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5-25 10:05:41

导语:《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管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受众面较广。该课程主要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管理思维,并利用所学管理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本文在对当前《管理学》教学中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后,提出改进《管理学》教学质量的相关对策,更加完善《管理学》教学活动。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对策

一、目前《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管理学》教材内容陈旧。《管理学》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受用面较大。目前市面上《管理学》教材颇多,但教材内容大同小异,相似度较高。所以,《管理学》教材内容的陈旧影响到了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管理学》教学还是偏向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存在空白。虽然有的高校已经意识到了《管理学》的实践性,安排了实践教学,但实践教学的课时量很少,或者在执行时实践课时也用来理论教学。所以《管理学》教学还是就理论教理论,并没有达到它实践性的目的。

(三)教学形式单一。传统的教学形式主要是以课堂上教师讲授为主,《管理学》教学亦是如此。目前,《管理学》的教学形式还是以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在底下认真听讲做笔记为主。这种形式仅仅让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有所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并没有被培养,更没有提高。另外,枯燥的理论知识也让学生对学习《管理学》失去了兴趣和积极性。

(四)考核形式单一。对一门课程的考核,通常都采用的是笔试的形式进行的,《管理学》的考核形式也是如此。每学期期末通过考试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管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学生为了能通过考试,针对其所作的笔记和课堂中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熟记,有的不能理解的就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样最终学生通过了考试,但对《管理学》的知识没有真正的理解,而且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也没有被培养起来,偏离了学习管理学的目的。

二、提升《管理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选择新版《管理学》教材。教材是学习一门课程的基础。目前市场上《管理学》的教材较多,但知识较为陈旧,影响了学习的效果。所以,在选择教材时,针对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可以组织教师编写教材。这样教师对教材就会有深入理解,教材的内容也会有针对性,适应性。

(二)增加《管理学》实践教学。《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理论知识的教学是基础,其目的是要让学生有管理的思想并有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也是《管理学》课程性质的要求。所以在《管理学》的教学中,应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量,多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提升学生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三)丰富教学形式。丰富的教学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管理学》本身的理论知识内容较多,但其教学和学习的目的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这些特点对《管理学》的教学形式提出了多样的要求。现实中,《管理学》的教学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最终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主导,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主观性,提升学习效果。在新技术下,教学手段也多样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新鲜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主要是通过考试进行的,这是由传统的教学理念形成的。目前,从对人才的要求上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另外,《管理学》本身的课程特点,也对学生的考核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为了提高《管理学》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考核应该打破传统单一的考试的形式,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解决办法。最终还可以通过小论文的形式阐述自己的观点,形成文字成果。这样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叙述能力,多方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管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管理实践能力。在目前的教学生,《管理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了学习的效果,也影响到了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因此,针对《管理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寻找解决的办法,提升《管理学》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提升学生的管理素养和管理实践能力,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梅 单位: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英奎.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创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