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社会化管理水平的缺陷及对策

时间:2022-01-21 03:25:08

导语:公共政策社会化管理水平的缺陷及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公共政策社会化管理水平的缺陷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公民在公共行政中参与程度已然成为了民主政治的热点问题。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社会化管理水平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扩大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社会化水平成为当前中国明珠政治发展的一项紧迫要求,这不仅可以保障公共政策的科学性、提升公共政策中的公共参与度,还可以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合理合法的依据,让其更加顺利地执行下去。

关键词:公共政策制定;社会化管理水平;公民参与管理

近年来我国经济以及信息化飞速发展,公民的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尤其是在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们要求参与到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来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然而,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社会化水平还比较低,在实践中也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阻碍了公共政策制定的社会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也表明了公共政协制定的民主化程度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在以往的研究中,公民参与民主政治多是政治学的研究重点,公共政策学领域对其研究的较少。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公民参与的意义以及方式,但是对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具体做法研究较少。因此在此方面进行一些必要的研究,对于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一、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保障不到位。虽然我国的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了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但是对于公民参与的过程和相应的保障行为仍然有待完善。我国的宪法一直在强调公民的义务,对于公民权利的部分叙述较为简单,对于公民的参与权利保护的也较少,公民在公共政策制定当中的地位和权利并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此外,我国有些法规也限制着公民参与权利的行使,这些都妨碍了公民更好地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二)缺乏健全的保障制度。我国有着一系列中国特色的民主参与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但这些制度并没有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它们距离普通公众很远,缺乏可行的操作程序,并没有将公民进行政策参与的形式、内容、途径和步骤等以制度规范下来,带有随意性,并不能真正的为民发声。(三)公民参与渠道较少。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渠道是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途径,西方国家一直都非常重视公民参与渠道,他们认为只有渠道畅通了,公共政策才能更加彰显“公共”特性。虽然我国有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正式途径,但是正式途径的作用有限,有时候代表消极怠工,并不能深入一线了解民众的需求,而是信口开河,成为政府功绩的发声筒,这些都妨碍了公民真正参与到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来。并且,我国目前还缺乏有利于反应公众呼声和愿望的有效沟通渠道,使得公众关心的重大问题不能及时反馈给政策制定系统。1(四)公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参与度低。政治意识属于政治文明的组成部分,受到文化水平的影响。公民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参与会受到公民文化素质的影响。对比很多西方国家,我国公民在文化素质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们的法律意识也不强,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也不够高。公民可能关心这些与自己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公共利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公民都会主动采取行动去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2其次,很多公民确实积极参与了这个过程,为国家发展献计献策,然而政府并没有把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公布出来,人民的声音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政策制定,我们不得而知。

二、提升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社会化管理水平的做法

(一)完善相关法律。第一,将公民的参与权利以法律形式进行规定。具体包括参与的形式、相关过程等都要通过法律形式明确下来,宪法应强调公民的义务,并更多地注意保护公民的参与权,其他与公民参与权有关的法律,也应明确有关规定以及相关法律在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中的权力和地位。也可以召集专家制定有关公民参与的特殊法律,规范公民的参与行为,并更好地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第二,重视公民参与的程序法研究。我们要将以往公民参与政治中那些不成文的规定或者是以往的经验惯例收集起来,组织专家对这些惯例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审查,将通过审查的惯例加以整理,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将以往的不成文规定和程序合法化,从实践中汲取优秀部分来完善法律,增强我们程序法律制定的科学性、预见性。当前,我们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等程序法律,尤其迫切的是要制定关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监督法律。3第三,加强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罚。在实践中,由于有很多阻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行为,使得公民无处发声,这些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惩戒。我们应该对于阻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行为加以限制,根据其严重程度做出相应的处罚,用法律进行调节,打击阻碍公民参与的行为,使得公共政策的制定更加顺应民意。(二)健全多主体参与的制度。一是健全信息公开制度。信息公开是多主体参与的基础,因此推动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及时准确地公布公共政策制定相关的信息是促进多主体参与的关键,具体包括:听证会的地点时间过程、政策涉及到的具体人群、政策的制定过程,将公共政策从提出到听证再到投入执行的全过程都进行公开,保障民众的知情权,接受民众的监督。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民建议批评制度,真正的听取民众的意见,倾听他们的利益诉求,使得公民可以对不成熟的公共政策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还要鼓励民众积极发声,增加民众的参与积极性,使民众敢于对当前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三是要完善我国的听证制度。听证是“政府组织在做出直接涉及公众或公民利益的公共决策时,应当听取利害关系人、社会各方以及有关专家的意见以实现良好治理的一种必要的规范性程序设计。4”听证政策的实行可以促进民众对政策实行的监督,保证其公正性。我国现行的听证制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影响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我国相关部门要规范相关的听证程序,选取真正为民发声的听证代表,使大众媒体参与到听证过程中来,保障听证制度的公平性和透明度,避免听证会成为“听过会”,使得听证会发挥其该发挥的作用。(三)拓宽参与渠道。畅通的参与渠道是公共政策制定社会化水平提升的关键一环。我国目前的参与渠道还不够畅通,有待完善。首先,我们应该完善以往的渠道,包括正式渠道和其他渠道,在这些环节上多争取公民的参与。其次,我们也要考虑为各个社会团体以及公民提供合理合法的新渠道,让民众发声,比如英国出现的“公共质询”制度以及美国的“规制谈判”制度,这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此外,简化公民参与的环节,减少公民意见的失真,尽量让政策制定部门直接听到一线民众的声音。再有,大众媒体的在其中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应该忽视它,大众媒体畅通公民参与渠道的重要平台,民众可以通过媒体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大众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真正成为民众的“传声筒”。(四)营造参与型政治文化。首先,要重视公民教育。在轻松的文化环境中,民众耳濡目染,也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方式。营造一种参与型的政治文化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因此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大力宣传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提升公民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养,让公民能够以理性的思维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加强对公民相关政治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努力培养公民的民主政治行为能力,提高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其次,加强舆论引导。大众传媒使得信息传播更加生动,是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应该正确地引导人们,号召公民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来,真正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传播正确的现代政治知识和公民意识,提升他们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参与度。最后,在传统文化中总结经验。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在历史的发展中积累起来的传统文化也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5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是多年实践的总结,其中有很多内容都对当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有裨益,例如唐太宗时期就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众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至关重要,民众的参与更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从我国传统文化中获取经验教训,将历史上优秀的思想方式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而将那些低劣的方式手段加以改进或者放弃,以此来完善我国的民主政治,构建新型的参与型政治文化。

三、结语

让公民参与到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来,有助于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发展,能够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真正体现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最大程度上保证公共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我国公共政策的优化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社会化管理水平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要保持理性,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逐步改进问题,推动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常耀月,李建军.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以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0(06):25.

[2]官灵芳.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制度缺陷对策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9(03):28-31.

[3]金华.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障碍及其对策分析[J].行政论坛,2007(06):35-39.

[4]曹丽.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9.

[5]吴英.略谈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营销的影响和启示[J].老字号品牌营销,2019(05):9-10.

作者:门兆瑄 周星宇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