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

时间:2022-02-23 10:13:20

导语:管理学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管理学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

【摘要】虽然许多高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学教学体系,但仍然存在对不同专业的差异化教学需求针对性不强,各专业课程体系内知识模块的重复,以及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创新不足等问题。将管理学课程体系优化为“1+X+3”模式,同时创新课堂教学实践,以满足不同专业的差异化教学需求,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

【关键词】“1+X+3”模式;应用型人才;管理学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背景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指培育有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岗位要求,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要按照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重新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在本次课程体系优化中,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授课班级多、涉及专业多、授课教师多,授课要求、授课层次差异很大;有教学大纲,但是教学大纲没有充分发挥教学指导的作用;教材不统一,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有距离;在授课过程中案例的应用偏少,所选用的案例不够经典,存在随意性;有题库,但不完整;各教学模块和实训环节相互独立,没有形成系统的、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内容

管理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范围广、涉及班级多、专业要求差别大。本课程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满足市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在本次课程体系优化中,我们把研究内容设定为:教学大纲的修订、完善及应用;教学方法的突破,推广情景模拟演练等新的教学方法;统编管理学教材,以更加符合学院学生的层次和特点;编写案例集和习题集,配合教材使用;编写情景模拟演练案例集;逐年完善和更新试题库等。在管理学课程体系优化的过程中,我们遵循的原则是:提出设想、大胆尝试、总结提高、完善推广。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方面,我们一直秉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宗旨,不断探索、应用各种教学方法,特别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各种方法的综合利用,构建合理的教学方法体系。1.课堂理论教学教学目的:讲授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规则,使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1]实施过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一直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方法,课堂教学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的质量。实施效果:多年来,我们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教师不论年龄、职称、学历,均要讲好每一堂课,特别是对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更是倾注了精力帮助他们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教学手段:板书+多媒体。教学考核:考勤+平时表现+作业+考试;院级考试,实行“教考分离”。2.案例教学、故事教学、对话教学教学目的: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实施过程:选择案例—熟悉案例—提出问题—分组讨论—小组发言—学生提问—学生打分—教师点评。实施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故事教学、对话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手段:小组讨论。教学考核:作业,讨论+发言+答疑+打分+点评。3.实验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模拟公司运营,通过团队合作、企业战略规划、预算、ERP流程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在经营企业的活动中,感悟如何卓有成效地工作,获得工作成功的经验。实施过程:沙盘模拟每次最多6组,每组6~7个学生为一个模拟公司。学生要担任不同的企业角色,每个学生至少要担任一个角色。在运营企业前,每个团队要制订出企业运营规划,运营结束后要提交模拟训练总结,并与前期的规划作对比。实施效果: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进行讲授、组织实验,确实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团队配合、动手实践能力,并促使学生对自己在大学课堂所学的课程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对决策、组织、计划、生产、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学手段:企业运营模拟沙盘推演。教学考核:作业分为两部分,一是模拟记录———小组成员按角色记录运营步骤结果,记录模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是沙盘模拟总结报告———模拟活动结束后提交,主要总结模拟的感受和问题。考试总成绩=所有者权益×(1+企业综合发展潜力/100)-扣分。4.情景模拟演练、素质拓展训练教学目的:在课堂中采用模拟演练的形式让学生担当各种管理角色,思考各管理角色在管理工作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采用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管理。[2]实施过程:确定知识点—选择案例—案例讨论—课外准备—课堂演练—教师点评。实施效果: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管理,引导学生对管理学产生学习兴趣。教学手段:学生分组演练。教学考核:作业,评委现场打分、现场点评。5.实训实习教学目的:让学生亲身感受企业管理。实施过程:精心设计实训项目,以专题调查和访谈等形式组织学生到企业实地考察和调研,在独立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实施效果:让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成为学生学习管理学知识的内在动力,有许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选择企业一线管理岗位,并融入企业,成为企业优秀员工。教学手段:真实管理环境的体验。教学考核:作业,实习报告,实习成绩。

