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安全管理现状和对策6篇

时间:2022-12-25 02:50:26

导语:建筑业安全管理现状和对策6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建筑业安全管理现状和对策6篇

建筑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1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不少企业领导长期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管理思想认识与法律法规要求的标准还存在较大差距。因安全管理思想意识淡薄,在管理中存在重生产轻安全、重结果轻过程现象。对待安全工作存在抵触思想,消极应对安全管理工作,忽视安全管理工作对生产工作的科学指导作用,甚至出现违章指挥、冒险蛮干行为,从而酿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1.2安全管理基础薄弱

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主要体现在:1)安全管理缺乏先进技术支撑,没有专业的研究机构从事安全技术研究工作。2)安全内业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没有通过安全带动生产效益的二次增长。如危险作业专项安全方案的编制流于形式、没有对关键部位的安全问题提出预控措施等。3)安全防护用具和设施还相对落后,产业化、标准化、工厂化程度相对较低。4)建筑劳动力普遍素质较低,安全管理落实与推进异常艰难。由于建筑产品的多样性、施工生产环境的恶劣性,施工人员的流动性以及社会化的劳动力素质培养体系和劳动用工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影响,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文化水平都不高,自我管理意识较差,给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

1.3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

近些年,国家颁发了《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GB50656—201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安全生产、绿色施工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还是存在一些缺陷: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跟不上现行建筑业快速发展的步伐,导致一些新工艺、新产品无法可依;各级地方关于安全管理出台的规定不一致,致使企业跨区施工管理比较困难,限制了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有些法规处罚条款不细化,不利于有效监管各级管理人员的违法行为。

1.4政府建筑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机制不健全

近十年我国建筑业飞速发展,全国大规模的建设项目全面启动,致使原有的安全生产监管队伍严重不足,安全监管方式和管理手段也需要进一步的调整、细化和完善。随着十八大政府各项管理职能的改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各级监管体系,建立一支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科学管理、严格执法的安全监管队伍。

2安全管理改革措施

1)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监管机制。安全生产是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坚持安全第一,搞好安全生产是各方建设主体必须遵守的原则。施工企业必须明确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各方参建主体也应明确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主动承担相应的安全管理义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共抓安全,各负其责,互相监督,形成良好的安全制约监督体系。2)构建施工企业独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企业设置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独立的安全管理部门,强化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人人有责。安全管理部门应能够依据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独立行使监督、管理和考核职能。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定安全管理人员的考评办法和淘汰制度,努力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提升其安全管理能力。3)安全与生产合理优化、和谐发展。高度统一安全管理部门与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的思想和认识,让各级组织和人员明白“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事物本质,使安全和生产可以和谐发展,目标统一。在工作中能够切实做到遵章守纪,时刻绷紧安全生产的弦,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管理在安全制度落实、安全目标、指标实现、安全责任考核方面的工作,如生产指标与安全指标同步考核,生产、技术人员考核指标中加入安全考核内容等。4)加强安全预控,细化安全实施方案,优化安全管理模式。开工前,针对项目的具体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安全实施方案,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项目方案必须经过专家论证。过程中要逐项监督落实。安全预控方案要有人员、有措施、有检查、有考核,对未按方案实施的不得进行再生产,教育工人对未达到安全作业条件的可以拒绝上岗作业,通过强化预控,逐步实现“本质安全”。安全管理机构在生产方面必须加强预控管理检查工作,全面实行安全管理每日预检审核工作制度,以真正实现“不安全、不生产”的生产管理模式。5)加强安全资金投入的专项管理、确保安全资金有效投入。政府、建设、施工单位设立安全资金专用共管账户,企业针对项目设立独立的安全资金管控账户,进一步量化安全投入的管理与考核。对未按预控方案有效投入安全设施,挪用安全专项资金的行为,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督。6)加强安全标准化推进,实现低成本的绿色安全。“三宝、四口、五临边”防护用品统一标准化、规范化、模块化。企业印发统一的安全防护标准图册。对于安全防护栏杆、安全防护棚,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施工电梯防护门及防护栏杆、安全通道等进行统一制作和配备,通过合理标准规范配置,有效推进安全工作,让各项安全设施扎实到位。7)加强建筑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我国建筑安全事故中,有相当部分的伤亡事故是由于项目管理者不重视安全生产、当事人存在侥幸心理造成的。要彻底扭转这种状况,必须常抓不懈的进行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加强安全培训,培养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工作并承担安全责任。施工现场进行多元化安全培训,如设置安全危险“体验区”,观看动态视频模拟安全动画片等。通过教育培训使职工逐步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8)加强保险立法、发挥市场杠杆控安全。规范保险市场,加强保险立法,充分发挥保险在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杠杆调节作用。招投标中强制增加工伤保险费用,在办理开工手续前,施工企业必须办理工伤保险,否则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政府尝试设置弹性保险费率制度,对于安全管理标准高、安全生产状况稳定的企业逐步降低其保险费率,对于安全管理较差、安全事故频发的企业提高其保险费率,逐步实现安全保险挂钩制度。9)设置全国企业安全信誉度考核体系。政府要注重预控管理的考核,提高安全管理资源的共享,全面推进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实施。设置专业机构配合施工企业做好日常安全预控管理工作,构建施工现场法制化安全管理模式,全力消除安全隐患,进一步消除企业与企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及社会对安全的认知态度,提高全民安全意识,确保全过程安全生产。10)提高建筑安全科学技术水平。安全科学,科学安全。建议设立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集中优秀的安全技术力量,从事建设工程安全科学的研究;开发建筑安全防护新产品;加强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改善安全作业环境,减少职业病的发生。通过一系列的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降低和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实现我国安全工作创新发展。建筑业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管理进程。从安全意识的培养到安全文化的形成,从安全制度的建立到安全法规的落实,每一步都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我们要不断优化政府监管职能,加强安全自觉意识,提高建筑职工和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缩短与发达国家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差距,切实做到安全生产,最终实现党和国家及全社会对安全生产“零事故”的期望。

