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关系探讨论文
时间:2022-04-01 04:35:00
导语:现代化关系探讨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城市化与现代化两个概念的内涵
1.1城市化的涵义
城市化,或称城镇化,都市化,是英文Urbanization不同译法。Urban(城市)是Rural(农村)的反义词,除农村居民点外,镇及镇以上的各级居民点都属于UrbanPlace(城镇地区)[1]。根据城市的发展历史,现代城市由Hamlet(小村)、Village(村庄)、Town(镇)、City(城市)、Metropolis(都市)一步步演变而来的。所以UrbanPlace(城镇地区)既包括City,也包括Town,因此将Urbanization译做城镇化更全面。
对于城市化的涵义,不同的学科分别依据各自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例如,人口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地理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是由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经济学家认为,城市化是由农村自然经济转化为城市集约大生产的过程[2]。尽管不同学科理解的侧重点不同,但大家一致认为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人类文明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它包括人口的非农化、产业的高级化、地域景观的复杂化等。
1.2现代化的涵义
现代化的英文是Modernization,根据《牛津英汉大词典》注译有两个含义:①现代化,②现代文明。现代化这个术语开始被学者们广泛使用是在1958年,丹尼尔·勒纳发表《传统社会的消逝》一书中。勒纳提出了相互对立的两种社会系统,一是传统社会,一是现代社会[3]。所谓传统社会是指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比较落后,生产力较低的前工业社会;而现代社会则指市场经济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提高,生活方式有很大的改进,生产力较高的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并且他认为现代化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社会、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学者英·克尔斯给现代化下了一般定义的同时,还给出10项指标来明确现代化的状态和发展水平,它们分别是①人均GDP3000美元以上;②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下降至12%-15%;③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上升至45%;④非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超过45%;⑤成人识字率超过80%;⑥大学生占20-24岁年龄人口比重10%-15%;⑦城市化50%;⑧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为2人以上;⑨平均预期寿命70岁;⑩人口自然增长率1%以下[4]。可见现代化也是一个由低级社会不断向高级社会转化的过程,其实质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出现了产业多样化与高科技化;生产的社会化与集约化;劳动者的文化、科技、健康观念等方面的高素质化;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富裕化。
2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2.1城市化过程与现代化进程是相生相伴、既联系密切又有区别
城市是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和商业、手工业分离的产物,这就意味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所以从广义上说,自从有了“城市”,城市化进程也便开始了,只是在前工业社会,城市化速度实在太慢了,由于工业化的推动,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现代化起源于工业化,但它不仅包含现代工业,而且还包含有现代农业,现代科技和人的思想观念的先进性等,所以城市化早于现代化。到了工业社会,通过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与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联,其相生相伴的关系越来越明显。从区域来看,工业化水平高的地方,城市化水平和现代化程度也较高。从时间来看,自工业社会以来,世界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基本一致。
现代化源于工业革命,但不仅仅限于工业化。工业化推进了城市化,但城市化也不仅包含工业化。相对而论,城市化更侧重从地域角度来推进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变及城市内部的地域级差的转化,而现代化更侧重从社会的角度来推进社会各要素变化的文明进程,但现代化的含义更为全面,它既包括两种地域的整合,又包括社会结构的优化等。所以从内容看,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方面;从时间角度来看,城市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过程。
2.2城市化的本质是现代化
在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中,最具有革命性的是经济现代化,即社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而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必然要求人力、资金的集中,城市化正是在这种生产要素高度聚合的背景下产生的特定现象。
从工业革命一开始,城市化也就顺应了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促进了两种地域明显的分异,一种是促使了现代意义上城市地域的形成;另一种是导致农村地域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产生的巨大集聚力和辐射力,农村地域的优化要素不断向城市集聚,由此城市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产业开始出现了专门化和多样化,科学技术在生产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城市居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一阶段完成了现代化的第一阶段——工业现代化阶段。
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城市化过程开始有要素的集聚走向扩散阶段,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产业分工更加复杂,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现代化建设覆盖范围变宽,这时进入现代化的第二阶段——工农业及其它行业的现代化阶段。
将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城市要素与农村要素将融合共生,社会生产水平更高,社会文明程度在所有人群中得到共同提高,人民生活将更加富裕,现代化建设的内容更加全面,这样就进入现代化的第三阶段——社会的现代化阶段。可见,城市化发展过程所带来的各个方面的变化正是现代化建设所要求变革的内容,所以从城市化引导的动力机制看,城市化的本质就是现代化。
3我国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状况
3.1我国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不同步
早在1964年,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20世纪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纲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进一步强调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5]。事实上,我国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不同步。①“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我国仿照前苏联的发展模式,过分强调重工业的发展,大大推进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同时城市化水平得以迅速提高,城市化水平由1952年的12.5%增加到1957年的15.4%;②“”至国民经济恢复期(1958-1965年),1958年开始的“”完全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和中国国情,工业的发展依赖于“人海战术”,农业人口爆发性进入城市,1960年城市化水平为19.7%。