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文明创建思考
时间:2022-09-18 11:13:00
导语:地税文明创建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总书记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地税机关作为经济执法部门正是展示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她要求我们必须建设严格依法治税、公正执法的政治文明,优质高效服务、廉洁从税的精神文明,完成税收任务、调控经济的物质文明。开展文明行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政治文明、物质文明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多年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的成功实践,我们连云港市地税局党组一班人深切地认识到:与时俱进地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也是适应市场经济、转变政府职能的内在需要。综观地税十二年发展历史,文明创建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成为推进地税事业不断发展的主旋律,同时成为实现干部自我教育、提高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税收改革的逐步深入,这一表现更为突出、新的形势为地税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注入了新的内容,如何在新形势下增强地税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并使其走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前列呢?按照市文明办的调研要求,根据地税系统的实际情况,我们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摆正地方税收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一)地方税收为地方各级政府建设精神文明提供了物质基础
马列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决定税收,税收的归宿是发展经济,只有地方税收收入增加了,地方政府才能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精神文明的各项硬件设施建设。同时,如果地方财力增强了,就可以减少中央财政的压力,并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扶持贫困山区,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壮大实力,最终缩小贫富差距,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他们的精神面貌。
(二)地方税务机关及其征管范围是精神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
税务机关是党和国家的一支重要执法队伍,其执法水平,执法程度的好坏,直接代表了党和国家的干部队伍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精神文明建设成效,因此,地方税务机关又是精神文明的一个窗口和缩影。另外,由于地方税务机关所征管的范围大部分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又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窗口行业,其服务质量的好坏,也代表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对外形象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和公民的文化素养,因此,地方税务机关及其征管的行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处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三)社会精神文明为地方税收开辟了广阔的税源
税收收入的增长依赖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要高速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离不开人的素质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实质就是加强人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提高公民的素质。因此,如果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了,公民的文化素养、劳动技术水平必将得到提升,也就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最大最好的条件,这就为税收收入的增加提供了保障。另外,由于地方税收的征管范围又正好是精神文明建设中应重点抓好的基础工程,如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建设、旅游服务业的发展、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业质量效益的提高,都为地方税收收入开辟了广阔的税源。
(四)精神文明为地方税收提供了良好的纳税环境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开展,公民的素质会不断的提高,守法遵章经营,依法准时申报纳税的观念会不断深入人心,这就为地方税收提供了良好的纳税环境。
二、充分认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密切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早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就曾指出:少数地方和单位忽视思想教育、忽视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仍然存在。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地税的文明创建工作还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品牌意识不强。我局已经连续三次被评为省市级文明单位;民主评议行风、机关效能建设、政务公开等行业评比也都名列前茅。然而,从总体上看年年都是一个模式。如何创新,打造一个有本单位、本系统特色的品牌?则较少去考虑。这无形中制约了文明创建的效果。二是敬业精神营造不够。当前,我们比较缺乏的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三是群众参与意识不浓。我们在抓文明创建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头热”、“一头冷”的问题。四是文明服务理念不牢。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是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地税机关为此进行了不懈地努力。从一次微笑、一张凳子、一声问候、一杯热水,到一站式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都体现出了文明创建的本质要求。但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服务理念,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五是文化生活水准不高。从总体上讲,地税系统业余文化生活仍然比较单调。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事实证明,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促成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在祖国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正确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是非标准,把握正确方向,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在肯定几年来地税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把地税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其保证与服务作用,推动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积极探索,建立与新时期地税相适应精神文明建设框架
