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税收制度调节我国个人所得税分析论文

时间:2022-04-09 02:52:00

导语:国内外税收制度调节我国个人所得税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国内外税收制度调节我国个人所得税分析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介绍;研究背景;税收的最终归宿比例税;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性;总结与未来工作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公共财政学是研究在政府影响下资源分配和收入分配模型是如何运作的、个人所得税对于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税收征管能力是现在每个所得税制度有效实施的保证、中国税制政策、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国外的税制政策、原来的劳动提供者有可能在征收比例税时提高自己的劳动供给量、原来的劳动提供者有可能在征收比例税时提高自己的劳动供给量、累进性的计算、中国个人所得税公平性分析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关键词:公共财政论文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归宿公平性

1.介绍

公共财政学是研究在政府影响下资源分配和收入分配模型是如何运作的。税收作为政府的收入以及常用的宏观调控工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税收的一个的调控作用是缩小贫富差距,增加社会的公平性,在这一方面,占有税收总额不足7%的个人所得税成为税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税种。在经济发达国家的税制体系中,个人所得税大都为税制体系中的主体税种,在整个税收收入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它同时又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发挥了财政收入和收入分配调控并重的双重职能。对于我国来说,长年以来,政府一直在努力使得个人所得税能够较好的起到调节功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个人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对于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调节收入分配和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个人所得税是我国最重要的税种之一,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每一位百姓的切身利益。那么,作为一名或即将成为一名合法的纳税人,我们所缴纳的税收的征收原理是什么?其归宿又是什么?个人所得税的承担者到底是谁呢?是我们印象中的每一位以劳动力为商品换取薪金的普通劳动者?还是雇用劳动力以营利方式谋取最大利润的各个企业单位?还是两者兼有呢?随着经济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我们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再次见到第四次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呢?又或者随着收入分配的调节,贫富差距的加大,个人所得税能否起到预期的“劫富济贫”作用呢?如果能,其公平性又是怎样体现的呢?带着许多疑问,我们将以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归宿和公平性研究为课题,结合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研究。

当然,我国个人所得税无论在课税模式、费用扣除标准还是税率方面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我们在本文的最后章节,也根据我们所分析的理论框架,给出了一些给予个人观点的具体建议。本文后续的组织为:第二部分是对于研究的背景性介绍,包括中国、美国、英国和俄罗斯的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第三部分是对于个人所得税最终归宿的分析;第四部分是利用各国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性的对比,对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性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总结了目前中国个人所得税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六部分是对于本文的总结和未来工作的介绍。

2.研究背景

2.1中国税制政策

现代信息技术在个人所得税征管中的综合运用,具有强有力的税收征管能力是现在每个所得税制度有效实施的保证。2006年年初,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原来的800元提高至1600元,年末又了年所得12万以上的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的办法,这是我国个人所得税自1980年9月开征以来的第三次改革。

具体政策如下:

征收对象: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

征税范围: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见后)。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见后)。

三、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

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根据05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工资、薪金所得应根据国家税法统一规定,严格按照“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的政策口径掌握执行。除国家统一规定减免税项目外,工资、薪金所得范围内的全部收入,应一律照章征税。这一条款进一步明确了征税范围,避免了因为名称模糊造成的偷税漏税现象。

税率计算:

对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为:

表1是对于工资、薪金进行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方式,单位为元(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对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税率表为:

表2是对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税率计算方式,单位为元(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2.2国外的税制政策

在经济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涉及每一户家庭和每一个有正常收入的居民,以综合收入为税基,以家庭为基本纳税单位,实行自行申报为特征的综合所得税制是现在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一个基本税制模式。

发达国家关于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问题的研究较多也都较为透彻。综合现今国外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的情况,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1)普遍采用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税率有两种形式,一是比例税率,二是累进税率。

据资料显示,除巴哈马、百慕大、特克斯和凯科斯岛、开曼、阿联酋、瓦努阿图等国家或地区没有开征个人所得税外,只有玻利维亚、根西岛、曼岛、牙买加及冰岛等极少数国家采用单一比例税率,其余各国都实行累进税率,其中主要是超额累进税率。

(2)累进税率的级次趋向减少

(3)对一些不固定的收入采用不同的税率

(4)申报形式不同,与之对应的收入级距也不同(梁芬,2003)

表3至表4分别列举了当前美国、英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而俄罗斯则采用单一税率,统一为13%(这是整个欧洲最低的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水平)(Worldwide-tax,2006)。表格如下:

3.税收的最终归宿比例税

当政府对劳动者按税率为t征税时,此时劳动供给者放弃一小时的闲暇的机会成本就相应减少了(1-t)ω。这就导致劳动者的预算约束曲线的斜率由原来的ω,降低为(1-t)ω,由此而导致劳动者只能在变得平缓的预算约束线上,选择较低的无差异曲线。从最终结果来看,由于征收比例税,导致消费者的劳动激励下降,从而减少了劳动供给。不过因为每个人的偏好不同,所以,在有些情况下,原来的劳动提供者有可能在征收比例税时提高自己的劳动供给量。(如图1)

假定闲暇是正常品,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任何工作时数而言,所得减少都会引起闲暇消费的减少,但是闲暇的减少又意味着工作的增加,因此,收入效应导致劳动者多提供工作量。在另一方面,税收减少了劳动的实际所得,所以,闲暇的机会成本降低,又产生了替代效应,引起劳动供给的减少。而在实际中,究竟是收入效应更大还是替代效应更大,在具体情况下很难说清。

累进税累进税的征收导致高收入的劳动者的预算曲线在各个征税点产生弯折,并且由于累进税在较高的阶段的税率也更大,所以累进税所导致的预算曲线在各个拐点处向更趋于平坦的斜率弯折。尽管我们已经知道了预算约束弯折情况的变化趋势,由于个人偏好的差异,使我们依然难以从图形中得出准确的结论。(如图2)图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众所周知,税收相当于政府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之间加入了一个楔子。对于税收所造成的社会财富的损失姑且不论,单就税收本身而言,无论税收的征收对象是谁,最终的税收归宿都是一样的,因为税收承担的多少从图形上看是由供给和需求曲线本身率所致:弹性较大的曲线由于在同样自变量情况下,截距变量要小,所以在有税收抑制消费和供给时,所承担的税收部分要小(见图3),因此得出结论,可以通过改变曲线弹性将税收转嫁给弹性相对低的一方。

对于劳动力供给的弹性问题,西方一些文章如(Goerke,2005)(Lo,2005)认为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有扭曲是不正确的,因为至今仍不存在一个合理的度量标准来严格证明个人所得税对家庭提供劳动有抑制作用,而且由于国外(例如美国,中国的城市劳动者也是这样)的社会保障金主要来源于个人所得税,而且个人社会保障金与养老金与其所交纳的所得税有某种关联,因此不能说高的个人所得税率对劳动供给是有抑制作用的,因为这还要涉及到个人的跨时期选择。而且也有文献指出“长期内厂商的曲线弹性较大”——这意味着厂商在长期内对劳动的需求曲线弹性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劳动者虽然在长期内有进入和退出,但可以认为保持不变”,即劳动供给曲线弹性较差(范里安,2006)。(平新乔,1992)也指出“所得税对劳动努力程度的不利影响是轻微的,甚至有提高劳动努力程度的倾向”。郝春虹(2005)则在劳动所得的收入效应往往大于替代效应和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低,劳动供给弹性几乎为零的基础上认为我国闲暇接近吉芬商品的性质。

因此可以认为,劳动力的供给是缺乏弹性的,所以个人所得税几乎都由劳动的供给者来承担,即个人所得税的最终归宿是劳动的供给者,而企业主则承担极少的部分(当然他们也需要交自己的所得税)。

4.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性

劳动力供给者是个人所得税的最终归宿为我们公平性研究带来了方便。由于所有人——包括企业主都是劳动的供给者,因此劳动的需求方即企业主无需被计算两次——首先计算他们在雇工时的税负,再计算自己提供劳动时的税负。对公平性没有定量的计量基准和度量元,主要分为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两种。横向公平:所有人偏好相同,如果个人可以自由选择,任何税制都符合横向公平;所有人偏好相同,预先存在的税制不会造成横向不公平(Rosen,2003)。纵向公平:使用累进性作为纵向公平性的度量依据。目前并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两者之间有着必然联系,但是(Chu,1999)一文指出累进性高的收税国不公平程度显著降低,下面将就累进性进行讨论,以确定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性。

4.1累进性的计算

对税收体制的累进性研究很多,结论也不尽相同。但是,多数研究表明,大部分国家的所得税具有累进性。

(Rosen,2003)给出了两种计算累进性的方法,公式(1)(2)如下:

这两个公式分别计算了一种税制的累进性大小。其中,T0、T1分别是收入水平I0和I1时的真实纳税额度(I0<I1)。对于第一个公式,它按照平均税率对收入的改变来衡量累进性的大小;对于第二个公式,它用税收弹性变化与收入弹性变化的比来衡量累进性的大小。以上两个公式都能计算得到一个累进性的值,但是,对于第一个公式,它是有单位的。对于不同的货币表示的收入,它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如果美元的汇率是8的话,那么,用美元表示得到的结果将是用人民币表示得到的结果的8倍。所以,公式(1)在国际横向比较上存在局限性。而公式(2)则用两个没有单位的值(弹性值没有单位)的变化比来衡量则可避免这种问题。当然,如果对于一个国家税收的纵向比较,则两种公式都适合。