作者:崔俊杰 单位: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措施

1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施工量很大,施工周期较长,对施工安全要求很高。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存在问题。下面就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1)机械设备安全操作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有的领导为了追求企业额的经济效益和生产进度,对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许多的安全管理措施流于形式,很难落实到位,使得有的机械设备带病运转,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安全隐患;有的领导为了一己之私,对机械设备使用潜在的安全隐患认识不够,没有做好长远使用机械设备的安全规划和投入,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主要原因是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对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程度不够。还有的施工单位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建立机械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安全生产管理属于防范,缺乏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导致管理水平低下,经常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不仅威胁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还严重影响着施工的顺利进行。2)机械设备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在施工现场,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生产职责制度,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落实不到位,大多的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企业领导没有对基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机械设备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到位,事故通报内容不完整,对出现事故的原因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同时没有做好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监督工作,导致整体施工安全管理效率低下,无法发挥安全管理的功能,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无法消除具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对建筑工程施工产生不利影响。3)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高。有的施工单位为了降低人工成本,没有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没有进行严格考核,相应的综合素质标准达不到要求,缺乏必要的安全施工操作经验,没有进行严格的培训和系统的学习,使得施工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高,认为只要完成施工任务,加快施工进度就可以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很难落实到位,不利于做好全局的统筹安排工作,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4)机械设备安全培训工作落实不到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不重视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很难取得实际的效果。另外,有的建筑施工工程单位对安全生产培训的范围和覆盖面比较窄,不能从根本上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有的单位在进行员工安全生产培训过程中,教学秩序比较混乱高,培训质量很低,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2做好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措施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能够安全进行,施工单位要制定机械设备使用安全管理机制,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正常进行,发挥机械设备的最大作用和功能。

2.1做好人的管理

根据当前的统计结果,由于人为因素大致的安全事故占80%以上。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施工机械设备安全运转,就要做好人的管理。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流动性很强,而很多的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知识。因此,为了有效消除施工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施工单位必须要加强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具有特殊性,但是的有的操作人员认为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安全意识薄弱,为建筑工程施工留下了安全隐患。有的机械比较笨重,质量很重,运动的惯性也会比较大,一旦出现意外,就会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比如对混凝土搅拌机,要认识其危险性,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作为施工现场管理者,要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要求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做好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记录。另外,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机械操作规程和规范,保证各项安全操作措施落实到位。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加强员工的自我教育、约束以及管理,不断提高他们生产的安全意识。

