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体制改革下市场监管建设刍议

时间:2022-10-10 04:54:50

导语:行政体制改革下市场监管建设刍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行政体制改革下市场监管建设刍议

摘要:新一轮的行政体制改革加速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更加明确了政府职能由传统监督管理型逐渐向现代服务型转变的思路。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种必然趋势,既是经济新常态下政府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的必要保障。本文通过分析服务型市场监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旨在为服务型市场监管转型探寻合理路径。

关键词:行政体制;改革;服务型政府;市场监管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我国也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围绕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已经进入各项公共政策制定的议程。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政府的职能定位从“管控者”“掌舵者”转向“服务者”“支持者”、扮演好“店小二”角色。以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作为契机,可以在更深层次完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一个功能更为强大的平台,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够高效使用政府提供的服务。

一、问题的引入

张康之率先提出关于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概念,即“服务型的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服务是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上,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尽管构想非常美丽,但实际操作中受限于政府繁杂的事务和部门分工的复杂,政府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型过程中往往抓不到高效建设的要点,导致沟通不畅、矛盾重重,服务型市场监管的建设也面临同样的困境。作为管束和控制市场参与主体的政府机关,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责在于补偿市场失灵,维护市场安全,而随着市场经济活跃程度的不断提升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服务型的市场监管改革是大势所趋。与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类似,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在向服务型转变过程中同样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急需重新定位探明方向。

二、服务型政府与市场监管概述

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主体参与经济社会建设日趋活跃,针对法制政府、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的建设,是当前阶段实现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合理路径,这也更加迫切需要建立涵盖权责一致、分工明确、决策科学、执行顺利、监管有效的市场监管体系。西方学者提出的如政府再造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等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创造了较好的外部氛围,结合本土化的发展实践,初步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服务型政府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放管服”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等进行政府的自我革命,建立健全政府权责清单,明晰政府职能边界,有效提升行政效率。在一批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完善的背景下,依法治国得以稳步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体作用,政策层面则更加明确了政府、市场、社会在监管过程中的定位,依托企业、行业协会的力量参与共治,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单一主体管理的局面,同时能够培养行业自我监管与责任意识。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强化机构、行政体制变革的总体目标。而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设立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实现了对工商管理、质量监管、食药监管领域在机构、制度上的统合,是我国市场监管体制改革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革。就服务型政府理念而言,政府主体的存在得以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并为公民提供高质量公共产品,但管理本身不应是目的,而是作为手段更好提供服务。

三、市场监管实践陷入难以履职的桎梏

目前,我国服务型市场监管建设进程中存在网格化服务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工作量化指标不合理、行政执法力量分散等方面问题。以杭州市等部分互联网新兴行业先发地区为例,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更使得现有市场监管体制存在不相容、不匹配的问题,难以应对愈发复杂多样的行业性难题,“互联网+”时代的政府监管职能履行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张力逐渐增大。(一)网格化服务监督管理存在盲区。当前我国服务型市场监管建设采用了网格化的形式,网格覆盖的初衷是确保服务监管到位避免缺失,但实际操作中,这种监督管理机制存在诸多弊端。首先,市场服务监管涉及内容多、部门多,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市场监督部门承担了其他如环保、生产等部门的失职失责,管理不到位的责任由市场监管部门承担,市场监管部门的权力责任不对等。此外,由于市场服务监督涉及的工作太多,分工又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明确的规定,导致分工存在诸多交叉,极易产生监管盲区,形成“三不管”地带,致使监管责任难以落地落实。(二)传统工作方式下监管质量堪忧。在量化考核的导向下,基层服务部门过于看重自身政绩与统计数据,这种现象在市场服务监管部门也十分突出。为了完成上级量化考核的目标,市场服务监管部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案件数量、罚没款项、个企年报率等数据的收集统计,这种过度量化的工作导向,让市场服务监管部门的服务职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质量更是得不到保障。而监管过程中长期以来对于技术手段运用的忽视使得监管仍在一定程度上止步于“人治”模式,未能实现各项技术应用与监管手段同步升级。(三)行政执法体系实际运行偏离预期。依据市场发展多年的实际运行规律,我国现行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得以不断修订完善,但实际执法过程中仍存在有法不依的问题。例如,比如为了便于操作,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实际执法过程中,惩罚标准变大偏大,对待规模不同、违规行为不同的业主采用相同的惩罚标准,抑或执法人员并未充分理解和认可法律法规对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重要意义。同时,地方政府出于经济考核目标的考量,往往对地方市场主体存在一定的偏袒,致使违法经营行为未能受到有效惩戒,严重削弱法律法规威信。

