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安全意识与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

时间:2022-01-07 08:53:20

导语:增强安全意识与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增强安全意识与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

摘要: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在实验室的管理过程中,强化安全意识,有效地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了实验室建设以及运行过程中的重要任务,是确保实验室正常运转以及高等院校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关系到了校园内部的和谐建设以及师生的人身安全问题,为了提升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必须要从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环保管理、材料管理等多方面提升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帮助实验室管理人员树立安全管理的意识,明确管理人员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为院校教育建设工作提供安全保障。文章主要是分析了实验室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就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安全意识;实验室安全管理;有效策略

目前,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校实验室的硬件设施条件以及软件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也导致实验室内部存在的安全隐患逐渐增多。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会涉及许多危险化学药剂,一些化学药剂都具有易燃易爆、挥发性较强的特点,如果在实验的过程中操作不当,或日常化学药剂管理不善都有可能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从而威胁到高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要加强实验室的安全文化建设,确保实验室内部管理人员提升安全防患意识,并且在日常的安全知识宣讲工作中,将安全事故防范手段传递给院校师生,尽可能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

1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

1.1师生缺乏基础安全知识素养

目前,中国高等院校新进的一批年轻教师大多数接受了高等素质教育,自身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实验动手能力毫无疑问,但是却缺乏实验过程中的规范意识以及安全防护技能。这主要是由于实验教学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实用性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实操能力以及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培育,但是却忽略了对于实验室规范安全意识的树立。而在通常情况下,高等院校教师的实验室安全经验都是依靠长时间的实验积累,对于科学性的安全防护知识、技能储备量不足。因此,一旦遇到危险突发事件时无法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导致事故范围持续扩大。

1.2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力度不足

目前,高校内部对于实验室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多数高校已经出台了相应的管理机制以及有效的管理办法。然而,这些管理制度并没有真正落实。在监督管理工作中,这主要是由于操作人员本身缺乏规范意识,并且相关的监督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高等院校的实验室本身就面临着繁重的实验压力,外加高等院校科研过程中对实验室的应用,导致安全管理过程中难免出现疏忽。很多实验操作人员虽然深知实验规范标准,但为了在实验过程中节省时间或自身疏忽大意,导致不按安全管理制度执行的问题。

1.3安全措施不到位

很多实验室并不注重安全处理措施,发生安全事故过后,相关管理人员在处理的过程中也没有仔细分析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并且没有根据常见的可疑事故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护预案,甚至在问题处理过程中也只是形式化的处理。这就导致即使安全事故发生过后,在短时间内会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注意,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安全事故带来的影响也逐渐被遗忘,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以及日常工作根本无人负责,这也为下一次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1.4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虽然有很多实验室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形式化的制度只是张贴在实验室的显眼之处,很多领导人员以及安全管理工作者并没有将管理制度真正落实到位。一些安全负责人自身的安全思想意识较为淡薄,在管理的过程中,对实验室进行日常检测流于形式,只有在上级领导组织检查时,才会注重安全管理工作。这也导致安全管理制度无法落实到位,管理效果收效甚微。

2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2.1完善实验室硬件环境

实验室的安全防护类设施建设包括对硬件基础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例如,在化学实验中,许多化学药剂与空气接触挥发过后,会产生毒性气体危害到人体健康。因此,在实验室中,必须要安装相应的通风设备,除此之外,根据不同化学药剂在应用过程中的实际特点,还应该一应俱全的安装防爆防火装置。但是即使硬件防护通风措施安装完备,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实验事故,因此,为了实验室还应该安装洗眼器等临时缓解实验人员在遭受毒性化学药剂攻击的相关设备。除此之外,对一些高危化学用剂,还应该采用专门的放置仪器进行保存,为实验室师生生命健康建立起一道安全防护线。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发生事故时,实验操作人员无法自救,还应该在实验室内安装实时监控设备,通过传感器对实验室的温度以及其他参数指标异常状况进行监测,一旦发生紧急状况能发出报警信号方便他人展开施救工作[1]。

