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分析
时间:2022-10-28 09:16:53
导语:农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化肥、农药等化学生产投入持续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农户作为农产品的生产供给者,其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而在贫困地区,由于信息匮乏,社会网络关系是农户获得质量安全生产相关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贫困地区背景下,社会网络对农户采用质量安全生产行为产生的影响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由于从事相同产业的农户形成以技术或产业技术为联系基础的乡土社会网络[1],是农户技术信息的主要获取渠道之一,在农户技术采纳决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信息[2],因而近年来国内围绕农户社会网络及其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开展诸多研究。例如,黄瑞芹认为,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社会网络是一种较封闭的传统型乡村网络,亲缘关系依然是其主要构成[3]。郑艳华对不同的社会网络进行分类,以“在当地遇到问题向谁求助”作为强关系与弱关系的划分标准,并将遇到问题时向亲友熟人求助定义为强关系,而将向工友同事求助定义为弱关系[4]。叶芳芳在研究中使用“业余时间与谁交往最多”作为社会网络的变量,将户口在本地的人口与其他外地人代表弱关系网络,将同乡视为强关系网络[5]。王格玲等研究发现,社会网络通过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种路径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产生影响,其中直接影响处于主导地位[6]。胡海华研究认为,增加农户社会网络关系数量、提高社会网络关系间的互惠互助水平,都能显著促进农业技术扩散,并且强关系的作用远大于弱关系。此外,从触发农户采用意愿进而促进农业技术扩散的角度来看,弱关系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7]。由于农户是否采用质量安全生产行为主要受到其技术信息认知的影响[8],而社会网络作为农户交流信息的主要渠道[9],必然对农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网络对农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实证研究较少,现尚未系统地揭示出贫困地区农户社会网络强弱关系对其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差异。因此,本文在贫困地区农户社会网络对其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影响机理的分析框架基础上,评价不同农户在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决策过程中的社会网络特征,并就农户社会网络强弱关系不同对农产品生产差异影响进行比较分析。
1理论分析
本文假设农户社会网络对其质量安全生产行为产生影响。贫困地区中,农户对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吸纳和使用的能力相对薄弱,农户在进行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技术方面的问题,此时,农户在生产技术主要寻求帮助的对象依次为农户本人、亲戚、邻居、农产品合作社、农产品企业。这些寻求帮助的对象也依次体现了从强到弱的社会网络关系。本文认为,由于贫困地区信息匮乏,农户社会网络关系越弱,即农户寻求帮助对象为农产品企业、农产品合作社时,由于农产品企业、农产品合作社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广泛、准确和有效,使得农户更容易获得质量安全生产行为方面的有效信息。反之,农户社会网络关系越强,即农户寻求帮助对象为本人、亲戚、邻居时,由于本人、亲戚、邻居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其掌握的生产技术信息趋同性高,使得农户获得质量安全生产行为方面的有效信息的可能性降低。因此,本文认为,社会网络关系越弱,农户采用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概率越高。
2模型设计
按照上述理论分析,为反映农户社会网络强弱关系,本文设计“茶农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需要找人商量”问题,按照茶农选择的对象分别是自己、亲戚、邻居、茶叶合作社、茶叶企业的选项,依次反映了农户由强到弱的社会网络关系。本文以农户是否使用有机肥作为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就农户社会网络情况以及农户年龄、农户文化程度、劳动力数量、农产品种植年限、农产品种植规模、农产品合作社参加情况、农产品技术推广基地参与情况等其他相关因素,对农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进行估计,以验证理论分析假设。变量的解释及赋值见表1。
3数据描述与实证分析
3.1抽样数据描述与统计分析。本文数据来自2017年在贵州省贫困地区的茶叶产区,包括湄潭、正安、道真、普定、镇宁、都匀(这些调研区域属于贵州省精准扶贫重点地区)的村寨入户调查。在样本选取过程中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每个自然村寨选择8~10户茶叶种植户家庭进行实地调查。本次调查了260户茶农,有效样本数为223户,有效率为85.77%。在223个茶农样本中,使用有机肥的茶农占45%,不使用有机肥的茶农占55%,说明农户采用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比例不高。农户在农业生产中主要寻求帮助的对象是自己。农户平均年龄为55岁,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种植年限平均为9a,种植规模约为0.23hm2。有21.95%的茶农参与了农产品合作社,25.20%的茶农参与了技术推广基地。3.2实证检验结果分析。根据上文所述,本文分别用社会网络情况以及农户年龄、农户文化程度、劳动力数量、农产品种植年限、农产品种植规模、农产品合作社参加情况、农产品技术推广基地参与情况构成了8个解释变量,对农户社会网络对茶叶种植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进行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3.2.1社会网络情况对贫困地区茶叶种植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由模型可知,社会网络情况对茶农是否使用有机肥有显著正影响。即贫困地区农户社会网络关系越弱,茶农使用有机肥种植茶叶的概率越高;贫困地区农户社会网络关系越强,茶农使用有机肥种植茶叶的概率越低。这是因为贵州省贫困地区是喀斯特地貌的山区,通讯网络不发达,社会网络成了茶农了解茶叶生产方面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受贫困地区的影响,社会网络是茶农是否使用有机肥的重要因素。当农户社会网络关系越弱,如茶叶企业,虽然与农户的关系不密切,沟通交流较少,但是茶叶企业由于信息来源渠道广泛,其提供的质量安全生产信息更为准确,更为有效,这样更有利于茶农使用有机肥进行质量安全生产茶叶;农户社会关系越强,如自己和亲戚这类关系非常密切的社会网络关系,因为社会网络同质性高,彼此拥有信息的趋同程度高,导致农户获得的质量安全生产知识不够准确和有效,从而不利于茶农使用有机肥进行质量安全生产茶叶。3.2.2农户其他因素对其质量安全生产行为产生影响。从茶农个体特征来看,茶农的劳动力数量、种植年限、种植规模等生产特征对农户使用有机肥生产的影响显著。即劳动力数量越少,种植年限越长,种植规模越大的茶农,使用有机肥种植茶叶的概率越高;而农户年龄、文化程度对茶农是否使用有机肥的影响程度不显著。从茶农的生产环境特征来看,参加茶叶合作社和茶叶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的茶农,使用有机肥种植茶叶的概率越高。
4结论与对策启示
本文以贵州省贫困地区茶叶种植户为研究单元,以该地区茶农社会网络对茶农种植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影响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基于农户社会网络对其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影响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实地调查资料和二元logistic模型,就贫困地区农户社会网络对其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茶农社会网络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社会网络强关系对贫困地区农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产生负影响,社会网络弱关系对贫困地区农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产生正影响。即社会网络关系越强,贫困地区农户采用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概率越低,社会网络关系越弱,贫困地区农户采用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概率越高;农产品种植年限、农产品种植规模、农产品生产环境均对贫困地区农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因此,贫困地区政府在制定质量安全生产技术推广的相关制度安排时,应充分发挥社会网络弱关系的优势,加大农产品合作社和茶叶技术推广示范基地扶持力度,着力培育技术能手,促进质量安全生产技术推广高质高效。
作者:王静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公管学院
- 上一篇: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探索与实践
- 下一篇:财政税收工作深化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