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研究

时间:2022-04-05 08:54:49

导语: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安全管理中临床路径在精神科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某院精神科180例,依照护理安全管理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90例,实施传统管理;实验组接受临床路径管理,共90例。结果:实验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满意度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中临床路径在精神科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临床路径

精神科护理危险性较高,护理有一定风险,护理安全为工作重点,同时也是护理服务质量的主要判定指标。精神科护理较其他科室护理有一定特殊性,安全隐患较大,加强人员安全教育,排除隐患,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整体服务水平。现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精神科180例,总结临床路径护理安全管理运用方法与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精神科180例,依照护理安全管理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平均年龄(32.23±5.44)岁,共90例,年龄范围19~55岁,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41例。实验组平均年龄(32.26±5.48)岁,共90例,年龄范围19~56岁,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40例。组间资料有可比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管理,实验组接受临床路径管理。

1.2.1成立小组

小组成员有护理部主任、病房护士长、护理人员等,其中护理部主任、病房护士长负责调整人员、统筹协调、监督评价及反馈,护理人员负责执行路径。

1.2.2制定路径

路径表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管理措施。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及患者病情,确定路径表内容有完善服务、合理排班、安全教育、建立防范机制、建立管理制度等。

1.2.3具体管理

(1)完善服务:结合我科特点对服务设施进行改进,力求设施安全、简单。病房地面应保持干燥、平整、整洁,卫生间内设置扶手、呼叫铃。对病房设施进行适当改进,开放式病房内可放置电视机、沙发等;(2)合理排班:对新老员工进行合理搭配排班,除早晚班之外,设置安全班,重点加强夜间、中午、节假日等重要时段管理。科室患者较多,基础工作量比较大,可酌情加派护士,协助早晚班完成护理。针对重点操作、高难度操作、重点患者及特殊操作,应设置专人,避免意外;(3)安全教育:与患者友好的交流,介绍病情,使其对疾病有正确认识,讲解医护操作的配合方法,加强预防性干预,消除潜在不安全因素。经常组织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每月开展工休座谈会1次;(4)建立防范机制:入院后,立即对患者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安全防范措施。对于有过走失、自杀及毁物的患者,设置四防标识,给予密切观察,做到24h严密观察,每天对病房内是否有危险品进行仔细检查,严格交接班。对于四防患者,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患者姓名、症状、床号、治疗要点、诊断、护理要点、体征及饮食等;(5)建立管理制度:制定可行、科学管理制度,管理内容包括预防跌倒、特殊用药、预防自伤自杀、治疗告知、保护性约束、入院、请假、探视等,每名护士及各班次均严格执行执行,全面落实。由护理部主任、病房护士长定期评估管理工作,加强监督和检查。观察两组有无自伤自杀、伤人毁物、外逃、两性、跌倒等意外事件,比较发生率。问卷调查两组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并对比。

1.3效果标准

不满意:问卷评分低于60分;基本满意:问卷评分60~80分;非常满意:问卷评分高于80分。基本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意外事件

对照组意外事件11例,发生率12.22%(11/90),4例自伤,2例毁物,他伤1例,跌倒4例。实验组意外事件4例,发生率4.44%(4/90),1例自伤,跌倒3例。组间发生率比较,实验组较低,有显著性差异(χ2=1.0661,P<0.05)。

2.2组间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较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护理安全指护理实施过程中,患者不出现法定规章及法律允许范围之外的不良事件,包括机体结构、功能及心理上的障碍、缺陷或损害,甚至死亡[1]。从现代护理及广义角度考虑,护士执业安全也属于护理安全,指护士在执业时不出现允许限度及范围之外的不良因素损害和影响。护理安全管理涵盖了医护人员及患者安全管理,为护理质量管理重要组成,应引起重视[2]。临床路径为科学、有效管理办法及服务,是为了提高质量服务、降低医疗成本而实施的新型方法。利用图表形式展开有效、有序、有计划管理,减少漏项,保证管理全面、系统,提高质量。报道显示,临床路径集多个学科于一体,如医技、医疗和护理等,明确工作方向,给予患者有效检查、治疗及护理,医疗护理更加标准化、程序化[3]。考虑到临床路径独特运用优势及特点,主张将此方法运用到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即给予患者临床路径式护理安全管理,实现管理工作标准化、有序化、程序化,从各个环节强化安全防范,减少意外事件及护理差错。护理人员缺乏经验及专业知识,加上科室缺乏监督,导致查对制度未切实执行,引起不良事件;较年轻的护士经验不足,缺乏较强责任心,各项护理操作未按程序进行,导致不良事件;护患交流时缺乏有效沟通,或人员态度不友好,不尊重患者,致使不良后果[4];而在临床路径下,护理程序更严格,人员按照安全制度规范操作,加强巡视及检查,严格交接班,发现排除潜在风险;护士根据路径表,将病情稳定者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在一起,实现组织管理,了解思想动态,解决疑难困惑,调动积极性,减少意外事件。本研究中,实验组经临床路径安全管理后,意外事件4例,发生率4.44%;而对照组经常规管理,意外事件11例,发生率12.22%。这说明临床路径安全管理对降低意外事件率有显著作用。在满意度方面,实验组96.67%,而对照组84.44%,前者明显较高,提示运用临床路径对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意义较大,患者较为满意。综上可见,精神科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安全管理,效果佳,自伤、毁物及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应予以重视。

作者:武文先 单位:重庆建设医院

参考文献:

1李华.临床路径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1):47~49.

2袁媛.探讨临床路径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280~281.

3陈艳红.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理念的应用.中国民康医学,2015,27(9):124~125.

4陈小艳.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及探讨.中国民康医学,2011,23(5):644~64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