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
时间:2022-10-29 03:27:00
导语:国企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提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有企业财务部门的职能逐渐由单纯的核算转移到管理和控制上来。如果国有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混乱、不规范,就会直接导致贪污、挪用、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的发生。因此,企业内部财务监督机制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加强财务管理,实施企业内部控制与监督,是确保国有资产正常运作和加强反腐源头建设的重要环节。
国有企业集团要达到主业突出、实力雄厚、管理科学、效益一流的目标,就应当建立健全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其建立健全及实施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一个设计科学、运转有效的财务控制监督体系,对于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提高企业集团的经营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维护国有权益,严肃财经纪律。
一、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的概念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是指企业集团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通过建立与完善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和集团内部财务监督制度,对集团及下属企业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经营活动及业务往来、资产、成本、费用、利润分配等方面事务实行内部约束和自我监督的管理活动。
二、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的作用
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机制既是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核心,也是企业经营计划目标实现的保证。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财务控制与监督活动渗透于企业管理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因为,企业的一切经营过程最后都反映为会计数据,财务部门对业务过程最直接的控制与监督主要是通过核算来实现,对每一项收付和债权债务的发生都会在账面上反映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最基本的控制与监督。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决策的分散化、竞争的自发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给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财务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及时、充分地揭示和反映市场状况。对每一项经营业务的办理,遵循授权、批准、经办、核算分离的原则,杜绝越权行事的现象,避免影响企业经济收益,造成违规的风险。财务部门在控制与监督过程中,以会计资料为依据,以有关财经制度为标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建立健全内部风险防范体系,有效防范各种风险,起到控制经济活动按预定计划目标进行,并报告所发现的违法违规的财务风险事件的作用。因此,只有加强集团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才能维护市场经济良性运转和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才能维护国家财经纪律和经济秩序;才能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才能确保企业资金的流通与安全,有效地避免和消除可能的风险。
三、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体系的内容
构建科学有效的财务控制与监督体系是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与监督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制度建设、人员管理和考核体系建设等方面。
(一)制度建设
制度是实施财务控制与监督的依据,也是考核财务监督绩效的依据。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的制度建设包括国家的相关财经、税务、审计等政策法规,企业集团为规范促进集团发展制定的相关制度,企业集团的下属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的制度。完善的制度是财务控制与监督能够有效执行的基础与保证,企业集团应当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制定一系列企业运营制度,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和监督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资金管理制度;货币资金及往来户结算管理制度;产品、原材料、设备等资产购销和管理制度;在建工程管理制度;递延资产管理制度;对外投资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销售及收入管理制度;利润分配管理制度;部门负责人离任审计等制度。
(二)人员管理
制度是靠人来执行的,制度监督是一种静态监督,有制度不等于制度就能够被有效贯彻执行,如果不对企业经营者的日常经营活动实施会计监督,企业既定的目标就可能异化。通常的模式是集团总部向所属企业派驻财务负责人,而财务负责人正是以其独特的地位代表资产所有者对公司日常的财务活动来履行监控职责。财务负责人既要对经理层负责,即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又要对集团总部负责,即侧重财务资源的安全性和增值效果方面的责任。
(三)考核体系建设
为更好地保证监督效果充分发挥,打开信息反馈的渠道,要建立合理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对财务委派负责人员进行激励和约束,使其能主动为了企业的整体利益而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考核体系建设主要包括考核指标设定和考核方式选择。在考核指标上,可以根据各种制度设置一系列指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四、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的实施
国有企业集团要实现内部财务的有效控制和监督,应着重抓好财务预算控制与监督、重大资本与财务事项控制与监督、财务委派负责人制度实施、财务检查与审计监督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财务预算控制与监督
财务预算,是集团对下属单位一定时期内资金运动所作的安排,也就是以货币形式对一定时期内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有关资金方面预测的具体落实。通过编制预算,集团公司可以全面掌握所属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争取工作的主动权。预算确定后,要对各实施财务预算单位辅之以对等的责权利关系。通过财务预算的动态管理,对子公司及分支机构的主要财务活动实施有效控制和监督。
财务预算控制的主要环节:确定预算的项目、标准的程序;编制和审定预算;预算指标的下达和责任的落实;预算执行的授权;预算差异的分析和调整;预算业绩的考核和奖惩。
(二)重大资本与财务事项控制与监督
为了保证整个集团发展战略目标实现和资本经管的安全,规避风险,减少失误,集团公司应建立企业重大资本与财务事项报批制度,即凡属重大资本与财务事项均需经集团总部审批后才能办理。企业重大资本与财务事项包括重大投融资、对外担保、合并、分立、转让、中外合资合作、公司制改建、注册资本变动、工资制度、财务预算、资产损失处理等。
1.重大投融资已成为一些子公司转移资本,逃避债务的渠道,增加了企业风险,造成国有资本流失。集团总部必须严加控制,其主要措施是实行额度控制,即限额以上项目必须报集团审批。
2.企业对外提供担保,形成了或有负债,往往难以摆脱责任,从而造成资产损失,即使有幸避免连带责任,也会牵扯很大精力,影响企业经营。因此,集团公司对担保事项应当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3.对资产损失处理更应从严控制。资产损失,包括坏账损失、存货损失、股权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在建工程损失、担保损失等等。处理资产损失,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是核实损失,基层单位应当取得足以说明损失证据,对损失的资产项目,金额予以确认;二是查清责任,集团公司应组织人员对造成资产损失的责任进行检查,其中属于违法违纪行为造成的损失,应当按照党纪国法的有关规定,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人员予以处理;三是按照企业内部资本与财务管理办法规定审核核销。
(三)通过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实施财务控制与监督
财务负责人委派制是被委派者和委派者之间的一种委托关系,委派制的目的是执行会计监督的会计人员与被监督的企业分离,不存在人事及利益经济关系,以便具有公正性。集团子公司财务负责人由集团公司委派并对集团公司负责。派出的财务负责人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扎实的财经知识和财会专业知识,比较丰富的财会工作领导经验。集团公司要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遵纪守法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定期组织对派出财务经理的述职和考核,通过各种激励和约束机制,保证派出财务负责人在财务管理与监督控制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财务委派负责人的职责主要是:(1)负责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和集团财经制度,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必要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2)负责组织编制企业财务预算,决算,利润分配或弥补亏损方案以及资金使用调度计划,费用开支计划,筹融资计划;(3)负责组织会计核算,审核企业财务决算结果,确认其准确性,及时报送集团公司和有关部门;(4)参与企业资金使用和调度,贷款担保,对外投资,产权转让,资产重组等重大决策;(5)及时发现和制止企业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和可能造成资产损失的经济行为,并向企业领导和集团公司报告;(6)定期向集团公司报告子公司的资产运作和财务管理情况,重大经营管理活动情况要及时向集团公司报告;(7)负责企业资产运行的监管和绩效评价,防止资产流失。
国有企业要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主体和责权明确的法人实体,就必须加强财务控制与监督。但财务监督制度的健全,非朝夕之功能够完成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调动企业各方面的力量来加以完善,需要财务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更重要的是企业领导人员要高度重视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管理工作,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和执行财经法规,积极支持和保障财务会计机构履行职责,确保财务人员能在事前、事中参加企业经营决策,而不单纯是事后监督。总之,企业领导者和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在企业集团的领导下,共同努力搞好财务控制与监督,从“管理”中要效益,将企业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约束机制的市场经济主体。
- 上一篇:控股公司预算管理研究
- 下一篇:财务舞弊与防范研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