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资本增值最大化论论文

时间:2022-05-27 05:42:00

导语:民企资本增值最大化论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企资本增值最大化论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资本运营概念及其民营企业资本运营的特征;民营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完善民营企业资本运营的对策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资本经营是一种经营管理理念的创新,是对生产经营理念的扬弃、资本运营是企业资本重新组合的一种经营活动、资本运营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存在几个主要特征、目前民营企业资本运营的模式很多、民营企业资本运营观念上的存在错误的认识、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阻碍了资本运营活动、资本运营操作上民营企业存在缺陷、缺乏民营企业资本运营的良好宏观环境、创新和树立正确的资本运营理念、改善宏观环境、强化民营企业内在管理和制度创新、实行全方位的企业人力资本运营、培养资本运营企业家等,具体请详见。

资本经营是一种经营管理理念的创新,是对生产经营理念的扬弃。实行资本经营,可以推动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本经营是一项对资本的筹划和管理活动,其目标在于资本增值最大化,资本经营的全部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一、资本运营概念及其民营企业资本运营的特征

资本运营是企业资本重新组合的一种经营活动,它是为达到企业经营目标而有效利用资本市场的一种手段,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最佳组合,以较少的投入或不需要增量投入,即可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和环境的变化调整,民营企业也正在进行发展的方向和投资的重点调整,其运用的手段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以资本运营为经营手段的方针得到逐步确立。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逐步完善,资本运营正在成为许多民营企业所采取的经营取向。

相对于一般的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来说,其资本运营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存在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民营企业的资本运营是以人为本的运营,重视人力资本是必须的;二是资本运营的重心是产权的运营。产权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战略资产这是民营企业资本运营着重强调的,同时是一种结构的重组优化;三是民营企业资本运营风险较高。民营企业资本运营非常重视运营风险问题,因为资本运营本身就是高风险的企业活动,运营中稍有不当,便有可能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四是民营企业把资本运营作为经营规模扩张的手段,通过兼并、控股、参股等方式迅速发展为大型集团。近几年来,民间资本向全社会各行各业进入的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在大部分竞争性行业呈现出国退民进的趋势。这也是民营企业壮大扩张的自然需求。当一个企业的产品需要在市场上扩大,而资本金又不足时,就需要用社会的方式或者国际化的方式解决资本的问题。一个企业要形成规模化的发展没有足够的资金是不行的,而资金的主要来源除了自己的资本积累外还主要靠社会融资。

目前民营企业资本运营的模式很多,主要包括民营企业直接与间接上市、民营企业并购、民营企业重组、民营企业组建企业集团、民营企业托管经营、民营企业融资租赁、管理层收购、风险投资等,民营企业的资本运营,应当根据企业自身条件的变化和不同的市场环境,灵活选择不同的资本运营模式,从而实现资本增值最大化的目标。

二、民营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对资本理解不深,资本运营成效低下,经营浮躁,以致出现了企业的短命现象,并成为难以突破的瓶颈。

1、民营企业资本运营观念上的存在错误的认识。从我国民营企业资本运营实践看,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认识误区:

(1)观念上对于发行股票筹集到的资金,错把无成本使用。众所周知,从财务管理和维护股东合法权益角度看,其实发行股票是资金成本最高的筹资方式。但在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认为,用股票筹资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随意使用这笔资金并不用担负任何成本及责任。

(2)通过资本市场投机来直接盈利。资本市场是企业的融资渠道,但许多民营企业利用买卖股票进行投机活动,企业经营主业反而忽视,且由于证券市场的波动,承担了许多相应的风险。甚至一些自认为是资本经营高手的民营企业,一方面利用兼并重组或直接投资等方法来制造证券市场概念题材,粉饰财务报表,使企业的股票价格上升,从中牟取暴利。这不但损害了公众的利益,而且破坏了企业的信誉,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埋下隐患。

(3)不少民营企业认为资本运营是万金油,能解决企业的一切问题。但却忽视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形成了本末倒置的局面。而且更有甚者,为了资本运营竟然无视法律法规、铤而走险,走上了违法之路。

