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税务稽查选案操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3-13 11:25:00

导语:浅谈税务稽查选案操作中的问题与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谈税务稽查选案操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稽查选案操作中的问题对策

所谓“选案”即选户,是税务机关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各类税收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据以确定稽查对象的工作程序,正因为选案是稽查工作的第一道程序,它属于稽查实施前的运筹过程,起着为后续工作提供方向和目标的作用,所以只有建立一套科学、严密、规范的稽查选案体系,才能使稽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有效地弥补取消专管员管户制度后征管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巩固和推进新征管模式的顺利运作。搞好选案体系的建设,无疑就抓住了整个稽查工作的中心链条,从而推动税务稽查工作的发展,实现依法治税的目标,体现税收稽查“重中之重”的地位。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基层税务机关还没有把稽查选案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摆到重要位置,进行系统地研究和管理,稽查选案工作无论在组织形式上,还是在方法措施上都未能与其它征管改革工作相同步、相配合,严重阻滞了征管改革进程的推进。

一、税收稽查选案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税收信息采集网络不健全,渠道不畅通。无论是计算机选案还是人工选案,都是在多渠道税务信息网络和大容量经济信息来源的支撑下完成的。如果没有丰足而真实的信息资源,选案工作就不可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把稽查工作主动权。然而,在我们税务系统中,却没有很好地重视信息的收集、开发和利用工作,没有很好地构建一套完整、严密、科学的信息管理网络体系。其主要表现是:(1)横向网络到边,纵向网络不到底,致使有些同级单位的信息反馈不回来,基层单位的信息收集不到,信息源还未能开拓到尽可能广泛的程度。(2)有些信息渠道虽已开通,但还没有充分发挥效用。(3)部分信息渠道时常出现阻塞现象,形同虚设,实际上只是连着一些信息“空白点”。

二是信源渠道狭窄,占有的信息质量偏低。实施征管制度改革后,一些基层税务机关依赖纳税人申报方式所间接获取的信息,有些已被人为地进行了技术处理,质量不高。另外,录入计算机的数据资料还存在残缺不全和时间滞后的问题。据不完全了解,绝大多数基层税务机关的数据库中最缺乏的是企业经营动态资料,而一些纳税人的基础资料(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资料除外)多是两年以前由税务人员采集录入的,时至今日仍在使用和作为选案的参照数据,直接影响了选案的效率和质量。

三是选案技术处理手段落后。从目前计算机选案的运行情况看,由于软件选案模块的开发和使用尚未到位,科学、严密的选案分析指标尚未确定,导致软件程序缺乏综合分析和模糊处理的能力,最多也仅限于在纳税人报送资料之间进行逻辑关系上的判断,而没有根据纳税人的现状和历史信息,进行横向、纵向、定性、定量的分析和推理;仅限于数字化处理,而没有延伸到图形化、坐标化等处理形式。使计算机在稽查选案方面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选案方法先天不足,缺少灵性,致使选案工作出现漏洞。科学、合理的选案方法应该是根据本局、本地区的实际,采取人机结合、动静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选案工作,这样才能使选案工作有的放矢。而有些基层局或是仅仅依托于计算机选案,或是放弃计算机进行人工选案,但往往由于占有数据资料不充分、选案指标的不科学、选案人员的素质不高等问题,使选案工作出现很大偏差。

另外,还存在信息收集、传递、整理、加工的制度不健全,奖罚措施未完善等各项基础性配套工作未跟上的问题,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选案工作质量的提高。

二、完善、强化稽查选案工作的几点意见

(一)建立多元化的税收信息采集网络

稽查选案实际上就是对税收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处理,如果没有丰足而真实的信息做后盾,选案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既使选案指标设计再科学、选案方法再完善、选案手段再先进,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客观上要求税务机关打破区域界限、部门界限、行业界限,扩大信息采集的开放程度,尽快建立一个纵横交错、内外相联、专兼结合的,辐射范围广、传递速度快、监控能力强的税收信息网络。

一是建立纵向信息采集网络。所谓纵向网络,是指税务机关内部领导和被领导、指导和被指导关系的上下各级信息网点组成的垂直形态的信息工作网络。从计算机联网范围看,又可划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纵向信息运作网络应本着“先分散后集中”的原则,合理设置相对独立的信息采集机构,把信息的采集工作按责任归属分别落实到各职能部门。这样的机构设置,即利于上级中心工作的贯彻,也利于避免各类因素的干扰和集体智慧的发挥。