1961年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注重现代化的内涵建设,动员大批城镇过剩人口返回农村,1965年城市化水平下降至17.9%,城市化进程与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③“”时期(1966-1976年),当时错误地推行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工厂内迁,大批城市人口迁往农村,1976年城市化水平降至17.4%,这种非正常现象极大的阻碍了工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进程,由此阻碍全国现代化建设,国民经济持续恶化;④建设“四个现代化”时期(1978-1992),“”结束后,我国现代化建设曾有短暂的“洋冒进”,总的看来,城市化进程得到极大的发展,但在我国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上,一直贯彻的方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使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现代化建设与城市化进程本质上没有得到很好结合,城市化扯了现代化建设的后腿;⑤现代化城市建设时期(1992-),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给城市建设以巨大的推动力,招商引资、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评比相继拉开城市环境建设的高潮,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6]。深圳、上海按西方口径统计已率先步入现代化城市行列,城市化与现代化建设相得益彰,而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建设形势依然严峻。
3.2城市化水平与现代化建设水平的地带性差异
用全国各地区的城镇人口与总人口比例表示城市化水平,用人均GDP来粗略的反映现代化进展,对两者进行比较(见表1)。我们发现: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往往也是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东部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同时表现在城市化水平和现代化发展程度也较高,其市镇非农业人口比例和人均GDP分别为33.8%、9364元(1998年),而西部作为我国落后地区,它的城市化水平和现代化发展程度明显偏低,分别为20.7%、3838元[7][8]。但从现代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潜力来看,东部有着较成熟的工农业发展基础,较雄厚的科技优势,较高的城市密度等,而中西部则有着较丰富的耕地、自然资源。
4我国城市化的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构想
(1)结合上面的分析,根据现代化的内涵,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不应局限于“大城市论、小城市论和中等城市论”的争论,而应注重于现代化内涵的城市化发展道路[9]。目前,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现状是工业现代化建设程度快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程度,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总的看来农业发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城市化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现代化发展存在着地带性差异,所以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不仅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发展重点问题,还要考虑不同地区的适宜性问题。
(2)东部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其工农业生产率、人民生活水平较高、思想观念也较先进。同时,本地区设市城市和大城市多,分别占全国的44%和43%,城市设施和条件相对较好,但由于绝对人口和外来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城市负荷重,以致非农人口转化压力大,旧城改造难度大。如果我们在城市化道路选择中不分析该地区特点,盲目强调本地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势必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限制了先进思想在本地区的普及,由此影响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因此本地区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重点是要突出非农人口的转移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两个方面。选择的城市化道路要以保护耕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核心,强化区域城市规划,有针对性的发展小城市、小城镇;大城市则在内涵建设基础上,形成有生命力的城市带、城市圈,发展都市农业,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3)中部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现代化发展程度居中的地区,它的现代化发展优势有:人均耕地最为丰富,农业生产潜力大,同时其农业生产率较高,工业也有一定的基础,正处于工业化的前半阶段,其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要考虑到工业的现代化建设问题。本区城市化已有一定的基础,城市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城市化正从发育阶段进入成长阶段。但是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地位不突出,或者城市首位度过高,缺乏承上启下的次级经济中心城市。结合现代化与城市化水平的实际,本区的城市化发展应在不抑制区域大城市发展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地区中心城市,形成多个中心城市组成的城市体系,以工业带动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使城市化与现代化同步发展。
表1东中西三大地带城市化与现代化部分指标对比(1998)
Tab.1Thepartialindicatorsofurbanizationandmodernizati-onamongthethreedistricts
市镇非农人城市密度人均GDP工业全员每医生人均
地区口比重(%)(个/平(元)劳动生产负担人耕地
方公里)率(元/人·年)数(人)(亩)
东部33.82.18936435484.255790.78
中部26.60.83513926982.466541.87
西部20.70.26383828543.546501.24
资料来源①表中第一栏数据来自参考文献[8];②第二栏数据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9年)》和参考文献[7]并经过整理得到;③其它各栏数据来源于参考文献[7]。
(4)西部地区是我国待开发地区,其城市化水平和现代化建设程度最低。目前该地区的现代化建设的突出问题是现有基础较差,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其工业化发展程度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任务还远没有完成,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城市化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不仅中小城市、小城镇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而且大城市发展也显得不足,所以本区城市化发展道路应是在加强农牧业、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大城市,提高它的功能和实力,以带动西部地区的全面发展。
1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2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陶文达.发展经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4吴永保.城市现代化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0,(8):25-27
5蔚芳.城市化与现代化[J].城市问题,2001,(3):16-19
6顾朝林,柴彦威,蔡建明,等.中国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85-87
7王石生,余天心.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优势形势的比较分析[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京),2000,(7):12-21
8陆大道,刘毅,樊杰,等.199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13-114
9胡彬.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探讨我国城市问题[J].财经研究,2000,(8):46-51
- 上一篇:城镇化水平基本判断论文
- 下一篇:人事厅职称改革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