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到日本投降前宣化财税状态
时间:2022-02-11 06:06:00
导语:晚清到日本投降前宣化财税状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为编写新的宣化县志,笔者翻检了事涉宣化县的旧志书和地方史料,接触到一些旧中国时代宣化县财政税收方面的材料,兹据以整理成文,以见当时该县财政税收情况的概貌。
一、财政机构与财政管理体制
宣化自康熙年间改卫为县,迄于清末,知县之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处理诸般公务,财政税收归户房主办。民国建元,改县衙门为县公署,于县知事下设一、二、三、四科,分掌内务、司法、教育、实业诸务。民国二年,又并为一、二两科,第二科掌理财政、教育、实业等事,设有科长1人,科员2人。另有财政所,设所长1人,会计、文牍、事务各1人。到民国十七年,县公署改称县政府,设有财务局(民国二十年改称财政局),局长之下设文牍、会计、庶务各1人。民国二十二年裁局并科,将财政局改为第二科,设科长1人、科员1人、事务员2人。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据宣化,以伪“治安维持会”委员长县长,至1938年1月正式开设伪县公署,内设三科一局,财政科为其中之一,设有税务股、理财股,定员十三,科长一,股长二,雇员实有20余人。各镇、村公所则设有“财务系”(后归“经济系”)主任及事务员,主管镇村税及其他财务。
至于财政管理体制,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之前为“实银征收,悉数留为养廉、办公”,自嘉庆十六年始,“改解司库兑收,留支养廉办公银两,全数赴司请领”。民初时期未见明确记载。日伪统治时期,先后于“成纪七三五年”(公元1940年)和“成纪七三六年”(公元1941年)公布“会计法令”和“地方税法”,实行预算制度。“县预算之编造,于每年十二月中旬遵令办理,呈准政厅核准后,来年之预算即行确定,并每年五月及十二月,前后两期追加更正,以备支出之不敷。”①
二、财政收入———田赋与税捐
旧中国时代该县财政收入,不外丁口(人头税)、田赋(耕地税)、税捐三种。据旧志,清初曾颁定“五年编审之令”,将百姓分为“三等九则”———上等户(上上户、上中户、上下户)、中等户(中上户、中中户、中下户)、下等户(下上户、下中户、下下户),每年向上上户征银9钱,上中户征银8钱,依次递减,至下下户为1钱。又有“优免则例”,规定“自进士以至举贡生员”可“免本身一丁”,但“止免杂办,不得滥免正赋”。顺治末年在本县“兴屯田”,“刊易知由单给民”。康熙初又以“各项钱粮名色皆为地丁”,“颁以赋役全书及易知由单”,“一切杂项归并地丁”,以免却完纳时头绪庞杂。到雍正朝,“编审停止,丁归于地,并奉诏永不加赋,以后人丁原额,仍是康熙三十五年编审实数”。此后,人丁摊入地亩,一并征收,“人民负担,除田粮外,其他杂项亦属无几,而国家并无财政之虞”,大体反映了康乾盛世的情形。进入晚清(同治、光绪年间),政繁赋重,民不堪命。民国以后,有加无已,“一切税捐,名目既多,为数亦钜”,百姓负担更重,而连年军阀混战和政治腐败,使得政府财政状况也日趋恶化。
田赋为旧中国时代本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征收办法有过几次改变。据旧志,明代万历年间屯田等地共有1201732亩,年征收本色粮18389石有奇,折色银4576两有奇。清沿明制,不过随着“兵需渐减”,往往“以银解司,每石收籴价银七钱”。至道光年间,“粮米折色之事兴”,“征收时遂照市米籴价加数折收,强民纳钱,由是征粮、征钱二法并行”。据《宣化县新志·赋役志》所引“县署奏销底册”,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后,“实征银粮地”为1361321亩有奇,共征银4330两有奇,因“每两均摊丁匠银二钱七厘”,共摊896两有奇,故“以上共额征地粮、正摊丁匠”银5226两有奇,粮13886石有奇(除去乾隆年间“两次共减额粮”1274石有奇,实额征地粮为12638石有奇)。须说明的是,屯粮一项,“除被发旗、绿各营兵米,征收本色外,并折价收钱”,反映出征收货币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逐步取代着征收粮米。