2、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阻碍了资本运营活动。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许多民营企业存在产权不清晰、家族式管理水平较低、信息渠道不灵通、高素质资本运营人才缺乏等突出弱点,往往导致投资决策失误,资本运营决策不当,难以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和对外开放的形势。二是一些民营企业观念落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甚至进行挥霍性消费,缺乏资本运营的理念,缺乏长远发展的战略管理观念,即使一些产业准入限制已经放宽,也难以拓展其经营领域和规模。三是民营企业信用意识淡薄、信用等级较低,普遍存在财会制度不规范、内控机制不健全、企业之间欺诈时有发生等问题,而资本运作需要大量资金配套,结果导致其难以借助商业银行贷款进行资本运营。

3、资本运营操作上民营企业存在缺陷。

一是企业并购后的文化和战略整合,民营企业资本运营不重视,没有意识到战略和文化整合的重要性,并购预期的效果并不能够实现;二是资本运营战略决策不当。民营企业在进行资本运营过程中,战略决策正当与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战略决策不当,企业由此就可能面临灭顶之灾。这方面的例子可谓屡见不鲜,巨人生产的“脑黄金”,抓住了市场需求的契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但在其上市后,公司将筹集的大量资金进行盲目投资建设巨人大厦,以致出现了公司经营巨额亏损破产的局面。三是资本运营过程中市场化程度低。在民营企业资本运营活动中,从审计、评估、竞价、谈判等活动看,存在严重的政府干预,市场化的操作行为过少。

4、缺乏民营企业资本运营的良好宏观环境。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市场准入门槛过高。虽然现在强调要放开民营资本投资领域,使民营资本享有外资同等待遇,但是部门、行业垄断和歧视性的政策仍然不少;有些领域虽然允许民营资本涉猎,但体制性障碍却导致了明显的不公平竞争;与国有经济相比,民营经济在审批、生产、经营等环节,手续仍然复杂,这也使民营企业望而却步。(2)企业并购过程中中介机构服务不到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各类中介机构纷纷成立,在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国中介机构在企业并购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国外相比存在不少的差距。存在业务面窄、市场参与的力度不足、信息少、咨询服务功能不足、业务素质低、中介撮合力度不足。(3)法律保障不力、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民营企业在并购国有企业、保护土地使用权、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对民营企业的行政管理多达二十多个部门和单位,但在项目投资、资本投资方面却没有相应的主管部门和服务机构。民营企业投资者在履行程序、选择投资方向、争取技术支持等方面得不到有效服务,这些无疑都会影响到民营企业的积极性。

三、完善民营企业资本运营的对策

1、创新和树立正确的资本运营理念。

首先要高度重视资本运营在民营企业中的作用。一般来说,民营企业都是从产业经营起步的,这是立足市场的前提和必要。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种单一的产业经营将会束缚企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要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资本经营就成为必经之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资源融入更大范围的资源之中,进行优化重组,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本运营,充分发挥资源的最佳运营效益,实现企业规模效益的提高。其次要弄清民营企业进行资本运营的关键。资本运营应该为企业整体战略服务。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灵活的体制和创新能力,而并非资本运营的能力,因此企业不能像“投资控股”型企业那样,先取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然后再去整合企业或相关产业,谋取回报。应当围绕企业已有的产品和企业将来发展的方向,有意识地选择目标公司。换句话说,民营企业是为了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而进行资本运营,而不是为了资本运营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成功的资本运营必须以成功的产品运作为基础,没有成功的产品运作是不可能取得长远效果的,如果离开产品运作而大搞资本运营,会使企业陷入危险的“资本泡沫”中,最终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再次,必须强调企业文化在整合中的作用。资本运营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使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使资本更快、更好地增值。因此收购、兼并、重组之后的整合,是决定资本运营效果的关键。而整合的效果又往往取决于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能否兼容。最后,就是要不断发现培养专业人才。从一些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并不缺乏资本运营的意识,羁绊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才缺乏,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和中高级管理人才,这是民营企业最致命的弱点,具有专业资本管理能力的人才堪称民营企业的稀缺资源。