邓小平同志指出:“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因此,地税精神文明也要抓住“建设”这一重点,不能忘、不能软、不能松、不能虚。就此,我们提出了增强地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效性“六个四”设想。
(一)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文明创建是以一定形式的载体来体现的,同时创建工作不是孤立的,是与税收工作具体内容融为一体的。文明创建是个务“虚”的工作,使之由“虚”变“实”,既要轰轰烈烈,又要扎扎实实,必须通过贴近税收工作实际的内涵丰富的形式来实现。空洞口号、摆花架子是没有思想性和实践意义的形式,只能脱离实际,徒有虚名,达不到文明创建的真正目的。
二是严格执法与文明服务的关系。税务机关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的特点就在于既要文明服务,更要严格执法。执法是前提,服务是基础。在纳税意识亟待提高的今天,履行纳税义务和享受优质服务存在着不对等性。这对税务人员实施文明征税、提供优质服务、坚持依法治税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坚持把纳税人的正当需求作为第一工作信号,坚持把纳税人的满意度作为判断工作的标准。
三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是党中央在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决策。“围绕中心,围绕发展,服务基层”是文明创建的共性要求,作为经济执法部门和税务基层单位,由于行业不同、区域不同、职能不同和实现其职能的人文环境不同,在开展创建活动时,一切从实际出发,选准抓手,选准主题,既要营造共性的创建氛围,更要注重单位实际,开展有特色、有个性的文明创建实践活动。
四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渐进发展、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地税十二年创建历程积淀的许多实践精华凸现在地税协调发展中,已被各单位广泛认同。新形势下的文明创建既要体现继承性,又要反映时代性,更要富有开拓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连云港“四城同创”的新形势、新机遇,不断为创建工作注入新理念、新内容和新形式,从而以更高的要求、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工作,全面提高地税人的文明程度和整体素质,实现地税工作新跨越。
(二)坚持“四项原则”
1、巩固、提高、延伸、辐射的原则。在保持和巩固原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稳步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管理质量和建设目标,使精神文明建设范围和创建层次得以扩大延伸,把握工作主动权。
2、统筹兼顾、广泛参与的原则。要加大各级文明创建力度,地税系统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主要是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系统内文明分局、青年文明号等活动,而这些活动均具有明显的群众性。因此,要通过加强教育或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全体人员的参与意识,使他们能够坚持从自身做起,从工作岗位做起,并在思想上潜移默化,主动融入文明创建工作中去,从而把精神文明建设转化为自觉行动。
3、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的原则。“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榜样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在精神文明建设全面铺开的同时,要重点把培养一批示范点和典型,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带动各项工作,激发各单位比、争、创的干劲,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
4、精神文明建设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要摆正业务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业务工作虽然是中心,但精神文明建设却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搞不好,本职业务工作就会受到冲击,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承的。我们对“两个文明”建设要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克服“两张皮”现象,从而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税收业务有机地融为一体。
(三)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对精神文明建设定指标、图虚名,为创建匾牌而开展转变为以精神文明建设为“纲”带动其他各项工作,切忌走形式、摆架子;二是由按照上级要求及领导意图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转变为群众性的工作,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让精神文明建设深入群众、深入人心,在最基层遍地生花,实现底层突破,全面发展;三是由“跟着感觉走”的盲目开展转变为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地开展,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量化细化,合理分解到各个岗位,全方位提高管理质量;四是由阶段性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转变为日常性地开展,逐步完善机制,经常督导检查,狠抓落实,不搞“一阵风”,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四)夯实“四项基础”。
1、加强组织建设。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三级组织网络:一是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为成员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并切实强化其职能,具体负责整个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计划、组织、开展、检查、考核等项工作;二是由分局长、(廉)职监察员和信息员组成基层组织;三是加强各级党团组织建设,发挥党团组织的战斗团队作用,自上而下,形成网络,统一步调,求实进取。
2、加强素质建设。首先,在政治上,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在现阶段的各项政策方针、党的理论知识,以此来统一思想,全面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并以此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其次,在业务上,要深入开展税收法规政策、管理技能、征管程序、执法行为、计算机应用等学习活动,切实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新时期税收工作的需要。第三,认真落实干部竞聘上岗、一般干部“双面选择、优化组合”、待岗、辞退、淘汰等各项人事管理制度,强化竞争,优胜劣汰,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建立起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能出能进、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干部管理体制,促进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加强基层建设。彻底改变机关、基层“两重天”的现状,要舍得向基层投入,实现人、财、物向基层、向征管倾斜。一是要加强软件建设,要为基层配备一个好班子,建立一个好支部,制定一套好制度,创造一个好环境;二是为基层更新办公设备,改进服务手段,加大征收电子化和办公现代化建设力度;三是加大对业余文化生活设备的投入,加强“五小工程”建设(小食堂、小菜园、小沐浴室、小娱乐室、小接待室),保证基层干部职工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4、加强管理体制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税收任务作为两大块指标,同时纳入年度目标管理,纳入干部政绩考核,纳入各类考评与评先工作,实行日监测、月统计、季考评、年总结,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软”指标“硬”管理。