虽然自道光至宣统年间,本县每年额征银、粮的数目迄未改变,但由于吏治败坏,还是弊端百出。以征粮言,“应征一石,有浮收至二石以上者”;以征钱言,“则任意高抬市价,每石折为制钱,多至十余吊,少亦三四吊不等,其实仍以七钱解司”。浮收、抬价的结果,百姓负担成倍加重,国库收入却无丝毫增加,尽为贪官污吏中饱私囊。鉴于这种情况,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直隶布政使廷杰“饬令各县改征实银,每米一石折征银一两四钱,每豆一石折征银一两二钱,每谷一石折征银七钱,核实解司,以除中饱,而体民艰”。但“不数年而各县官厅不征实银,易价收钱,其折征价目,每两增至合津钱十八九吊不等,人民更不堪其苦”。
民国元年,经顺直临时省议会讨论拟定,并经直隶省都督核准,于八月文告,规定自当年秋开始,“宣属屯粮、地粮,均照前清廷藩司所定米豆折银之数,以库平实银征收,外加火耗经费每两八分,不得沿向例征米,或折价收钱,从中取巧,亦不得于解司正耗额外加数取民”。十二月,知府仓永黔又“将从前代米代豆加收耗银自本年起免除,以示大公,并公布周知”。但到了民国二年十月,时局逆转,省议会中断,“一班官吏贪心复炽,联络各县”,以绿营、旗兵尚未裁尽为由,恢复旧章征收本色粮、折色银的办法。民国三年三月,县知事张继善遵奉直隶省公署电饬,通告,将额征地粮每征正银一两,折征银元二元,随征银数一律定为三角,归入正款,解交国库。这一办法自该年四月实行。通告并指出,“历年随粮带征警款及行政经费,为巡警薪饷要需暨县公署办公正用”,“自应仍照旧章,随粮交纳”。9月,又按直隶省财政厅所订改征折色办法,将本县应征屯粮自本年起一律改征折色,“每米一石改征银二两一钱,豆一石改征银一两八钱,谷一石改征银一两五钱,并照粮租改征银元”。新章规定“每银一两,折征银洋二元三角”。米、豆、谷定价银两较前各加了1/3。全县以每年实征数目计算,折合银元为50651元有奇。到了民国六年,直隶省财政厅发出训令,内称“今者共和再造,率皆恢复旧章,而口北各县之违法加征,亦在取消之列,自当归复元年临时省议会议决公布原案,照旧征收,以轻负担”。这样,伴随袁世凯洪宪帝制的破产和旧国会的恢复,本县田赋征收办法又基本恢复到了民国元年的规定。10月,县知事张继善发出布告,将应征屯米、豆、谷改折银及随粮带征警学各款、行政经费分条规定,计有:屯米,每石改征银一两四钱,每两折征银元二元三角,计折征银元三元二角二分,并带征行政经费宣钱二吊,警款宣钱六吊,学款宣钱三吊;屯豆,每石改征银一两二钱,每两折征银元二元三角,计折征银元二元七角六分,并带征行政经费宣钱一吊七百文,警款宣钱五吊,学款宣钱二吊五百文;屯谷,每石改征银七钱,每两折征银元二元三角,计折征银元一元六角一分,并带征行政费宣钱一吊二百文,警款宣钱三吊六百文,学款宣钱一吊八百文。此外,“火耗、运费名目”也“一概删除”。此后,除日本投降后国民党统治宣化期间一度征粮外,田赋征收基本上采用征收货币的办法。限于存留下来的材料甚少,20世纪20年代以后本县田赋征收情况,只有1937年和1941年的几个数字,兹不详述。
清代本县税捐,见于《宣化县志》(康熙五十一年成书)者有盐税、门税、缸税、牙税、杂税诸种,见于《宣化府志》(乾隆二十二年成书)者有盐课、当税、牙帖、烧缸税、田产税、牛驴骡税、马税诸种,因系康雍乾三朝时数额,故不一一详述。见于《宣化县新志》(民国十一年成书)者,因系晚清与民初情况,故移叙如下。
田房契税。定额征银10240两有奇,每年应征洋25955元有奇,溢征无定数。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以前,田房买契税九分,田房典契税六分。民国以后,买契正税六分,典契正税三分三厘,契纸每张五角。
屠宰税。无定额,每年约征洋6917元有奇。民国五年四月创始征收,又自九年十二月十六日起附加警捐。屠宰税附加捐。每年约收洋3400元。