四、迈向服务型的市场监管新模式

由于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不协调,我国市场监管将承担更为繁重的任务。但做好服务型市场监管建设工作,关键还是在于监管主体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通过不断整合优化监管体制职能配置,适应新常态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切实维护并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市场监管主体在互联网思维培养和已有监管体系重塑上都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职能履行过程中须同时做好“加减法”。(一)现代政府服务理念的确立。服务型市场监管建设第一步就是树立服务意识、贯彻服务理念,市场监管部门长期以来监督管理的意识较强,但服务意识淡薄,遇到服务诉求往往选择“踢皮球”式解决方案。因此,提升市场监管部门服务水平,首要任务是通过加强“服务”观念教育与培训、引入服务满意度第三方评估等方式,让执法人员的服务理念入脑入心。(二)顾客导向下的高质量监管。服务型市场监管的服务品质与效果,事关市场的健康发展。基于大数据的广泛运用,建立“企业云”平台,立足“监管+服务+执法”,提高服务质量与执法效率的同时,给市场主体的正常经营提供充足的自主空间。利用“互联网+监管”形成“无打扰监管”模式,做到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提供以顾客为导向的高水平、高质量信息化监管服务。(三)多元主体参与的市场监管在服务型市场监管过程中,政府部门只是扮演多元监管体系下的“元治理”角色,规模庞大的企业、消费者参与监管将有力推动服务型市场监管建设。一方面,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可以实现对监。管机构的监督,倒闭服务型监管转型。另一方面,市场主体和消费者的参与可以更好弥补政府在事中事后监管过程中的短板,共同推动市场监管体制的不断优化,搭建市场主体与消费者的对话平台,保证服务型监管发挥实际作用。

五、结语

作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五项政府职能的重要一环,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体制改革意义重大。而服务型市场监管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拼图,提升服务型监管水平,不仅需要服务观念的转变作为先导,也需要顺应技术变革瞬息万变这一外部环境特点,充分借助智能互联、5G、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搭建新型监管服务平台,同时有效破除地理空间等因素的局限,实现多元主体在监管全流程中更为充分地参与,探索出一条理念加技术相互融合的路径,让市场监管更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技术本身并不带有监管或治理能力,通常情况下仅仅作为工具或手段在监管过程中提供决策参考,因而在服务型市场监管体制建设过程中如何更为有效的吸纳人文治理手段,使之与技术形成相辅相成的新业态,在协同增效中实现对现有模式的突破,这一命题业已成为当下政府市场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的一次重要机遇与未知考验。

参考文献:

[1]Ogus,A.I.Regulatorylaw:somelessonsfromthepast[J].LegalStudies,1992,12(01):1-19.

[2]RobertB.Denhardt,JanetVinzantDenhardt.TheNewPublicService:ServingRatherthanSteering[J].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2000,60(06):549-559.

[3]张康之.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J].行政论坛,2000(04):7-13.

[4]李文彬.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进展与路径选择——一个综述[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31(03):77-82.

[5]郁建兴,朱心怡.“互联网+”时代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及其履行[J].中国行政管理,2017(06):11-17.

[6]胡颖廉.“中国式”市场监管:逻辑起点、理论观点和研究重点[J].中国行政管理,2019(05):22-28.

[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001).

作者:张靖瑞 单位: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