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1-24 03:29:50

导语: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

血站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其服务对象主要为医疗机构。血站档案保存了采血、保管、供血全过程的主要原始信息,为规范采血、安全用血提供了有效保障。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的血站档案管理方式难以满足现实需要,信息化建设成为血站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

一、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息标准不统一。血站管理相对来说属于受众范围较小的行业,加上地域性差异,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档案管理软件方面尚未建立一套统一的管理系统,软件运行还存在标准、内容和管理不一致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基层血站,由于人、财、物等因素影响,行政档案与业务档案缺乏统一的信息化质量管理体系,制约了血站档案的信息化发展。

2.信息系统衔接不畅。“文档一体化”能够将血站档案管理工作与文书处理工作联系起来,实现档案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是血站档案管理信息化、数字化的必然趋势。但从目前血站档案信息化现状来看,管理机制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表现在档案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文档一体化”尚未实现。

3.缺乏复合型人才。血站档案的信息化工作需要具体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既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也要熟悉档案业务知识,以及血站各业务科室的功能。从目前血站档案从业人员业务素能来看,普遍存在“一少两多”现象:复合型人才少,兼职人员多和非档案专业人员多。

二、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对策

1.完善血站档案信息模块设计。血站业务主要有现场血液采集、血液检验、血液制备、供血运输等,血站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提升了血站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简化了血站档案管理流程,保证了血液采集、运输和供应的安全。具体来说,档案信息系统设置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模块。一是“献血员献血档案管理”模块。主要记载献血员基本信息。二是“血液采集”模块。包括献血点基本信息、献血者信息、采集的时间、地点以及采集人员信息等。三是“血液检验”模块。包括血液样本信息、检验结果、检验人员、检验时间等。四是“血液制备”模块。血液制品的制备过程、数量、检验人员等。五是“血液供应”模块。设立血液检测结果自动隔离系统,对检测不合格的血液制品予以隔离。对于合格的及时贴上标签和条形码,实现全程可追溯管理。通过血液档案信息化模块建设,实现了献血者登记、血液采集、血液交接、血液样本交接、血液检测以及血液成分制备、加工和供应等全流程的有效衔接,避免人为因素和外界干扰,保障了用血安全。

2.加强血站档案标准化、数字化建设。做好血站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要加强档案管理一体化建设。开发档案管理软件平台,实现血站文档处理一体化、组织机构一体化、信息流通一体化以及档案工程程序化,使每一份档案从归档之后便自动录入平台系统,实现归档及时性。要做好档案采集数字化建设。把血站档案信息录入软件系统进行管理后,对于图片或其他重要纸质档案,应进行数字化扫描,录入到档案管理的程序当中,将图像信息以及浏览功能集成于目录数据中进行管理。通过目录数据检索入手,实现随时查阅。

3.培养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信息技术应用到血站档案管理中,从以前的劳动密集型档案管理向现代化办公为主的技术密集型管理转变。既要注重引进档案专业人才,也要做好信息技术、血站业务知识的培训,全面推进血液档案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血站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包括资金支持力度。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血站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他们的综合业务素能。

4.做好血站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工作。随着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应用,血库档案的信息化程度得到了有效提升,也面临着诸多的信息安全隐患。为此,要切实提高血站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保障血站档案信息的读取安全,从软、硬件两个方面同时做好对血站数字档案读取设备的保存,定期对其进行异质备份。保障血站档案信息不被篡改。对血站数字档案进行防写保护措施。例如,可以设置只读模式,或者对文件修改设置一定的权限,禁止非法用户对信息的篡改。保障档案信息不泄密、不流失。做好血站档案信息化的网络安全维护,控制入网访问,设置信息防火墙,通过口令和密码对用户身份进行鉴别和验证,严禁把保密档案传到网络上。

作者:王婷瑶 单位:四平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