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风险路径

时间:2022-03-15 11:28:21

导语:探析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风险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探析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风险路径

摘要:税务风险是阻碍企业发展的因素之一,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资金使用、利润分配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纳税筹划工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分析了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以及税务风险,探究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开展方式,为企业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行政风险;路径

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以及其他组织在经营活动中获利所征得的一种所得税形式,被国家政府机关以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秩序日益完善,各企业的纳税压力不断增加,企业要寻求更大的发展,必须重视纳税筹划工作,加强纳税筹划认知,寻求规避税务风险的途径,提高纳税筹划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保障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纳税筹划工作概述

纳税筹划是指企业通过分析研究纳税事项做出合理的纳税决策,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有效的纳税方案,从而实现节税目标。当前市场经济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纳税筹划是企业维护自身发展利益的方式。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纳税筹划提升经济效益,例如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国内大多数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企业扶持政策,其中就有关于纳税减免方面,企业通过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通过合理的纳税筹划降低纳税压力。纳税筹划不是偷税纳税,是企业通过合法程序减轻自身纳税压力的正规途径,这种行为属于正常的经济行为。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越来越大竞争压力,因此国家也更加重视企业节税问题,通过节税降低企业纳税压力以此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企业的发展又会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两者相互影响,共同进步。企业纳税规划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企业纳税比例有所上涨,为了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求,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节税是每个企业重视的问题。要贯彻落实企业节税,需要得到税务部门的认可,因此企业在开展纳税筹划工作时面临一定的困难和风险。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政策运用风险现状

1.企业财会工作不完善。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财会管制制度,但是由于企业自身的原因,导致企业对所得税进行纳税筹划是不能很好把握,提升了企业纳税风险。例如企业在利用转让定价进行避税时,如果超越了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可能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税、漏税,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由于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不准确,会计信息失真等原因,导致在纳税筹划阶段数据核算不准确,增加了企业的纳税负担,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收益。2.纳税筹划方案脱离相关法律。在制定纳税筹划方案时不能脱离政府相关规定,纳税筹划工作涉及政府税务部门和纳税企业。当前我国纳税环境存在一定的问题,存在税收法律不完善、税务征收不规范的问题,同时存在相关法律之间处在模糊的情况,给企业纳税筹划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当前由于《企业所得税法》的变动,造成企业在制定纳税筹划方案时很难把握相关内容,造成企业纳税筹划政策运用风险。3.企业财务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储备低。纳税筹划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对税务法律、政策和企业自身的综合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提出不同的筹划方案,再通过分析、比较选出综合性较强的方案,因此纳税筹划工作要求财会人员具有较高的法律知识储备。当前企业纳税工作大多由财务人员完成,受限于财务人员的自身能力,在纳税筹划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从全局考虑,制定的方案不成熟,甚至做出违背法律的事情,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税务风险。

三、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政策风险分析

1.相关法律不规范。税务法律应该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让企业在法律范畴内合理避税。但是当前我国税收立法权威性相对较差,我国税收法律立法、执行、以及法律修改等程序中除了个别税收法律由全国人大代表委员会制定外,绝大多数由国务院制定,造成我国税收立法权威性相对较差,同时我国税务政策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而变化,造成我国税收政策变化比较频繁,给企业纳税筹划工作带来了风险。政策的变化速度快、政策的连续性差可能造成原有的合理纳税筹划方案变为不合理,增加了纳税筹划工作的难度,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2.企业对税收法律理解相对差。企业要做好纳税筹划工作需要对相关税收法律有很好理解、掌握。在开展纳税筹划工作时,更加重视财会专业知识,而对税收法律掌握情况重视程度不够。同时我国税收法律的宣传力度不强,进一步造成企业对税收法律理解不够透彻,不能准确的把握法律政策的要求。一旦被执法机关认定了偷税、漏税,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3.税务部门执法有待规范。税收法律和相关的税收政策需要有税务部门执行,因此税务部门执法的规范性对企业纳税筹划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税收规范文件制定需要有法律部门进行审查,在后需要向上级税务部门汇报备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税务机关由于时间紧迫,一般以便函形式加以明确,造成文件的规范性较差,可能会损害纳税企业的利益。税务部门对税收法律有着解释的权利和义务,但是一些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知识储备不够,造成在工作中解释税收法律时存在偏差,可能会误导企业财会人员。由此可见税务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会影响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

