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调整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时间:2022-10-24 04:11:54
导语:公共政策调整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以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下,政府代表公民成为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主要力量。政府实现社会管理的方式之一就是为公众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如国防、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以此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公共职能的实现主要依靠公共政策的调节与财政税收的支持,公共政策在上层建筑上给予坚强的制度保障,公共财政在经济基础上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税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税收又是公共服务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性保障。税收的发展既要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更要与财政支出保持协调均衡,在公共政策、公共财政、国家税收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而这个循环的前提就是公共政策的科学合理,关键在于财政税收的收支平衡,重点反映市场主体的健康运行。
关键词:公共政策;调整;影响
一、基本概念
(一)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为,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规划等。(二)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它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财政模式。这种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财政职能范围,并以此构建财政收支体系的模式被称为"公共财政"。(三)小微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的规定,我们通常说的小微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1)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2)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1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二、小微现状
小型微利企业(以下简称小微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活跃市场、保持稳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以来,在多个场合以不同形式,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当前,我国的小微企业遍地开花,总数量已经超过7300万户,约占全部市场主体比重的90%,贡献了全国80%以上的就业、70%以上的发明专利、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小微企业所面对的困难可概括为“两高两难”,即成本高、税负高、用工难、融资难,这些困难若不加以解决,势必会影响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进而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为此国家陆续出台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尤其在税收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为新常态下促进供给侧改革和经济结构转换升级提供了新的动能。
三、政策依据
2018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全年争取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亿元,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2018年4月25日,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推出7项减税措施,支持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截至7月14日,上述7项减税措施的配套税收政策均已颁布。涉及企业所得税的6项政策分别为《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1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4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5号)、《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委托境外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64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延长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年限的通知》(财税〔2018〕76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的通知》(财税[2018]77号)。上述减税措施预计全年将再为企业减轻税负600多亿元。其中部分政策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优惠适用范围,使更多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能够享受减税红利,切实促进了小微企业的发展。例如《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4号)将新购进(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的设备、器具一次性扣除标准提高至500万元;《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1号)将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比例由2.5%提高至8%;《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的通知》(财税〔2018〕77号)将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50万元提高至100万元。
四、问题对策
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小微企业对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有顾虑。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经营人员存在认知局限,平时关注经营业务较多,关注税收政策较少,造成信息不对称,没有在第一时间掌握政策变化情况,也没有与税务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导致没有享受税收优惠;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岗位权责划分不明确,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有限,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造成企业无法准确理解把握税收政策。政府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确保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一)思想为源,筑牢政治意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握好全局与局部、疏解与治理、管理与服务之间的辩证关系,切实把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风险上把控,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核心作用,从政治的高度、战略的角度把税收优惠政策开展好、落实好、执行好,确保税收优惠政策发挥应有的功效。(二)行动为本,落实征管改革。2018年7月1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的通知》(财税〔2018〕77号)颁布出台,此时恰逢2018年二季度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征期末段,对于企业来讲,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吸收理解政策条款。政府部门应该做好政策衔接工作,积极拓宽宣传渠道,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对企业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的个性化辅导,基本实现纳税人懂政策、会申报的目标,切实让减税政策落到实处。(三)岗责明晰,夯实责任主体。政府部门应秉承“重心下移、服务基层、方便企业”的理念,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部门负责人既要挂帅,又要出征,身先士卒的对国务院新出台减税措施提前着手做好政策宣传和辅导工作,引导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正确适用政策条款,为其在季度预缴申报和年度申报中能够准确享受优惠政策打好基础。(四)勇于实践,创新宣传方式。政府部门应该以“互联网+”思想为指导,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在对以往年度享受税收优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摸清税源底数,深入挖掘潜在的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企业,不断加强政策宣传和优化完善纳税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不断提高税收优惠政策实际受惠面,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到税收优惠。(五)深入调研,优化营商环境。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深化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优化税收环境的若干意见》(税总发〔2017〕101号)有关精神,参照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3号的最新要求,做好部门连接,加强横向交流,建立完善会商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共同梳理政策文件,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和口径统一,缩短信息传输时间,提高信息使用效率。(六)加强学习,提高法律意识。政府部门应督促企业建立完善规章制度,支持企业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辅导企业正确理解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税收法律观念,不断强化企业的纳税遵从意识,密切税企联系,让企业及时了解掌握税收政策变动情况,明确享受税收优惠的范围条件,做到信息对称、透明,确保企业正确享受优惠政策。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应该深入基层了解企业在执行政策时的难点、疑点、焦点,有的放矢的辅导企业精准享受优惠政策,在企业创新转型过程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使企业放心大胆的执行国家减税政策,真真切切的享受国家政策红利,实实在在的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作者:郭霄 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大兴区税务局
- 上一篇:生猪养殖废水处理探讨
- 下一篇:铁路建设物资管理服务业务思考
精品范文
10公共卫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