2.2要消除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为了保证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就要保证机械设备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提高管理的具体性和针对性。1)对于新购进的机械设备,要做做好进场检查,具体检查机械设备的完好性、安全性和和个性。保证机械产品产品外观完好无缺,具有安全保护装置。2)对大中型的机械设备,要聘请专业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安装,要取得法定检测部门的合格证以后,才能投放使用。3)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要求操作人员进行全方面的维护和保养,还要做好相应的文字记录,对机械设备安全保护进行重点检查,比如力矩和高度的限位;还要建立完善机械设备安全检查制度,做好机械设备的检测工作。

2.3加强对机械设备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在建筑工程施工正式开始前,施工单位要对机械设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第一,要组织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观看安全事故,提高教育警示作用,重视整个机械设备操作每一个细节。第二,加大机械错做安全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认真学习相关机械设备操作规程。第三,要对广大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考核,做好安全知识检测。第四,施工单位要组织机械设备使用员工进行操作过程、规程以及基础知识进行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安全操作意识。

2.4做好周围施工环境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长期进行的是露天作业,施工现场摆放多种的建筑材料,使得机械设备周围环境比较复杂。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为搅拌机和物料提升机搭设遮雨棚,在机械设备周围不能堆放任何物品,要对周围进行清理,避免出现碰撞的意外情况,为机械设备操作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最大限度的提高施工效率。另外,要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做好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落实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度,摒弃传统重用轻养的理念,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要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有效消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计划,做好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施工操作意识;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要制定完善的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机制,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为机械设备操作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保证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不断打造精品工程。

作者:高建聪 单位:中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塔式起重机安全管理及维护保养

1塔式起重机安全管理

1.1塔式起重机现场安装安全管理

塔式起重机的使用,首先在设备安装后位置固定的条件下进行,由于施工现场会同时有多台塔式起重机一起工作,以及施工现场受其他附着物(如架空电线、原始建筑物)等影响,所以对其安装定位要符合《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中关于安全距离的要求,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工作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及正确使用,这是至关重要的安全要求。塔式起重机是将设备部件拆散后运达使用场地,经现场组对、安装后才能使用,设备安装质量的优劣,对将来的安全使用极其重要。首先安装作业人员必须是持证上岗的专业人员,且必须设一位安装负责人,同时进入安装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滑鞋、安全带等防护用品。塔式起重机正式安装前,应对设备基础及其地基承载力进行检验[1],或由基础施工方提供基础检验合格证明,合格后方能安装。安装前还应该对塔式起重机所有零部件及配套件进行检查或维修保养,确保所有的零部件合格后方可安装。安装期间,安装作业人员必须听从负责人统一指挥,并设立警戒区,无关人员严禁进入作业区域内。与此同时,安装人员应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和说明书规定,根据安装顺序逐步安装,设备全部安装完毕后,应由专业检验人员现场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待检验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1.2塔式起重机现场使用安全管理

塔式起重机属于特种设备,因此塔式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应当持证上岗,并对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同时作业人员应认真仔细阅读本机说明书,详细了解本机的结构组成,操作规程,起重特性曲线以及安全装置是否能正常工作。对于同一台塔式起重机,必须由专职人员操作,且设一名机长,其他无关人员不得随意攀爬和操作。起重信号工同样也要求持证上岗,做到一台机组配备一名专业人员统一指挥,以免事故的发生。操作人员及指挥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塔机操作规程及“十不吊”要求操作,严禁出现斜吊、超重起吊等影响起重设备安全使用的操作行为。

1.3塔式起重机现场拆除转移安全管理

塔式起重机使用结束后,设备的拆除转移工作也是事故多发环节,设备拆卸工作必须是专业人员进行,进入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滑鞋、安全带等防护用品。首先对拆卸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时必须明确告知拆卸人员每一个部件的重心位置,如果对部件的重心不明确,则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进行拆卸和吊装。拆卸期间,作业人员应听从统一指挥,并设立警戒区,无关人员严禁进入作业区域内。拆卸人员应该根据拆卸方案要求,逐步顺序拆卸,并做好装车、卸车以及设备的存放和保养工作,防止零部件缺失或生锈腐蚀。