(五)实施“四项工程”。
1、优化服务工程。优化服务作为新征管模式中的一个基本点,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和深化征管改革的需要,是深化征管改革、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最基层分局,作为地税部门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其服务意识的强弱和服务质量的好坏,与地税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也是最为直接的体现。所以,必须抓住优化服务这一关键环节不放松,在总结以住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创建一套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的优化服务体系,通过完善税法公告宣传咨询系统、发挥多功能办税服务厅(室)作用、建立规范简捷的业务流程、全面加强税务管理,继续推行和完善服务承诺制度等,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优质服务。以办税服务厅(室)为主阵地,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和“一站式服务”,从细微环节出来,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地税系统和纳税人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把基层办税服务厅(室)建设成为展示地税风貌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2、环境优化工程。着力为纳税人营造四种环境:一是消除脏、乱、差,营造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二是深入推行文明用语,杜绝文明忌语,营造礼貌文明的语言环境;三是坚决消除“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的官僚作风,营造诚挚热情的心理环境;四是坚持依法治税、依率计征、营造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通过营造这些环境,使地税人员做到文明收税、礼貌待人,让纳税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去,这本身就是对地税工作的最高评价。
3、创建“文明工程”。“文明安全”工程不是一般的达标活动,也不是解决治安问题的权宜之计,而是一项提高全员素质、维护社会长治久安、营造安全工作环境和稳定工作秩序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集思想教育、政治工作、组织建设、社会稳定、文明创建和行政管理于一体的综合载体,抓好这一工程,对全面加强管理,促进地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较强的意义。
4、行风形象工程。一个单位或系统廉政建设的水准与行业风气的好坏,是衡量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要突出地税系统的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首先,深入持久地抓好廉政建设。在加强廉政教育的基础上,既要完善各项廉政规定和工作纪律,认真落实反腐倡廉三项任务,全面贯彻《八条禁令》,又要积极走出去,接受群众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评议,坚持走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双轨制”发展道路。其次,切实抓好行业作风纪律整顿。立足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工作漏洞和薄弱环节,查找问题,探寻根源,整改建制,经常对工作进行“回头看”,扎实有效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推行办税“公开制”,增强工作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和行风评议,端正行业不正之风,使文明办税、爱岗敬业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第三,监督关口前移,这是全省地税系统今年乃至今后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当务之急和现实需要,要对干部实行述职、述廉和谈话制度,干部任前廉政知识培训制度,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对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以起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作用,纪检监察部门要定期同(下级领导干部)、基层分局长、副分局长进行廉政专题谈话,谈话记录存入廉政档案中,对新提拔的股所以上干部实行任前培训和考试,考试内容是廉政建设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第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改变以往单纯说教的工作方法,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这样,群众才易于参加,才乐于参加,才能够真正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大家的文明意识和综合素质,塑造崭新的地税形象。
(六)完善“四项机制”。
1、领导责任机制。实行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行政首长责任制,形成一把手亲自抓、主管副局长具体抓、班子成员一起抓,有关部门配合抓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网络,一级对一级负责,上下一致,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开展。
2、运行机制。良好的运行机制是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的基础,要加强调查,深入探索,努力建立一套决策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于一体的闭合系统,使之既具有疏导调节功能,又具有自我完善功能和持续造血功能,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精神文明建设路子。
3、督导机制。把精神文明建设同全员岗位责任目标和年度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检查与考核,做到日常检查与阶段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普遍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检查与整顿相结合,确保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4、奖励激励机制。从政治思想、工作纪律、目标任务、廉政勤政、文明执法、精神文明创建成果等方面分别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和奖罚措施,奖优罚劣,激浊扬清激发全员的文明争先意识,鼓励和吸引广大干部职工投身两个文明建设的实践,充分调动大家参与地税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