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探讨

时间:2022-09-12 02:51:20

导语:现今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现今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探讨

摘要:在教育学界,行政管理这门学科虽然仍显稚嫩,但正茁壮成长。我国当代行政管理课程的设置,有着鲜明的特点及不足,作者在分析了这些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及不足之后,提出了优化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行政管理;课程设置;实践

行政管理是一门新生的学科,它形成于19世纪末期。这门学科虽然起步较晚,但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现今已成为一门热门学科。行政管理专业是非常综合的文科专业,它所培养的人才具有“通才”特点,需要掌握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人事管理、公文写作等基础知识,就业适应性强。

一、现今行管专业的课程设置之简明特征

1997年我国高教学科专业调整中,新设置了管理学门类以及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将原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的行政学专业(二级学科)归入公共管理学科之中,并更名为“行政管理”。[1]这意味着该专业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应用型的管理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方向由传统的学术型调整为应用型。在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各个大学相差无几,尤其是在专业必修课的设置方面更是如此。基本分为四大类型:

1、政治类:比如政治学原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西方行政思想史等。

2、公共管理和政策分析类:比如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政府学、社会研究方法等。

3、法学类:比如法学概论、行政法学、宪法学等。

4、基本技能类:比如公文写作与处理、社会调查与方法、公共关系与公务礼仪等。

二、现今行管专业的课程设置之不足之处

正如我们所知,行政管理是一门具有高强实践性的学科,然而,从我国院校当前专业教学实施情况来看,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总结为下列几点:

(一)实践教学的体制不够完善,学校特点不够鲜明

中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主张“教、学、做”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当如此。然而,当前该专业的教学情况是实践性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所占的比重非常低,并且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无法有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很多大学所设定的教学安排都大体相同,学校特点不够鲜明。

(二)师资力量不足,教师专业素质水平普遍不高

现今,大部分教师只是具备基础理论知识,缺乏在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实际经验,让这些教师去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是很片面的,不利于开展关于实践的教学课程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设置规划不合理

从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其特点主要有:第一,政治类别的课程同经管类别的课程相比,政治类别的课程较多;第二,理论性的课程同操作性的课程相比,理论性的课程较多;第三,课堂的教学课时同实践课时相比,教学课时较多。这样的课程设置难以满足学生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需求。

(四)专业教材的不足之处

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系统知识,并辅助他们学习的主要资料,同时,它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工具。课本内容的编写除了需要从该项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论性和科学性着手,还应当关注学生身心发展成长性、阶段性的特点。但是,我国当前行管专业的教材还存在以下缺陷:

1、教材内容的适应性不强

许多行政管理专业教材内容不够新颖,理论知识偏深,缺乏实际性,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没有得到充分训练与培养,这难以满足行政管理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2、教材形式多样性不足

当前行管专业教材内容不够灵动,形式缺乏多样性,除了纸质的课本教材,相关专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相当匮乏,专业课学生辅导书和教师参考书供小于求,这些都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三、现今行管专业的课程设置之可做的改进

(一)提高实践类教学的地位,完善实践类教学的活动

我国有句古语:“南人善舟,北人善马”,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实践活动对人的能力的形成与开发的促进作用。同理,实践教学在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由该学科的特点以及该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理论知识,只是对学科内容和知识体系具备了粗浅的了解,只有通过实际操作,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才能进一步深化掌握。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指的是教师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公共部门管理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应用有关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对实际公共管理情景进行分析、讨论、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让学生进行岗位实习。学校应该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签订协议,在实践基地中打造出行政管理的工作环境氛围且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行政管理工作的流程[2]并参与其中,增强他们剖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处理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健全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授课质量的提升

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是保证授课水平的关键,当下我国高校的行管专业必须从健全教师团队建设着手,提升教师授课质量。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授课质量。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完善的教师团队教师队伍的发展应该结合行政管理的专业特色,建立一支以专职任课教师为主体,兼职和聘请客座教授相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3]。兼职教师应当聘用那些在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实践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客座教授应约请在学术界具有较高认可度的资深学者,以举办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专业学术知识,还可以使学生的视眼更加开阔。

2、由老教师引导,新任教师观摩授课新生教师踏入教师行业工作的最初阶段,不提倡立刻登上讲台授课,而应当观摩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授课方式,从中获得启发并付诸实践。在观摩学习期间,主要安排他们从事听课、助课以及学生作业批改等辅助教学工作。

3、健全教师考核和激励机制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起到教师模范带头作用。

4、安排教师去企事业单位“取经”学校要尽量为教师安排去企事业单位实习的机会,定期组织他们去企事业单位进行交流、培训、取经,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适当修改和完善课程体系

行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实用性和操作性为主,着重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以,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优化应该从课内课程和课外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改革。

1、对课程设置要合理规划,重整那些过时、重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课程,削减公共基础课程所占比例,增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逻辑思维方式的实践性课程所占比例;

2、转变现有重理论轻实践的授课理念,应重视提高学习者的实践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增加实践性课程学时,促进公共管理资源优化配置,丰富学生知识体系,开拓学生视眼。

(四)完善教材运行机制

1、增强教材选用的适用性。“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选用符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教材。合理规划教材的内容,教材编写应与专业建设相联系,与课程开发体系相结合,要使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实用性。”[4]

2、增强教材选用的灵活性。行政管理专业教材应对单一纸质教材进行改革,加快立体化教材建设步伐,整合教材资源,持续开发网络教学资源。

作者:郭媛媛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戚焕丽.“通才”教育理念在行政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的应用[J].岱宗学刊,2010(14).

[2]程中美,吴胜,高海红.论新时期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4(11).

[3]陶加煜.关于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思考[J].华章,2011(36).

[4]唐贤衡.“校企协同”视阈下的高职行政管理专业教材建设路径分析[J].理论观察,2015(8).