2塔式起重机维护保养

塔式起重机由机械部分、电气部分、液压部分组成。机械部分由钢结构、起升机构、回转机构、变幅机构及附着装置组成。维护保养也涉及到机械部分、电气部分及液压部分。

2.1机械部分维护保养

塔式起重机的起升系统是维护保养的重点部位。起升系统包括电动机、减速机、制动器、卷筒、钢丝绳以及吊钩等零部件。减速机要定时查看齿轮油深度是否符合规定,减速机转动是否有异常,轴承处发热是否正常;制动器主要检查制动是否灵敏,刹车片磨损情况;卷筒主要查看钢绳防脱装置、卷筒是否有裂纹,钢丝绳润滑和钢丝绳是否有断丝需要更换的情况;吊钩主要检查保险装置、钩头磨损情况以及滑轮销轴磨损、润滑情况。变幅系统主要检查变幅减速机的润滑及紧固,卷筒主要查看钢绳防脱装置、卷筒是否有裂纹,变幅小车车架是否有裂痕或焊接部位有无脱焊情况,轮轴、行走轮、导向轮、钢丝绳托绳轮磨损情况,钢丝绳的润滑以及检修框连接是否牢固等。行走机构主要检查滑轮防跳槽装置、行走限位距离、轨道挡板、销轴是否牢靠、轨道端部挡板装置是否牢固以及安全距离是否标准等。回转机构主要检查减速器、耦合器是否有漏油及缺油现象,回转电机碳刷、滑环磨损情况以及电机有无异响,回转制动器灵敏度等。回转支承主要检查润滑油是否充足,回转支承螺栓有无松动,回转过程是否有卡滞、异响等。钢结构主要由底座、塔身、套架、回转总成、塔顶、平衡臂、起重臂、平衡臂拉杆、起重臂拉杆和附着装置等组成,由于设备属露天作业,结构件长期雨淋日晒,受力较大,容易出现锈蚀、变形、裂纹、弯曲以及松脱等现象,一定要仔细观察,逐项检查[2]。对于零部件,重点检查构件连接板、螺栓、销轴磨损以及润滑等情况,特别是塔身连接螺栓,容易松动,维护时必须按要求将螺栓紧固到说明书规定的预紧力矩,使标准节连接处四个角受力均匀。对有润滑油嘴的部位应及时补充润滑,保证润滑油脂饱满。附着主要查看焊接部位有无裂纹或脱落现象,其次查看与附着固定的墙体是否牢固可靠。

2.2电气部分维护保养

塔式起重机电气系统主要包括电动机、联动台、配电柜、连接线路、信号、照明装置等,日常重点检查电气保护装置,其主要有接零、接地、防雷以及失压、欠压、短路等保护,线路接头是否牢靠,电线、电缆有无老化、损伤等。

2.3液压系统维护与检查

塔式起重机的液压顶升系统主要包括液压泵、液压油缸、控制元件、油管、管接头、油箱和液压油滤清器等。日常检查主要是添加或更换液压油,并检查油管及其接头、安全阀、液压泵和液压缸等,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2.4塔式起重机安全装置检查

塔式起重机安全保护装置主要包括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重量限制器、起升高度限位器、幅度限位器、回转限位器、行程限位器、风速仪、障碍灯、小车防断绳和防断轴装置、吊钩保险、钢绳防脱装置等,要尽量把安全装置配备齐备,并做到有效控制。

2.5塔式起重机基础的检查

要查看起重机基础周围是否被水浸泡,如有浸泡要及时清理积水,预埋地脚螺栓的要查看螺栓是否锈蚀、松动,如有松动应及时拧紧。

3结束语

塔式起重机的安全管理及维护保养,关系到起重机能否正常、高效使用,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同时做好塔式起重机现场安装、使用及使用结束后拆除转移等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还要从塔式起重机的机械部分、电气部分及液压系统进行维护保养。避免因安全管理及维护保养不到位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者:安宝忠 单位:山西省工程机械厂

