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思考

时间:2022-09-18 11:04:00

导语: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思考

[内容提要]税源即税收收入的来源,即各种税收收入的最终出处。没有税源,就没有国家财富和公共资金,建设与发展也无从谈起。税源保证了税收,让财富的血脉源源不断,成为真正富国惠民的活水。而培育税源的观念也随着税源经济理论的逐渐深入人心,成为税务部门和整个社会系统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即从“可持续发展税收”这个角度出发,就培育税源提出几点理论思考

关键词:培育税源税源经济税收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培育税源的概念与意义

每种税收收入在经济上都有其各自的来源——税源。如企业所得税的税源,是企业的经营利润;个人所得税的税源,是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收入。培育税源,是指从地方自然禀赋出发,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以经济发展和税收增长为取向,通过“资源-财源-税源”的转变而实现的税源生产和再生产。相对于引进税源和涵养税源来说,它是一种以自身禀赋为依托、以经济发展和税收增长为取向的内生性的税收流量、存量的双重增长,是各级政府和税务部门税源建设工作的第一要义。

培育税源这一观念的成型与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密不可分,它的历史脉络综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之中,是包含于体制革新之下的观念更新。

十年前的分税制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地方税收工作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即如何通过大力发展本区域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全方位开发和培育税源,确保地方政府拥有必要的财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发展。税收担负着为财政筹集资金和调节经济的双重职能,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和政府业绩的主要依据,它对政府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显见。作为地方政府,如何以效益为中心,既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又注重结构的优化和效益的提高,壮大政府实力,富裕一方百姓,关键在于培育税源。

二、对培育税源的认识误区制约了税收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培育税源已经成为从政府至民间的热点之一,但对培育税源的几个认识误区却制约了税收的可持续发展,使税源在短暂繁荣之后便逐渐萎缩,影响税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甚至破坏了一个地区的税收大环境。

(一)培育税源不等于滥用优惠政策,从而吸引投资

培育税源和吸引投资(即引进税源)有根本区别,后者侧重于提供优惠的投资环境和市场条件来吸引外部投资。一些地方在引资过程中,片面追求资本流入量,忽视地区经济结构和资金的投入方向和使用效果,滥用政策优惠,一味“放水养鱼”,违规“变通执行”,比如越权减免税,人为调节收入进度、违规批准缓税,或则寅吃卯粮收过头税、转引税款,导致区域间的恶性的税收竞争,使资本的流动趋向非理性,原本为经济服务的税源引进,演变成一场税源争夺战,恶化了经济环境,导致税收的大面积流失。

(二)培育税源不等于政府越位,参与企业管理

1994年税制改革后,在“培源增收”战略的指导下,不少税务机关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业出谋划策、争取税收优惠、提供相关信息等,有的还主张直接参与企业的内部管理和经济核算、经营决策和企业组合,为企业争取贷款、为企业的商品打开销路……不一而足。税务部门的某些建议在一定程度上的确给企业带来了利润与效益,也带动了税收的增加,使这种培源方式极具迷惑性。但在实际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外资的引进、税源的培育及规划等,税务部门的职责是有限的。税务部门毕竟是政府部门,难以和企业一起承受经营决策失误的风险,也会造成不公平竞争,这种局部、短视的行为显然是不可取的。

(三)培育税源不等于政府缺位,忽略宏观调控

培育税源不仅仅是税务部门的职责,它更多地需要依赖于当地政府的管理水平、行政效率和经济发展的战略与规划等“软环境”。税收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也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政府必须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正确调节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各系统的活动。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之一的税收计划的作用是巨大的。科学的计划观可以使税收计划均衡、合理,防止出现畸轻畸重的不合理现象,使组织收入工作既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又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既强调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物质基础的需要,又要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保证组织收入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实现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

三、从三个方面谈谈培育税源的方法

(一)切实巩固“税源经济”观念,夯实理论基础

税源经济指的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充分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紧紧围绕税源组织经济,提高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税源经济的思路改变了政府直接抓经济办企业的传统模式,致力于创造一种能够吸引各类经济成份竞相发展、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税源经济观明确把组织税收、培育并涵养税源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政府的基础职能之一就是围绕税源抓政策引导和协调服务。

这种把发展地方经济的立足点放在为纳税人大展宏图提供最佳服务的思路,既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的启示,也是借鉴西方先进的市场经济管理经验和我国实际的结合。在新的经济形势之下,税务机关要结合税收征管改革的要求,始终强化税源管理,因地制宜地制定培育税源的计划并处理好与税收的关系,形成培植税源和促进税收征管的社会氛围,最终促进地方经济税收的良性循环。

(二)以分析税源为手段,盘清家底

税源分析工作是以税源为对象开展的调查、预测和分析工作,它是税收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做好纳税能力评估工作、促进征管质量提高、保证收入任务的完成有着重要作用。