三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成果及实践效果

1.研究成果本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把管理学课程体系优化为“1+X+3”模式。其中:“1”指的是管理学课程教学,“X”指的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3”指的是ERP沙盘模拟实验、工商管理综合实训和管理综合案例分析三门实训课及其他课外实践活动。2.管理学课程教学管理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按照课程建设目标,依据学科基础课的课程定位,将课程教学内容确立为五大模块。课程重点为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等管理职能的内容,以及训练和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难点在于:一是如何让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学生很好地理解现代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二是如何在学生不能参加真实管理实践的情况下培养他们现代管理的能力和素质,特别是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3.其他专业课程各个不同专业的专业主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整个管理学课程体系的“X”部分。这些课程是管理学课程的细化分支。如工商管理专业的战略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课程,是对管理学各管理职能板块的细化讲授。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这些课程之间应该相互衔接、相互支撑。授课应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有所侧重,应知应会的一定要会,可讲可不讲的可以不讲。4.三门实训课程及课外实践活动ERP沙盘模拟实验课程通过沙盘推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公司运营全过程,使学生能够比较真实地感受公司运营状况,体验成功经营一家公司的乐趣。工商管理综合实训课程通过管理理论、管理案例、管理实训、管理辩论、管理游戏的方式,按照管理的职能分模块进行讨论,穿插学生的创业项目讨论,强调管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管理综合案例分析课程根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要求,选取教学案例库中的经典案例让学生讨论,通过案例讨论,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和了解。课外实践包括校内课外实践和校外课外实践。校内课外实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实验教学、团学活动、校内实践。实验教学包括大商科仿真模拟中心及其他课程实验教学;团学活动包括ERP大赛、挑战杯、模拟招聘、导游大赛、X挑战、冷拼大赛等,各种形式的团学活动不仅考验学生的活动策划、组织管理能力,同时通过比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受益匪浅;校内实践主要是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通过学员选拔、素质培训、安排实践、学员考核、结业等方式锻炼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但受实践岗位的限制,参与受训的学员人数很少。校外课外实践方式主要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校外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实习;请企业人员到学校举办讲座、报告等。[3]5.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1)教材方面。管理学课程是学科大类的专业基础课,在教材选用上,我们本着选取优秀教材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学生具体状况、课程定位的基础上选用不同版本的管理学教材,但使用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多个版本的教材给教师备课、学生考核带来了诸多困难。经过教材试用和比较分析,我们最终确定使用统一的教材,同时要求任课教师依据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编写讲义和教案,投入使用后效果较好。(2)教学大纲方面。由于管理学课程涉及的专业多,而各专业对管理学课程的教学需求不同,教学计划中对每周开设的课时有不同要求,如会计类专业每周两个学时,经贸专业每周三个学时等。我们按照不同系部、不同专业的教学需求,修订相应的多版本教学大纲。(3)师资建设方面。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成长是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们着力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制定职称晋升计划,保证职称结构和教师梯队的合理性,要求课程组成员制定自我发展计划,设定学历、职称提高的目标。第二,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根据学院导师制的要求,青年教师必须与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结对”,进行“传帮带”,由教授和副教授传授自己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经验,而青年教师积极学习老教师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从近几年的教学和科研情况看,中青年教师在导师的指导下,都能胜任所承担的工作,综合素质提高快,效果好。第三,按照“走出去、引进来”的指导方针,积极引进优秀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同时努力拓展渠道,创造机会让老师“走出去”,强化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快教师的成长步伐。(4)试题库建设方面。管理学试题库的建设一直是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从课程开设之初就开始组建试卷库,并于2010年完成该项工作。2011年,按照学院“教考分离”要求,完成管理学试题库的建设工作,并不断对试题库进行更新和完善,满足各层次教学的考核要求。(5)讲义、教案、课件方面。各任课教师按照各自所教专业的不同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大纲编写课程讲义、教案,制作教学课件,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每学期开课之前,对各任课教师的讲义、教案和教学课件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各任课教师完成并更新内容。(6)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建设方面。根据管理学课程体系优化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需要,积极建设管理学案例库,同时大力收集管理学的扩展阅读资料,如管理故事、管理游戏、管理经典语录、管理人物、素质拓展资料、情景模拟资料等,有效增加了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扩充知识途径。(7)教学方法实践方面。我们一直秉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宗旨,不断探索、采取多种课堂教学形式,包括故事教学、情景模拟演练、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游戏教学等,并通过课堂之外的管理拓展训练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在教学方法实践方面,我们特别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各种方法的综合利用,构建合理的教学方法体系。

四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价值及创新点

1.研究价值由于管理学在整个经管类教学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构建经管类专业系统的管理学课程体系,对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本次课程体系优化,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分别针对不同专业的授课要求,制订了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学授课教学大纲;完成了全院管理学课程的试题库建设工作;制订了学科教学计划,解决了各个教学模块单兵作战,知识点重叠等问题;编写了《管理学案例和习题集》,解决了在授课过程中案例应用偏少,选用案例不够经典,存在随意性的问题;通过研究案例讨论、情景模拟演练、素质拓展训练、故事教学、课堂互动教学、实训实习等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促进这些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推广与应用,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2.成果的创新点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按照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目标,加大管理学课程的建设力度,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确定,对理论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抓紧建设配套辅助教学资料和案例库;加快网络课堂建设步伐,并将重点放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训组织形式探索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等方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例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演练、管理游戏、教学互动等教学方法的推行以及创新实践实训的教学模式;创设ERP沙盘模拟实验、工商管理综合实训和管理综合案例分析三门实训课程,在创新实训教学模式的同时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创业策划、管理辩论、素质拓展、素质培训、X挑战等活动。

参考文献

[1]朱礼龙.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9(10)

[2]叶萍.基于基层管理者胜任力培养的高职《管理学基础》课程改革[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3]戚登林.三本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创新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3)

作者:戚登林 孙振兴 单位:兰州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