2、改善宏观环境。

(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首先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从法律高度上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这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民营企业进行资本运营的立足点。其次是加快立法步伐,尽早形成有关法律体系。必须在总结我国企业购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公司法》、《证券法》等有关法律制度。最后,要依法保护企业购并各方的权利。

(2)健全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近几年来,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获得长足发展,而且势头越来越迅猛。但总体而言,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全国规模的企业购并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无序、缺乏规范、监管不严的现象还较普遍,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产权交易信息不畅通,进而导致交易成本的上升和交易市场效率的下降。因此,应加强各地方性产权交易市场的联系和协调,尽早形成有序、公正、透明的全国性产权交易市场。

(3)拓宽民营企业资金筹集渠道。一要鼓励商业银行扩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范围和规模,建立为民营企业发展服务的金融机构。二要逐步消除对民营企业的所有制歧视,在企业股票上市、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方面降低民营企业的进入门槛。三要总结全国各地的经验,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担保基金,加快创立风险投资基金,适时地启动二板市场,为民营企业直接、间接融资拓宽渠道。

(4)消除市场准入壁垒,也就是要进一步放宽对民营经济的投资限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切实清理现行投资准入政策,在明确划分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类政策时,体现国民待遇和公平竞争原则,打破所有制界限、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凡允许外商投资和国有经济进入的领域,都应当允许民营企业进入。

(5)培育和完善社会中介机构。在西方国家,中介机构在企业并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选择并购对象到价格谈判,无一不需要中介机构的介入,而我国在这方面要积极学习西方国家,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

3、强化民营企业内在管理和制度创新。

(1)明晰产权,改革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变民营企业资本产权结构封闭单一的状况,民营企业应进行股份制上市、建立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制改造,广泛吸纳社会资本。通过企业股份制改造,建立健全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三会的设立制度以及运行机制,真正形成企业决策、监督和经营三权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企业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2)提高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使民营企业的管理由“人治化”向“法制化”转变。民营企业由于权力的高度集中,企业的工作经常是命令代替计划,随意性太强,尤其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这种现象更加突出。要适应资本营运高风险的特点,民营企业就必须通过科学的制度和程序,使民营企业资本营运风险降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制度化。(3)培育自己的主营业务和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要想进行资本运营,必须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盲目进行资本运营走入扩张和多元化的误区。

4、实行全方位的企业人力资本运营。

在人力资本运营中,必须运用多种手段激活人力资本的潜能,使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变成为现实的生产力。为确保这一特殊资源的有效运营,在实践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1)建立科学的人才筛选与录用机制。在企业资本的运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并体现资本特征的就是人的因素。因此,在企业中确定人才的筛选,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筛选真正人才是企业的首要工作。(2)实施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本开发战略。对人力资本的运作不能仅仅停留在现有的表面的人力上,要真正运作好人力资本更重要的是做好开发工作。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本开发的主要内容应放在企业文化教育、人力潜能开发、技能培训及确立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和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本的配置上,必须坚持量才使用的标准,一是因岗用人;二是人与人的有效合作。为使企业达到全方位人力资本运作,必须建立自己的人力资本运作规划,开发人才,留住人才,利用人才。

5、培养资本运营企业家。

资本运营是企业经营理念的一种创新,更是高层次的管理技能、手段与方法。资本运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企业家队伍的建设。企业家是企业的人格化代表,是需缺的一种人才,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存在卓越的企业家,企业家对企业未来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日本,之所以有纵横世界市场的索尼、本田、松下等一大批著名公司,就是因为有盛田昭夫、本田宗一郎、松下幸之助等一大批具有卓越素质和才能的企业家;在美国,之所以有誉满全球的微软、苹果、通用等驰名企业,也就是因为有比尔·盖茨、乔布斯、韦尔奇等一大批企业精英。我国民营企业要达到可持续发展,就离不开一批优秀卓越的民营企业家。他们不仅能搞好生产经营,更要善于进行资本运营,他们有敏锐的眼光、过人的魄力和无穷的创造力,他们有灵活的资本运营技巧,有先进的资本运营观念和资本运营能力,引导企业在搞好生产经营的前提下不断开辟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