我们对上述的四个国家的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分别用公式(1)(2)计算得到以下结果:

表5-8是利用两个累进性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中国、美国、英国和俄罗斯的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结果,其中V1为利用公式1计算得到的,V2为利用公式2计算得到的结果,对于中国的累进性计算,我们只采用了对于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来进行计算。

4.2中国个人所得税公平性分析

由上一节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美国英国的个人所得税累进性计算结果递减,而中国在41600元收入以上区间内计算的结果为递增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税制的累进性比较高。在美国,我们看到随着收入的增加,v2的值减少,也就是说,收入多的人对于税后的相对贡献减少;在英国,采用简单的三级税率制度,但是,从v2的计算我们看到他们的累进性跟美国相似。对于俄罗斯这种采用单一税制的国家就更不用说了,无论收入高低,所征的税是完全按照一样的比率13%,根本没体现出多得多征、少得少征的原则,所以,毫无累进性可言。对于中国来说,就很好地掌握了这一重要原则,以减少贫富差距。当然,对于41600元以下的区间,我们看到计算的v2值变化很大,这只是一个例外的现象。

可以看出,中国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性较美国和英国的累进性更强,单从累进性来分析,中国个人所得税更具公平性,从图6中也可以看出这样的结论税收轨道,同时充分考虑个人的各种生计费用

税率选择

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9/5级两套税率,过于繁杂,不利于操作,同时促使许多人隐瞒所得以降低边际税率档次,为避税提供了激励,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工薪所得最大边际税率过高,不利于于吸引人才和资本。另外,勤劳所得的边际税率高于非勤劳所得的边际税率,不利于鼓励勤劳致富。

为此,可以考虑合并两套税率,并参考国际上比较成功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减少级次到3-5级;适当降低最大边际税率,保证在吸引人才和资本方面的国际竞争优势;对各种勤劳所得、非勤劳所得一视同仁。

征收管理

我国目前没有一个健全、统一而有效的个人收入监控体系,这为偷税、漏税提供了便利,极大地阻碍了个人所得税征管;征管手段落后,过分依赖于人工,准确性不高,精力不够;对偷税、漏税惩处力度不大。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下措施:

逐步完善对个人收入的监控,将个人收入的流动纳入一个统一的记录体系;

拓宽自行报税的纳税人范围以及申报面;

提高税收征管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提供的优势;

加大对偷税、漏税行为的惩罚力度,形成威慑力。

公民教育培养公民对纳税的认同感、光荣感是税收征管当中极为行之有效的措施。政府和学校应该增加对税收知识的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的纳税义务,增加偷税、漏税行为在道德上的机会成本。

5.总结与未来工作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税收制度。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青睐,在税收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个人所得税大都为税收体系的主体,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发挥着财政收入和收入分配的双重职能。我国政府也一直在努力使得个人所得税能够较好地起到收入调节的功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个人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在促进经济发展、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起了本文的框架。研究税收对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后,我们发现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弹性很小,个人所得税的最终归宿是劳动力供给者。所以,本文不考虑个人所得税对企业主的影响。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性也就体现在对个人收入的调控和平衡上。

公平性的一个度量依据是累进性。多数研究表明,大部分国家的所得税具有累进性,而税后收入比税前收入更不平等的现象并不多见。在累进性较强的国家,税收制度可以显著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在不存在避税现象的情况下,累进性能较好地度量公平性。因此,我们通过分析累进性来衡量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性。

和美国、英国、俄罗斯等个人所得税征管比较成功的国家进行横向比较后,我们发现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率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如累进级次过多、边际税率过高、涵盖面太窄、费用扣除标准不够人性化等,影响了累进税率在调节收入中的实际效用,有失公平性。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些建议。

最后,我们的研究还存在一些盲点,如避税、灰色收入等。税法模糊的界定为避税提供了可能,“合理避税”问题普遍存在,这导致税基减少。

而且,高收入阶层和富人更容易寻求各种“合理避税”的途径,使其缴纳的税收反而比低收入者少,这有悖于公平原则,而对于如何衡量和改善这方面的税收政策,是我们目前还没有考虑的我国的灰色收入问题也比较严重。据统计推算,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的隐性收入总计达4.4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24%(王小鲁,2007)。这使得个人的实际收入没有得到全面的监控,个人所得的累进档次比实际应在档次低,造成个人所得税的流失,弱化了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能力。

这些都干扰了个人所得税有效地发挥其效用,是研究个人所得税所难以回避的,可作为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