当税。旧章每年每家额征银50两,三家当铺共征银150两。民国四年遵奉省财政厅令,改为每家征洋150元,秋后催收,一俟催齐,即行呈解省库。
牙税。无定额,每年约收洋2000元。旧章额设官牙纪5名,每名年交牙税银一两三钱四分,全年共征银六两七钱,秋后催收,催齐即行解省。自民国四年起,凡充牙纪者,一律领六等牙帖,每帖一张,帖费12元,新充之人,并随交帖捐80元,年额无定,全年共收洋2000元左右。
牙行盈余。无定额,每年约收银1550两,制钱6456吊。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奉省令整顿牙税时,谕令牙纪认缴盈余,并成立牙纪公司,每年所收盈余,除批解外,其余办理地方公益事项。民国十年财政所成立,此款划归该所管理。
牲畜税。无定额,每年约收洋3100元。从前牲畜税全年实收洋619元有奇,悉数津贴典史。自典史被裁后,此税归县署行政经费。自民国四年起,奉令解省,准各商包办,收入逐年增多。
煤窑税。每年额征银12两。从前煤窑四处,每处年纳税银3两。自民国三年,奉令停收,改归矿税局直接办理。粮捐底子。每年约收洋5000元。宣化粮商惯例,买粮付钱时,每价宣钱一吊,向有补底制钱一文,归籴户自得。光绪三十年将此项钱文抽充学款,由劝学所派员查收。民国后改为招商包办,近年间承包商人认交宣钱25700吊,分充劝学所及城区国民学校经费。
随粮带征警款。每年约收洋16657元。民国元年十一月临时自治会议决警款随粮带征,每米一石征宣钱六吊,豆一石征宣钱五吊,谷一石征宣钱三吊六百,每地丁银一两征宣钱七百,全年约收宣钱78000吊。历年不敷应用,民国八年改为地丁银一两征宣钱二吊。
随粮带征行政费。每年应收宣钱28051吊有奇,约合洋5610元有奇。民国二年八月临时自治会拟将从前各项差徭统入抽收行政经费以内,实行随粮带征,按带征警款三分之一为标准,以米、豆、谷、银四项,全年应收宣钱28051吊有奇,随即呈省民政长批准。
随粮带征学款。每年应收宣钱36000吊,约合洋7200元。民国六年,城乡绅董以小学教育亟待振兴,随粮带征学款自不容缓,拟定每米一石征宣钱三吊,每豆一石征宣钱二吊,每军谷一石征宣钱一吊八百,按宣化额征地米、地豆、军谷数,每年可收宣钱30000余吊,呈省核准后于当年10月公布实行。
田房契六分费用。每年应收洋24596元有奇,契税溢征,随之加多。旧章,田房买契正税外收牙用二分,充自治经费。自民国二年,遵奉省令提2/3充行政经费,其1/3仍归自治。至民国八年七月,依新章收费用六分,以一分五厘解交省库,以一分归自治经费,一分归巡警经费,一分归学费,一分三厘归行政经费,二厘作监证人酬劳及补助丈量不敷之川资。
另外,《宣化县新志》尚载有“学田”收入情形,计分劝学
所学田、第一高等小学校学田和第三高等小学校学田3项,
所收以租米为多,间或有宣钱、银洋。
又据民国二十四年成书的《察冶尔省通志·政事编》载,其时税捐有买契税、典契税、契税附加教育费、营业税、牙纪税、牙纪附加省教育费、屠宰税、牲畜税附加教育费、斗捐、斗捐附加治河费、车牌捐、差徭、矿产税、烟酒牌照税、烟酒税附加地方捐等名目。又言及“各县、局因举办警、学、自治各项要政,往往就地筹款,不免多立名目,迹近苛杂”。宣化当时为察哈尔省的一个县,故该志所载也大体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前几年本县的税捐情况。
又,1940年日伪“察南政厅官房资料科”印行的《察哈尔省各县实况调查报告(民国二十六年实况)》载有宣化县财政收支情况,“率多取材于前冀察政务委员会所刊行之《冀察调查统计丛刊》”。据之,作为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宣化县财政收入的税种和数额,“省款”部分计有田赋正款、田赋加省教育费、田赋附加省款差徭、田房契税、田房契税附加省教育费、田房契税附加学费6种,合计79000元;“县款”部分计有田赋附加、契税附加、屠宰附加、粮捐等21种,合计108048元;“省款”、“县款”下的各种税捐总计为187048元。