铁路集装箱运输安全管理的思考

1集装箱特需班列运输概况

1.1装车作业流程

(1)车辆配送检查[1]。装运集装箱特需班列的空车由行车部门负责调入货场股道,调入后货运站派员对全部到达空车进行检查,对检查发现不符合装车要求的车辆立即通知行车部门。(2)集装箱检斤验货。托运人负责特需班列装箱,凭“集装箱出站单”进站;货运站派员对集装箱按规定比例进行开箱抽查;货运员检查落实集装箱箱门关闭和施封情况。(3)装车作业。外勤货运员根据“装车顺序表”组织集装箱装车,同时负责在“集装箱管理系统”内按照要求及时录入相关信息。(4)票据填制交接。集装箱货运员填写所装车号、箱号,将货物运单交货运核算员制票,然后按照规定填写集装箱装载清单,开具货运票据封套,加盖人名章。在对集装箱特需班列车辆检查确认后,将运单、货票移交车站货调,填妥“运货七甲”报表后与行车部门办理票据交接手续[2]。集装箱特需班列装车作业流程如图1所示。

1.2存在的问题

(1)装车作业不规范。①违反集装箱办理基本规定,如由于货运、装卸人员未严格执行有关集装箱装车的要求,存在集装箱门没有朝向相邻集装箱的情况,违反《铁路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则》中“端部有门的20英尺集装箱使用平车装运时,箱门应朝向相邻集装箱”的规定[3]。②装载不良产生超偏载等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如集装箱特需班列经超偏载检测存在偏重,因危及行车安全扣车处理[4]。(2)应急处置准备不充分。集装箱特需班列运输组织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需要紧急处理时,没有应急预案,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影响作业流程中的其他环节。尤其是在与其他部门有接口的情况下,处置失当会影响集装箱特需班列的安全、准时运输。(3)日常管理不完善。①基础台账登记不规范,如集装箱检斤验货、查危台账缺少每批检查有无危险品情况的反映,检查人签名有代签情况;铁路集装箱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使用不规范,系统内留存的空重箱数据与货场内实际空重箱数据不符。②检斤验货工作流于形式,如部分货运站集装箱特需班列的货物检斤验货比例不符合要求,装载清单与实际装车货物存在偏差;对装运集装箱重量把控不严,过磅流于形式,对于发生的超载问题无法追溯。③劳动安全措施不到位,如吊箱过程中装卸人员不按规定佩戴劳动保护用品,人机配合作业时人员与吊具和货物的安全距离不足;作业人员在作业中随意接听电话,对劳动保护重视程度不够。(4)货物装卸作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货物装卸班组目前普遍存在整体性人员冗余、结构性人员缺少、退休人员逐年增加、专业人员缺失的情况,职工年龄断层现象比较严重,年纪偏大的职工对于学习新知识、新业务、新规定的热情不高。货运中心装卸作业人员大部分来自委外企业,这些企业对从业人员的管理要求不高,委外人员对铁路企业认同感较低,很难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2加强集装箱特需班列运输安全管理措施及建议

集装箱特需班列的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由货运中心、经营部、班组3级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共同负责。货运中心负责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的制定、装卸作业组织方案的审定、装车作业安全的监督指导及安全考核[5];经营部负责装卸劳力组织、装卸机具运用、作业班次等货运作业组织方案制订;班组负责装卸作业方案的执行、各项安全风险项点的卡控和落实。

