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时间:2022-06-19 09:53:28
导语: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现有适合高职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需要的《公共管理学》教材较少,可选择范围也较小,老师无奈多选用本科院校教材,而本科院校教材理论性比较强,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较难以理解掌握。同时本科院校教材教学内容较为繁杂系统,现有高职院校教学时间安排也难以完成所有教学内容,所有这些都说明本科院校的相关教材与教学内容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教学需要,针对性不强。
2.教学方法缺乏多样化在现有《公共管理学》
课程教学中,多以课堂讲授为主,突出了教师中心作用,而忽视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教师课堂教学多以单向知识传授为主,而学生只能被动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机会少,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运用中,教师对案例讲解过多,而让学生讨论较少,联系理论和实际分析不够,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3.考核评价比较单一在目前《公共管理学》
课程评价中,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比较简单,多以课堂出勤、日常作业、期末成绩三部分为主,而且期末成绩占的比重较大,多侧重考核学生知识识记能力,这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应试现象比较严重,引发学生平时不好好学习,期末临时突击死记硬背一段时间就可以通过课程考核,无法体现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未能体现出《公共管理学》课程的应用性与现实性特点,教学效果不佳。
4.教学实践环节薄弱《公共管理学》
课程的应用性特点决定了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但在日常高职院校《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轻视或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的机会较少,学习内容多停留在书本和脑海中,无法与社会上的公共管理热点或问题有机联系起来,不能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到的知识也得不到巩固与强化,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和课程教学效果。
1.重组课程教学内容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立足于学生实际就业岗位及今后生活工作需要,淡化理论教学,突出应用性,着眼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公共管理学》知识,为达到上述目的,笔者尝试打破教材本身的知识体系结构,根据教学周次安排和阶段化教学目标需要,重新组织排列课程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课程内容的现实性与吸引力,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2.改革课程教学方法
在本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中,笔者采用了网络信息化辅助教学法即以世界大学城云教学空间为平台,把一些需要学生学习与了解的教学资料提前上传到大学城个人空间,方便学生自学或交流;同时利用网络搜集整理一些与《公共管理学》课程相关的教学视频新闻辅助课堂教学,增强了教学过程的生动性与趣味性。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先给学生展示案例,提出具体思考问题,让学生先思考讨论,再采取主动和老师点名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发言,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发言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较高,师生之间互动频繁,学生学习比较轻松快乐,教学效果较好。
3.改进课程评价体系
本课程对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做了较大幅度改革,课程期末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小组实践调查报告成绩、期末卷面成绩三部分组成,分数比例分别为4:3:3即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ISAS小组调查报告作业占总成绩的30%,期末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由课堂出勤情况、课堂发言(发言频率与发言质量)情况、大学城空间新闻跟帖评论情况、课堂笔记情况四部分组成,整个考核评价体系降低了期末卷面成绩的比例权重,突出了过程考核分数比重,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受到了学生欢迎。4.重视课程实践教学根据《公共管理学》课程特点,笔者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突出了课程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课前学生轮流播报《公共管理学》新闻、课后跟帖评论《公共管理学》时事新闻和完成ISAS小组调查报告。每次上课前,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和教学周次安排,确定每次课前播报新闻人数,学生轮流播报当天最新的《公共管理学》时事新闻,提出问题,班级学生共同讨论,然后老师点评总结。其次笔者每天把最新的《公共管理学》相关新闻分专题整理上传至自己的世界大学城教学空间,要求学生每周访问教师空间相关栏目,至少评论6条相关新闻,旨在培养学生思辨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最后要求学生4-5个学生一组,针对现实《公共管理学》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自由选题,在老师指导认可后,走进街道、社区、社会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完成后全组成员在课堂演示汇报,然后老师再进行具体点评打分。
三、高职院校《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成效
《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步获得了学生认可,受到了学生欢迎,具体表现在近两年(2015-2016年)课程教学测评学生满意度100%,学生对笔者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均在9.7以上(满分10分)。学生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明显增强,对社会时事新闻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观看和浏览新闻的习惯。学生思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当然在课程教学改革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
作者:张旻宇 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康灵姝.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6(3).
- 上一篇:浅谈我国英语教育的创新策略
- 下一篇:管理学教材知识点辨析
精品范文
10公共卫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