日伪统治时期,于1941年公布“地方税法”,大力整顿税捐,从而“岁入顿增”。其时税捐计分国税、政厅税、县税、镇村税四部分。“代征国税”部分计有契税、契税附加教育费、契税附加学费、契纸价、契税注册费5种,合计16988元;“代征政厅税”部分计有田赋、禁烟特税、禁烟特税政厅附加费3种,合计165803·90元;“县税”部分计有地租、房租、地捐、房捐等27种,合计665680·85元;“镇村税”部分计有地捐附加费、房捐附加费、门户费3种,系依据“地方税法”从“成纪七三六年”(1941年)起实施,由各镇、村征收,当年负担为每亩0·721元,每户21·551元,每人3·717元。
又,日伪统治时期,于“成纪七三五年”(1940年)公布“会计法令”,并制定市、县会计暂行规则,预算制度随之建立。据《宣化县汇览》所列,“岁入经常部”计1941年度预算额为669068元,比上年度增加280260元,“岁入临时部”计1941年度预算额为333406元,比上年度增加313405元。
三、财政支出
旧中国时代本县财政支出情况,材料既少,又零星而不连缀,仅就所见,录其片断。
据《宣化县志·俸廪志》所载康熙年间俸给,与本县有关者:分守口北道,先是挂衔山西,俸银坐支晋省,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后改为在本县存留俸工银两内支给,但未载数额,若按清初颁定经费,当为岁支银230两;参政,俸银130两,如系副使、参议、佥事等衔,照品支给;外役快手120名,工食银72两;轿伞扇夫7名,工食银42两;听事吏2名,工食银12两;铺兵2名,工食银12两。以上均坐支宣化县,共计白银498两。
又载知县以下俸银、工食银等项开支:总计148人,俸银139两5钱6分,工食银935两9钱;其中,知县俸银45两,典史、鸡鸣驿丞、儒学教谕俸银各31两5钱2分,门子、皂隶、马快人等,则各领几两工食银。
又有其他开支,计:县廪生,廪银64两,膳夫银13两有奇;龙亭修理银5钱;文庙修理银10两;春秋二季丁银40两;社稷山川等春秋二季祭银30两;无祀鬼神等祭银10两;望朔行香银1两;乡饮酒礼银10两;历日银3两;孤贫冬衣花布银28两有奇;贡生花红旗扁银5两(2年一办);会试举人盘费银15两(3年一办);新中文举人每人坊价银80两(3年一办);新中文进士每人坊价银100两(3年一办);新中武举人每人花红旗扁银5两(3年一办);新中武进士每人花红旗扁银10两(3年一办);顺天府科武晏赏杯盘银56两有奇;驿站工折光银4320两,遇闰加银360两。
又载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宣化驻军军需,“岁共该银22024两8钱,共该米5421石6斗”,“银在道库给,米在本县仓给”。
《宣化县新志》载民国六年公布实行的“随粮带征学款支配办法”规定:每年提取该款1/10充作出洋留学经费,如当年无留学生则另案存储,不得挪用;其余9/10划为20份,全县20万人,每万人支配1份,供本城扩充女学和各乡设立高等小学、国民学校之用。其余,“粮捐底子”以充学款,“随粮带征警款”以充警款,“随粮带征行政费”以充县行政经费,已详述于上文财政收入部分,惟警款、学款、行政经费等项每年各需支出多少,并无明文载出。
支出中尚有赈恤两种。一为孤贫口粮,清代额设87名,年领米3石6斗,共领313石2斗,若以每石折银一两4钱计,合银438两有奇。按四季由征收屯粮项下留支发放。民国三年四月省公署通令各县停支,准由县署活支项下开报,即遵照办理。之后又改为就地筹给,在牙纪盈余项下支放,列入预算。一为贫民冬衣花布,始于道光年间,定额银24两有奇,随同俸工赴司请领。民国初奉文停止。之后又在牙行盈余项下支放,列入预算。
《察哈尔省各县实况调查报告》载有本县1937年财政支出情况,《宣化县汇览》载有县1941年财政支出情况(分为“岁出经常部”和“岁出临时部”,科目甚详),本人已据以整理成详表,因为这对于社会史和经济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惟因篇幅过大,姑且割爱。
- 上一篇:落实气象为农业服务的方案
- 下一篇:中国财政税收管理制度革新方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