2.1完善集装箱特需班列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

集装箱特需班列速度高,装车所用专用平板及两用平板锁闭装置多为F-TR锁头,其运输组织、装卸车作业难度比一般集装箱大。为此,货运中心出台相关办法,对集装箱特需班列装车作业执行值班盯控和责任包保制度,确保运输安全稳定受控。货运中心还应及时收集整理并分析集装箱特需班列运输组织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有针对性地持续补充、完善集装箱特需班列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以指导货运中心、经营部的管理和现场的作业。各经营部应及时关注相关规章的修订,根据经营部自身情况对制度办法进行细化,补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消除现场作业存在的隐患。为了更好地实行“规范化管理、标准化作业”,货运中心以文件形式各货运站岗位作业指导书,并根据集装箱特需班列的特殊要求更新岗位安全风险提示卡,让岗位作业指导书真正成为作业的第一标准。按照安全管理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要求,深入推进安全风险控制[6],将规范和落实安全管理新机制工作作为评价集装箱班列管理干部和作业人员履职情况的重要依据,制定切合集装箱特需班列实际的岗位安全管理职责和工作标准,确保安全压力有效传达,最终实现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2.2强化专业管理队伍建设与人员培训

目前,货运中心安全技术科配备1名集装箱专业管理人员、市场营销科配备1名集装箱业务管理人员,各经营部也均设有专业管理人员,但由于还需要兼任其他工作、有的专业管理人员从业时间不长等原因,集装箱安全管理存在弱化现象。因此,按照目前货运中心、经营部集装箱专业管理人员配备及技能水平实际情况,采取举办培训班、讲座、进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专业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和能力;除配强中心管理人员之外,还培养兼职管理人员。加强货运中心和经营部专业管理人员的适当流动,给予具备高素质能力的大学生到货运中心助勤的机会,将货运中心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带到现场。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的管理人员进行教育补强,不适应岗位要求的及时进行调整。集装箱班列所服务的企业大多对铁路相关业务知识、作业流程等方面的内容了解不多,对集装箱班列运输安全管理重点掌握不全,有可能成为集装箱特需班列安全运输的隐患。为此,货运中心、经营部积极组织业务素质高的专业管理人员为企业进行培训,将安全管理意识、安全管理要点及货场相关安全提示传达给企业,让企业作业人员主动加入到集装箱特需班列安全管理过程中来。

2.3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货运中心制定安全质量考核办法,落实逐级安全责任制考核,奖惩结合,促进经营部、班组的日常规范化管理和作业标准化。经营部作为直接面对生产的部门,按照“均衡检查、定期覆盖”的原则加强和规范对集装箱特需班列办理站的日常安全监督检查,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关键作业、关键岗位的检查;定期梳理安全风险项点,科学、合理地将安全风险责任落实到领导干部和专业管理人员,采用常规检查、专项检查、夜间检查、跟班写实、各类信息系统网上检查相结合的动态检查形式做好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经营部以装载加固、超偏载治理、F-TR锁吊箱作业、运输票据管理、检查拍照等关键作业为卡控重点,细化安全关键点,完善岗位安全重点控制措施[7]。对安全关键作业分门别类梳理卡控措施并落实专人盯控,一旦发现事故苗头立即进行整改;对铁路局通报的相关事故和案例进行对照排查,举一反三,将安全关键作为标准化作业的重中之重。各货运、装卸班组严格集装箱特需班列作业劳动安全制度的落实,强化季节性劳动安全控制,突出季节性劳动安全特点,及时制定季节性安全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劳动安全控制措施,不断强化劳动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开展防暑、防寒等劳动安全的培训和考试,防范冷门死角,防止劳动安全问题发生。

2.4改善结合部管理

集装箱特需班列运输组织工作涉及面广、工作范围大,从车辆选取、车辆检查、取送车作业、票据交接、防护信号使用等诸多方面都需要车辆、行车等部门的配合,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偶发事件、突发事件发生时需要密切与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协调。为此,建立不同层级的横向沟通机制,货运中心专业科室及经营部充分利用每日早交班对前一日集装箱班列运输工作进行分析总结,遇运输组织方案变化时及时进行沟通,同时相关要求由专业部门统一,避免产生信息混乱。各营业站每日定时与行车部门进行沟通并确认取送车事宜,遇紧急、突发性事件可能影响车辆挂运时,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向铁路局行调、货调汇报。

3结束语

目前,铁路大宗货物运量呈逐年下滑的趋势,铁路货运工作压力大、任务重。为保障货运收入的稳定增长,铁路货运系统推出了多项改革举措,开发了很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铁路货运产品,铁路集装箱特需班列就是顺应物流市场需求变化的货运新产品[8],自2015年7月开行第1趟集装箱特需班列以来,持续为铁路带来稳定的运输收入,运输组织也进入常态,安全风险基本可控。通过总结近几个月来的管理经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发挥货运中心、经营部、班组3级联动机制,能够有效保证集装箱特需班列的有序稳定开行。