二是建立横向信息采集网络。所谓横向网络,是指税务机关与本地区其它机关、部门,为了解、掌握偷、逃、避税线索所形成的平行协作关系。要认识到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经济管理的主管部门,都关联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各条战线、各个层次,只有借助他们的力量,才能把信息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四面八方,多层次、多角度地了解情况,观察问题,获取信息,为稽查选案提供第一手资料。

三是建立辐射信息采集网络。所谓辐射网络也叫扩大或延伸网络。它是信息采集的开放式渠道。即不属于纵向又不能归结于横向的信息来源渠道,它是作为网络的补充。这一网络有助于重大信息的直接传递和直接了解真实情况,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和选案的及时性。

通过信息采集网络的建立,各方力量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范围提供经济税源信息;把偷、逃、避税行为置于这个网络控管之下,使各方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形成合力,进而实现信息采集渠道的多元化,有效地延长了信息采集的触角,形成了一张辐盖面广、系统严密的信息网。

(二)完善人机结合、多头选案方法

如何加强纳税人的跟踪控管,探索并完善稽查选案方法是及时、准确地掌握经济税源变化情况,提高选案中标率的一个重要条件。从我国基层税务机关的基础工作建设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全民纳税意识观念来看,目前,最佳的选择是应本着动、静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人机结合、多头选案”的办法,并成立稽查选案小组,以解决随意选案、盲目选案和重叠选案的问题。人机结合,就是人工选案与计算机选案相结合;多头选案,就是税务机关各职能部门提供初选计划和方案,然后反馈到选案中心,进行集中处理。人工选案,是指在占有大量税收信息资料的基础上,由税务人员利用各种方法,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税种、不同纳税企业的分析解剖,摸清经济运作脉膊和特点,研究偷、逃、避税的动向和规律,挖掘线索,有针对性地提供选户名单;微机选案,是指将纳税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历年来的纳税资料和申报缴税的资料输入微机,由微机自动生成稽查变量和各项稽查指标,通过指标分析筛选出纳税疑点户。值得注意的是:因人工选案和微机选案各有优势和不足,在应用范围上和手段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两者的结合,能够有效地调动各职能部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弥补了对方选案中存在的缺陷,实现了对经济税源的全方位、多层次监控。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确定系统完整的稽查选案指标体系

税务稽查选案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确定,是直接关系到选案质量高低的一项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各项稽查选案评价指标设定的总原则是紧紧围绕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已掌握的数据资料运用各种方法深入地揭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就其经济效果与各种的涉税事项等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定量比较,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能够定性的量化指数标准,从而做为确定纳税异常户的参照依据。诸如选案人员可以利用各类财务报表中项目间的勾稽关系,进行稽核,检查其填列的正确性,进而找出涉税问题的线索。

(四)制定严紧、科学的各项工作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严紧、科学的工作制度,是提高税收信息实性、准确性和选案中标率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制度加以规范和约束,选案工作就很难有序地组织起来或持久地开展下去。因此,我们应尽快地建立一套完整的切合实际的信息采集(传递、管理、反馈)制度,调查研究制度,工作联系制度,协调例会制度,信息通报制度,选案工作报告制度和奖罚制度。进一步明确信息采集职责和范围,传递手续和时限,奖、罚措施和办法等等。诸如,在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房产交易税等税种的稽查对象筛选中,与当地的城管、房产、土地等部门建立信息传递制度,使纳税人的资料库随时反映最新情况。以便有效地监控和选案,从而严格控制这方面偷、逃税的发生。

(五)搞好培训,提高选案人员的业务水平

无论是信息采集,还是信息的加工处理,都需要人员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强烈的信息意识和探索精神,敏锐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以及广博的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包括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技术等)。但从税务系统的人员现状看,善于查帐的人员比较多,而善于管理的人员却寥寥无几,先进、科学、规范的管理手段、方法与税务人员素质相对偏低的矛盾非常突出,管理人员素质问题已成为制约改革进程的关键因素。因此,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提高税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尽快培养出一批信息采集能手,选案能手、管理能手和计算机能手,满足稽查选案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