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管理学原理》的应用

时间:2022-01-21 04:17:27

导语:“课程思政”在《管理学原理》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课程思政”在《管理学原理》的应用

摘要:本文首先对《管理学原理》课程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对物流管理专业开设该课程中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为了进一步体现“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从课程教学理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以期达到“课程思政”的效果,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有利于培养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路径分析;教学方法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7年11月1日,中共中央了《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的决定》,该文件要求“要把学习党的精神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推动党的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而“课程思政”正是贯彻上述会议和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全过程,要求专业课老师有“大思政”格局,才能有效体现“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从而形成教学中的全员参与、全程教育及全方面育人;才能充分发挥物流管理专业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物流管理专业《管理学原理》课程简介

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学习管理学可以了解管理的一般规律,形成理性分析能力,提升以直觉判断为基础的决策或决断的能力,进而可以有效指导管理实践,大幅提升管理水平。《管理学原理》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新生入校后第一学期开设,结合教学改革要求对新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课堂知识点讲解时,注意从平时与学生实际生活贴近的例子入手,易于学生理解与接受。从国家、社会、企业到个人层面的讲解分析,让学生意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管理思维,营造自我管理的氛围,达到课程思政的效果。

2物流管理专业《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没有考虑“课程思政”之前的教学中,《管理学原理》的课程安排是以课程知识点的讲解与传授为主,很少或基本不考虑课程知识点与思想政治元素的结合,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2.1课程教学大纲中育人功能体现不够充分。《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学时分配、教材与参考书、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这七个方面进行阐述。本课程任务主要是系统讲解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管理的基本职能等,重点突出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职能的内涵讲解与实际运用,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总之,课程教学中还是以知识讲解与能力培养为主,育人功能体现不够。2.2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挖掘不深。物流管理专业培养要求是让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具备从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业务管理等所需的综合素质,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多数学生平时对专业主干课程非常重视,而对基础课或其他课不够重视。《管理学原理》作为专业基础课,理论性相对较强,学生学习起来会感觉枯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思政元素挖掘不深,未能有效采取生动形象且易于理解的方式把课程知识点和思政元素有机结合,无法兼顾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2.3教师授课中对学生的心理关注不多。大学新生为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跨过了高考门槛后,进入到大学的课堂,很多同学还没有适应,对于专业、课程设置的认识也不够充分。《管理学原理》基本是第一学期开设,比如泰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主要以通识教育课程为主,学科基础课只有《高等数学》和《管理学原理》。学生对于《高等数学》不陌生,但由于缺少社会实践,认为《管理学原理》是枯燥的理论,从心理上会有些排斥或觉得有距离感。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关注不多,未能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到课程教学的意义,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育人作用。

3物流管理专业《管理学原理》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的对策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工程”教材《管理学》(2019年第1版)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管理学原理教材,下面从课程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3.1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目标。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树立现代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掌握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又要能关注管理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问题,运用基本的管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管理现象,并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同时还要将爱国主义责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事求是的作风等融入管理的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实现人生价值。3.2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教学设计。在课程教学设计中,要着眼于生活中的管理问题,课程教学难点是如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管理理论,同时将思政思想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实现教书育人的效果。比如,讲到决策部分的“计划”内容时,可以用“中国梦”或“两个一百年”来分析,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的建设是有目标有计划的;讲到计划的类型时,可以用我们国家每年的“两会”为例,让学生知道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家庭、个人,计划的作用都很重要。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让学生参与其中,发表观点并思考制定个人的学习和生活计划,激发学习的兴趣及主动性,努力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3.3课程教学内容。管理学原理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围绕管理学的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为了进一步突显育人功能,挖掘思政元素,既要向学生讲解古典与现代管理理论、领导与激励理论等,还要注意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介绍,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之路及追逐“中国梦”融入课堂教学中,并结合相关思政案例,将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树立。3.4课程教学及考核方法。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真正达到优化专业教学效果的目的,除了采取传统的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外,专业课老师还可以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这对打造高效课程、发挥思政育人功能有积极作用。3.4.1借助互联网构建课程学习平台。信息化教学方法能够弥补线下授课的不足,有效利用学生平时的碎片时间,所以《管理学原理》课程应该借助互联网建设好课程学习平台。课程平台中可以丰富思政素材和课程知识点,使学生可以利用课余碎片化的时间自由选择学习相关章节知识或思政素材内容,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突破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去主动接受思政教育,达到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同步提升,进一步提高课程思政教学的效率。3.4.2增加课程实习调研机会。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入校后第一学期可以安排1-2次实习调研的机会,一是帮助学生认识专业,二是有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老师以实习或调研的方式,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学习,从活动的前期计划到现场组织控制及相关安全教育,整个过程也是一次有效管理知识应用,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职业道德和个人专业素养的提升。3.4.3课程教学考核方式。目前大多数《管理学原理》课程考核分数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平时成绩,占到课程考核的30%;另一部分是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到课程考核的70%。进行“课程思政”考核后,考虑到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结合,学生平时成绩的构成除传统的出勤、作业、问题回答外,还可以增加参与课程思政的互动及表现,可以把平时成绩占比调整到40%,把期末的闭卷考试成绩占比调整到60%,同时,期末试卷除了传统的知识点外,也可适当增加与思政相关的案例及材料分析题目,使课程思政的渗透力度在课程教学中进一步加大。

4结论

综上所述,物流管理专业《管理学原理》的“课程思政”为了取得更好的思政育人的德育效果,可以从课程教学理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面这四方面加以改革,从而达到课程全过程育人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培养有具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2]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7-11-03.

[3]朱文蔚.《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9):71-72.

[4]姜美琴.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J].纳税,2019,(12):101-103.

作者:张雪琴 单位:泰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