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公民参与政府公共政策问题

时间:2022-12-19 08:44:51

导语:探讨公民参与政府公共政策问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探讨公民参与政府公共政策问题

一、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形式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形式:

(一)民意调查民意调查是一种比较简单可行的公民参与方式。这种方式普遍适用于政府以获取公民信息和意见为主要目的的情形。此种方式有以下特点:首先,参与的主体是个体公民,而不是具有某种共同利益诉求的团体公民,总体来说意见比较全面,但同时也较为分散。其次,由于公民的意见和建议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和约束力不是很明显,因此,民意调查通常作为其他公民参与形式的尝试和铺垫,与其他参与方式并用。

(二)听证会当公民对公共政策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会影响到政策执行的效果时,通常要运用这种公民参与方式。听证会的主要特点在于程序较为正式,并且参与的公民可以当场发表自己的意见,共同协商讨论。通过听证会,可以使公民在政策制定出来之前了解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内容,也可以使参与的公民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困难与各方面的利益冲突更加了解,增加其对政策的理解和宽容。

(三)咨询会此种参与方式往往适用于公共政策可以影响到两个以上较大集团利益的情况,邀请相关利益集团的个别代表或者领导参与,这种方式节约了决策的成本。咨询委员会的主要特点是:首先,参与人数比较少,通常控制在15人以内;其次,参与人不单作为个人,更是代表其利益集团的观点发表意见;最后,参与程序比较简单。

二、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现状分析

目前,公共政策制定以及实施过程都越来越多地引入了公民参与,但大多集中在与民生相关的政策领域内。在公民参与的形式上,上述各种途径都得到了普遍运用。但是,公民参与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公民参与形式,参与没能达到理想效果;公民对听证会的积极性不高,听证会时常面临无人问津的局面;听证会被指作秀,流于形式,听证之后结果反而更加背离民意,等等。之所以会存在上述现象,主要原因在于:

1.政府等有关公共部门与公众双方都缺乏对公众参与公共决策意义和价值的深入认识,因此,政府部门与公民对于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热情都不高。

2.公民参与过程中对协商价值的认识和强调较为欠缺。参与式的协商民主是建立在程序化的“票决式”民主的批判和改进的基础上的。尤其是对关乎公民日常生活中的微观方面问题的制定和决策,对牵涉多方的利益而又缺少非此即彼的绝对答案的决策,以及对可以通过多种解决途径的问题的决策,协商式民主就尤为必要。

3.从法律层面来看,缺乏明确、规范的公众参与程序的依据,导致公民参与无章可循。公众参与的程序和步骤需要在实施过程中逐步修改和完善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4.公众意见对最终决策缺乏影响力和约束力。公众参与不是作秀,利益相关人通过参与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需要在最终的政府决策中有所显现。如果听而不证,公民参与便成为一场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闹剧。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真正实现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公民参与是一条重要路径。贯彻和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构建和谐社会都要求我们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提高公民参与度。通过研究,政府决策在引入公众参与时,有几点启示和做法可兹借鉴。

(一)培育和加强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的意识。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提高政府决策部门的意识,即政府在决策前要有敞开大门,广泛收集和吸纳公民意见和建议的意识。另一个层面是要加强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意识,提高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热情和参与公共决策的效果。

(二)充分发挥我国人大和政协制度的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保障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可分割的,[2]因此,应当充分发挥这一制度的固有优势。同时,也应当适当发挥我国非政府组织对公民参与的积极促进作用。

(三)进一步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完善和建设。从制度的构建层面,为政府公共政策提供公民参与的程序依据和保障。

(四)进一步加大公民参与程序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在公民参与实施中,应尽可能地避免信息不公开不透明,走形式主义。要严格监管各级各类公共决策的程序,力保公民参与的公开透明。

(五)建立和健全政府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机制。在公共政策的实施与执行过程中,可以对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等指标做出跟踪调查和评估,并建立相对应的问责制度。公共政策绩效评估制度可以成为引入公民参与的激励机制。

作者:于海丽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