四、现行企业所得税政策风险的纳税筹划方案分析

1.税率降低。在制定纳税筹划方案时企业可以根据国家相关税收政策,降低税率达到节税的目的。由于近年来国家重视高新技术开发,重视高新技术人才,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高新科技企业中,如果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符合相应的指标,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在收税时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按照相关规定,企业所得税筹划阶段,核心点从纳税点向自主创新产品方向转移,构建企业研发团队,使用先进技术,制定企业未来长期发展规划方案。在满足企业未来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响应了国家新税法号召。同时国家对微利企业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企业在开展纳税筹划工作时,按照相应标准把握好企业等级划分,对于企业规模相对大的企业可以将企业一分为二,形成两个独立的纳税企业。在纳税筹划阶段,要对年应收所得税加控制,如果所得税处于边缘位置,可适时推迟收入,有效的降低税率。2.增加准予扣除项目。新税法实行后,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结算中一定程度的放宽了扣除标准和实施范围,因此在纳税筹划的空间得到了相应的扩宽,企业在纳税筹划工作中要抓住契机,做好相应的工作。同时增加企业员工福利以及培训等费用的扣除限额,企业在员工培训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可以全额扣除。纳税筹划工作中的核心是最大限度的增加工资支出等扣除项目,提升税前扣除项目。因此企业可以适当提升员工工资待遇;采用员工持股的方式,将员工持股以工资绩效的方式发放;将公司管理者的收益以薪酬的方式计入工资体系中;企业还需要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制定员工培训的制度,在提升员工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同时,扣除培训资金合理节税。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广告宣传和业务招待是比较大型的支出费用。现行的税法规定,对符合标准的广告宣传费用予以扣除。若广告宣传费用低于企业年度营业额的15%,在纳税时可以扣除;若企业广告宣传费用大于50%,则可以计算到次年扣除。企业通过合理规划广告宣传支出费用,既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又可以用于纳税抵扣,将费用支出的功效最大化。在企业业务招待方面,通过采购礼品等方式招待客户,如果这些礼品起到了企业宣传效果,则可以视为宣传费用,而企业展会中餐饮、住宿的等费用均可以视为招待费。因此企业在广告宣传以及日常业务招待中某项费用超支时,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应对。3.收入降低。在现行税法中,按照不同的阶段方式,对收入和确认时间进行详细的规定,在确认收入后不论企业资金是否到位,都必须按照相关政策缴纳所得税。因此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销售结算方案,最大限度的延迟结算确认,从而达到延缓纳税的目的。比如在签订销售合同时可以设定分期付款的方式,按照实际情况情况分阶段进行收入确认。但是需要保证企业现金流,根据企业财务状况灵活的选择收入确认时间,因此需要企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业务能力。4.依托政策来筹划。在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法律中,规定税收优惠方向为:促进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扶持企业基础建设、鼓励农村企业以及新型能源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在做纳税筹划时要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向。企业投资者企业经营者可以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作出决定,选择技术创新、新型能源、环保等方面项目,可以享受十分丰厚节税政策。同时国家对于能推动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的企业也有较大的节税优惠,在进行技术转让时小于五百万的部分不收取企业所得税,大于五百万部分进行税收减半,从而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在新税法要求中,所有享受低税率的企业需要在五年内过度为正常税率。对于偏远地区的企业,国家一般有持续性税收优惠政策,因此企业在设立公司时可以根据当地税收政策,选择合适的地址,从而有效的节税。在纳税筹划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企业来说最主要的是时时关注政策,在政策和相关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不断学习保证企业合理节税,保障企业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运作过程通过科学的纳税筹划,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用合理的措施节税,可以缓解企业压力提升经济效益,因此需要企业及时了解税务新政以及法律资讯。在现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通过降低税率、增加准予扣除项目、降低收入、借助国家优惠政策合理的节税,提高纳税筹划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收益,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庆.探析现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政策风险路径[J].财会学习,2020,(18):192-193.

[2]陈仕远.基于税收陷阱规避的纳税筹划权行使方式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2):99-109.

[3]史越.银税互动新政下企业所得税筹划研究———基于小微企业[J].商,2015,(44):169.

作者:赵勤阳 单位:东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