作者:张逸力 单位:上海铁路局

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论文

1当前我国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前缺乏充分的准备工作

对于铁路工程而言,其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较为重要,其主要会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铁路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而且具有系统性,不仅仅涉及信号系统、线路系统、通讯系统,同时也涉及了设计、施工和相关的设备管理等,需要诸多部门之间的细致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1]。在进行施工准备的时候,如果某一项工作没有做好,将会对整体工作产生一定影响,使得工作很难继续开展下去。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各种延误性的事故发生都是因为在准备阶段没有做好相关的工作所导致的,特别是营业线的施工作业,其会不可避免的要求各种相关单位进行积极的配合。在这期间,如果任何一个部门的准备管理工作没有做好,那都会对后续单位作业造成重要影响,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资金浪费,进而对铁路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影响到了运输的安全。

1.2施工缺乏有效的基础管理

我国非常重视铁路施工建设,所以其在铁路工程当中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想要以此来对其基础管理质量予以改善,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的限制,导致当前我国铁路施工的基础管理工作尤为薄弱,并且施工组织也很难达到标准,存在着相当大的一部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过关等情况[2]。同时因为在人员的配置上不尽合理,也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施工机械出现故障的问题,迫使施工计划不得不进行变更。对于施工计划的制定和相关信息的获取,当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更好对各个部门之间的施工工序进行有效调整,同时也不能进行更加安全的管理任务。人员协调方面存在问题,存在着一些施工人员基本上是在应付工作,所以对施工调度和施工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埋下了安全隐患。

1.3施工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

在我国的铁路工程中,要求相关部门对铁路施工的相关工程需要具有丰富的经验,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必要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手段,以此来提升工程的质量,也要求相关部门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施工机械的配置都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3]。只有细致地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够更好地面对和处置一些较为常见的突发事故。可是当前我国在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却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很多预案都是一些公式化的处理,而缺乏必要的钻研和探索,所以在面对一些特殊或者少见的安全事故之时,这一类的应急预案将会显得十分被动,缺乏必要的操作性,而且也无法派上用场,导致一些事故不断扩大,影响了铁路施工的进度。

2强化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2.1严格落实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更好地落实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放在首位,需要所有的施工人员都树立可靠的安全工作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施工准备阶段便着手做好相关工作的准备和处理。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做好相关的施工计划,避免因为快速施工,紧赶施工进度而导致铁路工程的施工出现质量问题,进而埋下安全隐患。对于铁路施工的重点项目,管理人员要做好本职工作予以保证,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将施工和运输之间的关系协调好。而施工审批计划,需要予以细致的监控,对于相关施工人员的思想工作要抓好,只有提高了思想意识才能够提高安全质量,要拟定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对施工过程、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予以管理,将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抓好。

2.2紧抓铁路施工的基础管理工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铁路工程的施工工艺也在不断提升,在此刺激下其相关的施工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因此施工要求在不断提升,施工的经济投入也在不断增加。铁路工程建设,在这种背景下基础管理工作很难开展,所以需要不断地对相关人才进行培养,同时也要加大经济投入,不断更新设备和技术,使施工设备不断的达到施工的要求。而施工设备、技术等不断更新又对施工的基础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这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需要加强管理部门和施工部门之间的整体合作,这可以有效防止一些各自为政的情况出现,可以更好地提高施工的安全。

2.3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

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发生状况,从施工的准备阶段开始就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预案,同时落实科学的施工计划,重视对施工计划的制定和编排,要充分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予以考虑,做好最基本的施工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保证施工安全。在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对铁路项目的各项信息作出充分了解,进而对信息加以科学的分析,通过各个部门的讨论,制定出最优化合理的施工计划,以此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做好施工的质量监控工作,必须细致地对每一项工作进行观察,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定期召开质量控制会议,总结并提出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通过讨论得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严格防止铁路施工的安全隐患发生。

