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税业务及节税建议探究

时间:2022-08-14 10:32:00

导语:涉税业务及节税建议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涉税业务及节税建议探究

企业税务筹划是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达到节税目的。但由于立法技术上的原因,企业在缴纳税种的选择上并不是唯一的,即便同一个税种,其税制要素的规定也不是单一。此外,在现行财务制度中,有些核算方法具有选择弹性,不同的处理方法将形成不同的纳税方案,由税收政策的这些差别所带来的选择性,为纳税人开展税务筹划提供了可行性。本文主要从增值税概念入手,论述纳税人增值税涉税分析与节税策略。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度的一种流转税。

一、增值税纳税身份选择

增值税对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差别待遇,为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可能性。人们通常认为,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重于一般纳税人,但企业为了减轻税负,在暂时无法扩大经营规模的前提下实现由小规模纳税人向一般纳税人的转换必然要增加会计成本,比如增设会计账薄,培养或聘请有能力的会计人员等。如果小规模纳税人由于税负减轻而带来的收益尚不足以抵扣这些成本的支出,则宁可保持小规模纳税人身份。

除受企业会计成本的影响外,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也并不总是高于一般纳税人。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生产特点作出有利的选择。我们用以下两个例子可说明这种选择的节税效率。

假定某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产成品中含有外购材料成本比例较小,年应纳增值税销售额300万元,会计核算制度也比较健全,符合作为一般纳税人的条件,适用17%增值税率,但该企业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较少,为5.1万元。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一般纳税人可抵扣进项税额,因此企业应纳增值税额为45.9万元(300X17%-5.1)。如果将该企业平均分设为5个企业,各自作为独立核算单位,那么分立后的5个单位年应税销售额均为60万元,就符合小规模纳税人的条件,可适用6%征收率。尽管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但5个企业增值税的总税负只有23.1万元(60×6%×5+5.1)。显然,划小核算单位后,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可较一般纳税人减轻税负22.8万元。

假定该企业为资本密集型企业,企业产成品中含有外购材料成本较大,进项税额较多(若为34万元),本环节的增值幅度比较小,其它条件均同上例。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纳税人企业应纳增值税额为17万元(300X17%-34)。而分立后5个单位增值税的总税负则为52万元(60×6%×5+34)。显然,划小核算单位后,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可较一般纳税人增加税负35万元。

二、兼营、混合销售涉税分析与节税策略

兼营是企业经营范围多样性的反映。从税收角度来看,可进行纳税筹划。兼营主要包括两种:a.税种相同,税率不同;b.不同税种,不同税率。现行增值税法规定,纳税人从事兼营业务,如果分别核算不同的业务,则分别计税,如果未分别核算的,则一律从高适用税率。因此,从事两种以上兼营行为的纳税人,应当分别核算:a.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在取得收入后,应分别如实记账,则可按其所适用的不同税率各自计算纳税额。b.兼营非应税劳务的,企业应分别核算应税货物或应税劳务和非应税劳务销售额,并对应税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收入按各自适用税率计算增值税;对非应税劳务的营业额,按其适用营业税税率征收营业税。

混合销售是指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税法规定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以上述业务为主,并兼营非应税劳务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发生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一并征收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提供营业税劳务,不征增值税,一并征收营业税。“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为主,并兼营非应税劳务”,是指纳税人年货物销售额与非应税劳务营业额的合计数中,年货物销售额超过50%,非应税劳务营业额不到50%。由于一般情况下,增值税的税负要高于营业税的税负,因此,纳税人应尽量将增值税的应税行为控制在50%以下,从而争取被认定为营业税的混合销售行为,只需缴纳税负比较低的营业税,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三、价外费用涉税分析与节税策略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购进扣税法,对于价外费用,虽然无法取得专用发票,但税法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外购货物(除固定资产外)所支付的运输费用以及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只要是经主管地方税务局认定方可开具的货物运输业发票,即可根据运费结算单据所列运费金额依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准予扣除。因此,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选择运输单位时,应选择能开具符合扣税要求的运输结算单据的运输单位。

四、销售方式涉税分析与节税策略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为促使购货方多买货物,往往给予购货方较优惠的价格。税法规定: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计税销售额;但将折扣额另开发票的,则不得从计税销售额中扣除。因此,纳税人在采用折扣销售时,应注意将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