1.坚持以强有力的税源管理工作为保障。一是要全面掌握所辖区内的税源底数,建立健全税源底册制度。二是建立税源户管理责任人制度,弥补新征管模式中管理职能在一定程度上的弱化。税源管理责任人原则上分片(段)设置,重点税源按户或行业设置。三是对重点税源必须实行重点管理:建立重点税源档案,及时监控税源变化情况;建立重点税源信息反馈制度,及时掌握有关信息;建立重点税源联系制度,帮助企业分析解决经营管理及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2.注重相关信息的收集。税源变化的各因素通过一定形式的信息量反映出来,税源分析应注意对一些主要信息的把握,不仅要收集政治经济信息、纳税人信息等常规信息,还要收集潜在税源、未纳入登记税源等非常规信息。如招商引资争取到的项目、国家和地方将要投资的工程、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企业隶属关系的改变等方面的情况,都有可能对某个税务机关的税源带来影响,应及时予以关注。

3.掌握科学的税源分析方法。一是加强横向、纵向的联系和信息沟通。加强横向联系是指税务部门要加强同其他经济管理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各级经济、计划、统计、财政、工商行政管理等各部门之间建立密切的信息网络,以掌握经济动态及发展趋势。加强纵向联系是指在税务系统内部职能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要加强联系,及时准确地通报税源变化情况,保持信息畅通。二是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要以真实的事实资料说明税源变化发展趋势,同时注意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用真实准确的数据证实税源变化情况。三是坚持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相结合,注意数据的经济性和宏观性。经济决定税收,税源分析工作要结合宏观经济信息,重点分析经济发展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税制与征管上的原因,注意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的结合使用,坚持从经济看税源,从纳税人的发展看税源。

(三)以培育主体税源为抓手,开发税源

1.重点培育主体税源。一级财政要确定稳固的税源必须培植出占绝对优势的主体税种。目前,一般将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作为主体税源,这部分税种税源充沛,能提供比较稳定、持续的税收收入。而从宏观角度看,房地产税收收入已成为目前许多国家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地税中的主体税源地位日益增强。房地产是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房地产的开发、经营、持有、使用和转让等活动进行课税,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税收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个从行业角度出发的税收体系,房地产税收包括了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三大税系,具有非隐藏性、使用的长期性和耐久性等特点,不会引起房地产的区域间、地区间的流动,不会造成税收的扭曲现象,其税收具有明显的地方特点。完善房地产税收体系,不仅能为国家财政带来巨额税收收入,而且也有助于推进地方税制建设。

2.着力开发后续税源。在大力培植重点骨干税源的同时,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从稳定商贸流通、培育商务服务、优化餐饮娱乐、发展酒店旅游、带动信息服务、促进文化产业等方面加快现代服务业产业群的发展,使中小税源作为后续税源在巩固中不断扩大、逐步成熟,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力,以增强区域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达到培植税源、并使税源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目的。

四、培育税源的根本保障在于培育良好的税收环境

培育良好的税收环境,是税务部门和纳税人的共同事业。它要求税务干部树立为经济服务、为纳税人服务的大局观念,在服务中执法,在执法中服务,服务和管理并重,相辅互补;同时,又需要纳税人自觉提升纳税遵从度,以共和国的纳税人为荣,重诚信、知荣辱,奉献于国家的繁荣,谋求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以法治型税政为基础,涵养规范的税收环境

首先,培育税源不能以牺牲依法治税为代价。各级税务机关、各级政府超权、越位做出的各种减免税政策和应收少收或不收行为不仅不能起到培育税源的作用,反而践踏了国家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也侵蚀了国家税基,损害地方财政长远利益。这种税源培育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检查。

其次,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税收工作的基础和灵魂,更是各级税务机关需要长期为之推进的最高目标。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指出:规范执法,按照法定权限与程序执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这是对纳税人最根本的服务,也是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与促进。

因此,必须以执法责任制实施为契机,大力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政策引导,为培植税源涵养公正、规范、透明的税收环境。

(二)以服务型税政为保障,涵养优质的税收环境

纳税服务是《税收征管法》和《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税务部门必须作为的法定义务,培植税源又是最主动的纳税服务。

首先,在系统观已经成为科学决策之必要观念之一的时代,我们已经认识到税收不仅仅是财税部门的事,不仅要靠征管,更要靠税源作保证,以服务型税政为保障。所谓服务型税政,就是以优质服务为导向,着眼于更新理念、文明办税、提高绩效,对纳税人不是靠生硬的行政命令去指挥、控制、管理和约束,而是要以真诚优质、无微不至的服务来关心、帮助、感化纳税人,清除其不信任甚至敌视的心理,减少征纳双方磨擦,营造征税人文明征税、纳税人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

其次,要树立大财政观念,着力改善投资环境。按照“税源经济”思路的要求,在当前聚财有限与政府开支刚性增长的矛盾非常突出的情况下,必须坚持严格的财政支出顺序,满足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共服务项目的重点需要,为培植税源涵养全面、便捷、经济的税收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林,财政与税收,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2.臧秀清等,确立房地产税收在我国地税中主体税源地位的构想,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3.肖刚,黄润钦,析培育税源,中国税务财会网,/ReadNews.asp?NewsID=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