、美化、亮化、绿化、硬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化”工程的同时,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和谐楼院建设,目前已对590余个楼院进行综合整治,拆除违法建筑180余处,清运垃圾1.2万余吨,粉涮墙壁4.2万余平方米,硬化地面5.1万余平方米,栽植草坪7万余平方米,制作各种宣传栏4000余块,安装电子对话门3000余付、报(奶)箱6000余个、楼院休闲亭(椅)1200余个、楼道感应照明灯9000余盏,居民居住环境焕然一新。在物业小区推行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四位一体”的组织体系,在非物业小区组建78支和谐社区服务队,在居民楼院普遍建立楼院协管会,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营造和谐、融洽、互助、共建的人际环境。78个社区的3万余名居民、学生常年参加健身秧歌、体育舞蹈、太极拳、小学生健美操、花样跳绳、达摩太极杖、踢毯子、健身舞、抖空竹、街舞、运动书法等活动;通过“10+1”(十大群众性迎奥活动、一项环境氛围营造工程)和“奥运情、百姓乐”文化艺术周暨民俗文化艺术节、“民俗乐翻天”、“百姓课堂”、“读书乐”等8大版块的100余项活动,近10万居民参与其中,30余万名居民成为“奥帆赛”和社区志愿者,120多个家庭入选“迎奥家庭”,以此来传播城市文明、凝聚邻里亲情,形成学习、快乐、健康、时尚的人文环境。

3、转变观念,克难攻坚,形成社区建设新思路

紧紧围绕“文明社区、生态社区、康乐社区、和谐社区”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转变观念、迎难而上,从解决“有人办事、有地方办事、有钱办事”等难点问题入手,形成社区建设新思路。今后凡是通过考录进入社区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按每500户设1职的标准配备社区工作人员,理顺社区工作者聘用、使用、管理机制,结合全国社工职业水平统一考试,逐步实现持证上岗,推进社区工作者的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建立“社区工作者优秀人才”评选奖励制度,每年评选一定数额的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爱岗敬业、群众拥护、成绩突出的先进典型,参照区行业技术拔尖人才管理办法进行奖励。采取购买、新建、置换等措施,力争用3-5年的时间,把每个社区用房建成1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每个街道办事处建设一处2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其具体功能设置由各街道办事处提出,区民政局统一审批,其他各单位、各部门都不能擅自设置和变更,构筑起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区基础设施平台。与各个街道管区税源发展和其承担的工作任务挂钩,建立街道一级财政分配、使用、管理制度,提高街道办事处的办事财力,凡是由街道办事处承担的任务,相应经费都切块下放;落实“费随事转”制度,对需要社区协助办理的专项工作要配套工作经费,不能只下派任务不配套资金;在完成居民住房信息普查和建立居民住房基本信息数据库后,推行“以房管人、按房拨付”的经费保障体制,按照每百户(居民住房)6000元的标准,下拨社区经费;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涵盖社区服务呼叫、社区公共服务网、区街居社区综合管理、人口库、单位库、社区信息共享交换、决策支持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信息化综合平台,在区、街、居三级推广应用网上办公和电子档案,以降低办公成本,减轻工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