3结语

本研究主要就如何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铁路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对于铁路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做好这个工作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我国的铁路工程质量,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作者:樊海军 单位:中国神华轨道机械化维护分公司

水利水电施工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安全问题包含的层面相当的广泛,安全施工历来是社会各阶层重视的重要热点话题,因为一旦安全事故的发生,所涉及的方面是十分广泛的,包括经济上的损失,工程项目的逾期,甚至引发生命安全事故,给人们的财产带来了重大的后果。因此、安全隐患问题一直是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水利水电施工安全的最基本问题。只有多角度的完善安全设施,强化安全管理,水利工程项目才能施工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具体包括:一是施工过程前对项目要有一个明确的考量计划,要对施工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假设,制定出各种可能出现问题的方案,确保问题发生降到最小的可能性,问题一旦出现,能够及时合理的处理。二是在施工操作进行中,要对操作工作进行实际的考量,排除各种可能存在问题的安全隐患,保证工程项目平稳安全完工。三是在项目施工的结尾工作中,要做好善后收尾工作,对水利电工项目在运行的当中,确保高效安全,体现安全性和经济性。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

在水利电工施工方面,安全意识是保障施工安全的第一意识。不少施工操作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抱有侥幸额心理,缺乏相应的安全生产意识,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加上水利电工建设施工是一项施工难度大,地理位置复杂、周期性长的工程项目,在管理上安全管理不能够全面监管到位,对水电施工的仍然缺乏技术上的监管制度。再者,在相关的安全监管方面,部分监管人员缺乏必要的监管素质吗,无证上岗、玩忽职守等消极的监管态度,不能及时的发现处理隐患事故问题[2]。(1)安全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缺陷,虽然有关部门对安全问题三令五申,但是相关责任人依然没有完全的重视起来,往往是把安全为题落实在文件上,落实在口头上,高高的挂在墙上,没有真正的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相关问题落实到行动上,导致许多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不到位。在建设施工过程中没有加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施工理念,没有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操作培训,有部分施工单位强调施工成本和进度放在第一位,忽略了项目的安全管理。(2)处理问题不及时,加大事故处理难度。由于大多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施工项目都在偏远的山区进行,远离中心城区,所以与之相配的安全设备设施也得不到保障,加上交通问题的不通畅,往往出现安全问题不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甚至冒着安全事故的危险进行施工操作,从而加大了安全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设备也不完善,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不能够有效及时的解决问题。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遭受更大的损失。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手段

3.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安全施工的有效进行。可以通过检查得到次数和巡查的力度,对不合格的施工操作坚决取缔,对有妨害安全施工操作的及时清除,做到监理无证不上岗,上岗须负责的工作运行体制。对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时排除,对不合格的施工项目勒令停止,进行整改。把安全施工当做一项不可放松的工作机制进行管理。

3.2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进行安全教育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不但是对员工生命安全的重视,同时也保证了项目施工的安全和施工的进度,安全教育必须是长期的、系统的稳步进行。按照不同层次,不同的操作岗位制定出有效符合实际的培训内容,把施工过程当中不同的环节,潜在的保护不同隐患,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把安全知识和考核标准结合、惩罚与激励结合,通过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

3.3落实监管力度,强化安全体制

落实安全监管不应只是局限于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喊口号上面,而是应该多角度的对安全监管问题进行工作落实,做到“安全监管、人人有责”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指出安全过程中存在问题,对妨害施工安全的错误管理方法,进行指责和批评。把施工安全放在一个大家共同监督的层面上来,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做到谁监管谁负责,把安全监管责任制落实到考核标准体系当中来,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机制和群众的监督相结合,从根上保证施工安全的稳步进行[3]。

4结束语

当前由于水利电工工程项目量巨大,所涉及的时间、范围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安全事故很容易发生,所以、水利电工的施工安全保障需要社会各阶层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强化经济保障,完善安全施工设备,提高监管力度,制定相应的规章措施,加强操作能力,使操作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得到加强。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安全施工理念,开展定期的巡查排查安全漏洞,及时有效的处理各种安全隐患问题。

作者:连克超 单位:江西华瑞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