2.2加强实验室监督检查工作

在实验室内部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是确保实验过程中安全管理制度有效落实的重要举措。通过日常检测过程中对实验室内部的各类型信息参数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排查实验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避免实验过程中设备出现异常状况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在排查过程中,还可以应用定期抽查或专业第三方组织细致化安全检测的方式,实现对实验室内部应用设备以及其他参数的检测。同时,校方还应该安排专门的检测人员定期对实验室进行自检工作,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实验室的监督检查具体可以分为3个等级层次。第一层级是社会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以及校方组织的安全自查工作;第二层级是专业科研技术项目成立的安全督察工作小组对研究中心的安全监督工作;第三层级是参与实验的教师与学生,在实验开始之前对应用设备的精细化检测工作[2]。除此之外,校方还应该安排专门的负责人,每天都对实验室内应用的设备以及化学药剂的存放进行详细的检测工作,并且做好档案记录,尤其是针对实验室的通风设备以及灭火器装置等等设备的检查,避免由于通风设备堵塞或灭火器无法正常使用而带来的安全问题。而进行化学实验的相关专业学院,也应该组织学生或教师定期对实验室的安全状况进行巡查,如果发现安全隐患,就需要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解决,尤其是对问题较大的实验设备装置,还应该通过合理更换或维修整改工作,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通过有纪律的组织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让参与实验的师生都能在监督检查组织工作中不断丰富自身的安全知识,树立起安全意识以及规范意识,以“预防为主,防检结合”的方式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3]。

2.3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

校方应该注重对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宣讲工作,从而为实验项目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让师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树立起安全防患知识,并且注重实验过程中遵守规则。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在实验室的醒目区域设置安全信息提示栏,将本项实验的安全负责人以及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危险问题和防护措施等都写在信息栏中。注重安全逃生路线的规划和设计,避免在逃生过程中慌乱无措,从而为各项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安全意识宣传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还应该注重仪器设施的使用规则以及警示标语标志的张贴,拓宽安全知识宣传的途径,使学生在实验室中体会到安全实验的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4]。

2.4加强实验室内部的安全教育

高等院校应该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开展实验室安全规划教育,只有通过安全教育考核标准的人员才能得到实验室的准入资格,从而建立起严格规范的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安全教育的途径种类多样,其中包括安全理论课程讲解、信息网络平台宣传等多种方式[5]。而实验室的安全教育也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逐渐设立在化学类专业中,在安全课程中,包括了对实验室内部各类型危险化学药剂使用方式以及实验设备的正确使用流程。同时,还将实验操作过程中常见的危险问题以及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了讲解,有利于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基础安全意识,在实验过程中发生危险事故时,冷静地进行自救或他救[6]。

2.5将绿色实验的理念落实到管理过程中

实验室在满足学科要求的同时,尽量要选择一些无毒无害的实验,学校内部应该废除一些毒害性较大的实验内容,并且以毒害性较小的实验代替,尤其是在一些采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有毒有害产物转化为其他实验材料,并且有效减少实验室中废弃物的产生。

3结语

综上所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建设安全校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实验室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始终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管理原则,在管理的过程中从细节入手,做到安全管理无小事,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真正地做到以教育为先,强化安全文化意识的树立,切实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的各项实验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永军,肖雪峰,孙文全,等.本科生创新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的研究[J].化工管理,2020(4):60-62.

[2]覃芳.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化工管理,2020(7):70-71.

[3]高文红,孙欢,韩晓敏.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J].实验室科学,2020,23(4):205-207,211.

[4]李全刚.基于智慧校园建设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平台建设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15):245-246.

[5]曹毅,翟圣国.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437-439.

[6]魏华,陆玲,戴亦军.高校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7(24):72-74.

作者:吴伟 单位: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